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泰斯方程式为基础,给出了一种用水位恢复期的降深比值求解含水层参数的方法。该方法未对泰斯方程式进行任何近似简化,故可应用于较短时间的水位恢复观测资料。此种方法可称为水位恢复期的降深比值法。 一、方法原理: 设主孔停止抽水时γ处的观测孔水位降深值为S_p,根据泰斯公式可列出下式:  相似文献   

2.
潜水含水层井流模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在潜水含水层中开展的10组高分辨率抽水试验,探讨了泰斯(Theis)、博尔顿(Boulton)和纽曼(Neuman)3种潜水井流模型的识别精度。结果表明:泰斯模型由于忽略了潜水含水层的三维流动和潜水含水层重力释水的滞后效应,因此无法真实反映潜水井流的运动特征和释水机理;博尔顿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抽水试验早期潜水含水层重力给水滞后的主要特征;既考虑潜水含水层重力滞后给水机理,又同时考虑了潜水含水层三维流动特征的纽曼模型最能全面反映潜水含水层井流试验的运动特征和释水机理。  相似文献   

3.
在抽水试验过程中,常因突然停电,设备故障等而导致试验间断,此类问题普遍存在,其求参尚无适当的方法和公式可循。本文充分考虑到实际抽水过程与抽水间断的影响,根据势函迭加原理对泰斯型含水层的单孔、多孔、群孔间断性抽水试验的求参问题均进行了研究,推导出相应的一系列公式与求参方法,此类公式具有普遍性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可视为相应的无间断抽水求参公式的拓广形式。  相似文献   

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0 第5期发表的《用非稳定流混合抽水试验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以下简称《方法》)一文,提出了符合泰斯公式假定条件的两个自流水含水层(A层和B层),在已知A层静止水位(B层静止水位未知,混合静止水位亦可未知)情况下,通过三次定降深非稳定流混合抽水  相似文献   

5.
确定含水层参数的全程曲线拟合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含水层参数的确定是地下水资源评价、数值模拟、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抽水试验法是确定含水层参数的主要方法。根据含水层抽水试验的泰斯(Theis)公式,运用优化理论,结合计算机技术,提出利用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含水层参数的全程曲线拟合法。该方法充分考虑抽水过程中水位快速下降段、水位缓慢下降段和水位恢复段的观测资料,满足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之间的误差平方和最小、计算的水位过程线与抽水过程的实测曲线最佳拟合。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速度快、精度高、求参结果最优,既适用于承压含水层求参,又可推广到潜水含水层求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开远小龙潭褐煤田长观资料为基础,从分析S_(14)岩溶泉的哀减动态曲线入手,应用布西涅斯克方程,求出其各个亚动态的衰减系数,用以研究岩溶含水层水动力特征。根据泉各个时期地下水体积的消耗与同期地下水位下降幅度的关系,应用泰斯近似公式,探求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此法在不动用较大的专门工作量能取得较好成果,是岩溶地区水文地质计算、水资源评价中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关于承压含水层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求水文地质参数,不少学者曾依据泰斯公式提出过许多方法。主要有a)标准曲线对比法;b)直线图解法;c)试算法;d)切线法;e)微分图解法;f)积分图解法。后两种方法因计算工作量太大,未被广泛使用。c,d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水文地质教学与试验实习难的问题,依据井流理论设计和修建了大型的井流模拟试验场,作为水文地质试验实习基地。 本文详细叙述了模拟场的设计、修建、安装与试验。其是取园形海岛状含水层的四分之一,构成一个直角的扇形,直角边和模拟试验含水层的顶底板为隔水边界,扇形弧为供水边界。用裘布依公式和泰斯公式来解析稳定流抽水试验与非稳定流抽、放水试验,这对于解决水文地质试验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并可作为模拟生产与科研有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抽水试验分析理论可分为稳定流理论和非稳定流理论两大类,而这两大类理论又分别以裘布依公式和泰斯公式为代表。裘布依公式以简单易懂,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0.
泰斯公式的有关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斯公式发表至今已有五十周年。我国水文地质界对于非稳定流理论比较全面的了解,见于1975年张宏仁等编译的书,其中包括了1935年的泰斯文章。在此之前,陈雨荪曾节译托特“地下水水文学”一书中有关泰斯公式的章节。同时,广为流传的鲍切维尔等编写的一些书籍亦有所涉及,但对非稳定流理论的应用部分是言过其实的。近十余年来,我国水文地质工  相似文献   

11.
以泰斯公式为基础,通过修正与概化煤层气单井排采的产水量,将煤层视为含水层,建立煤层气单井排采水压传播数值模型。以沁水盆地ZX井为例,利用建立的模型计算排采过程中水压传播范围,并采用COMET3数值模拟软件模拟ZX井排采过程中的压力传播动态,对比二者结果,认为建立的煤层气单井排采水压传播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可靠,方法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迄今所进行的水文地质普查、勘察,乃至勘探工作,仍以稳定流抽水试验钻孔作为主要水文地质钻孔。施工这类钻孔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含水层的导水性能。如所熟知,自然界中,泰斯型和裘布依型含水层是很少见的,一般均作近似型看待。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含水层都是有限的,有边界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泰斯的非稳定井流理论为基础,借助于两条泰斯理论曲线的相对平移,找出理论曲线上的交点和对应的1/u和W(u)值,从而计算导水系数T和贮水系数S值。而后又根据此原理,建立了直接求解1/u和W(u)值的解析计算式,可以直接计算水文地质参数。 根据泰斯的理论,抽水井以定流量抽水,在面积无限的承压含水层中产生的水位降可由下式计算:  相似文献   

14.
余德林  张爱恒 《地下水》2009,31(2):40-44
在前期野外地质调查及工程水文物探勘察的基础上,研究压气站场区地层发育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确定经济合理的消防水井宜井区。并根据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数据,求取该场区地下水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同时利用泰斯井流公式对该区消防井的地下水供水需求作出预测评估,结果满足消防井的设计水量要求,且按Q=240m^3/d此等强度抽水,不会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造成的各种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实际工作中,利用非稳定流公式计算水文地质参数,常常出现导水系数 T 随着观测孔距离的增加而偏大的现象。这种现象与非稳定流理论发生矛盾,使人不解。因此,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有必要对有关概念做一探讨。我们知道非稳定流泰斯公式的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多年生产实践,对裘布衣微分方程和泰斯公式进行了探讨,并自研出一套新的抽水方法和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许家美  谷鸿飞  俞裕香 《地下水》2007,29(1):121-124
在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地下水,由于地下水的存在,给正常施工带来许多问题.这时,必须降低地下水位.运用地下水动力学的有关原理,从工程实际出发,阐述了工程降水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诠释了泰斯公式在软土地区管井降水工程中的应用条件和环境,并应用于工程实际,运用泰斯公式预测管井降水时地下水水位降深的方法有效性较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试论承压地下水弹性释放学说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三节: (一)、可压缩流体弹性释放学说的历史概念; (二)、关于把弹性释放学说用之于承压含水层; (三)、水和岩层的弹性释放能力计算否定了弹性释放量是井水的主要来源。通过对历史过程的回顾,对矛盾现象的分析以及实例计算,表明如下的初步认识:把可压缩液体弹性释放理论简单的用来解释承压地下水的运动机理是不适宜的;依据该理论建立的井流泰斯公式,只有十分有限的适用性,尤其不能轻率的用来整理抽水试验资料推求给水度等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并加以简化的基础上,对含水层的边界条件及非均质性作了技术处理,从而确定了矿区水文地质计算模型,然后运用泰斯非稳定流理论建立求解疏干流量的数学模型。在规定的疏干要求下,预测了各阶段的疏干流量及相应的疏干时间。文中对阶梯流量迭加计算过程,当含水层为承压—无压状态下,如何确定水力传导系数,提出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刘大海 《广东地质》1996,11(3):77-80
从最小二乘法的角度出发,采用改进的阻尼牛顿算法求解泰斯单井井流模型的线代方程组,并利用二点降深比值法来预选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初值,使计算工作量大约为减小,同时放宽了参数初值对线代方程组迭代收敛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