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结果,本文重点分析研究楚雄-南华断裂的活动特征、最新活动时代、第四纪盆地的成因以及与1680年楚雄 6?级地震的关系。吕合、南华等多处第四纪断层剖面揭示了断错龙川江Ⅱ、Ⅲ级阶地晚更新世晚期堆积,表明该断裂是一条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其最新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乃至全新世,运动性质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水平走滑速率1.6~2.0mm/a。沿断裂发育有楚雄、南华、子午等多个第四纪拉分盆地。历史上,断裂附近曾发生1680年楚雄 6?级地震和多次中强地震,楚雄-南华断裂为这些地震的发震构造。从更大区域范围看,它与东部的曲江断裂、石屏-建水断裂一起,构成一组斜列的右旋走滑为主的活动断裂带。这种运动学特征类似于川滇菱形块体西南边界的红河断裂带,与川滇菱形块体SE向逃逸(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2.
根据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结果,本文重点分析研究楚雄-南华断裂的活动特征、最新活动时代、第四纪盆地的成因以及与1680年楚雄6(3/4)级地震的关系。吕合、南华等多处第四纪断层剖面揭示了断错龙川江Ⅱ、Ⅲ级阶地晚更新世晚期堆积,表明该断裂是一条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其最新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乃至全新世,运动性质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水平走滑速率1.6~2.0mm/a。沿断裂发育有楚雄、南华、子午等多个第四纪拉分盆地。历史上,断裂附近曾发生1680年楚雄6(3/4)级地震和多次中强地震,楚雄-南华断裂为这些地震的发震构造。从更大区域范围看,它与东部的曲江断裂、石屏-建水断裂一起,构成一组斜列的右旋走滑为主的活动断裂带。这种运动学特征类似于川滇菱形块体西南边界的红河断裂带,与川滇菱形块体SE向逃逸(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3.
楚雄地震带的存在有如下依据:大震、中强震震中分布成带;带上有地震呼应现象;等烈度线轴向接近一致,有的近于互相衔接;近16年来的小震亦呈密集带状分布;构造运动性质一致。近二十年来的P波初动节面解表明,楚雄地震带构造活动性质为右旋,以走滑为主。 在地质上规模不大,很不引人注目的楚雄带有着频繁强烈的地震活动、相反,地质上规模巨大,又有第四纪活动证据的红河断裂带(南涧以南),不但没有历史强震记载,且现今小地震活动也是既小又少,远逊于楚雄带。这个显著的矛盾应促使我们去探索该地区地震构造的现今面目及其变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二日凌晨五时二十二分,云南省楚雄地区发生5.5级地震。有感范围达二十四个县市。一月初部分测报点做了不同程度的预报,一月四日州、县地办组织会商,提出一月中旬楚雄附近将发生4.5级左右地震的预报意见。其中土地电的前兆异常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5.
选用云南省地震台网宽频带地震波形数据,采用CAP震源机制解反演软件计算了2019年6月24日云南楚雄M4.7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初步分析了该地震的发震构造特征.结果显示:地震的矩震级为Mw4.76,最优震源矩心深度为13.8 km,表明此次地震发生在上地壳浅部.反演结果显示节面Ⅰ走向329°、倾角73°、滑动角-171°...  相似文献   

6.
正玉溪及邻区M≥6地震主要分布在小江断裂带与楚雄—建水断裂带交界处,该区域从1500年以来共发生M≥6地震18组20次。通过解剖这些强震和大震前5级以上地震孕震和发震过程得知:当玉溪及邻区发生M≥6地震前,小江带北段的鲁甸、会泽、东川、寻甸等地会有5级以上地震发生,平均发震时间为14年6个月;或楚雄—建水断裂带北部的剑川、洱源、南涧、南华等也会有5级以上地震发生,平均为13年5个月。仅有1761年5月23日玉溪北古城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楚雄台水管倾斜仪1986年~1988年观测的数据,用莱柯拉兹方法初步进行了潮汐波分析。并对可能与澜沧—耿马地震有联系的异常情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何翔 《地震研究》1994,17(3):248-253
用维尼迪科夫调和分析方法,对楚雄台倾斜固体潮观测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研究M2波γ值的时间变化及其与地震的关系,发现其特征是:1.正常情况下,楚雄台γ值没有时间变化;地震的孕育与发生致使γ值有1.0%-9.3%的短期震兆变化;2.七级大震孕育时期,γ值存在趋势性变化;3γ值的变化是非均匀的,它与构造活动有关;4。小震群活动对γ值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楚雄地震台FSQ型水管仪的原始资料出发,探讨了澜沧、耿马大震前地形变前兆信息量的问题,指出了孕震体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云南省123个气象台站1960年以来的降雨量资料,使用年降雨量距平百分率方法,分析楚雄强震与降雨量的关系,结果发现:年降雨量距平百分率≥0.25的台站数大于8,次年云南地区皆有Ms≥6.0地震,也是楚雄地区发生6级强震背景条件;楚雄地区强震前表现涝异常,即该区域强震具有涝—震特征.  相似文献   

11.
2003年7月21日和10月16日,在云南省大姚县境内相继发生62和61级地震,微观震中分别为2595°N,10123°E和2592°N,10130°E;宏观震中分别位于大姚县城北约25km的昙华乡和20km的六苴乡,极震区烈度均为Ⅷ度。两次地震共造成19人死亡,600余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00750万元。通过对这两次强震序列的时、空、强等特征进行分析认为①在大姚62级地震序列衰减后期呈现出一些“双震”的特征;②大姚61级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仍有异常显示;③大姚62,61级地震的发生是楚雄—南华地震带强震活动进一步向北延伸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09年7月9日姚安6.0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前兆和宏观异常及其特征分析,认为前兆和宏观异常同步出现,对楚雄地区及邻区的中强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潮汐相位滞后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翔  陈燕 《地震研究》1998,21(2):160-164
根据楚雄台倾斜固体潮潮汐分析遥结果,发现地震前潮汐相位滞后出现3 ̄4个月的短期减小。从构造物理学上探讨了潮汐相位滞后、介质粘滞性与潮汐形变的关系,并且用楚雄应变潮调和分析结果好应变潮汐振幅因子迅速增大所证实。研究表明,潮汐相位滞后用于地城预报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短临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08年1月1日~2014年9月14日云南省前兆台网昭通、楚雄等6个台站的水管倾斜数据,通过对比同一台站、不同年份的水管倾斜年变曲线,对这6个台站的水管倾斜年变特征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昭通、昆明等6个台站的水管倾斜在鲁甸MS6.5地震前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鲁甸MS6.5地震前昭通台水管倾斜EW向和楚雄台水管倾斜NS、EW向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对姚安M6.5地震极震区(Ⅷ度)及姚安,大姚,南华和牟定等县城内的建筑物与结构物的震害做了系统的调查。作为系统研究这一,叙述了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多层砌体,底层框架,砖木结构,土木结构各类房层,单层厂房及砖砌塔的地震破坏现象,分析了建筑物的地震震害特征及对建筑物震害加剧的主要影响,讨论了地震区域城镇建设中防震减灾应重视的问题,以及经验和教训。这对今后多震区的城市规划,建筑物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强震中长期概率预测问题,提出基于非稳态泊松过程的概率计算方法,通过稳态与非稳态模型对比研究,发现非稳态泊松模型随时间而变化的地震发生率能更好地描述强震发生规律。利用非稳态泊松模型计算了地震发生的理论概率,发现理论概率受到预测精度、平静时间、最近地震大小等诸多因素影响,利用权重集成法计算了强震发生的综合概率。结果表明:①地震发生的累积频度随时间的非线性变化可用幂指数函数来描述;②基于非稳态泊松模型的地震发生率随时间而变化,与地震发生率恒定不变的稳态模型相比,前者对地震活跃-平静韵律状态更加敏感;③云南地区9个地震带强震发生的综合概率计算结果显示:以2019年12月31日为截止时间,小江地震带和通海—石屏地震带综合概率较高,大于0. 6;其次为中甸—大理地震带、楚雄—南华地震带和澜沧—耿马地震带,综合概率范围为0. 5~0. 59,其它地震带综合概率均小于0. 5。  相似文献   

17.
云南楚雄地区成组强震与单个强震的前兆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绍先  曹刻  徐彦  和宏伟 《地震研究》2004,27(2):111-118
以1995与2000年发生在云南楚雄地区武定、姚安的两次6.5级强震为例,研究了成组强震和单个强震的前兆差异性。发现在远源区、近源区及源区的前震活动、地震序列、前兆群体异常及边界动力条件方面的差异十分显著。同时指出这些差异对于识别成组强震和单个强震及后续强震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2000年1月15日姚安6.5级地震极震区(Ⅷ度)及姚安、大姚、南华和牟定等县城内的建筑物与结构物的震害做了系统的调研。本作为系列研究之二,分析了各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现象与相关设计,以及地震的破坏机理,讨论了地震区城镇建设中防震减灾应引起重视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在设计与施工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及在这次地震灾害中获取的经验与教训。对今后多震区的城市规划、建筑物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1983年至1985年楚雄水管倾斜仪观测表明:楚雄地区的地壳表层是向东南方向倾斜的,与云南西部的红河断裂和哀牢山褶皱带的走向是一致的;楚雄台的台基是不均匀的,它表现在观测结果受外界干扰大和潮汐分析结果有方向性;地表观测与山洞(覆盖约30米)内观测的结果不能很好地符合,它表现在地表观测的倾斜方向规律性不好和干扰大于山洞内的观测。  相似文献   

20.
王贤仁  卢艳清 《地震研究》1994,17(2):157-163
本文分析了弥渡,永胜,楚雄台FSQ型浮子水管仪原始记录图,发现澜沧-耿马大震前,出现短临形变异常特征,其主要表现为粘滑,慢地震。粘滑,慢地震,小震活动是大震前震源体直接传播出来的孕震过程的主要信息。及时分析定点形变台站观测中的这些震兆信息,可能是探索短临地震预报的一种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