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范 《气象科技》1975,(5):20-25
1973年美国气象学会组织了60多名气象学家对云雾物理学的进展、成就与展望,以及当前最主要的关键性的科学问题进行了评论,现将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一、云雾物理学发展的进程1.科学见解方面20世纪30年代,德国首先用飞机研究云和降水的形成,并对下面的假说提出有力的证据。这个假说认为,在过冷云中通过蒸馏作用,水汽从许多小水滴转到冰质点上,从而形成降水。依此假说,1946年用干冰进行了第一次播云实验。  相似文献   

2.
气象学或大气物理学,是研究地球大气圈的一门科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由于电子计算机、气象卫星、激光、微波等新技术,以及各种新型雷达的相继诞生并引入气象领域,使这门科学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又由于气象科学与人民生活、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休戚相关,这门科学已愈显重要,世界各国对它的关注也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3.
人工影响天气是云物理学分支出来的一门新科学,它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中尺度和边界层气象学、天气预报、物理化学、流体力学、气溶胶物理学、数理统计理论和仪器工程等等学科.随着上述学科的发展,也促进了人工影响天气这一学科的前进.第九届国际云物理学会议(苏联塔林,1984年8月)和第四届WMO人工影响天气学术会议(美国夏威夷,1985年8月)就是对近年来人工影响天气研究的总结.本文将结合笔者了解的一点国内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情况,对近年来人工影响天气学科研究的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气象科学经过7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触摸到了世界前沿。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长时间“跟跑”和中国具有世界上最高、尺度最大的地形等带来的气象预报复杂性问题,或许在21世纪20年代到来时,“内卷”带来的挑战会更严峻:在全球气象进入“准停滞期”等待突破时,我们还很少有领跑的机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从科学史与学科分类的视角,按照历史阶段和融合方式这两个维度,分析归纳了六组学科领域与大气科学发展的融合与互动:古代气象学在萌芽阶段曾与天文学和地理学共生;16—18世纪在因探险活动而兴起的航海学和山地学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气象学研究素材;19—20世纪气象学逐渐吸收了数理科学的成果,并初步建立了基础理论;20世纪在计算机技术和遥感技术的推动下,大气科学在数值预报和气象观测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20世纪以来,农业气象、医疗气象等各应用气象领域蓬勃发展,大气科学得到了更加专业和深入的应用;21世纪后,大气科学与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等社会科学广泛融合,开启了大气科学崭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1.引言人们对于长期天气预报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认识。这些认识不仅仅是对于预报的质量和方法,而且对于包括哪些天气要素能够预报或可以预报,能够预报到怎样具体的程度等基本问题。问题提到:长期预报是一门科学?一种技艺(art)?或二者兼备,其原因可归纳如下:(1)可参阅的统计材料少得可怜,以致难以表明其预报技巧;(2)这个学科还不能算是严密的科学,它当前还得要人与机器相结合工作,包含着天气学经验和主观性;(3)社会上有一批牛皮匠,他们说到的远远超过他们能够做到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介绍一些现行方法帮助澄清这些争论,这些方法在性质上基本上是天气学的,但包含有统计学的和物理学的概念。虽然本文着重讨  相似文献   

7.
主编语     
<正>一位东方学者曾经说:"思想的形成,始于对不明确的主题做各种不同的表述。"如果说现代气象科学理念的形成始于20世纪初挪威学派将预报问题看做是物理初值问题的话,那么,在气象科学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所在的气象服务领域,如同学科本身那样的统一认识和价值观,似乎还远未实现。特别是,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抬高了人们对气  相似文献   

8.
复杂条件陆-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有关科学问题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强  王蓉  岳平  赵映东 《气象学报》2017,75(1):39-56
实际大气都是在复杂条件之下,所以复杂条件带来的问题已成为陆-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面临的最大科学挑战,严重制约了该领域研究成果在解决实际天气气候问题中的应用。在概要总结近年来中国复杂条件陆-气作用研究领域进展的基础上,对复杂条件下陆-气相互作用有关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从陆面过程和大气边界层这两个陆-气相互作用的关键环节分析了影响陆-气相互作用复杂条件的机制,归纳了复杂条件下陆-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同时,以复杂下垫面陆面过程和非均匀大气边界层问题为重点讨论了突破复杂条件陆-气相互作用关键科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对进一步开展复杂条件陆-气相互作用研究提出了初步的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首届“大气-海洋遥相关会议”2008年11月17~20日在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意大利的李雅斯特西郊召开。与会者来自世界各地总计147人,组委会主席为韩国首尔大学I.Kang教授,同时邀请到这个领域的顶级科学家M.Wallace教授,B.Hoskins教授和I.Held教授。  相似文献   

10.
国际上年代际到世纪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系统介绍国际上关于年代际和世纪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并就其主要科学问题进行了概括,以促进中国在这个领域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贾朋群  胡英  薛纪善 《气象》2004,30(12):32-35
数值天气预报是气象科学在20世纪创造的巨大成就,它给出的计算天气的可行性方案不仅服务于日常生活,也改变了人们对天气预报的认识。在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开展50年之际,回顾了数值天气预报在科学思想上的脉络,对该领域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气象软科学》2007,(3):181-181
李大光在《科学新闻》2007年第4期撰文指出,科学家在科学传播领域中的退出导致大众文化层面上理性和怀疑论的丧失,而这些恰恰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科学精神的核心。科学家共同体应该积极参与科学的传播,从而构建科学文化。人类有组织地进行科学技术的传播可以追溯到17世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气象学会的创建与壮大反映着我国近代气象科学的蓬勃发展。经过六十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的气象科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世界气象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近代大气物理学主要研究地球大气现象与过程的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电磁学、光学与量子力学的物理机制与规律。它综合应用物理学原理,结合地球大气的特点,产生了大气动力学、云雾降水物理、大气边界层物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科学》杂志评出1996最有影响的科研十大突破,其中有关艾滋病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被列在首位。《科学》杂志评选出的1996年十大科学突破分别是:一、对付艾滋病的新武器。1996年艾滋病治疗和基础研究两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步,使艾滋病可以得到根治的可能性增强。二、生命起源说。本年度在多个领域取得的成果加深了人类对生命现象的了解,如科学家们正一块古老的火星陨石上发现了早期火星可能存在生命现象的证据,美国研究人员破译了一种特殊生命的基因图谱,证明自然界除了细菌和真核生物外还有第三种生命形式存在。三.网…  相似文献   

15.
由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国家气象局联合召开的“第5次WMO人工影响天气和应用云物理科学会议”,于5月8日——12日在北京举行.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IAMAP)、美国气象学会(AMS)和中国气象学会共同参予主持了这次会议.来自世界五大洲26个国家的200多位学者,报告和交流了他们在人工影响天气和应用云物  相似文献   

16.
《气象科学》2012,32(1):118
1《气象科学》主要刊登下列各种稿件:1.1气象科学领域具有创新性的论文;1.2综述国内外气象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具有作者的新观点(一般为特约稿);1.3气象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年代到世纪尺度气候变化研究在国际地球科学领域受到高度重视,而近千年左右大范围区域平均温度序列的重建和分析工作尤其令人瞩目,我国的相关研究也已获得了若干重要成果.作者从过去千年温度变化概况、机制及相关研究资料和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近千年温度变化研究做了初步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依据对国内大气科学及相关机构进行广泛调研获取的数据, 重点从人才队伍、科研项目及科技论文产出几方面对国内大气科学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 研究表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气科学不断发展, 大气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日益增强。 大气科学队伍总量大, 人员分布广, 但高层次人才明显不足。 基于调研数据还从计量学角度对大气科学的研究现状, 国内、国际热点以及国内需求进行了比较研究, 列举4个判据, 从4种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大气科学优先领域。 初步分析表明: 不论重视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人工影响天气和大气物理领域应是优先资助领域; 重视科学热点和科技前沿, 应优先资助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和天气动力学理论与天气预报领域; 重视发展需求与科技前沿结合, 应优先资助大气化学和综合探测系统与外场科学试验领域。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I肝是我国在云物理学和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最高学术和研究中心。它的前身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入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云物理学室内和外项研究、云物理学和入工影响天气的数值模拟和云播撒剂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主要有三个研究组,它们是人工增水和防雹研究组、云雾环境实验室和人工影响天气网络指挥中心。入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具有我国最先进的室内和外场云物理实验设备、云播撒技术和可用于云物理学研究和人工影响天气的云微物理模式和中尺…  相似文献   

20.
新书架     
《气象》2006,32(11):128-128
21世纪初大气科学回顾与展望———第三次全国大气科学前沿学科研讨会论文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本书收集了中国大气科学界八位院士和几十位著名大气科学家,对于20世纪大气科学各个领域研究进展的回顾以及对21世纪大气科学前沿领域展望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总结了大气科学各个领域在20世纪的重大研究成就,而且还根据国际大气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对大气科学研究的需求以及我国大气科学研究的优势,提出了新世纪初我国大气科学研究的优先领域与前沿课题。16开定价:35.00元天气预警系统技术基础及设计王玉彬等编著本书根据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