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使用决策树方法进行遥感影像分类时需要人工辅助构建决策树,这种方法存在着一旦数据变化就要人工参与重新建立决策树的缺点。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依据地物类的样本训练结果,自动构建二叉决策分类树的方法。从阈值的完整性、有效性以及自动选择满足用户需求最佳的建立决策树标准等方面保证决策树的精度以及合理性等。分类结果表明,与最大似然法相比,文中提出算法分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遥感影像提取土地覆盖信息的决策树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丹  武淑琴 《测绘科学》2016,41(9):80-86,95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的传统ID3算法采用的信息增益熵为局部非回溯的启发式的缺点,提出了决策树引入模拟退火算法,得到一个面向影像特征优先级的优化的决策树分类算法。采用优化的决策树算法进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分类,能较好地解决样本依赖性问题,并且得到一个全局优化的分类结果。通过实验,对农村地区的SPOT影像进行分类,并且通过对较优尺度下优化的决策树算法与神经网络算法和最大似然法对实验区域的影像分类精度的比较,证明了与ID3决策树分类方法相比较,优化的决策树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农村地区在各尺度下SPOT影像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7年的上海地区CBERS影像,使用AdaBoost组合分类器,将基于影像地物光谱信息、纹理结构信息和基于决策树分类器的提取方法组合,以提高分类精度。实验结果显示,AdaBoost算法在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的分类精度上显著有效。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遥感影像地物分类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组合与自动加权K-Means聚类算法的影像分类方法。首先提取影像的SIFT,GIST,颜色,Census和Gabor等多种类型特征,然后通过实验分析确定最佳特征组合。针对一般K-Means算法没有考虑各个特征值权重的问题,提出利用自动加权K-Means算法计算不同特征分量的权值,分别对SIFT,GIST和Gabor特征构建了基于权重的影像特征词汇表;然后利用稀疏编码算法进行影像编码;最后使用SVM算法完成影像分类。通过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提高遥感影像分类准确性,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以无人机多光谱和倾斜影像为数据源,运用面向对象自动分类的方法,首先利用分型网络演化分割算法(Fractal Net Evolution Approach,FNEA)进行分割实验,确定研究区每个地类最优分割尺度,并结合多光谱影像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空间特征、语义关系以及通过倾斜摄影提取的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和其衍生的坡度数据等,构建研究区分类规则集,并采用多尺度分割后的多层次信息提取方法,将地物分为3个尺度,在不同尺度下提取相应的地物,总体精度为88.03%,Kappa系数为86.12%,分类结果较好。同时设置对比实验,利用传统的决策树方法分类,其总体精度仅为77.78%,Kappa系数为74.23%。研究表明,针对无人机的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面向对象的多尺度信息提取方法在信息提取时要优于决策树分类方法,同时验证了该多光谱传感器在信息提取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杨希  王鹏 《四川测绘》2011,(3):115-118
为了能有效地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提取地物信息,本文通过影像的光谱和纹理特征,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影像分类研究。首先提取分类所需的光谱和纹理特征源,然后根据影像和地物特征,建立BP神经网络,用于样本训练和分类处理,实现地物分类。为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以2006年11月获取的成都平原某区域的Quickbird影像为实验数据,进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地物分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结合影像光谱和纹理特征的BP神经网络分类算法,不仅可以有效保证BP神经网络分类训练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还能达到较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遥感影像是依据地物的波谱信息来进行分类的。这往往会产生"同物异谱,异物同谱"的问题,使得分类精度和效果不理想。因此本文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C4.5法,利用地物的波谱信息、归一化植被指数、主成分分析等特征构建决策树,与监督分类中的支持向量机法、最小距离法去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几种分类方法中,决策树法分类法的分类规则易于理解,准确率较好,所需分类时间短,总体分类效果最为理想,验证了决策树法在遥感影像分类领域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面向对象分类特征优化选取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贺  陈劲松  余晓敏 《遥感学报》2013,17(4):816-829
与传统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比较,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可利用的地物信息更加丰富,然而如何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能够有效提取不同地物的分类特征,从而提高分类效率与精度,是使用面向对象方法分类时急需解决的问题。SEaTH算法(分离阈值法)是一种有效的自动选取分类特征并计算阈值的方法,但其只考虑了类间距离,容易存在信息的冗余,从而对分类精度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在SEaTH算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特征间的相关性、类间距离以及类内距离,对SEaTH算法进行了优化,并将改进前后的两种方法运用到广东省肇庆市TM影像及环境一号卫星影像土地覆盖分类中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筛选出的特征在提取地物上更为有效,尤其使耕地的分类精度提高了12.26%,使分类总体精度由80%提高到了85.26%。改进后的方法对不易获取多时相影像的地区的土地覆盖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蜂群智能算法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敏  史照良  阳建逸 《测绘学报》2013,42(5):745-751
结合仿生智能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智能式遥感分类方法。采用模仿蜜蜂采蜜行为的群智能优化算法,自动搜索遥感影像各波段的最优分割点,定义各波段最优分割点和地物类别节点的连线为蜂群搜索路径,构造以If-Then形式表达的遥感分类规则。该智能式遥感分类方法不需使用数学公式,能更清晰地表达地物分类中的复杂关系。将该方法应用于长江口北岸ALOS影像分类中,取得了较好的分类结果,并与See5.0决策树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蜂群智能遥感分类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均比See5.0决策树方法更高,该智能遥感分类方法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地物信息提取中地物边界难以确定、分类精度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套综合利用影像及激光雷达点云高程信息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在分割中,各类地物的最佳分割尺度由监督法分割精度评价确定,最终分割结果利用粒度理论下的分割尺度综合方法进行合成,能兼顾不同地物最优分割尺度,获得准确地物边界;在分类中,采用ReliefF特征选择算法度量从影像及点云数据提取的对象特征重要度,选择最佳特征组合,并采用多分类器组合方法进行分类,以消除Hughes现象,提高分类精度。选择德国斯图加特市两块实验区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利于提高大范围城市地物精细信息提取的精度和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遥感图像分类是从复杂的地物类型中提取有效类别信息的过程。在研究区地物类型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借助计算机对遥感数据进行类别预测可以提高分类效率和准确率。本文基于Weka平台,利用决策树C4.5算法构造分类模型,进而对未知类别数据进行预测。实验分析表明,基于Weka平台利用决策树C4.5算法对遥感图像分类是可行且有效的,且分类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特征选择自适应决策树的层次分类算法,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radar,SAR)图像的分类。采用Joint Boosting算法选择出最适用于各类的特征组合,并自适应地搜索构造出一个由两类分类器构成的层次分类器,利用特征选择结果和自适应决策树进行了SAR图像的学习和推理,实现了自动分类,在国内首批极化干涉SAR数据上的实验证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首先,阐述了决策树分类器的结构与理论基础;然后,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利用Landsat ETM+遥感影像数据和DEM数据,在ENVI软件的支持下,结合影像的光谱特征及NDVI,NDBI特征值,参考C4.5算法(决策树生成算法),建立了土地利用分类的决策树模型并进行了分类;最后,对分类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研究区结果表明决策树分类法效果较好,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ASTER数据的决策树自动构建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对ASTER原始9个波段数据进行各种变换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指标平均可分性方法确定参与分类的最佳特征组合; 结合研究区8种主要地物类型训练数据集,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BP神经网络法和基于See 5.0数据挖掘的决策树分类法进行分类,提取主要地物的空间分布专题信息。经过379个野外样点的验证,结果表明: 决策树算法分类性能最优,神经网络算法次之,最大似然法效果最差; 与ENVI 4.1、ERDAS 8.7提供的传统决策树建立及分类方法比较,基于数据挖掘工具See 5.0和Cart的决策树生成和分类方法具有客观、高效率、分类性能可靠和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决策树C4.5算法采用局部贪婪搜索的策略,会增加局部最优解的风险;在样本有限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分类规则会过于依靠样本,往往造成决策树不能有效地挖掘出有价值的分类规则和形式。本文将决策树算法用到基于像斑的多光谱分类研究中,尝试引入遗传算法,对决策树分类规则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样本有限的情况下,该方法比单个决策树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ENVI运用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分类、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手段来实现对于Landsat TM影像和快鸟影像数据的图像分类处理,简单介绍了决策树的建立过程,以及如何进行预处理、分类后处理、精度评价。通过3种分类方式的比较,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分类法具有分类判别规则十分灵活、分类决策树看起来很直观、分类条件清晰、分类效果好、运算效率高等特点。实验中,其分类方式的缺陷表现为分类过多、过于复杂,可能会产生错误的速度加快;决策树判别规则复杂,树形分枝多导致用户难以识别、理解、应用。  相似文献   

17.
决策树分类法及其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潘琛  杜培军  张海荣 《测绘科学》2008,33(1):208-211
首先阐述了决策树分类器的结构与理论基础,并就决策树算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结合遥感图像分类的特点,探讨了决策树分类法的实现方法和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徐州市TM影像为数据进行了分类试验。试验说明了决策树分类法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具体实现过程,并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依据感兴趣区类别进行图像分类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胶东半岛果园TM影像信息的提取决策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胶东半岛最具代表性的5个果品县(市)为研究区,以Landsat TM影像数据为分类影像,尝试提取果园信息。选用可以"无缝"融入多种辅助信息的决策树分类方法,综合NDVI、地形地貌和缨帽变换等多种辅助信息,利用年内物候变化最大的果园与背景地物的光谱差异,进行果园信息提取;利用SPOT影像以及野外考察资料作为检验样本进行精度验证。表明综合多种辅助信息,利用决策树分类法提取TM影像果园信息可行且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决策树是用于分类的常用建模方法。首先对分类的概念和决策树方法分别进行了总体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乡村劳动力、耕地面积以及农业总产值信息数据进行了挖掘分析,在运用决策树对数据进行分类过程中对连续数据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离散化处理,从而避免了原始经验分类方法的主观性。最后,通过上述决策树分类方法,生成我国农业情况的决策树,获得相关空间分类规则,并对其进行分析说明。结果表明,决策树分类方法适合我国农业情况。  相似文献   

20.
随机森林是一种新兴的、高度灵活的机器学习算法,在预测和分类方面有着良好的稳定性,且算法性能要优于许多单预测器。鉴于此,本文提出了随机森林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算法,利用熵率法对遥感影像进行超像素分割,获取最优分割结果;构建了基于随机森林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模型,以所提取的Gabor特征和光谱特征作为模型输入进行训练和预测,并将有决策树的投票作为最终的变化检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随机森林变化检测模型在漏检率和虚检率上明显低于其他算法,且总体正确率高,在算法时间上也明显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