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矿物在超临界溶液中的溶解度理论计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概述了矿物在超临界溶液中的溶解度理论计算。讨论了平衡常数法和自由能法的热力学原理和计算机方法。两种方法都需要热力学数据,所不同的是平衡常数法需要的是反应平衡常数,而自由能法需要物种自由能数据。方法确定以后这些数据具备与否及其精度是这项研究的关键。此外当溶液中离子强度较大时,寻求一种适当的活度系数算法对溶解度理论计算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当前化学热力学理论引入地球化学领域中,对解决地球化学基础问题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讨论地球化学过程自发进行的可能性、方向和限度以及定量计算地球化学过程进行的物理化学条件方面作用更为明显.但是,目前热力学应用受到热化学数据的限制;不少地球化学有意义物质的热力学资料尚缺乏足够的实验资科;同时,当前文献、手册上发表和引用的数据,多数是矿物和有关化合物的纯物质及标准状态下的热化学数据,而这些数据将随着矿物成分的稍有不同、矿物晶体结构的变化、有序—无序排布程度以及温度、压力条件的变更而有所差异.因而,必须针对研究的矿物实体进行热化学数据测定.  相似文献   

3.
低温分解钾长石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温度、浓度、分压下ΔrGm的计算和不同条件下对平衡常数K的影响,作出ΔrGm~—T、ΔrGm—C、ΔrGm—P图,把热力学的一些规律应用于钾长石低温分解中,对参与低温分解钾长石的各物质能量转换进行分析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对钾长石的分解有指导作用。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在低温条件下分解钾长石的反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高温高压下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性质的研究不仅对探讨地球内部流体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很多实际工业过程中也都有广泛应用。本综述了近10年来高温高压下电解质溶液热力学参数的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的进展,实验设备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以获得更高温度和压力下的数据,理论计算不仅有待于实验的发展,也与溶液的结构理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黄圣轩  巫翔  秦善 《岩矿测试》2016,35(2):117-126
地球内部元素的配分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揭示地球内部物质循环、元素成矿、超临界流体性质等基础地质问题。同步辐射微聚焦X射线荧光光谱(SR-μXRF)结合金刚石压腔(DAC)技术,可以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实现高准确度和高分辨率的原位(in situ)测试元素在不同物相间的浓度,并获取配分系数。而基于地球化学热力学的理论计算模拟,可以获得元素在不同物相间的赋存形式,有助于揭示元素配分机制。本文综述了SR-μXRF结合DAC技术和地球化学热力学计算模拟原位测定高温高压下元素配分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地球内部元素迁移、成矿作用和地球早期形成过程等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认为利用该套方法研究高温高压下元素配分行为的体系将变得更加复杂,对温度、压力条件则要求更高。本文旨在更新和丰富高温高压下元素配分系数数据,深化对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等问题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在温度为673~923K压力为10~50MPa的范围内,研究了H_2O-NaCl,H_2O-KCl,H_2-CaCl_2系统的水解反应。实验之前,根据温度T在压力P=0.1MPa条件下计算了反应式MCl_3+H_2O_(gas)=MOH_(s,l)+HCl_(gas)的差值△S,△G和平衡常数。随着温度从300K上升到1000K,所用盐类的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增长20。在固相与气相平衡区内完成了一系列实验。并且将热力平衡常数和由实验数据计算所得的进行比较。多数实验是在液相与气相平衡区内在高压釜中进行的。平衡后,在淬火状态,测定了氢离子浓度,△pH=pH(1)-pH(g)的值随温度T的上升而增长。气相中富集了易挥发的HCl  相似文献   

7.
高温高压下C—O—H流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H流体是地球内部流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确定高温高压下它们的组成关系对于认识地球的演化,氧化还原环境以及促进包裹体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温高压实验确定了它们与石墨平衡存在一个间断温度,理论计算一般在此温度之上进行,当压力,温度确定时,再加上一个外部条件如fO2或H/O比值,就可以得到它们的平衡组成。由于缺乏流体组分的高温高压热力学数据,目前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存在差别,电解质的出现和动力学因素影响着流体组分的平衡计算,加强系统研究,在实验中尽量采用就位分析的方法,获取更多更可靠的高温高压势和学数据,加强流体平衡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高温高压下黄铁矿热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善琪  李永兵  石耀霖 《岩石学报》2018,34(6):1813-1818
黄铁矿是自然界中分布最为广泛的硫化物矿物,同时也是重要的造矿矿物,在金属矿床、沉积岩、变质岩、花岗岩、基性-超基性岩浆岩、以及地幔岩中都有大量出现。因此,研究黄铁矿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的热力学性质可以为深入探讨与黄铁矿有关的成岩、成矿、成藏问题提供有用的矿物学依据。本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微扰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采用准谐近似计算了黄铁矿在高温高压下的热力学性质。我们计算的黄铁矿的晶格常数、零压下的体积模量及其对压力的导数与前人的实验及理论计算结果吻合得很好,零压下等压热容和熵随温度的变化与实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尤其是,本文计算了直至2500K、100GPa的高温高压下黄铁矿的等温体积模量、热膨胀系数、热容和熵等热力学性质。这为在有硫参与的情况下,人们开展下地壳-岩石圈地幔深度的地球动力学模拟和建立地球物理模型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金氯配合物高温热力学常数研究现状张生,柳少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金氯配合物,溶解度实验,平衡常数金的溶解度实验提示,在富还原硫和氯的热液中金分别形成硫氢配合物和氯配合物,二者为理解和分析金在热液成矿过程中的迁移沉淀...  相似文献   

10.
郁云妹 Gamm.  CH 《地质论评》1994,40(4):354-360
在控制氧逸度和酸度的条件下测定了30℃时钯和铂氯络合物溶解度,将溶解度资料作用,求得它们的氯络合物种类分别为PdCl^2-4和PtCl^2-4,计算了相应反应式的平衡常数及推导了平衡常数与温度从属关系表达式,讨论了实验结果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评价和优化有关热力学数据,利用冶金物理化学原理建立了钢铁冶金中最为重的Fe-Si-C三元体系与CO-CO2-SiO混合气体间硅,碳迁移的热力学数学模型,计算了相关热力学数据并计算机绘制了该体系的Pco2-Psio和lgPsio相平衡图。该模型的可靠性1873K高温条件下的一系列的平衡实验中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12.
流体的热力学前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张哲儒 《地学前缘》1996,3(3):80-88
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关于流体的热力学前缘研究领域如下:(1)流体体系的p-V-T-x相关系研究,主要对象是H2O-CO2-盐类多组分体系高温高压下相图的实验和理论研究。(2)矿物在流体中的溶解度及溶解后在流体中溶解类型的形式和热力学性质——平衡常数(或Gibbs自由能)及各种偏摩尔性质的研究。(3)流体热力学模型化研究,已研制出大量的计算机软件,包括多种矿物、溶解类型的热力学数据库和模拟热液平衡、矿物溶解性质、反应路径和水—岩相互作用的实用程序。(4)超临界流体的相关系和化学反应等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对认识地球内部的演化将有重要意义。(5)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使分析单个矿物包裹体成分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地质条件下各种类型气源岩气态烃产率的求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源岩的气态烃产率是评价气源岩生气潜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盆地资源评价中的重要参数. 但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同一种气源岩气态烃产率不同.需要有一种新方法求取气源岩的产气率.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新方法,求取了不同类型气源岩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气态烃产率,为我国天然气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14.
气源岩的气态烃产率是评价气源岩生气潜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盆地资源评价中的重要参数。但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同一种气源岩气态烃产率不同。需要有一种新方法求取气源岩的产气率。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新方法,求取了不同类型气源岩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气态烃产率,为我国天然气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前人关于云母和黄玉的F-OH交换实验成果,分别建立了云母和黄玉的F-OH交换平衡常数方程,并系统阐述了推导这些方程的热力学原理以及利用它们来估算云母+黄玉平衡组合形成温度和共存流体组成的方法,最后讨论了这一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陕西柞水银硐子银铅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热力学原理研究成矿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通过矿物包裹位测温、测盐度研究,应用闪锌矿压力计,运用热力学计算,获得两个成矿阶段的成矿温度、成矿压力、成矿的pH、Eh,以及硫逸度和氧逸度,成矿溶液的盐度。认为导致成矿金属元素沉淀富集成矿的因素是含矿流体加入了还原硫及pH的升高,成矿过程总体是在比较还原的条件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裂缝储层地球化学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储层化学热力学及储层性质,水-岩-油反应及原油性质,储层运动学特征及构造地球化学和储层地球化学模拟,并介绍了上列三大研究方法;实验地球化学方法,热力学理论计算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方法,经讨论认为一新的研究方向将会改变裂缝储层研究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水文地球化学角度研究了金的表生地球化学作用,并应用热力学方法计算了茅排地区水中金的存在形式,研究了水溶金的迁移和沉淀条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是该区水中金的主要存在形式。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砂金矿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9.
熊小林  朱金初 《矿物学报》1995,15(4):451-456
本文根据前人关于云母和黄玉的F-OH交换实验成果,分别建立了云母和黄玉的F-OH交换平衡常数方程,并系统阐述了推导这些方程的热力学原理以利用它们来估算云母+黄玉平衡组合形成温度和共存流体组成的方法,最后讨论了这一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氧逸度是影响地质体系性质的物理化学变量之一。实验岩石学中常利用氧逸度可控的气体混合炉进行设定氧逸度下的实验。常用的混合气体组合包括CO_2-CO、CO_2-H_2和H_2-H_2O体系。然而,混合气体配比涉及到的较复杂的热力学计算以及老旧的热力学数据阻碍了该项技术在实验岩石学中的应用。本文根据新的物理化学数据,对不同混合气体体系(如CO_2-CO,CO_2-H_2和H_2-H_2O)温度-氧逸度-气体混合比例关系进行了重新计算和评估。另外,还计算了O_2-惰性气体、CO_2-O_2和H_2O-O_2体系,弥补了前人CO_2-CO、CO_2-H_2和H_2-H_2O体系不能控制高氧逸度(大于CO_2体系)的缺陷。最后,比较了应用新旧不同热力学数据库算出的结果,认为随着基础物理化学数据的不断更新,温度-氧逸度-气体混合比例关系也应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