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加拿大是最大的北极国家之一。它对北极地区提出领土主权的要求已有很长的历史。经过100多年来的惨淡经营,加拿大对其北极地区的领土主权已基本确立。本文以历史角度探讨加拿大取得北极领土的过程以及遇到的障碍,有助于读者了解北极地区领土的分割状况。一、加拿大对北极陆地和岛屿的主权1870年,加拿大根据英国枢密院的一项命令取得了哈得孙湾的全部领土。但这一领土转让并不  相似文献   

2.
通航环境是决定船舶北极航行安全的关键因素。针对北极地区通航环境的复杂性与危险性,对北极地区整体通航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通航环境评估模型,进一步实现了模型的验证。其中,水文环境、助航及信息情报环境对北极地区安全通航影响最大。该研究为北极地区航行安全以及航线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北极海冰融化的加剧,北极问题研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文章以ScienceDirect数据库为主要搜索范围,系统梳理了2007—2021年国外北极问题研究文献,从北极航线、北极经济、北极政治和北极环境4个方面对国外北极问题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未来的国外北极问题研究中,北极航线相关问题研究将聚焦于北极航线运营模式的研究;北极经济问题研究将注重区域经济和北极产业发展;北极政治研究依然会着力探讨如何在北极治理中的合作问题,虽然目前的北极政治研究中定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较多,但未来将增加定量分析和理论创新的研究;北极环境问题研究将注重北极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平衡,进一步关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北极航道通航的经济战略价值,发挥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文章从北极航道的通航环境、北极航道对贸易的影响、北极航道的航运价值和北极航道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4个方面对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北极航道通航必然对世界贸易格局产生巨大冲击,同时对我国贸易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北极航道的航运价值存在不同观点,争议的焦点在于西北航道的海上运输成本;北极航道通航将为我国沿海地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机遇,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未来我国关于北极航道的研究有必要在视角、内容、方法和理论方面取得突破,为我国对北极航道的整体布局和战略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从2007年至今,加拿大武装部队联合各联邦、地方部门以及盟国部队在“北极熊行动”的旗号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演习内容涉及从战争环境模拟、军事训练到主权巡逻、灾难救援等多个环节,对提升加拿大军方在北极地区进行联合行动的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加拿大整体北极战略中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6.
介绍近几年来为科学家关注的一种发生在北极的自然现象——尤娜谜,这是一种正在发生的与泛北极环境变化相关的综合性自然现象,影响极广。这里主要介绍尤娜谜名称的出处及含意、自然界的表现形式以及以研究尤娜谜为主要内容的一项大型北极科学研究计划——北极环境变化研究的科学假设、研究内容和研究战略,以求引起大家对这一自然现象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北极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特有的环境因素,成为地球上最脆弱敏感的生态系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北极气候环境迅速变化、污染加剧、生态系统日趋恶化,并且日益影响到全球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发展。我国地处北半球,同时受到北极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这不仅对我国海洋、气候、生态环境等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威胁,更关乎到我国国家安全。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北极海洋生态安全,防止其进一步恶化。然而,由于受到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我国在维护北极海洋生态安全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障碍,诸如地缘政治、权利支撑、机制保障、政策缺乏、合作困境等。在立足北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北极环境变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探讨我国维护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所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存在的障碍提出相应对策和合理化建议,对于我国维护北极环境和国家权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位于北半球,北极系统对我国的气候、环境、生态甚至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2007年夏季中国北极科考内容作了简要介绍,并介绍了北极黄河站以及黄河站所在的斯瓦尔巴德群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等地区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9.
通过最近的调查,我们对北极地区的构造和地球动力学的理解和认识大大提高,但问题仍然存在,就是如何重建格林维尔、贝加尔和加里东造山带以及往北极东部延伸区的古地理。Riphean蛇绿岩和Taimyr半岛发育的碰撞花岗岩(850Ma)证实了北极地区格林维尔带的存在。推测格林维尔构造在Hyperborean克拉通也有发育,该克拉通从Spitsbergen东北部一直延伸到新西伯利亚、DeLong和加拿大北极群岛。  相似文献   

10.
书海拾贝     
快速变化中的北极海洋环境张占海著科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7-9月,由国家海洋局主持,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组织实施了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考察队由"雪龙"号科学考察破冰船承载,前往北极洋加拿大海盆,考察了北纬80°以南的大范围海域,对北极海洋、海冰、大气进行了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11.
北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冷遥远的北极没有逃过工业文明的魔咒,曾经的“冰道玉洁”正面临着日益紧迫的环境压力。细数导致这些环境压力的原因包笑北极地区资源的开发所带来的环境破环、北极地区工业发展造成的污染以及远程污染源对北极环境造成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2.
白鲸是生活在北极海洋中的一种鲸类,以前对其研究甚少。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便与当地居民和政府合作,对当地人的捕猎是否会引起白鲸种群的减少而进行了研究。白鲸的分布范围从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兰到斯堪的纳维亚及俄罗斯,恰好在地球的北端围成一圈,属北极、亚北极种类,种群大约有8~10万头。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们借助因纽特预测者对当地大自然世代相传的一些认识,对北极气候的变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因纽特人世代居住在加拿大的北极地区,部落里经验丰富的预测者可以运用祖辈遗传下来的技能,通过观望天空、观察风吹散云的方式,预测出暴风雪是否即将来临,从而决定是否继续打猎。  相似文献   

14.
冰藻是南北极海冰生物群落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固定和输出碳、吸收养分、生产释放氧气和有机化合物,推动高纬度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南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宏观到微观综述了近年来在海冰栖息环境特征、冰藻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冰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以及气候变化对海冰环境和冰藻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北极资源的开发,加拿大将在世界能源市场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增强其在北极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力。除了俄罗斯,加拿大  相似文献   

16.
北极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的全球意义。欧盟作为北极域外行为体,为保障其在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航道贸易、能源安全与生态环境的潜在利益,出台了一系列北极政策文件。在2008年《欧盟与北极地区》、2012年《欧盟的北极政策:2008年至今的进展及未来的行动》与2016年《欧盟北极政策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欧盟北极政策三大优先发展领域: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为适应北极国际博弈与地缘政治形势变化,欧盟新北极政策将会把关注重点放在“绿色”“平衡”与“合作”,旨在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平衡欧盟内部与外部的利益纷争,通过开展国际合作维护北极的和平与稳定。欧盟北极政策的发展演变与未来趋势研判也可为同为北极域外国家的中国深度参与北极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加拿大在处理北极事务上注重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外交手段,以国际法为准则来处理北极事务,实现该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为改善北极地区人民的生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991年11月,加拿大、芬兰、日本、韩国、蒙古、挪威、中国、瑞典、美国、俄罗斯等国  相似文献   

18.
<正>76天·90多个站位·11858海里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是"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以下简称南北极专项)实施以来进行的第二个北极科考航次。考察海域主要位于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具体包括白令海盆、白令海陆架、楚科奇海、楚科奇海台和加拿大海盆等海域。考察海域海底地形起伏较大,既有平坦的陆架浅水区,也有地形变化复杂的海山区,更有水深超过3000米的深水洋盆。本次科考共历时76天,总航程约11858海里(22000千米),总航时1201小时,其中浮冰区总航程2586海里(约4800千米)。现场考察  相似文献   

19.
西北冰洋楚科奇边缘地区沉积模式复杂,冰期-间冰期旋回影响着周围北美冰盖和欧亚冰盖的发育以及波弗特环流的位置与强弱,对于该地区的沉积物来源有很大影响。通过对采自西北冰洋楚科奇边缘地区的ARC4-BN03、ARC3-P37和ARC4-MOR02岩心的多指标分析以及与邻近6个岩心的对比,发现在MIS 5以来,北风脊地区可以识别出多次IRD事件,其中都有加拿大北极群岛的贡献。在MIS 3,楚科奇海台和楚科奇深海平原较北风脊沉积速率更高,其IRD事件除了加拿大北极群岛的贡献,也可能有来源于欧亚大陆的输入。在MIS 2,楚科奇海台和楚科奇深海平原的沉积速率急剧降低甚至中止,其IRD事件主要来源于欧亚大陆和东北冰洋边缘海,而北风脊地区IRD事件仍来源于加拿大北极群岛。这可能是由于冰期楚科奇海台和楚科奇深海平原可能受到一个冰盖的覆盖,阻止了北美地区沉积物的输入;而此时北风脊地区正处于这个冰盖的边缘,未被完全覆盖。在间冰期,该冰盖消亡,整个楚科奇边缘地区的IRD事件都有加拿大北极群岛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Catherine 《海洋世界》2014,(12):22-27
<正>北冰洋有三条航道连接着东方和西方。东北航道的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罗斯北部沿海。从摩尔曼斯克出发,航行5620海里可向东穿过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5大海域,达到白令海峡和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西北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以白令海峡为起点,沿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海域向东,穿过加拿大北极诸岛,直到戴维斯海峡。北冰洋理论上还有一条穿越北极点航线:从白令海峡出发,不走俄罗斯或北美沿岸,直接穿过北冰洋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