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利用紫金山天文台光谱仪加配太阳像和底片同时移动的同步装置,在底片盒前加可以调节的狭缝,旋转光栅,扫描太阳单色像,得到氢 H_α(λ6563)、氢 H_σ(λ4202)、钠 D_2(λ5896)、氦 H_el(λ5876)(即D_线)、铁 FeⅠ(λ6302A)、钙 C_aⅡK(λ3934)等谱线以及连续光潜区的太阳单色像。从单色像照片上可以看出不同谱线单色像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We report on the discovery of unusual broad absorption lines(BALs)in the bright quasar SDSS J075133.35+134548.3 at z~1,using archival and newly obtained optical and NIR spectroscopic data.The BALs are detected reliably in HeⅠ*λ3889,HeⅠ*λ10830 and tentatively in AlⅢ,MgⅡ.These BALs show complex velocity structures consisting of two major components:a high-velocity component(HV),with a blueshifted velocity range ofΔvHV~9300--3500 km s-1,which can be reliably detected in HeⅠ*λ10830,and tentatively in AlⅢand MgⅡ,whereas it is undetectable in HeⅠ*λ3889;and a low-velocity component(LV),withΔvLV~3500--1800 km s-1,is only detected in HeⅠ*λ3889 and HeⅠ*λ10830.With the BALs from different ions,the HV outflowing gas can be constrained to have a density of nH~1010.3-1011.4 cm-3,a column density of NH~1021 cm-2and an ionization parameter of U~10-1.83-10-1.72;inferring a distance of RHV~0.5 pc from the central continuum source with a monochromatic luminosityλLλ(5100)=7.0×1045erg s-1at 5100 A.This distance is remarkably similar to that of the normal broad line region(BLR)estimated from reverberation experiments,suggesting association of the BLR and the HV BAL outflowing gas.Interestingly,a blueshifted component is also detected in AlⅢand MgⅡbroad emission lines(BELs),and the AlⅢ/MgⅡof such a BEL component can be reproduced by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inferred from the HV BAL gas.The LV BAL gas likely has a larger column density,a higher ionization level and hence a smaller distance than the HV BAL gas.Further spectroscopy with a high S/N ratio and broader wavelength coverage is needed to confirm this to shed new light on the possible connection between BALs and BELs.  相似文献   

3.
1m红外太阳塔是我国未来重点发展的地面太阳观测设备 ,本文的所有工作均围绕着与此相关的红外波段太阳观测技术方法展开。1 .针对望远镜实验平台—云台太阳光谱仪 ,建立了光谱仪分光流量模型 ,并用多种实验手段验证了其可靠性。利用该模型计算了FeⅠ 1 .56μm红外太阳光谱的分光流量 ,分析了实验观测的可行性及改进方案。2 .针对探测器实验平台—PtSi红外焦平面阵列相机 ,建立了FeⅠ 1 .56μm光谱观测信噪比模型 ,模拟了各种噪声对观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在国内首次成功进行了FeⅠ1 .56μm红外太阳光谱的面阵观测实验。3 .在红外观测实验所处的高背景低对比度条件下 ,讨论了红外太阳光谱观测的图像处理方法 ,分析了观测中出现的干涉条纹的来源及解决办法 ,初步建立起了一整套红外太阳光谱与成像的定标方法和图像处理方法。4 .首次利用PVA材料 ,设计研制了一套FeⅠ 1 .56μm近红外Stokes参量偏振仪 ,并将该偏振仪安装在美国国立天文台McMath望远镜上进行了观测实验。针对一太阳黑子 ,通过扫描进行了二维的Stokes参量观测。同时建立了一套从Stokes参量反演磁矢量场的方法 ,并将反演的结果与怀柔太阳磁场望远镜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比对。5.针对 1m红外太阳塔的太阳光谱仪系统 ,给出了垂直多波段光谱仪和红外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极亮红外星系样本中选出了由 2 5个类星体组成的红外类星体样本 ,研究其光谱特征。与光学选类星体样本相比 ,红外类星体样本有显著的不同特征。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红外类星体中绝大多数为窄线源 (其允许发射线Hβ的半高全宽小于4 0 0 0km/s)。超过 6 0 %的红外类星体可归为亮的窄线赛弗特I星系。超过 70 %的红外类星体有很强或极强的FeⅡ发射线 ,这是目前已知的强FeⅡ线源比例最高的类星体 /赛弗特Ⅰ星系子样本。Hβ宽发射线倾向于有比较明显的蓝翼不对称 ,这一特征很可能与外向流有关。FeⅡ与Hβ的发射线强度之比和Hβ宽发射线的蓝翼不对称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从斯隆数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简称SDSS)第4次释放的光谱数据中选取的10~5个发射线星系样本,研究了[O_Ⅱ]λ3727/Hα流量比与星系尘埃消光、气体电离态和金属丰度的关系.发现尘埃消光改正对[O_Ⅱ]λ3727/Hα谱线流量比影响显著,消光改正前、后的[O_Ⅱ]λ3727/Hα谱线流量比的中值分别为0.48和0.89;尘埃消光改正后,F([O_Ⅱ]λ3727)-F(Hα)的弥散显著减小.贫金属星系的[O_Ⅱ]λ3727/Hα谱线流量比随星系气体的电离度增高而减小,而富金属星系不存在这种关系.另外,[O_Ⅱ]λ3727/Hα流量比与星系金属丰度相关.当12+lg(O/H)8.5时,星系[O_Ⅱ]λ3727/Hα流量比随金属丰度增加而下降;12+lg(O/H)8.5的星系,谱线流量比与金属丰度正相关.最后,利用气体电离度参数和星系的金属丰度,给出了计算不同类型星系[O_Ⅱ]λ3727/Hα流量比的公式.LAMOST望远镜将观测到大量红移z0.4的星系光谱,利用该公式可以给出星系的[O_Ⅱ]λ3727/Hα流量比,从而可以利用[O_Ⅱ]λ3727谱线流量计算z0.4星系的恒星形成率.  相似文献   

6.
FeⅡ发射线是活动星系核光谱从紫外到光学波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不仅与活动星系核的一些基本物理问题紧密相关,而且在宇宙学上有着重要的应用。虽然对FeⅡ发射线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已有好几十年,但许多问题仍未有定论。主要对FeⅡ发射线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其与本征向量Ⅰ的关系、它的起源、激发机制、发射区的运动学特征及在宇宙学中的应用等几方面,并指出了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FeⅡ发射线是活动星系核光谱从紫外到光学波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不仅与活动星系核的一些基本物理问题紧密相关,而且在宇宙学上有着重要的应用。虽然对FeⅡ发射线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已有好几十年,但许多问题仍未有定论。主要对FeⅡ发射线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其与本征向量Ⅰ的关系、它的起源、激发机制、发射区的运动学特征及在宇宙学中的应用等几方面,并指出了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斯隆数字巡天光谱数据中发现,类星体SDSS J2220+0109光谱中同时出现如下极为罕见的吸收线:氢巴尔末线Hα和Hβ,亚稳态He I* λλ3889、3189tt,CaⅡH、K,以及来自FeⅡ*能级的波数分别为7 955 cm~(-1)、13 474 cm~(-1)和13 673 cm~(-1)的众多吸收线.上述吸收线具有相似的速度结构,线宽达1 500 km·s~(-1),相对于发射线表现出蓝移.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吸收线很可能来自部分电离区,密度n_E≈10~6cm~(-3),柱密度N_(H I)≈10~(21) cm~(-2),Lyα共振散射对氢原子的激发起重要作用.SDSS J2220+0109斯隆r星等为16.56 mag,是探索活动星系核中特殊吸收线起源的理想实验室.将来的紫外光谱观测可以更加准确决定吸收气体的密度、柱密度、电离参数等物理性质;光学光谱监测有助于限定吸收线的产生机制.此外还发现,SDSS J2220+0109中的FeⅡ发射线显著区别于典型的窄线赛弗特Ⅰ型星系ⅠZw 1,很可能来自低密度气体,进一步研究有助于理解类星体中FeⅡ发射线的起源.  相似文献   

9.
恒星的Al元素丰度可以为探索星团和星系的化学演化提供重要线索.通过系统分析银河系薄盘、厚盘、核球、银晕以及M4、M5等球状星团中恒星的[Al/Fe]随恒星金属丰度[Fe/H]的变化趋势,得出银河系薄盘、厚盘和核球恒星的[Al/Fe]随着[Fe/H]的增加而缓慢下降,而球状星团M4和M5恒星的[Al/Fe]随[Fe/H]增加没有下降趋势,这暗示Ia超新星对M4和M5恒星元素丰度的贡献比较小.详细研究了银河系恒星[Al/Fe]与[Mg/Fe]、[Na/Fe]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银河系场星的[Al/Fe]与[Mg/Fe]正相关,但在球状星团M4和M5恒星中未见此相关性;银河系盘星及M4和M5等球状星团恒星的[Al/Fe]与[Na/Fe]都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海洋潮汐和固体潮汐二者都主要来源于日月引力的影响。这两种潮汐对天文时纬观测的影响其频率是一致的,为了从中分离出海洋潮汐对天文时纬观测的影响,我们需要利用海洋潮汐数据和负荷勒夫数予以推算。我们可以把海洋潮汐看成一具有面密度σ(θ′,λ′)=μH(θ′,λ′)单层负荷,此单层负荷对地球表面上一点(θ,λ)的引力位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