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988年2月14—21日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Adelaide)由澳大利亚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和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主持召开国际地球物理会议和展览会。 1988年2月21—23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爱尔帕索(ELPaso)召开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西南分会会议。 1988年3月20—23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召开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年会。 1988年4月5—6日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诺曼第(Norman)召开阿纳达科盆地专题讨论会。  相似文献   

2.
秦葆瑚 《物探与化探》1984,8(3):190-192
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第53届年会于1983年9月11日至15日在美国拉斯韦加斯市举行。一万一千余人参加了会议。除美国本国的地球物理学家外,还有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苏联等二十余国的地球物理学家参加。我国由7人组成的代表团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1前言应用地球物理学的国际交流开始于20年代,从那时起,国际地球物理勘探工作活跃起来了。这种科技交流促进了地球物理学会的建立:SEG成立于1930年,EAEG(欧洲勘探地球物理学会)成立于1951年。开始时,各洲的地球物理学家只参加本洲学会的会议。自从60年代以来,现代空中交通工具使北美和西欧地球物理学家们的接触显著增多。一些学术刊物,例如美国的《地球物理》和欧洲的《地球物理勘探》在科技交流中起的作用更大。现在,研究者们很快就会知道大西洋或太平洋对岸的同行们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4.
管志宁 《物探与化探》1985,9(2):158-159
SEG(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第54届年会于1984年12月2日在美国佐治亚洲亚特兰大市召开。会议历时五天。参加者除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外,还有加拿大、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西德等世界各国的地球物理学家参加。我国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消息二则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怀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发起组成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与美国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者协会(SEG)决定于1989年5月23日—27日在北京联合召开“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会议旨在为世界各国的勘探地球物理学家们提供讨论问题、交流经验的论坛,增进国际同行们的合作和友谊,推动勘探地球物理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效果的提高。会议的主要内容为:地球物理用于勘探石油、煤田、金属、非金属、水文、工程、  相似文献   

6.
1月15日——27日 阿曼蛇纹石、构造、岩石、地层学国际讨论会在苏丹马斯喀特阿曼召开。 2月5日——9日 第2届国际腕足动物会议在新西兰达尼丁举行。 5月6日——12日 90年太平洋边沿国际讨论会在奥大利亚昆士兰举行。 5月14日——18日 第14届世界采矿会议在中国北京举行。(中国组织委员会,北京、三里河路54号) 5月29日——6月1日 欧洲地球物理勘探学家协会第52届年会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 6月 第二届风化作用地球化学国际讨论会在法国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召开。 6月3日——6日 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经济古生物学家和矿物学家学会(SEPM)年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  相似文献   

7.
《岩土力学》2006,27(8):1292-1292
2006年6月5日,第二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 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美国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协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日本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中国铁路工程协会、中国公路协会、浙江大学协办。刘光鼎院士任大会名誉主席和学术委员会主席,王家映教授任大会主席。  相似文献   

8.
1983年9月,我参加了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市举行的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第53届国际地球物理年会及其所举办的展览会,大会共宣读物探学术论文303篇,展出了355家公司厂商有关物探仪器设备,以及展示其方法结果,勘探能力的各种资料,图件和照片等,这些报告和展览集中反映了各国,主要是美国在物探领域内各个方面的最新发展与研究成果,对干我们了解西方物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协会年会(SEG)和美国地质学会年会(GSA)于1986年11月2日至13日分别在美国休斯敦和圣安东尼奥召开。煤炭部地质局派出陈广雅、毛邦倬和李文杉参加了这两个会议。两  相似文献   

10.
1978年8月 以杨式溥教授为团长的中国地质代表团参加了在英国布列斯托大学举行的“国际地层委员会泥盆纪座谈会”.会上,杨式溥教授宣读了论文《中国的泥盆系》.1978年11月 陈光远教授参加了在墨西哥举行的“联合国小矿山远景国际讨论会”,作为大会顾问,并作了《北京铁矿与小矿山开采》的学术报告.1978年11月 傅良魁教授参加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物探专家组出席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第48届年会.1979年2月 池际尚教授代表我国出席了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执行局会议”.1979年5月 杨式溥教授参加中国地质代表团出席了在美国华盛顿和伊利诺斯州举行的“第九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和地质大会”,并在会上宣读了论文《中国的石炭系》.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石油学会(CPS)、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和欧洲地球物理学家及工程师协会(EAGE)联合举办的 CPS/SEG/EAGE北京’98国际地球物理研讨会暨展览于1998年6月22—25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勘探开发技术”。会议代表来自石油公司、技术公司、服务公司、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共计有16个国家近180篇论文参加了交流,其中约70余篇来自国外。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不列颠哥仑比亚大学卡帕奈拉教授(R.G.Campanella)与罗伯逊教授(P.K.Robertson)在1984年12月召开的第54届地球物理勘探学会年会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介绍了一种新的原位测试手段。鉴于这种原位测试方法的实用价值以及目前国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使用地震波速测定方法来评价土的工程特性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2月9日,美国地球物理年会(AGU)新闻中心举行了中国地球深部探测专项(SinoProbe)专场新闻发布会——"SinoProbe:一个前所未有的洞察地球最大大陆的科学计划"(SinoProbe:An Unprecedented View Insight Earth’s Largest Continent)。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地球科学学会之一,每年的秋季年会规模均达到2万人左右,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地学交流会。而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举行中国科研项目的新闻发布会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4.
第18届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会(IUGG)年会于1983年8月15-27日在联邦德国汉堡市会议中心(CCH)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工作者3500多人欢聚一堂,讨论和交流自1979年堪培拉会议以来,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学科的进展和今后计划。我国派出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叶笃正为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刘东生为副团长的60多人的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台湾省有15名科学工作者列席本届大会。下届年会将于1987年在加拿大召  相似文献   

15.
<正>Marcia McN utt,海洋地球物理学家,于2015年7月6日被提名为下一届美国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NAS)院长候选人,接替Ralph Cicerone执掌该机构。该任命一旦被批准,她将成为NAS自成立以来的首位女性院长。Marcia McN utt,2000~2002年间曾任AGU(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主席,2005年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自1984年起,她曾在30多个美国科学院所属委员会和董事会任职,且是多个学会的会员,并多次获奖。在此之前,还曾经担任过蒙特雷湾海  相似文献   

16.
陈乐寿 《物探与化探》1986,10(6):405-409
由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召开的第二届勘探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14—20日在古都西安举行。到会中国代表282人,分布在18个部、委的168个单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年会于1992年11月10~14日在昆明召开。会议安排了地球物理发展战略的大会报告和专题讨论。大会报告包括“环境物探发展战略”、“固体地球物理发展战略”、“石油物探发展现状”、“论中国勘探地球物理的发展问题”等报告。会议分14个专题,在14个会场同时进行学术报告: (1)计算地球物理:主要涉及波动理论及反演、地球物理新方法、震源机制和小波变换理论及应用; (2)非线性理论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论文主要涉及到磁层混沌动力学、图像动力学、地震模型分维分形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中旬在成都召开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这次年会对几十个地球物理学术理论与其应用领域进行了学术交流,其中一些地震勘探新技术,值得从事煤炭地震勘探的同行们借鉴,如饱和激发、山地高精度定位、精细表层调查等复杂山地地震采集技术,振幅补偿、叠前时间偏移、层析静校正等资料处理技术,三维地震数据可视化解释技术以及基于CMP理论的横向分辨率控制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对页岩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页岩气的成藏模式、地质特征等方面。针对地球物理技术在页岩气勘探和开发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及页岩气勘探和开发对地球物理方法提出的新要求,简述了我国页岩气资源分布及美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情况;从页岩气资源评价参数出发,系统地阐述了地球物理方法在页岩气勘探和开发中能解决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页岩气的地球物理方法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矿床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就以下两个问题(或其中之一)寻求答案;这两个问题是(1)矿床是如何形成的,(2)当它们未出露地表时如何能发现.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都要求我们对矿床的分布、形状、规模、化学成分以及物理性质具备一定的知识.矿床的形成包括在经济地质科学范畴之内.寻找矿床的问题属于勘探技术的范围. 因此,勘探技术包括探寻隐伏矿床的所有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等方法.当然,还应加上挖槽,钻孔等纯机械方面的功能. 地球物理方法勘探最初出现在大约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Thomas Edison在美国东部寻找磁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