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业务处 《岩土力学》1987,8(1):95-96
一九八六年十月十三日,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一行来我所视察工作,对我所建立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将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的设想表示支持,认为符合改革方向。我所于一九八六年十月廿四日书面报告中国科学院并转国家科委,申请建立岩土工程研究中心,该报告得到中国科学院的同意并已转国家科委。国家科委已正式批准成立岩土工程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2.
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已于今年正式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该所前身系中国地理研究所,于1940年9月在四川省重庆市北碚创建,1946年迁南京后改名为教育部中国地理研究所,1949年南京解放后成立地理研究所筹备处,1953年正式成立地理研究所,并隶属中国科学院。1958年地理所大部分迁往北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发挥研究所的学术特长,加强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密切相关的山地环境研究工作,同时扩大与国外相关研究单位的联系交往,最近,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所正式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中国科学院山地所”。 原成都地理所自1966年成立以来,一直围绕山地环境进行研究。在1979年就确定了“以泥石流、滑波为为主的山地灾害研究,  相似文献   

4.
《地球科学进展》1991,6(6):91-91
由国际冰川协会(IGS)主办、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协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山岳冰川学与人类活动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Internantional Symposium on Mountain Glaciology to Human Activities)”于1991年8月26日至30日在兰州召开。来自美国、苏联、日本、加拿大、英国、冰岛、挪威、瑞士等国以及中国的50多位冰川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包括录相片)60多篇,所有论文均在大会上交流。学术讨论会上还播放了加拿大学者提交的两部关于雪崩地区安全措施的录像片;同时举办了冰川图书展销。  相似文献   

5.
陆克 《物探与化探》1986,10(5):342-342
1986年6月3日地矿部物化探局在河北廊坊市召开了科研项目“电法直接找油气田的方法技术研究”成果报告的评审会。评审委员审查了地矿部物化探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共同提交的成果报告和图件,并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介绍。经过认真的讨论,一致同意这项研究成果通过评审。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承办的“海峡两岸边缘海地质与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6~30日在广州市东山宾馆举行。出席本次  相似文献   

7.
《地质科学》1985,(4):313-319
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一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举行了授予瑞士许靖华教授名誉教授证书仪式。仪式由中国科学院秘书长顾以健主持。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孙鸿烈代表中国科学院授予许靖华教授中国科学院名誉教授证书。这是中国科学院在地学领域授予的第一个名誉教授。  相似文献   

8.
“第二届全国化学地球动力学高级研讨会”于 2 0 0 0年 2月 1 5日至 1 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主任郑永飞教授负责组织并主持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西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资环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安徽地调院等国内 1 5家…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承办的"海峡两岸边缘海地质与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6~26日在广州市东山宾馆举行.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化学地球动力学高级研讨会”于2000年2月15日至1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南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国土资源部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的科研骨干约80余人欢聚一堂,就近年来化学地球动力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并相互交流了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1.
1 会议概况 "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挑战——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讨会暨第四届CNC-IGBP 2001年年会"于2001年12月1~4日在重庆举行.本次会议有3个特点:①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家共同参与,跨学科和集成议题是交流的主体;②注重科学家与政府决策者之间的对话,并取得良好的效果;③青年学者大规模参与.参加这次会议的总人数85人,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外交部、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兰州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新疆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学院、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林学会等,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青年科学家约40人.  相似文献   

12.
我局找矿成果受到两院院士的热情关注。5月24日,参加江西新一轮地质找矿研讨会的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涂光炽、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印佛、中国科学院院士翟裕生及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特意安排时间来我局考察。  相似文献   

13.
全国首届断块构造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0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委员会和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地质矿产部、石油部、煤炭部、冶金部、国家海洋局、国家地震局、高等院校、新闻、出版等系统的领导或代表等100多人。中国科学院孙鸿烈副院长参加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科学院教育局、资源环境局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科学院首届地学研究生学术会于1990年6月26日至29日在兰州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89篇,大会交流40篇,评选出优秀论文15篇,内容涉及沉积学和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岩石学和矿床学、构造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及环境地理学、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学等学科门类,这些论文摘要被编辑成了《中国科学院首届地学研究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相似文献   

15.
1990年8月21—25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在贵阳联合召开了“全国非金属矿物资源与矿物材料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130余名代表来自地质矿产部、国家建材局、中国统配煤矿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2010年4月1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五百多名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涂光炽院士诞辰90周年大会暨涂光炽学术思想研讨会”。这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办,由我会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承办,并得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山大学等单位的协助。  相似文献   

17.
1986年10月20—24日,在成都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泥石流学术会议。这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持,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甘肃省地质灾害协调中心、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和成都科技大学共同发起组织。来自科研、生产、教学和泥石流防治第一线  相似文献   

18.
纪念地洼学说创立35周年、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祝贺陈国达教授80寿辰的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2月12日至15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矿产、有色、冶金、石油、核工业、地震、中国科学院和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月8日至9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深部煤炭资源赋存规律、开采地质条件与精细探测基础研究”项目启动会在西安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部、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的  相似文献   

20.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8,43(1):49-49
著名沉积地质学家、沉积矿床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叶连俊先生,2007年12月2日0时15分因病仙逝于北京,享年9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