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肃境内北秦岭的泥盆系,沉积厚度巨大,构造复杂。天水以南舒家坝一带地层的时代及层序,由于缺乏化石,长期以来成为区域地质工作的难点。以舒家坝一带最为发育的舒家坝群,原为关士聪、叶连俊命名的西汉水系的一部分。1968年,陕西地质局区测队进行1∶20万填图时,将西汉水系以高桥-罗坝大断裂为界,分为南北两个相区,北区舒家坝一带为以砂岩、板岩和千枚岩为主并夹有火山岩及少量碳酸盐岩的复杂岩系,生物化石极贫乏,变质程度不一,厚达8000余米,命名为舒家坝组,划分  相似文献   

2.
关于西汉水群的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汉水群一名早期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室(1959)及王钰、俞昌民(1964)正式命名,系指分布于西秦岭北部礼县西汉水流域—宕昌县北大山梁、新庄一带的泥盆纪地层。其名称由西汉水系、西汉水统演变而来。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西汉水群的岩石组合及时代研究日臻合理(表1),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在该区开展多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取得的  相似文献   

3.
舒家坝群(D2-3S)是西秦岭北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重要的赋矿地层,为一套浅变质的具类复理石沉积特征的细碎屑岩及少量碳酸盐岩组合,形成时代为中晚泥盆世。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西秦岭两当县北解板沟一带原划舒家坝群中新填绘出一套被断裂围限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系,与舒家坝群的主体岩性差别明显。通过对该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系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分别获得其中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04±2 Ma,英安斑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09±3 Ma,表明该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系形成于晚三叠世。据此,将其从原划舒家坝群中解体,暂划归华日组(T3hr)。  相似文献   

4.
以西秦岭舒家坝地区泥盆纪舒家坝群碎屑岩为研究对象,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物源组成和构造背景。所测样品最小锆石年龄组的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13Ma,代表了舒家坝群的沉积下限,结合前人研究的古生物资料将其形成时代限定为中泥盆世。所获碎屑锆石年龄可划分为4个谱段:震旦纪—古生代年龄谱段619~409Ma,峰值为445Ma;新元古代年龄谱段930~735Ma,峰值为849Ma;中元古代年龄谱段1760~1033Ma;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年龄谱段3095~2478Ma。综合研究认为,舒家坝群的物源具多元性,包括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北祁连造山带东段和华北板块基底,其中北祁连造山带东段和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是舒家坝群沉积的主要物源区,且后者占主导地位。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根据其物源组成特征判断,舒家坝群形成于陆—陆或弧—陆碰撞后由挤压转换为伸展环境的局部裂陷盆地。  相似文献   

5.
以西秦岭舒家坝地区泥盆纪舒家坝群碎屑岩为研究对象,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物源组成和构造背景。所测样品最小锆石年龄组的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13Ma,代表了舒家坝群的沉积下限,结合前人研究的古生物资料将其形成时代限定为中泥盆世。所获碎屑锆石年龄可划分为4个谱段:震旦纪—古生代年龄谱段619~409Ma,峰值为445Ma;新元古代年龄谱段930~735Ma,峰值为849Ma;中元古代年龄谱段1760~1033Ma;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年龄谱段3095~2478Ma。综合研究认为,舒家坝群的物源具多元性,包括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北祁连造山带东段和华北板块基底,其中北祁连造山带东段和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是舒家坝群沉积的主要物源区,且后者占主导地位。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根据其物源组成特征判断,舒家坝群形成于陆—陆或弧—陆碰撞后由挤压转换为伸展环境的局部裂陷盆地。  相似文献   

6.
西秦岭礼县长安一带西汉水群牙形刺特征及时代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玉梅  李永军 《甘肃地质》1994,3(2):18-26,T004
在西秦岭礼县长安一带西汉水群中首次采到牙形刺,计有17属36种。根据牙形刺动物群特征、主要种属地史分布及其区域对比,确认该区西汉水群之七固组层位应为上泥盆统法门阶(锡矿山阶),龙鳞桥组主体为费拉斯阶(余田桥阶)底部层位中牙形刺显示中一晚泥盆世过渡色彩。  相似文献   

7.
西秦岭北部地区的元古宙地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西秦岭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的不断深入 利用构造解析和构造-岩石地层方法,结合岩石组合、变质变形及近年来取得的同位素地质年龄,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西秦岭北带泥盆纪西汉水群进行了再认识,从中解体出部分元古宙地层.由于该套地层区域上表现为层状无序地层,以发育中深构造层次变形为主要特征,因而笔者暂将其命名为吴家山岩群.该研究成果和新认识对于西秦岭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特别是对提高泥盆纪西汉水群的研究程度、研究西秦岭地区地壳构造演化及西和-成县一带铅锌矿田成矿特征都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秦岭原“舒家坝组”地下层可解体为3个岩石地层单位:北部秦岭群深度变质岩系,中部李了园群变质火山岩系及南部李坝群碎屑沉积岩系。研究表明,李坝群为一套浊积岩系,具独特的浊流纵向搬运模式,是李坝放床含矿岩系,时代暂定为中-泥盆世。  相似文献   

9.
西秦岭原“舒家坝组”地层可解体为3个岩石地层单位:北部秦岭群深变质岩系,中部李子园群变质火山岩系及南部李坝群碎屑沉积岩系。研究表明,李坝群为一套浊积岩系,具独特的浊流纵向搬运模式,是李坝金矿床含矿岩系,时代暂定为中—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10.
西秦岭元古界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西秦岭西和、成县一带的详细区域地质调查,以多尺度、多层次、多要素的构造解析和构造—岩石地层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手段,结合必要的测试分析,首次从西秦岭的“西汉水群”中解体出前寒武纪地质单元,再次提高了对西汉水群的认识。这一认识不仅给西秦岭地区地层、构造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而且对重新认识西(和)成(县)铅锌矿田以至整个西秦岭铅锌成矿带的成矿特征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思维。  相似文献   

11.
西和县位于秦岭山脉西段和甘肃省东南部。该区的泥盆纪地层最初由叶连俊、关士聪(1944)命名为西汉水系(1959年全国第一次地层会议更改为西汉水群),根据所含化石,时代大致定为中泥盆世。近年来,甘肃有色冶金勘探公司在进行矿产普查的同时,将洞山地区的泥盆纪地层命名为洞山组,并分为四个岩性段,第一、二段主要岩性为绿色板岩、钙质板岩、中厚层砂岩、砂质板岩夹泥质条带灰岩,第三段为灰色中至巨厚层祜结灰岩及泥粒灰岩,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7,(6)
瞬变电磁(TEM)方法在新疆地区应用广泛,在水文地质调查中以第四系松散层找水为主。在新疆白杨河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中,采用瞬变电磁法对该区域水文地质状况进行勘查,结果发现,区内新近系分布广泛,以砂岩为主的地层富水性较好,厚度大,白杨河谷地新近系在莫合台-阿腊勒-冲帕孜三角带形成拗陷中心,中心带厚度大于500 m,最厚处可达750 m,白杨河一带300~450 m,东部区一带为150~300 m,区内有4处沉降中心。通过勘查,推断了勘查区水文地质构造的分布及展布特征,成功圈定了3处供水靶区,有效指导了该区域水文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3.
西秦岭北带泥盆纪Nereites遗迹相及其环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秦岭北带泥盆系舒家坝组下一中上部的巨厚陆源碎屑岩系中含有极丰富的遗迹化石,它们可为解释该组沉积环境提供重要信息:(1)由大量典型深水遗迹化石组成的Nereites遗迹相,可与世界各地浊积岩系和复理石相中的Nereites遗迹相进行对比,该遗迹相主要发育在浊流沉积区直至深海平原,其沉积水深最大可超过2000m;(2)舒家坝组的遗迹群落中,除大量属深水型分子外,还见有典型的浅水分子,两种水深性质不同的遗迹组合共生在一个沉积剖面,正是浊积岩系和复理石相才具有的独特分布特征;(3)根据沉积层序和遗迹组合的对比确认舒家坝组不存在风暴岩。  相似文献   

14.
西成铅锌矿田西部中泥盆统西汉水组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凤仪 《沉积学报》1991,9(1):81-86
运用岩石学和化石岩石学方法,论述了西成铅锌矿田西部中泥盆统西汉水组碳酸盐岩的沉积特征.西汉水组碳酸盐岩的组分以生物、生物碎屑、内碎屑和鲕粒最为重要;常见粒屑结构、花岗变晶结构、生物骨架结构及层纹-条带状构造;查明碳酸盐岩22种;西汉水组发育三种韵律,分别代表潮间、潮下的生物礁环境;并探讨了岩石类型与铅锌矿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西秦岭西成地区泥盆系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秦岭“西汉水群” 的地层时代和划分对比是一个长期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地层的岩性特征、生物群、矿物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重建了地层系统,并首次研究了本区的牙形石,确定了地层层序及地质时代,指出前人建为上、下关系的“洞山组(D_3)”、“西汉水组(D_2~2)”和“安家岔组(D_2~1)”实属同期异相地层。新的地层系统包括黄家沟组、红岭山组和双狼沟组。中、上泥盆统界线在红岭山组中部。  相似文献   

16.
一、一般地质情况小兌冲水庫区位于昆明凹陷之东缘,羊桥向斜之东南冀,岩层一般走向NE,倾向NW,变化不大。本区最古老岩层为前震旦纪見阳系板岩,分布在水庫上游万家阿一带。震旦纪激江砂岩不整合于昆阳系之上,是库区分布最广的岩层。其上为上震旦纪灯影灰岩,中央数层頁岩及薄层灰岩。庫区尾部小迭水一  相似文献   

17.
东秦岭朱夏断裂北侧大理岩系中微古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王涛丁莲芳李伍平(西安地质学院区调所西安710054)东秦岭朱夏断裂北侧分布有一套以大理岩为主体的中浅变质岩系,西起双槐树西侧,东至军马沟一带,长约60km,宽2~4km。南以断裂与秦岭杂岩相邻;北以...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西秦岭舒家坝地区太阳寺岩组的物源特征及形成时代,本文选取该套地层中碎屑锆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方法,界定舒家坝地区太阳寺岩组的形成时代,并探讨其物质来源。结果表明,太阳寺岩组的沉积下限为(437±4)Ma,结合前人对周边地质体研究情况,其主体形成时代为志留纪。舒家坝地区太阳寺岩组碎屑锆石年龄谱明显分为4个年龄组段:(1)437~526Ma,峰值为458Ma,年龄较为集中,呈现最为强烈峰值特征,指示其物源可能来自于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和北祁连造山带;(2)601~978 Ma,可细分为601~651Ma、738~978Ma2个亚组,峰值分别为650Ma、814Ma,年龄也相对比较集中,这一时期受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汇聚和裂解的影响,在秦岭造山带和祁连造山带产生了一系列的构造岩浆活动,为研究区提供物源奠定了可能性;(3)1032~1245Ma,峰值为1092Ma,这组年龄反映其物源主要来自于北祁连造山带;(4)1668~2546Ma,该组可细分为1668~2019Ma、2304~2546Ma2个亚组,其峰值分别为1920Ma、2418Ma,反映了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和北祁连造山带二者的结晶基底以及华北板块结晶基底都存在为研究区提供物源的可能性。综合分析显示太阳寺岩组碎屑沉积物质来源比较复杂,具有明显的多元性,有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北祁连造山带和华北板块基底3个物源区,其中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和北祁连造山带为主要物源区,二者相比,北祁连造山带应为最主要物源区。  相似文献   

19.
在聂荣县查吾拉区一带首次发现中侏罗统巴通阶与下伏前奥陶系基底变质岩系之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在包括查吾拉区在内的索县——左贡地层分区中.中侏罗统仅有巴通阶超覆不整合于“浅基底”变质岩系之上。反映了南、北羌塘盆地之间的中央隆起带不仅在双湖一带发育,而且在查吾拉区以东地区同样也发育。这一发现对该地层分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南北地震带中段地区发育一系列与西秦岭构造带走向近似平行的断裂系统,历史上沿上述断裂系统曾发生过多次强震甚至大地震,预示着断裂系统的最新活动特征,同时也表征了南北地震带中段地区断裂活动的差异性.文章选取南北地震带中段西秦岭构造带交接区长江水系嘉陵江一级支流白龙江和西汉水,黄河水系一级支流洮河以及渭河等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以宏观地貌发育、水系平面展布和河流纵剖面陡峭程度等特征为基础数据,初步分析了南北地震带中段地貌发育总体特征及其与西秦岭构造带的关系.研究发现,地貌特征指示南北地震带中段明显存在构造活动性差异特征:南侧白龙江流域表现为地形起伏大、坡度陡、河流陡峭指数高等特征,主要受控于迭部-白龙江断裂带的持续活动;北侧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发育部位,武山以西断裂迹象明显,渭河流域上游与洮河岷县-临洮南段等地区的地貌参数也指示了该段断裂较强的活动性.渭河及嘉陵江上游西汉水地区水系分布不对称特征指示了晚新生代以来西秦岭造山带与渭河地堑系活动的共同控制.白龙江水系主要支流所表现出的平行展布的线性水系特征表明迭部-白龙江断裂带等一系列平行断裂带对水系发育的控制作用.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历史强震和大震以及微震分布资料,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南北地震带中段存在一条地震密集带,该带沿岷山-龙门山构造带向北,至舟曲-迭部附近跨过白龙江,向北沿礼县、宕昌及岷县至天水-甘谷-武山一带再向北经通渭、西吉等地区与六盘山构造带相接.这一认识支持南北向构造特征晚于东西向构造体系,并且很大程度上是深部地幔动力学和岩石圈圈层关系调整变动的产物的认识,同时也揭示了南北地震带与西秦岭构造带复杂的叠加复合构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