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川西地区锡矿资源集中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康滇地轴)中段及甘孜褶皱系内。区内地层从元古代至新生代均有出露;是多期地质构造体系迭加—交错发育的地带;具多阶段岩浆活动特性,可分为晋宁—澄江、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期五个旋回,以晋宁—澄江、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为强烈,与锡矿成矿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中国天山区花岗岩类的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山区在构造上包括组成天山地槽褶皱系的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天山中间隆起带、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及塔里木地台北缘的库鲁克塔格断隆和柯坪断隆(图1).天山地槽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中条—扬子旋回、加里东旋回、天山旋回(海西旋回)、印支一燕山旋回和喜马拉雅旋回.伴随地槽发展的每一重要阶段,均有程度不同和规模不等的岩浆侵入及喷发活动,而岩浆喷发及侵入活动往往与构造运动密切相关,并具多期、多次的  相似文献   

3.
试论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的控岩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耒阳—临武南北构造带,是湘南醒目构造形迹之一,它形成于印支运动,是由一系列紧密疏状褶皱及断裂组成。该带受后期燕山运动的影响,特别是新华夏构造的叠加,促使南北向构造呈反“S”形的扭曲。在这些褶皱系向东或向西突出的弧形地带及其附近,常是岩浆活动或内生金属矿床形成的良好地区。本文主要叙述该带构造形式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成岩、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江西地处我国东南部,横跨两个一级构造单元,即北部属扬子准地台区和中、南部位于华南褶皱系,大致以萍乡—广丰深断裂为界。具有构造活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沉积作用多样、成矿条件优越等特色。地壳成长经历了多旋回、多阶段的构造发展演化,明显的大的地壳运动有:晋宁运动、加里东运动、华力西—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伴随每次构造运动有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产生,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变质岩石。区域变质岩石是省内  相似文献   

5.
项尝培 《地质论评》1985,31(5):422-428
一、地质背景黄沙钨(铜)矿床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于都海西-印支-燕山斜十字拗陷之中央隆起部位。区内出露一套复理石建造的前寒武—寒武纪浅变质岩系和沿拗陷盆地分布的不同时代的砾岩、砂岩、砂页岩和碳酸盐岩建造。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是北东和东西向深大断裂,其次为北北东向、南北向和北西向断裂。燕山期岩浆活动就出现于断裂交汇部位或断裂附近。其余的岩浆活动很微弱。  相似文献   

6.
基于花岗岩侵入、构造变形和磨拉石建造(或长期隆起)提出川南—滇东和中扬子地区侏罗-白垩纪时发生造山事件。分析了造山带的内部结构、范围和动力机制,发现川南—滇东褶皱-冲断系为北东向及近南北向断裂控制发育,其西以滇中古陆块与燕山期消减型造山带相隔;中扬子褶皱-冲断系为北西向断裂控制发育,向南西扩展时止于黄陵古陆核。两者均属印支运动后出现的中国—东南亚次大陆外侧的新特提斯洋消减,及嗣后的碰撞激活拼合大陆内的古深断裂活化而发生的燕山期陆内造山运动,构成中国大地构造演化的一个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南部的大地构造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8  
显生宙期间,中国南部的构造属性曾几经转化。加里东旋回,那里有扬子准地台、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印支—南海准地台3个单元,其中华南加里东褶皱系并不是一个碰撞造山带,而是一个向滇越呈剪刀状张开的拗拉槽型冒地槽褶皱系;印支旋回,华南处于特提斯构造域的范畴,但那里并不存在深海洋盆;晚三叠世以来,特别是燕山造山阶段,华南属亚洲东部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化带的一部分。中国南部大陆内部并不存在阿尔卑斯式造山带。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区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地处扬子准地台的东北端。前晋宁旋回和晋宁旋回属地槽发展阶段,由变质岩系组成地台的褶皱基底。加里东旋回为准地台发展阶段,构造层发育齐全,为海相、浅海相连续沉积。印支运动结束了本区长期海侵的历史,开创了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的新纪元。燕山旋回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十分活跃。喜马拉雅旋回地壳振荡运动频繁。  相似文献   

9.
区域地质概况本区位于下扬子拗陷东端,溧水-宁芜中断凹东缘,茅山断凸西侧.区域中部广泛分布着受区域性深断裂控制的燕山旋回的火山-侵入杂岩,构成北北东及近东西向的构造岩浆杂岩带. 区内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的多旋回构造运动(印支前为升降运动),构造活动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在印支旋回及燕山旋回早期,它和宁芜处于  相似文献   

10.
安徽巢湖—滁州地区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安徽巢湖—滁州地区位于张八岭冲断带的南东侧 ,中生代构造活动十分强烈。早印支期 ,区内以北东—北北东向褶皱和逆冲推覆构造变形为特征 ,形成区内主体构造格架 ,为下扬子构造带的组成部分 ;晚印支期以近南北向挤压作用为主 ,形成北西西—近东西向叠加褶皱构造。燕山期 ,受郯庐断裂构造活动的影响 ,区内断裂活动加剧 ,形成多期不同性质的脆性断裂及其所控制的沉积盆地 (拗陷 )。  相似文献   

11.
云南锡矿床展布于较稳定构造单元间的相对活动地带,续承性活动断裂伴有酸性岩浆侵入的构造-岩浆带是锡矿展布的主要空间。云南锡矿床主要的构造-岩浆成矿期有晋宁—澂江期(663—829Ma)、燕山期(65—169Ma),次为海西—印支期和喜山期;产于昆阳群(元古代)、崇山群(以及澜沧群、西盟群)、寒武系、石炭系、三叠系中。依据控矿构造-岩浆带及锡矿集中分布区,可划分为四个锡矿带,即滇东南锡矿带(有个旧、老君山成矿  相似文献   

12.
所述铅锌矿,包括钟魏、科山二产地,二者相距仅几公里,是同一背斜构造体的不同成矿部位;区内早三叠世海相溪口组地层沉积发育,铅锌矿体均赋存其中,是省内寻找铅锌矿产的远景区之一。本区地质背景主要是以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浅海相沉积和印支褶皱旋回为基础,经燕山期强烈的断裂构造、中酸性岩浆活动及伴随的后期热力(液)变质改造作用为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西秦岭吴家山隆起的隆升过程及时代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吴家山隆起位于西秦岭印支褶皱带东部 ,由前泥盆纪变质岩系构成 ,其上与泥盆纪西汉水群生物灰岩呈拆离断层接触关系。在变质岩系中可明显观察到最晚的两期构造面理 ,记录了晚华力西 _早印支期的热隆伸展作用和晚印支期的陆内挤压造山运动两次构造事件。吴家山核部变质岩系中获得的角闪石矿物的 4 0 Ar/ 39Ar同位素坪年龄反映出三次构造热变质事件 ,分别为 2 4 9Ma、2 2 0 Ma、180 Ma。因此 ,吴家山隆起的主要隆升时代应为晚华力西 _早印支期 ,并受到晚印支期的陆内挤压造山运动的叠加改造和抬升 ,燕山运动对隆起有较明显的改造作用 ,表现为正断抬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在安徽、江西及广东等印支燕山期花岗岩的部分岩体中发现了不少变余沉积结构构造,其中有些是新发现的,提供了新的信息,对认识这些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研究其成岩物质的来源、岩石成因及成矿作用等都有重要意义。华南花岗岩广布于华南地槽褶皱带与扬子准地台中,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带附近,地壳活动性强,构造变动剧热,以印支燕山构造—岩浆活动为最强,振荡运动频率高,振辐大,震旦—寒武系砂砾岩分布广,厚度大,深大断裂与线性褶皱发育,花岗岩类侵入体广布,各种有用矿产都很丰富。  相似文献   

15.
广东区域构造及与银矿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敏 《矿产与地质》1993,7(1):29-34
广东大地构造位于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系.其地质构造划分出雪峰—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4大构造层.主要深—大断裂带分为NE向深—大断裂带、EW向断裂—岩浆岩带和NW向大断裂带.广东银矿床产布主要受海西—印支构造层和NE向深—大断裂带的控制,大多数银矿床分布于粤中—粤西雪峰—加里东褶皱区内,尤其是不同级别构造单元的接触过渡地带.独立、共生银矿床与区域构造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6.
十多年来,铜陵地区的地质工作进展很大,有不少新的发现,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本文着重讨论矿床的控制因素和对矿床的认识,以期对今后的找矿有所助益.区域地质铜陵地区位于江南古陆与淮阳、张八岭古陆之间,下扬子台褶带中部,由印支-燕山褶皱隆起和燕山断裂凹陷组成.区内构造发育,浆岩活动频繁.志留系至三迭系均有分布,发育浅海相、滨海相碎屑岩占优势的志留纪、泥盆纪地层,以碳酸盐为主的石炭-二迭纪及早中三迭世地层,累计厚度约3000米.本区北部为侏罗-白垩纪火山岩.印支运动使区内地层成形一系列褶皱构造,构造线呈北东方向,大致平行排列,由西向  相似文献   

17.
以慈利—安化走廊带为例, 对雪峰造山带北段西部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 雪峰造山带在廊带上可分为北部武陵断弯褶皱带和南部雪峰基底拆离带。武陵断弯褶皱带内主要发育北东东—东西向褶皱和同走向逆断裂, 另有少量北东向和北北西向右行平移断裂、北东东—东西向正断裂; 雪峰基底拆离带发育东西—北东向褶皱和同走向逆断裂、正断裂以及少量北东向平移断裂。武陵断弯褶皱带变形主要受控于板溪群底界面向北的滑脱及其导生的逆冲; 雪峰基底拆离带变形主要受控于切穿冷家溪群褶皱基底的断裂拆离与逆冲, 拆离与逆冲的方向总体由南向北, 但南缘总体逆冲方向指向南, 从而组成背冲构造样式。上述褶皱和断裂形成于武陵运动、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早燕山运动等挤压事件, 白垩纪伸展事件, 古近纪中晚期区域北东—北北东向挤压以及古近纪末—新近纪初北西向挤压等构造事件, 其中以加里东运动和印支运动形成的褶皱和同走向逆断裂最为重要。雪峰造山带北段与中段—南段一样具背冲构造样式, 但受加里东期近南北向挤压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影响, 北段逆冲、增厚和抬升作用的强度与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大青山印支运动厘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中下侏罗统五当沟组与下伏地层之间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结合同位素年代与岩浆活动特征和各种构造要素之间叠加改造关系,证实了大青山地区存在强烈印支运动。构造样式和构造要素组合特点表明大青山印支运动是一次强烈逆冲推覆、褶皱造山运动,形成了东西向展布的大型逆冲推覆构造和褶皱构造,构成了大青山地区中生代造山带主体构造格架。在地壳构造变形过程中伴随有强烈岩浆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的岩株和岩墙。大青山地区印支构造运动的确定对研究阴山—燕山板内造山带形成演化历史和地球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滇东南锡矿带为一具独立的控岩、控矿构造系统和成矿系列,是自成体系的构造—岩浆—锡多金属矿化带。锡矿带对应于北西西向的构造—岩浆带,其中已知的锡多金属成矿区又与近等轴状的穹窿、背斜隆起构造、花岗岩隆起构造和环块构造相对应。环块构造、隆起构造是锡矿的主要控矿构造;褶皱隆起构造和侵入隆起构造协调式组合是锡矿的最佳成矿构造,环块构造又是锡矿成矿构造的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大港歧口沿岸带前第三系构造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港歧口沿岸带位于太行山基底和鲁西基底接触的断裂带上--聊兰断裂北延段,沿海岸线呈NNE向展布.该带不仅是一个地理界线,而且是一个由基底断裂带控制的前第三系雁列褶皱带和第三系构造转换带.本文从分析区域构造背景入手,详细探讨了该带前第三系构造体系特征及其形成和演化过程.大港歧口沿岸带前第三系雁列褶皱带在平面上是由一系列NE向左阶排列的褶皱组成的左阶雁列构造,垂向上具有正花状断裂组合特征;是在印支期NEE向大型舒缓隆起的背景上,受燕山早期(晚三叠世到中侏罗世)深断裂的左旋压扭作用和燕山晚期的走滑作用形成,并在后期受到了喜马拉雅期伸展裂陷作用的强烈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