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声测深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其精度和稳定性必须定期检定。测深仪精密数字校准仪就是解决测深精度的调试校准的专用仪器设备,设计新颖、性能稳定、功能齐全、实用性强。可直接与各种测深仪连接,在测深仪全部可用测深频率(4~260KHz)、声速(1400~1600米/秒)、量程(0.5~12000m)范围内,模拟实际测深中回波的情况,为测深仪提供了检验、维修及校准等工作急需的专用设备和技术保障,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前海洋中的水深测量一般使用回声测深仪来进行,其原理是根据测深仪的设计声速与测深仪换能器发射的声脉冲的单程时间来计算该点的水深。由于海水不是均匀介质,使得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成为一个变量,它与仪器的设计声速在不同的海区、不同的深度有着不同的差异,这就使得测深仪的观测水深成为近似水深,加入声速改正值后才能得到实际水深。计算声速改正必须实测各海水层的温度和盐度。在许多场合中,要取得这些水文资料是很困难的。因此,如何简单而方便地在没有水文资料的情况下得到声速改正值,并能满足一  相似文献   

3.
日前,一种用于水深测量和船舶导航的H/HCSOO4A型回声测深仪,在七二六研究所研制成功,并通过由海军装备部门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在上海联合主持的产品设计鉴定。 这种量程为1000/2000m的测深仪,采用  相似文献   

4.
在作业现场使用回声测深仪测量海水深度的实践中,总结出了用于回声测深仪的器差订正方法中比测杆法、比测水陀法、温盐订证法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指出比测杆法只适用于在海水5 m以浅区域测水深中作比测,比测水陀法不能保证比测的准确性.进而,重点介绍了根据实践经验制作出的比测器的比测过程、步骤和方法,改法通过调整回声测深仪的声速,...  相似文献   

5.
海水中声的传播速度随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变化,一般为1430-1550m/s。获取海水中声速垂直和水平分布数据,可用于回声测深仪、声纳等设备对海底与水中目标的准确探测。声速剖面是描述随深度增加的声传播  相似文献   

6.
提出最大差、中误差和全程平均差作为声速剖面曲线比较的精度指标。使用CNSVPGets软件对218条实测声速剖面曲线与软件获取剖面曲线进行对比计算,统计了比对曲线的最大水深、最大差、中误差、全程平均差;全部对比曲线的平均水深为1231.36m,平均最大差为6.74m/s,平均中误差为2.68m/s,全程平均差为1.72m/s。全程平均差小于5m/s的对比剖面对占95.4%,由此推论软件获取声速剖面的全程平均差极限误差为5m/s,中误差为2.5m/s;用软件获取声速剖面取代实测剖面用于水深测量计算,对测深精度的影响比海道测量规定的深度测量极限误差低1个数量级,因此可以使用软件获取声速剖面用于海道测量的深度测量声速改正。基于软件获取声速剖面的效率和重要性提出了建立和维护中国的全球声速剖面模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6—2017年我国南海部分区域(112°~114°E,10°~12°N)的Argo观测数据,对该海区声速剖面进行了仿真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GA)优化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建立反演预测模型(GA-RBF),结合海区表面实测温度和历史数据,研究了该区域2016—2017年的声速剖面实时预测情况,并获得该海区6月和12月的声速剖面平均均方根误差值为0.845 m/s和0.815 m/s;而采用平均声速剖面方法获得该海区6月和12月的声速均方根误差分别是2.393 m/s和2.176 m/s。仿真结果表明:基于GA-RBF网络模型并利用海区表面实测温度的反演预测结果更趋近实测声速剖面,该模型可用于海区垂直声速剖面的实时预测。  相似文献   

8.
测深仪是由声学元件、电子元件、机电元件等组成,用于测量水深,其精度是由上述元件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决定,因此每次使用之前进行校准是十分重要的。测深仪校准装置是使用螺杆装置,准确测定水深(D_w),用游标卡尺装置测定记录水深(D_c),选用高精度温(f)、盐(s)、深(D)一声速经验公式计算水中声速(c),然后用上述直接测量值,间接校准测深仪的稳定性及“校准声速”值。此装置使用准确可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9.
测量水深(含江河、湖泊和海洋的水深)的传统工具——水砣、测竿已基本淘汰。回声测深仪的广泛使用,提高了工效和精度,方便了工作并减轻了劳动强度。最近由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和南海舰队海测船大队共同完成的“中国及邻近海域应用水文法声速改正研究”这一研究成果,用固定水文法替代常规的直接比对法和实测水文法,因而简化了工作程序,改革了作业模式,为提高测深精度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有些海区如江、河的入海口、迳流丰富的港湾等,因水文资料不足或  相似文献   

10.
多波束测深及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通过多波束测深的基本原理、参数校正和数据改正方法的讨论,阐述了保证多波束测深精度的主要校改正方法,并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声速剖面的结构及其时空变化对多波束测深精度的影响,指出了三个特征海区声速结构的分布特点,并提出了抑制三海区声速改正误差的可能方法及控制多波束测量中声速改正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孙涛  何林帮 《海洋学报》2023,45(2):130-138
在多波束测深中,温盐深剖面数据的准确性对测量精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实际测量中,温盐深误差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为了分析温盐深变化对波束脚印坐标的影响规律并将其影响值量化,本文在声速剖面间接测量数据的基础上,选择精度较高、适应性较强的声速经验公式推导其误差公式,计算温盐深变化所引起的声速误差值,并且在常梯度声线跟踪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声波旅行轨迹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误差公式,然后结合声速剖面计算出声速误差对波束脚印坐标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声速的影响最大,盐度和深度依序次之;温度、盐度、深度3个参量的变化引起波束脚印Z坐标的变化量均大于X、Y坐标,最高可达变化前深度的0.6%。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引起的三轴坐标值变化量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而深度变化引起的三轴坐标值变化量几乎不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温盐深误差对多波束测深精度评估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4年10-12月一个航次的测量数据,分析了长江口附近某海区的声速结构特点,发现该海域的声速结构受长江冲淡水的影响非常大,随着潮汐的变化,声速日变化量较大,具有类似潮周期现象,即随着落潮大量淡水和泥沙的注入以及涨潮时新鲜海水的补充,声速的时空变化较大,致使多波束系统的波束导向和声线跟踪偏差较大,很大程度的地影响了多波束系统的勘测精度(特别是边缘波束对应的水深数据误差更大)。针对于此,给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 随着长江三峡工程建设施工大规模展开,长江三峡河段的高精度水深测量日趋频繁,对回声测深仪的工作性能、测深精度、智能化作业程度要求更高。早期引进的与国产的普通电机记录式回声测深仪难以适应目前高精度、高频率的工程测量要求。对此,我们选择了中国船舶总公司上海726  相似文献   

14.
海水声速是影响多波束测深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声速改正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关系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为保证多波束测深精度,除需具备符合精度要求的多波束系统及其外围设备外,在测量过程中还必须保证各项校正和改正的精度,而在各项校正和改正过程中最难以控制精度的因素便是声速改正。因此,应在测量前充分了解测区的声速变化情况,掌握海区声速变化特征,确定合理的声速剖面测量间隔和布设方位。文中阐述了海水声速特性,分析了印度洋某测区温度、盐度、声速变化规律,对多波束测深进行了正确的声速改正。  相似文献   

15.
利用Argo 浮标资料研究西北太平洋三维声速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北太平洋海区2002~2009年的Argo浮标剖面温度、盐度资料构建成0.5°×0.5°水平分辨率的三维声速网格化资料,并据此分析该海区声速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该海区10 m层等声速线分布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春、冬季的等声速线几乎与纬线平行,黑潮流经区域等声速线呈现一定的弯曲。100 m层等声速线分布的季节变化较小:北赤道流区,等声速线从外海向近岸延伸;吕宋岛东南部沿海,等声速线向南弯曲;吕宋岛、台湾岛东部等声速线呈现偏北方向的弯曲;琉球群岛附近,等声速线朝北偏东方向弯曲。此外,研究海区存在深海声道,声道轴最深的区域主要在吕宋海峡和日本东南部海区,其中吕宋海峡处的声道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可见,利用Argo浮标资料可以初步得到西北太平洋声速的空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特征,随着Argo剖面资料的增多,对该海区的声速场认识将会愈加清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WOA18温盐剖面数据集,利用声速经验公式计算了西北太平洋第一、二岛链间海区的声速剖面,研究了声速特征信息的诊断方法。通过提取声跃层、声道轴等声速特征信息,分别对表面声速、声跃层、声道轴进行分析,统计表面声速、声跃层和声道轴在各个季节的分布情况,得到了研究海区不同声学要素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表面声速主要在1 520~1 540 m/s区间变化,等值线基本与纬线平行,呈现出自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趋势,声速值随季节变化较大;声跃层平均位置在低纬海区和高纬海区的差异较大,大约在100~650 m区域,低纬海区的声跃层受季节变化影响小,高纬海区的声跃层受季节变化影响大;声道轴深度基本在800m以深区域,总体上呈现南北深、中间浅的分布态势且四季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一种国内技术领先的、新型的H/HCSOO—D型回声测深仪,日前在七院七二六研究所研制成功。这种用于大中型水面舰船助航和对中、近海水深测量的回声测深仪,最大测量深度为1 000m,其重量比原型的轻一半,成本也比原型减少20%。 为跟踪国外同类型产品的先进技术,体现技术创新,以适应用户新的需求,七二六所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18.
应用WOA13季节平均数据和BELLHOP模型,在季节、声源频率等因素确定的情况下,分10 m表面声源和250 m水下声源,分析北大西洋冬季东、西部海区的声波导情况。在给出不同海区位置的声速场和声波导具体信息的基础上,研究其规律:最小声速值和声道轴深度由直布罗陀海峡向外递减扩散,表层声速值和声速梯度由南向北递减,声跃层存在于低纬度海区,混合层在低纬度通常在100 m以内,在高纬度增加至100 m以上。10 m深度表面声源的汇聚区反转深度随纬度增加逐渐减少,西部海区深于东部海区;西部海区的汇聚区跨度大于东部海区,东西部跨度最大值出现在25°N和15°N,传播损失基本一致。250 m水下声源的汇聚区反转深度浅于10 m深度表面声源时,同样是西部海区大于东部海区,汇聚区跨度呈低-高-低规律,东西部跨度最大值出现在35°N和25°N;东部海区25°N以南、西部海区15°N以南,不同接收深度上的传播损失差异较大,以北差异较小。同时简要叙述了声影区对目标探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BP神经网络在构建声速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BP神经网络,探讨建立某测深区域三维声速场的数学模型,实现了声速剖面的拟合与预测,声速剖面误差为厘米级,此外分析计算证明声速剖面误差带给单波束测深的影响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在波束角小于70°时多波束测深的精度也能够达到测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一、声速改正原理海洋测绘中,水深测量的主要仪器是测深仪,测深仪的原理是利用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时间来测量水深(d),当声速用C表示,声从发射经海底反射回来的时间为t时,则水深d可用下面等式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