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峻  蔡剑辉 《矿床地质》1998,17(Z4):737-740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由于含有贵金属而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并,受到国际地质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已经发现的矿点和矿床有一百多处,然而规模比较大的不足20处。相对于锰结核,多金属硫化物在海底产出的部位较浅,矿石中含有Cu、Zn、Ag和Au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据粗略估计,已发现的大型矿床共含有一百万到五百万吨的块状硫化物。世界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主要分布在东太平洋海隆、西太平洋构造活动带、西南太平洋以及大西洋中部的大洋中脊。海底多金属硫化物属于海底热液烟囱物,它是热液活动的产物,其成因机制涉及构造和岩浆活动与热液活动的关系,海水及水深以及沉积物与热液成矿的关系,岩水反应,热液地球化学,生物活动等。  相似文献   

2.
杜光树 《西藏地质》1997,(2):99-105
研究喷流成矿作用是当前矿床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对20世纪中叶史奈德洪、谢家荣等提出海底火山喷气成矿理论以来,尤其是近30年人们对红海裂谷、东太平洋中脊的科学考察和综合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作了回顾和归纳,指出热水成矿活动是一种广泛的地质现象多种地质构造2环境中形成大型、超大型金属硫化物矿床,研究和寻找喷流型矿床应成为今后重要的主攻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海底热水矿床勘探开发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底热水矿床是近年来颇为引人注目的海底矿产资源。其中作为目前研究重点的是热水流化物矿床,由于产出构造背景不同,既有与黑矿相类似的,也有与塞浦路斯型块状硫化物相类似的海底热水硫化物矿床,其成分主要有铜、  相似文献   

4.
迄今所发现的现代海底成矿作用主要分布在沿大西洋中脊、东太平洋海岭和西太平洋沟弧盆系的各热液田中。现代海底成矿作用形成了大量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矿产,它们主要是铁锰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和被称之为21世纪能源的气体水合物。现代海底成矿作用及其所形成矿床的研究是矿床前研究的前沿课题,它对于矿床学的发展,揭示成矿作用的奥秘和海底资源的开发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洋中脊热液硫化物矿床分布及矿物组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底热液硫化物是继大洋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外的又一种新型海底多金属矿物资源,富含Cu,Zn,Fe,Mn,Pb,Ba,Ag,Au,Co,Mo等金属和稀有金属。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热液活动的产物,主要分布在大洋中脊、年轻和成熟的弧后盆地、岛弧以及海山等。本文总结了热液硫化物矿床在大洋中脊的分布特征及矿物组成,探讨不同扩张速度条件下的热液硫化物矿床的差异,有助于我们今后在大洋中脊环境中勘查和寻找新的大型热液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6.
塞浦路斯特罗多斯晚白垩世蛇绿岩体中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具有现代海洋扩张中央著名的硫化物矿床,沿特罗多斯杂岩体北部边缘分布的几个硫化物矿床与古海底扩张有关的构造地堑有空间上的关系,尽管矿床的构造背景类以于超俯冲带而不是洋中脊,塞浦路斯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总成分和矿化类型相当于现代洋中脊正在形成的“黑烟卤”矿床。此矿床以含大量的黄铁矿为特征,此外,还有黄铜矿,少量的闪锌矿和白铁矿,磁黄铁矿,该类矿床的黄金产理  相似文献   

7.
张生 《地质与资源》1996,5(1):77-80
<正>继大洋锰结核之后,海洋固体矿产资源勘查的又一重要事件是以东太平洋隆起多金属热液沉淀物为代表的海底硫化物矿床的相继发现.1978年,法、美、墨联合海洋考查队使用CYANA潜水器在东太平洋海隆(EPR)21°N和水深2600m的海底首次发现了正在形成的热液硫化物矿石;在以后的数年间,在EPR13°N、瓜伊马斯盆地、胡安德富卡洋脊和大西洋中脊26°N等地又发现了类似的海底硫化物矿床.本文主要对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中的金银富集特征和成矿机制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8.
海底喷流作用对金富集成矿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积累的大量矿床地质事实和现代海底扩张中心正在形成的块状硫化物中金的富集表明,海底喷流作用不仅可以形成Cu、Pb、Zn等贱金属硫化物矿床,而且也能形成独立的喷流型金矿床。喷流型金矿床在我国具有良好的产出地质背景,极大可能是我国金矿地质工作取得突破的重要方向。当前对喷流型金矿床的理论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状态,进一步加强该类型金矿床的理论研究和找矿工作,必将对提高金矿的成矿理论水平和改善我国金矿资源面貌,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海德尔尼铜(锌钴)矿床产出在北西或北西西向超镁铁质岩带中,对其矿床成因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文中对德尔尼矿床主矿体不同类型硫化物矿石的Cu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与现代海底正在形成的赋存在超镁铁质岩(蛇纹石化橄榄岩)中的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类比,从构造背景和矿床地质角度探讨了矿床成因,得出以下主要认识:(1)阿尼玛卿构造带可能存在大型拆离断层,超镁铁质岩体和硫化物矿体的产出均与北西向发育的长期活动拆离断层有关;(2)德尔尼矿床属古代海相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为赋存在超镁铁质岩体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或称为"德尔尼型");(3)硫化物原生矿石Cu同位素组成均为负值,呈富轻Cu同位素特征,表明矿床经历了广泛的后期热液叠加过程。德尔尼矿床控矿构造、岩体特征和后期叠加成矿过程的深入研究不仅对矿床成因认识和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现代海底慢速-超慢速扩张洋中脊超镁铁质岩热液系统成矿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海底"黑烟囱"的形成是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1-2]。现代洋脊区是目前世界海底热水活动和金属硫化物矿床形成最多和最重要的环境[3]。印度洋洋脊区与太平洋,大西洋洋脊区相比,所发现的海底热液活动相对较少,研究程度相对较低[4]。Edmond是中印度洋脊的典型的热液活动区域,在此发现有大量硫化物堆积体和块状硫化物碎块。其中,不同的矿物组合及其演化规律记录了海底热液作用的大量信息。对其进行研究,可反演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和宏观过程,对深刻认识该区成矿物质聚集过  相似文献   

11.
运用证据权法,根据东北太平洋Clarion-Clipperton地区(简称CC区)的海底断裂构造、海底沉积物类型、初级生物生产力、水深等主要控矿地质证据资料,对该地区潜在多金属结核资源进行了预测。地质证据与多金属结核矿床的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控制多金属结核的地质证据依次为:海底沉积物类型、初级生物生产力、海底断裂构造和水深。预测结果表明,已发现的多金属结核矿床分布的后验概率区间为0.29~0.73,说明证据权法在大洋多金属结核潜在资源预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多金属结核矿床形成的有利后验概率区间表明,在研究区的西南部和南部存在寻找多金属结核资源的潜力地段。  相似文献   

12.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与块状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发现及对其分布特征和成矿机理的研究是近年来海洋地质学和矿床地质学的一大进展。对现代海底金属硫化物成矿作用的研究大大推动和促进了对古代块状硫化物矿床成因的认识。有关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表明:(1)深部热液对流循环系统是块状硫化物成矿的核心,对流循环模式有简单的热液对流模式和双扩散对流模式。(2)块状硫化物矿床集中分布在大洋中张裂性活动板块边界,与大地构造活动紧密联系。(3)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均有多源性,在强调海水循环淋滤的同时,通过应用新的方法技术,岩浆来源物质(流体及成矿金属等)对一些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的直接贡献得到初步确认。(4)在高温热液活动区及金属硫化物沉积中发现大量生命活动和生物群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杨铭  王叶剑  韩喜球  邱中炎  刘吉强  李洪林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73-67z1174
正现代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SMS)富含Au等战略性矿产,是海底成矿作用研究的热点(Fuchs et al., 2019)。传统观点认为,富Au型SMS矿床可赋存于现代海底各种构造环境中,但高品位的Au通常与岛弧、不成熟的弧后环境有关,大洋中脊形成的块状硫化物往往是贫Au的。然而,  相似文献   

14.
郑志强  林东燕 《福建地质》2007,26(4):222-228
通过对闽西南地区石炭纪—早二叠世主要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区域成矿背景、贮矿层位特征以及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温度等分析研究,指出该地区石炭纪—早二叠世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形成多与海底火山活动有关,贮矿层中伴有典型的喷流沉积岩—硅质岩,并提出闽西南地区块状硫化物矿床存在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大宝山铁-多金属矿床的海相火山热液沉积成因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宝山矿床是一具较大规模的铁-多金属硫化物矿床,自五十年代发现以来,长期被认为是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高—中温热液交代矿床或斑岩型矿床。本文通过对该矿床产出的地质环境、矿体产状、原生矿石类型及其结构构造的详细研究,以及根据原生矿石中黄铁矿里微生物化石的发现、矿床金属分带、主要金属硫化物微量元素、成矿温度等一系列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证了大宝山矿床为海相火山热液沉积成因。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也支持上述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16.
侯增谦 《地球化学》1996,25(3):228-241
选择西南太平洋冲绳海槽现代海底烟囱硫化物矿床、日本小坂矿山上向黑矿(第三纪)和中国西南呷村黑矿型矿床(三叠纪)进行了矿石地球化学比较研究。黑矿型矿床矿石吨位-品位模式与其他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矿床类似,矿田(20-50km^2)矿石吨位与单个喷气-沉积型(Sedex)矿床相当,金属总量4-6Mt,为矿田范围内热液流体搬运的最大金属量。与洋脊环境VMS矿床相比,岛弧裂谷环境产出的黑矿型矿床相  相似文献   

17.
海底喷流成矿作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喷流活动和海底喷流矿床是目前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探索,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现了众多的喷流活动点和海底喷流矿床。系统总结现代海底喷流活动、古代海底喷流活动以及海底喷流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对指导该类型矿床的找矿和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海底热液活动及其成矿作用在洋中脊、弧后扩张盆地、火山岛弧、板内火山等主要大型伸张构造单元均有分布,成矿类型不仅包括Cu、Pb、Zn、Au、Ag等金属属硫化物,也包括热液喷口附近沉积的热液Fe-Mn结壳、海底含金属沉积沉积物.经过近30多年的调查与研究,尽管对上述构造环境详细调查的区域占不到全球的10%,但目前除环南极的洋脊处没有发现热液活动外,其余海底区域均发现有热液活动异常显示或取得了典型的热液硫化物样品.针对典型热液硫化物矿床(点)的构造背景、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开展了较多的研究,成矿机制了也取得了较为深入的认识.本文应用区域成矿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翟裕生等,1999),对不同构造单元的热液活动分布规律及其在大洋演化过程的变化特征、控制流体演化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结合部位,构造地质背景复杂,铅锌矿床众多,矿床地质特征独特,历来是国内外地质学者研究的热点地区。众多学者从成矿构造背景、成矿流体来源、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前人的  相似文献   

20.
海底热水活动——一种重要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爱国 《矿床地质》1998,17(Z4):753-756
海底热水活动不仅形成海底热水矿床,而且由于其独特的地质作用,为海洋中其它成矿作用提供了能量与物质来源,为其它海底矿床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通过对海底热水活动与海底热水矿床、铁锰结核、气体水合物等关系的了解,提出加强海底热水活动的研究,促进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