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充分发挥图们江特殊地理位置的重要作用,促进国际和国内区域发展,文章分析恢复图们江出海权对东北亚区域经济政治和我国东北地区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恢复图们江出海权具有法理依据和现实需求;恢复图们江出海权对东北亚区域的能源和资源合作开发、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环日本海国家经济合作以及东北亚区域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有利于我国东北地区维护边境地区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打造海运通道和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应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借助国际组织力量、对接各国发展需求以及以经济发展取代政治分歧,尽快恢复图们江出海权,为国际和国内区域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东北亚、日本海区域经济合作前景的同时,论证了推进本区域国际合作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包括:中国图们江港口建设及自由航行出海权的行使;重点开发图们江三角洲,建设国际合作自由贸易区;图们江综合开发治理等等  相似文献   

3.
图们江是流经中国、朝鲜、俄罗斯3国的河流,3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图们江口地区3国的土地利用程度也不尽相同。文章以我国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GF-1和GF-2为数据源,采用目视解译方法,提取了图们江口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对图们江口土地利用/覆盖现状及其中、朝、俄对比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图们江口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为林地、草地、耕地、水域、沼泽等,其中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带;草地在俄罗斯的平原、丘陵地区分布较广;耕地主要分布在中国和朝鲜地区;沼泽在俄罗斯境内分布较广。(2)中国研究区内,林地面积最大,草地、耕地、水域面积较大,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带;朝鲜研究区内,林地面积最大;俄罗斯研究区内,土地结构的主体为林地、草地、水域,与中国和朝鲜相比,结构比较均匀,自然景观保护最好。(3)朝鲜区域土地开发最为剧烈;俄罗斯区域土地开发强度最低;中国区域土地开发强度适中。  相似文献   

4.
北极东北航道作为"一带一路"重点建设海上合作的三条线路之一,通航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图们江入海口是我国距离东北航道最近的地点,建设图们江入海港口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带动效应和战略意义。文章梳理了图们江入海港口开发的历史渊源与中国、俄罗斯、朝鲜3国先期合作的共识及相关法规基础,从开发与建设的两环节提出了取得图们江入海权与进行入海港口开发及投资建设的国际法依据。依据国际法提出: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开发与建设图们江入海自由港,进一步提出采取谈判或磋商方式加强合作,争取图们江入海口出海权;按照第四代自由港的模式建设图们江自由港,加强与周边港口的互联互通;以图们江入海港口为枢纽,建立图们江港口型自由贸易区等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最北面的出海口在吉林省图们江口,由此通向日本海。历史上,中国曾是日本海沿岸国,1860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把黑龙江口至图们江口间约40万平方千米的我国领土割给俄国;1886年10月,清使吴大徵在与俄签订《珲春东界约》中,肯定了中国有从图们江口出海的权利。此后,直至1938年的50多年间,中国每年有1000多艘船只从图们江口进出日本海;1938年日军封锁了图们江口,从此中断了我国由此出海的权利。1992年3月,《中苏东段边界协定》正式生效,我国沿图们江口的出海权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6.
日本海地区是指西北太平洋的边缘海——日本海及其周围地区,包括日本列岛、朝鲜半岛、我国东北和苏联远东地区,陆地面积80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9亿。我国在历史上曾是日本海沿岸国家,但1868年不平等的《中俄珲春东界约》使我国的国界退到图们江入海口以上15公里处,丧失了日本海沿岸土地,但保留了经图们江入海航行的权力。从此,图们江成为我国进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  相似文献   

7.
图们江是我国重要的国际性河流之一,受中国、朝鲜、俄罗斯三国政策、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三国的湿地景观截然不同。本文以我国国产高分辨率卫星GF-1和GF-2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对图们江口湿地的实地踏勘,建立了图们江口湿地遥感分类体系,包括湖泊、河流、沼泽、滩涂、坑塘、水田和水库共7类。采用目视解译方法,提取了图们江口湿地信息,对图们江口湿地现状和中、朝、俄湿地差异进行了分析。利用Fragstats景观分析软件,选取了斑块数(NP)、最大斑块指数(LPI)、斑块平均面积(MPS)、加权平均形状指数(SHAPE)、加权平均分形维数(FRAC)、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和香农均匀性指数(SHEI)等几个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图们江口湿地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湿地总面积为39 503.38 hm2,以沼泽和湖泊为主,呈现近日本海聚集分布格局。(2)俄罗斯湿地面积占各国研究区湿地总面积比例最大,朝鲜次之,中国最小;朝鲜湿地开发程度最高,湿地破坏较严重。(3)朝鲜湿地破碎程度在三国中最重,中国次之;朝鲜因水田开发较严重,景观规则度最高;中国湿地多样性较其他两国丰富。  相似文献   

8.
《海洋世界》2004,(8):10-13
6月30日,中越边界谈判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与越南政府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武勇在河内分别代表本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两国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批准书上签字。同时,两国外交当局也于当天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生效一事互换了照会。至此,两个协定于30日共同生效。  相似文献   

9.
日本《海洋时代》(OCEAN AGE)1992年第11期刊载了日本大学理工学部海洋建筑工程学近藤建雄副教授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一个环日本海国际贸易城市的建设计划。计划在中国东北的吉林省靠近日本海沿岸兴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图们江海滨城市,统一管理环日本海诸国的贸易,形成以日本、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等五国的贸易经济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自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已1年多了。至今批准《公约》的国家已达67个,尚有118个国家未有批准。《公约》的生效为进行有规划的世界海洋开发和保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综合性框架。自1982年12月10日《公约》签署以来,世界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有170个国  相似文献   

11.
(标题前的数字左为月号,右为页码)本月专稿走向海洋新世纪情系南海从图们江走向日本海中国海洋管理面临的挑战与选择中国应该有一部海洋大法世界将如何迎接“国际海洋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世界的选择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政府关于领海基线的声明海洋地质学的新贡献—祝贺第3。届国际地质大会召开我所了解的国际地质大会国际地质大会与中国中国“九·五”海洋大趋势—访国家海洋局局长张登义 关于“海洋国土”的问与答 日本想在钓鱼岛干什么? 钓鱼岛备忘录 丙子鼠年报告—钓鱼岛忧思录海洋:我们最后的疆界 祖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比较系统的概括了1983年以来,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和国际海洋法法庭筹备委员会历届会议,关于国际海底资源勘查登记制度的审议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阐述了国际海底区域的多金属结核等矿产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应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人类进行勘查、勘探和开发活动的有效控制,反对任何国家背离《公约》的基本原则,单方面从事国际海底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13.
1982年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了专属经济区制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订以后出台的一系列国际渔业协定、决议或公约使新的公海渔业制度得以建立。本文简要介绍了专属经济区制度和新公海渔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这两项制度对国际渔业及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与管理的影响,并探讨了公海渔业制度的当前特征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由国家海洋局主办,1986年8月26日至29日“气候变化和海洋联合委员会”(CCCO)官员会议在京举行。 “气候变化和海洋委员会”是国际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DC)和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共同发起组织的专业性联合委员会,负责制定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海洋科学部分及其实施方案,在国际海洋、气象学界具有较广泛的影响。 会议代表有的来自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代表,也有来自第三世界国家如墨西哥的代表,他们都是海洋学界的专家。我国除两名正式代表出席会议以外,还有国家海洋局及国家气象局的七名专业人员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正4月28日,由海参航保局主办、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承办的第五届《海洋测绘》编辑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海参航保局局长李洪彬、副局长于波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等军地3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宣布了第五届《海洋测绘》编委会名单,研讨并修订了《编委会章程》。《海洋测绘》编辑部代表上届编委会汇报了6年来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情况,并对入选"双核心"期刊后续工作进行了筹划。  相似文献   

16.
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产生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美国积极参与并主导了该《公约》的整个谈判过程,对《公约》大部分条款持支持态度,但最终却没有签署《公约》,其原因主要在于它反对《公约》第十一部分关于深海采矿的规定。1994年《执行(公约)第十一部分的协定》对《公约》中与深海采矿有关的部分进行了实质性修改,满足了美国的利益和要求,但美国国内对《公约》还存在其他一些反对意见。目前美国国内各界支持加入《公约》的呼声日益高涨,美国正在积极考虑加入《公约》。  相似文献   

17.
冷静应对《中韩渔业协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韩渔业协定》、《中日渔业协定》生效后,我国部分地区、部分渔民从传统的外海渔场撤回,挤向国内近海渔场。使本来日趋紧张的可渔资源更加吃紧,不少渔民因生计困难而惊慌失措,他们在问:这是怎么了?这是为什么?以后怎么办?针对这种情况,编辑部组织了本期“法·渔业·对策”焦点文章,其中有国际渔业法律制度的发展对世界渔业的影响,有国内海洋法规的发展概况介绍,有威海市海洋渔业局关于海洋渔业现代化建设的探讨和思考,有荣成市渔业经济健康发展的探索,编辑部期望以此帮助相关地区和部分渔民分析问题并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亚洲近海资源勘察联合协调委员会和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的赞助下,由中国区域第四纪地质中心筹委会主办的国际第四纪地质考察和讨论会,于1982年11月15日至27日在我国举行.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英国、加拿大、荷兰、美国和中国等国家的四十多位第四纪地质专家,以及亚洲近海资源勘察联合协调委员会和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官员,出席了这次会议.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日本的代表,分别回顾了本国第四纪地质工作情况,展望了未来的发展.中国代表在会议期间作了《中国第四纪地质工作概况》、《南海第四纪地质和海洋地质工作情况》、《珠江三角洲第四纪地质特征》、《南海北部及广东雷琼地区第四纪地质特征》、《长江三角洲第四纪地质特征》及《上海的地面沉降及其控制》等八个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9.
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第十二部分)。防止、减少和控制海洋污染的国际公约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这里着重介绍自上次国际海洋问题研究会年会以来,我国签署加入和执行国际海事组织及其他国际组织关于防止海洋污染的国际公约的情况。一、有关我国新加入《73/78防污公约》的附则和执行情况《经1978年议定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简称MARPOL73/78或《73/78防污公约》),截至1989年2月8日,加入的国家55个,都加入公约的附则Ⅰ、Ⅱ的55国的商船吨位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80.92%;加入附则Ⅲ的37国的商船吨位占  相似文献   

20.
关于"赤道上层海洋的垂直运动及其对生物资源、大气的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于1985.5.6-5.10在巴黎UNESCO召开,会议由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主办,并由政府间委员会(IOC),关于气候变化和海洋的SCOR/IOC委员会(CCCO)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科学部(UNESCO)协助.这次会议有中国、美国、苏联、法国等14个国家的60多名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