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川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含铀层位为下白垩统苍溪组,主要矿化产在苍溪组第一韵律层下部砂岩或砾岩层中.岩矿鉴定表明,主要含矿岩性为细—中粒砂岩,砂岩矿物碎屑主要为石英,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含少量黄铁矿.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含矿岩石中除了矿物碎屑石英、胶结物方解石和黄铁矿外,还含有钛铁矿、方铅矿和铀石.铀石为岩石中铀...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钱家店砂岩型铀矿床自勘查以来不断获得重大发现,已成为超大型铀矿床。该区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特点有过不少报道,但就其含矿建造的详细岩石学特征(蚀源区母岩)及有利的成矿条件等还需要随着研究程度的加深不断完善。铀矿的成矿作用包括导致铀元素集中形成铀矿的各种地质作用,其中,铀含量高且容易析出铀的源岩是铀成矿的物质基础,后期的氧化—还原、矿化蚀变是铀矿形成的关键。作者主要利用微观实验分析的方法,通过对钱家店砂岩型铀矿床赋矿岩石岩石学特征的详细分析,提出了矿层岩性主要为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含泥砾砂岩和砂砾岩等,并且石英和长石总量与岩屑含量相近,岩屑主要以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为主,次为粗面岩、正长细晶岩、花岗岩、花岗斑岩、安山岩、硅质岩和泥岩等。后生蚀变碳酸盐化、高岭石化较为普遍,局部强烈,其次黄铁矿化、氧化铁化,偶见重晶石化。常见深部油气渗入在赋矿层中出现油渍、油斑、溢散晕圈,共生黄铁矿莓球群及微细粒黄铁矿聚晶。铀的存在形式为铀矿物(沥青油矿、铀石)和吸附状态。分析了多成因—多阶段成矿模式,即沉积预富集阶段—层间渗入成矿阶段—油气改造富集成矿阶段—油气还原护矿阶段。  相似文献   

3.
博乐盆地地处西天山造山带北部,是盆山耦合研究的理想场所。笔者以温泉北阿茨—科茹尔太一带中新统塔西河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地层组成、砾石成分、砾石砾径分析,探讨砾岩成因,浅析其构造背景、物源组成及其对沉积型铀矿成矿作用的意义。研究区塔西河组可分为上部的泥岩层、下部的砾岩层。下部砾岩层主要由灰白色花岗岩质角砾岩组成,局部为灰色凝灰岩质角砾岩、浅红色凝灰岩花岗岩质砾岩。砾石结构、成分、对砾径等分析结果显示,下部砾岩层为冲积扇成因,并以泥石流成因为主,局部为冲积河道成因。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研究区中新统塔西河组下部砾岩层为西天山始于晚新生代(24~25Ma以来)构造隆升-剥露事件的沉积响应,物源区为盆地北侧的阿拉套山,其所代表的快速抬升事件掀斜较早形成的地层,使花岗岩大面积出露,为前期已形成砂体中铀的二次富集及后期形成的泥岩中铀的富集提供铀源,对泥岩型铀矿、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已获资料分析出我国西北地区含铀钙结岩(膏结岩)主要发育在古盐湖中。它是由膏结泥岩、膏结砾岩、膏结砂岩等组成。含铀层数多,工业矿化只在近地表一层或两层,含铀矿物主要是硅钙铀矿、钒钙铀矿、钒钾铀矿等。以西北区域地质特征及古气候条件为依据,结合区调、普查,勘探成果进行综合对比,编出了钙(膏)结岩分布略图,并认为钙(膏)结岩型铀矿化是西北地区值得探索的一种新类型。  相似文献   

5.
矿化区位于新疆吐哈盆地东南缘的大南湖凹陷东部,铀矿化赋存层位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上段和中段上部,上段主要为冲积扇和辫状河沉积;中段主要为曲流河和三角洲沉积.铀矿石的特征元素有机碳orgC、CO2、∑S的化学分析平均值分别为0.42%、4.19%、0.38%,明显高于大南湖地区相应岩石的平均值0.34%、0.40%、0.14%,反映U元素的富集明显与其相关.铀矿石所分析的7种微量元素,其平均值均大于大南湖地区砂岩相应元素的平均值,反映了层间氧化作用可能是微量元素迁移富集的机制之一.铀矿化厚度4.9m,品位为1.902×10-4,U含量为1.996 kg/m2.矿体形态为板状.含矿岩石主要为褐黄色、灰色中一粗粒长石岩屑砂岩、砂质砾岩、砾岩.大南湖地区含矿层位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岩石原生地球化学类型为黑色和灰色.铀的存在形式以吸附状态为主.区内的铀矿化类型属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形成于氧化-还原过渡带,与层间氧化带发育存在直接的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钱家店砂岩型铀矿床自勘查以来不断获得重大发现,已成为超大型铀矿床。该区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特点有过不少报道,但就其含矿建造的详细岩石学特征(蚀源区母岩)及有利的成矿条件等还需要随着研究程度的加深不断完善。铀矿的成矿作用包括导致铀元素集中形成铀矿的各种地质作用,其中,铀含量高且容易析出铀的源岩是铀成矿的物质基础,后期的氧化—还原、矿化蚀变是铀矿形成的关键。作者主要利用微观实验分析的方法,通过对钱家店砂岩型铀矿床赋矿岩石岩石学特征的详细分析,提出了矿层岩性主要为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含泥砾砂岩和砂砾岩等,并且石英和长石总量与岩屑含量相近,岩屑主要以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为主,次为粗面岩、正长细晶岩、花岗岩、花岗斑岩、安山岩、硅质岩和泥岩等。后生蚀变碳酸盐化、高岭石化较为普遍,局部强烈,其次黄铁矿化、氧化铁化,偶见重晶石化。常见深部油气渗入在赋矿层中出现油渍、油斑、溢散晕圈,共生黄铁矿莓球群及微细粒黄铁矿聚晶。铀的存在形式为铀矿物(沥青油矿、铀石)和吸附状态。分析了多成因—多阶段成矿模式,即沉积预富集阶段—层间渗入成矿阶段—油气改造富集成矿阶段—油气还原护矿阶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中条山地区基底涑水杂岩,含矿层中条群岩石和铀矿化岩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与铀元素的关系。发现稀土元素,尤其是重稀土元素对铀的区域富集及铀矿化作用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权志高 《矿床地质》2006,25(Z2):253-256
矿化区位于新疆吐哈盆地东南缘的大南湖凹陷东部,铀矿化赋存层位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上段和中段上部,上段主要为冲积扇和辫状河沉积;中段主要为曲流河和三角洲沉积。铀矿化厚度4.9 m,品位1.902×10-4,平米铀含量1.996 kg/m2。矿体形态为板状。含矿岩石主要为褐黄色、灰色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砂质砾岩、砾岩。铀的存在形式以吸附状态为主。区内的铀矿化类型属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形成于氧化-还原过渡带,与层间氧化带发育存在直接的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9.
金若时  朱强 《地质学报》2023,97(3):725-737
鄂尔多斯盆地泾川800~1200 m下白垩统洛河组风成沉积砂岩中首次发现了上百米厚的铀矿化和十几米厚的铀矿工业体。本文对风成沉积体系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开展研究,利用矿石品位与测井曲线、铀钍比值、元素地球化学等分析手段,对风成沉积体系中含铀岩系沉积特征、成矿物质赋存状态和特征、流体运移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洛河组矿物质的溶出和富集情况受原含铀岩层的铀、钍含量制约,同时铀钍比值越高,铀矿物质的富集率就越高。成矿过程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早期岩层呈差异成矿、中期呈梯状不均匀渐进成矿、晚期为均匀超常富集成矿。不同成矿阶段铀矿的产出状态,揭示了风成沉积体系内铀矿形成过程和超常富集机制。  相似文献   

10.
512—1铀矿床矿化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汉 《铀矿地质》1990,6(4):203-212
512-1铀矿床位于白依背斜北翼志留系下统中,含矿岩层为碳质泥质板岩所夹的硅灰岩透镜体。区内岩浆岩不发育。铀矿体受地层、岩性、东西向走向断层和北东向切层断裂破碎带控制,呈透镜状,以边幕式斜列产出。合矿岩石主要为破碎或碎裂的硅质灰岩、硅岩。铀赋存形式以吸附状态为主,有少量的沥青铀矿、铀黑和铀的次生矿物。铀通过同生富集,后生再造等多期地质作用富集成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11.
相山铀矿田邹家山工区含铀凝灰岩的矿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山铀矿田邹家山工区 5 0m中段发现含铀凝灰岩 ,化学分析结果显示 ,这种凝灰岩铀矿石中铀含量达 7 1 3 % ;该矿石中绿泥石含量较高。笔者认为 ,在相山铀矿田中 ,花岗斑岩与凝灰岩接触部位应有富铀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12.
川北陆相砂岩型铀矿主岩中有机质是铀的主要富集剂。铀在其中存在形式有:1.矿物铀;2.吸附铀;3.腐植酸合铀酰络合物。含铀有机质相当煤化程度较低的褐煤,铀矿化主要富集在结构镜质体之中。有机质对铀的富集作用表现在成煤作用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的指导四川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床勘查和战略选区工作,本文以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为指导,通过查明铀源体和铀源层及其分布特征,分析了铀成矿物质来源,探讨了矿床形成过程,初步建立了铀成矿模式。研究表明:(1)区域内铀含量最高的地层是铁船山组,其次是郭家坝组、龙马溪组和大隆组;(2)含矿主岩物源分析表明苍溪组沉积碎屑来自米仓山和龙门山两大蚀源区;(3)蚀源区含铀岩石在地表风化解体过程中,岩石中的铀被释放出来,进入地下水形成含铀溶液,含铀溶液在苍溪组砂岩层中流动,在碳质和黄铁矿发育的沼泽和停滞水还原环境,铀发生沉淀并能够保存形成铀矿体。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沉积相分析入手,结合砂体平面、剖面特征,总结了伊犁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中侏罗统头屯河组及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等不同含矿层位的岩性、岩相特征,探讨了不同沉积相、砂体的发育特征及其与铀富集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为区内有利铀成矿砂体,铀矿化集中在厚10~35 m的砂砾岩、含砾粗砂岩中;不同沉积亚(微)相类型与构造产出样式控制了研究区含矿砂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及垂向组合类型,不同类型的含矿砂体及地下水径流方式则制约了层间氧化带尖灭方式及铀矿体产出的形态与位置。  相似文献   

15.
该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冈底斯山脉东缘,是一个经历多期次火山作用及碰撞、挤压、抬升形成的新生代山间断陷盆地。近年来,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在该盆地北缘上新统嘎扎村组和宗当村组相继发现大量铀异常。铀矿化主要产于凝灰岩、砂岩、砂砾岩和中基性火山岩及石英(斑)岩之中,且矿化类型多样,铀异常点分布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通过对该盆地地质特征及铀矿化特征的初步研究,拟探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新生代盆地铀矿找矿方向和线索。  相似文献   

16.
一、地质背景 含钍沥青铀矿产区位于华南加里东冒地槽褶皱带北东段,赣杭中生代酸性火山岩带的破火山口中。火山岩带由上侏罗统的酸性火山岩系构成,岩性主要为砂岩、砂砾岩、粉砂岩、流纹质凝灰岩、熔结凝灰岩、流纹英安岩和巨厚层碎斑流纹岩等,还有火山活动晚期呈环状次火山岩体群形式产出的花岗斑岩和英安斑岩等。含钍沥青铀矿主要产在  相似文献   

17.
陆相泥盆纪地层主要分布于北祁连山地层分区及河西走廊—六盘山地层分区(图1),系指位于石炭系杜内阶之下和下古生界之上的一套以灰绿—紫红色砂砾岩为主的山麓、山前河湖相沉积,前人曾称“老君山砾岩”,或“老君山系”等,按岩性、岩相旋回及古生物可分为中泥盆统老君山群及上泥盆统沙流水群。本文主要据甘肃、宁夏、青海的区域地质调查以及石油地质、煤田地质和王振民、王瑞龄、周良仁、沈光隆等整理的有关资料。老君山群的命名地点在民乐老君山,岩性与肃南石窑沟剖面相似,下部为紫红色砾岩夹砂砾岩、砂岩、火山凝灰岩,上部为褐红、灰绿色红砂岩,厚度大于1000米。在北祁连山分区的靖远县永安堡雪山地区,周文昭等(1964)所测剖面层序为:  相似文献   

18.
郝用威 《矿床地质》1983,2(3):51-56
一、我国含金刚石古沉积层位 (一)第三系 1.山东某盆地北侧,下第三系官庄组砂砾岩和大汶口组石灰质砾岩、角砾岩中,含铬镁榴石,经对比与北侧产金刚石金伯利岩中的矿物特征一致。山东另一盆地以南地段,普遍发现含有金刚石的砾岩或砂砾岩块,充填于不同标高(80—540米)的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的裂隙、溶洞、溶沟中。含金刚石砾岩有90%以上见于中、上寒武统的岩溶负地形中,金  相似文献   

19.
铲子坪铀矿床是产在下寒武统清溪组地层中受含矿层及层间构造双重因素控制的矿床。根据该矿床中各种岩石、矿石及矿物的铀—铅同位素体系的研究,大多数岩石样品的铀—铅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平衡,据计算,含矿层及周围花岗岩中的铀主要以丢失为主,丢失量为30—80%。富矿石的一致性图解及铀—铅三阶段模式年令为t_1=523±16M.Y.,t_2=22±2M.Y.。沥青铀矿的等时线年令为75±4M.Y.,43±7M.Y.。岩石年令为416M.Y.。上述结果表明矿床中的铀主要由含矿层本身供给;可以区分出三个成矿阶段:沉积成岩的予富集,加里东期动力变质的初富集和燕山晚期——喜山早期渗流热液的再富集,因而本矿床属沉积再造的层控铀矿床。  相似文献   

20.
王果 《新疆地质》2003,21(4):415-418
顶山地区是1992—1994年在准噶尔盆地开展的小比例(1:100万-1:50万)砂岩型铀矿区域预测工作中,划分出的一级远景区,并于1998—2002年进行的1:25万~1:20万带钻铀矿区域预测评价工作进一步落实的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在主要目的层乌伦古河组的W-1旋回中已发现3个工业铀矿化孔.通过对研究区的地质构造特征W-1旋回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分析研究,认为该旋回为一套厚大的砾质辫状平原相砾岩、砂砾岩、(含砾)粗砂岩组合,夹薄层泥岩、粉砂岩,根据岩石结构、构造等特征,划分出3种岩石类型.同时乌伦古河组W-1旋回原生灰色岩石分布较为局限,大致呈EW向带状展布,并向东部延伸至杜热一带.东部杜热地区是值得进一步工作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