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有的区域生长算法提取平面基元不准确不规则,忽略了尺度较小的几何结构。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筑物单体结构化重建的变尺度网格基元提取方法,采用多尺度区域生长算法从网格不同尺度大小的几何结构中提取出对应的平面基元,提升了平面基元提取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平面基元拓扑优化进一步改善平面基元的拓扑质量,提升多边形表面模型的重建精度;并采用面积优先级策略提高共面平面基元合并效率。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平面基元的提取,保留了建筑物较小尺度的几何结构,生成了更简洁紧凑、结构化的建筑物多边形表面模型。  相似文献   

2.
对于SAR图像线状目标提取来说,线基元提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如何选择最合适的线基元提取方法影响整个算法的成败.本文分析了经典的线基元提取方法,提出了一套线基元提取性能的量化评估标准,并使用这套量化评估准则对各种线基元提取方法进行详尽的量化评估和比较,作为进行目标的提取和识别时选择线基元提取方法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作者关于“数学形态学与数字地图图像的分析和识别”研究成果的一部分。文章提出了地图图形的集合概念和地图图像形态分析的基元确定原则,证明了结构元素的基元最小分解定理;同时,介绍了基本的形态学变换,统一并扩展了带约束条件的数学形态学变换模型;从而,奠定了数字地图图像分析和识别的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矢量数据的一种分层动态组织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矢量数据分层组织的一种动态结构,在该结构中、单点、单字符或符号作为基元,以属性串组织基元,并分层叠置,采用区别于链式结构的动态通用串结构及C语言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由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的信息高度细节化,加之噪声的影响,会导致基于像元级纹理特征的林地边界提取方法的效果不理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种子纹理基元合并的半自动林地边界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基于图模型的影像分割算法获取初始基元;然后定义了一种针对非规则基元统计基元级灰度共生矩阵(GLCM)纹理特征的方法;最后在人工给定种子基元的基础上合并具有相似纹理的基元,并对基元合并的结果进行边界提取,得到高分影像上的林地边界。利用多源高分影像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及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高分影像上大片典型林地的边界可取得较高的提取精度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6.
提出矢量数据分层组织的一种动态结构,在该结构中,单点、单字符或符号作为基元,以属性串组织基元,并分层叠置。采用区别于链式结构的动态通用串结构及C语言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建筑物自动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文  杨俊峰  赵羲  史玉龙 《测绘科学》2014,39(11):80-84
文章结合结构图分析方法,提出一种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建筑物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几何限制对线基元进行初连接,解决由于边缘检测无法完整提取建筑外边缘问题;通过构造结构图确立线基元之间连接关系,搜索结构图中闭合路径,建立高级别特征,对过于散列的线基元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几何结构、光谱特征等图像信息筛选闭合路径,实现对建筑物的提取.最后通过对天绘一号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建筑物自动提取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从基元思维模式的形成开始,定义基元为关于研究客体的某种覆盖,关于客体的逻辑即在这个基元上生成。讨论在地学观测建模中基元的形式及其数学本征,并讨论基元作为误差分离的最优化准则,达到从认识的底层开始分析观测建模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于高分辨率全色影像(简称"高分影像")中的信息高度细节化,再加上噪声的影响,会导致传统基于纹理特征的居民地提取方法效果不理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纹理和基元合并的居民地提取方法。首先,利用结合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的分形网络进化算法(fractal net evolution approach,FNEA)获取初始基元,并对基元的多尺度小波纹理进行分析;然后,在人工给定种子基元的基础上合并具有相似纹理的基元;最后,对基元合并的结果进行数学形态学修整,得到居民地区域。利用天绘一号(TH-1)全色影像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及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高分影像中的街区式居民地可取得较高的提取精度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机载激光雷达(airborn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 DAR)数据三维重建中运用构造表示法(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CSG)无法对复杂模型自动地进行基元分解、基元模型识别以及模型集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SG扩展的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利用建筑物等高线的分族特性,通过等高线分族实现了CSG方法中复杂建筑物模型的层次划分和基元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物分层等高线族特征和分层轮廓线的重建结果来辨别基元类型,实现了CSG方法中基元的自动识别,并依据其识别结果采用相应的重建方法完成模型基元的分部重建,最后依据一套有效的模型集成规则实现了复杂建筑物整体模型的自动建模。通过大范围的Li DAR数据进行试验,验证了基于CSG扩展方法对复杂建筑物三维建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博士论文在前人构建的陆面水文过程模型TOPX和区域气候模式RIEMS的耦合模式的框架基础上,针对耦合模式中RIEMS对降水和蒸散发的模拟精度较低,RIEMS和TOPX模式之间尺度不匹配等几个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天气雷达资料的定量估测降水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对沂沭河流域最佳的Z-R关系,并通过雷达雨量计联合校正法得到较高精度的面降雨量;采用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算法对雷达反演的面雨量及区域气候模式RIEMS的降水输出进行了数据同化方案研究,获得了更好的降水模拟效果;在RIEMS和水文模型TOPX构成的耦合模型中加入同化方案,实现了流域降水的实例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同化方案明显改善了水文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数字地图符号的形状描述与识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文骞 《测绘学报》1999,28(3):233-238
采用地图自动化替代既费时又费力的传统手工数字化,是当代地图制图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而数字地图符号的描述与识别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为此,本文利用带搜索控制准则的新边界跟踪算法改进了传统的边界跟踪算法,提出了用傅立叶系数描述符号,给出了如何由链码计算傅立叶系数,并对计算公式作了进一步改进,以及由傅立叶系数提取形状特征不变量,最后,对符号识别进行实验验证,并做了相应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结合地震灾害应急监测工作对遥感影像地图的需求,根据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发生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情况,研究制定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灾情信息专题图制图模板;形成一套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灾情信息专题图的制图规范.能够及时准确提供典型灾情信息,进行快速制图工作,为灾害损失评估、调查及监测、灾后重建等提供及时的地理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4.
基于SVG的面状地图符号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琤  李霖  尹章才 《测绘科学》2007,32(3):168-170,145
面状地图符号的设计与实现是计算机地图制图领域研究的基本问题,而面符号的共享则是当前开放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面状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开放标准的二维矢量标记语言SVG,提出并详细设计了基于SVG的面状地图符号。实验通过基于XML的地图表达原型系统测试,其结果证明能够满足我国地形图图式规范的符号表达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地图符号游程编码表达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良  陈刚  蒲英霞  王结臣 《测绘科学》2012,37(3):110-112
地图符号化将抽象的空间数据转换为可见的地图,其结果以栅格结构存储,进行地图输出时受限于栅格数据量。压缩符号化后的栅格数据来降低计算机资源开销是提高地图输出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据此本文提出利用游程编码表达地图符号的方法,建立面向符号的游程编码数据结构,利用直接的游程运算取代栅格运算来完成地图的各种操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地图输出。该方法减少了数据冗余,直接的游程运算提高了运算粒度,可以满足高分辨率地图输出对处理效率和内存开销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3维地图符号的数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用计算机的1维存储空间存放由0维、1维、2维、3维等空间目标的集合所定义的形体,是几何造型中最基本的问题。文中针对传统地图符号表现方法的局限性,分析了国内外3维地图符号的研究现状,针对3维地图符号设计的特点和要求采用参数函数和边界数据模型作为建立3维地图符号的数据结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型嵌入小波编码策略的图像压缩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向阳  杨红颖 《测绘学报》2003,32(3):239-244
在一系列新量化编码算法中,由J.M.shapiro提出的嵌入零树小波编码(简称为EZW)被认为是最先进的方法之一,然而,它也存在明显不足之处:为了确定小波系数是零树根还是孤立零,必须利用小波系数间存在的双亲-子女(Parent-Children)关系去搜索扫描其所有后代,而这必然会导致扫描高频子带所产生的二进制符号流中存在大量冗余,从而大大影响其编码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嵌入小波编码策略的图像压缩算法,该算法能够通过以下措施提高EZW编码方案工作效率:①采用全新的嵌入小波编码策略,不再利用导致计算量剧增的双亲-子女(Parent-Children)关系;②进行嵌入小波编码时,不再考虑ZTR(零树根)和IZ(孤立零)符号。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新图像编码算法在压缩/解压缩速度、图像复原质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EZW编码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点状符号神经网络识别中的旋转、缩放不变性问题,利用不变性特征输入和构建旋转、缩放不变性网络两种方法加以实现。前者的关键是提取符号的不变性特征作为网络的输入,后者的重点是构造复合神经网络实现不变性识别分类。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矿图扫描图像文字和符号的自动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矿图扫描图像中实现线划图形与文字注记及点状符号的相互分离,是矿图扫描识别数字化技术的基本要求。本文依据数学形诚学原理,根据文字,符号自身的几何和拓扑特征,构造了系列形态变换模型,使用这些模型对扫描图像进行逐步处理,可从图像中自动地删除不同大小,方向及排列方式的文字和符号,从而得到分离的图形要素与文字,符号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构造的模型对独立文字和符号的分离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20.
地图符号的认知语义分析与动态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江鹏  游雄  贾奋励  夏青 《测绘学报》2017,46(7):928-938
面向位置服务背景下地图符号按需和动态表达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语义分析的地图符号结构化描述模型,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地图符号动态生成方法。结构化描述模型立足"现实—认知—符号"的认知语义原理,以地图符号语素为基本单元、以语义结构为描述框架,侧重描写符号图形和语义之间的关联映射机制。动态生成方法的核心是一种规则控制语素组合构造符号的上下文无关文法模型,通过对图形语素、形态结构语素以及符号生成规则系统进行建模,重构了地图符号动态生成的文法编译器。以个性化导航路径符号为例,通过面向不同情境和语义结构的符号动态生成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地图符号的认知和结构原理,并促进相关行业和应用领域地图符号化的按需和动态表达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