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17年,缙云县国土资源局以打造“创新区”、建设“大花园”为全体干部职工的大考场,坚持-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是保护耕地,赢得土地资源.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4.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8.3万亩;认定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3.4万亩;建设基本农田2万亩;完成垦造耕地(含“旱改水”)4169亩;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38个,复垦面积573亩;实施耕作土剥离再利用项目16个,剥离面积458亩.  相似文献   

2.
市县动态     
《浙江国土资源》2024,(1):58-63
<正>杭州市拱墅区核验加速度助力安居梦民以居为安,“安置房”关系到被安置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建设共同富裕“美好家园”的重要内容。杭州市拱墅区“三村”安置房包括长木、草庵、沈家三个村13个安置房项目,用地总面积约680.03亩,回迁安置房6600余套,总建筑面积约137万平方米,被列为杭州市“十三五”期间重点工程。竣工规划核实作为建设工程竣备的首步验收环节,直接关系到“三村”群众的被安置进度,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拱墅分局铆足干劲、动力全开,全程开启项目验收审核加速度,13个项目全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用地核实确认书。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余杭区有国有企事业农场(公司)16个。土地总面积2.3万亩,水面1.1万亩,职工4265人。从2001年开始,该区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依法开展了保护国有农场土地合法权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快推进农场改革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陕县地处丘陵山区,全县总人口34万,农业人口28万,耕地面积3.7万公顷,人均不足1.3亩。近年来,该县把保护耕地、开发土地资源作为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经济发展战略措施常抓不懈,深入落实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挂钩制度,高标准开展土地开发整理,保证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及时落实。特别是2002年以来,该县以农村奔小康和“空心村”整治为契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整理工作,走出了豫西独具特色以“退宅还耕”为主要形式的土地开发整理路子。三年来,全县通过“空心村”治理,实现净增耕地3400亩(不含国家省市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2000亩),连续两年实现耕地占补有余,解决了人地突出矛盾,确保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宋建勋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3):22-22,24
莱西是农业大市,人均耕地0.087hm2(1.3亩),土地后备资源比较丰富。近5年来,该市把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做为解决“吃饭”与“建设”这对矛盾的战略措施来抓,争取省级以上土地开发项目9个,净增耕地1333.33余公顷(2万余亩),为确保全市粮食安全、促进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加强组织领导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莱西市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土地、农业、环保、水利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土地开发整理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调度会制度,市政府督查室定期对省级以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邓州市积极推进“三项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空心村”整治项目360个,砖瓦窑整治项目104个,工矿废弃地整治项目39个,整治面积4.27万亩,整治后新增耕地3.6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共投资1.39亿元,整治土地23.3万余亩,增加耕地0.766万亩,共增加耕地4.366万亩,为433个项目提供了土地支撑,  相似文献   

7.
市县动态     
杭州市被授予杭州市“人民满意办事窗口”称号12月15日,杭州市“人民满意办事窗口”评选活动揭晓,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办文窗口榜上有名,位居全市50个“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第一。这是该局办文窗口取得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后的又一件喜事。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吴孝祖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浚县国土资源局把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立足农村面积大、农业基础条件薄、农民人口多的基本县情,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效挖掘农村土地潜力,科学合理配置城乡土地资源,全县耕地资源得到切实保护,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截至目前,浚县实施土地整治(整理)项目10余个,已争取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近3亿元,开发整理各类土地20余万亩,新增耕地近1万亩;正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7个,涉及村庄44个,申请到位建新区基础设施补助资金2407万元。开展空心村、砖瓦窑、工矿废弃地复垦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为城市建设、产业区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重点项目落地置换土地指标近万亩。  相似文献   

9.
全国耕地面积以每年1800多万亩的速度减少,到2005年底已逼近18亿亩的底线。我省连续5年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有余,新增耕地储备5.2万公顷。但受“地大物博”观念的影响,一些地方违法用地、浪费土地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树立资源忧患意识、资源节约意识和科学发展意识,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以实施“两大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双保行动”。一是继续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二是大力实施“紧缺和优势资源保障工程”。继续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今年江西全省计划造地6万亩。整理耕地70万亩。省国土资源厅要建立多元化投资造地机制,增强造地的社会参与能力;建立造地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利益调整机制,增强造地工程的富民能力:建立造地与用地挂钩奖惩机制,增强造地的积极性。大力实施“紧缺和优势资源保障工程”。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共减少耕地11380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140万亩,耕地面积净减少9240万亩.截至2005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18.31亿亩,人均耕地1.4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平阴县国土资源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工作目标,完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95个,建设规模0.90万hm^2,实现新增耕地面积0.24万hm^2;完成旧村改造31个,整治面积573.33hm^2;治理破损山体26座,治理面积205.9万m^2。改善了平阴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有力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下一步,该局要在“开发整理、示范区建设、土地经营、依法行政”4个方面管好用好土地资源,全力支持和服务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吉利区位于洛阳市东北35公里的黄河北岸,是一个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的工业城区,下辖1乡(吉利乡)29个行政村,人口6.6万,总面积79.9平方公里。辖区由北至南依次为丘陵、平原及黄河滩涂“三分天下”,城市区及工业区主要集中建设在中部平原。吉利区的耕地面积4万亩,人均0.61亩,远低于全国人均1.41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西平县是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县,全县20个乡(镇),总人口84.1万人,土地总面积1089.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4.5万亩,人均耕地仅有1.36亩。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现。西平县大力挖掘存量土地,合理高效利用土地,坚持集约用地,走集中建设发展的路子,不仅保证了建设用地需求,促进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节约了土地资源,又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失地不失利问题,破解了土地供需难题,实现了三赢目标。  相似文献   

15.
柯城区委、区政府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土地资源开发工作,今年已立项15个项目,共计3644亩,已完成政策处理1860亩。为进一步激发狠抓项目建设的干劲,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柯城区开展了土地资源开发"互看互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市县动态     
《浙江国土资源》2015,(4):60-64
杭州主城区做地攻坚年专项行动启动杭州市主城区经营性用地做地攻坚年专项行动启动,力争完成“万亩做地”。为更好地落实2015年主城区经营性用地出让、储备和做地计划,强化用地保障,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日前,杭州市国土资源局以“优地出让”为目标,以加快征迁和完善配套为重点,组织开展经营性用地做地“攻坚年”专项行动,力争完成“万亩做地”,其中:10月底前,全面完成4800亩土地做地工作,达成做地标准,具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以来,陕县人民政府授权县国土资源局与漯河市政府、许昌县政府、许昌市魏都区政府、荥阳市政府分别签订了1000亩、500亩、500亩、500亩共计2500亩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成交协议,成交总价款1.7495亿元,成交单价最低6.86万元/亩,最高7.2万元/亩,创河南省矿业权交易中心成立后交易单价新高。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许多地方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无法在本区域内进行耕地占补平衡,陕县在确保县域内新增建设用地占补平  相似文献   

18.
市县动态     
《浙江国土资源》2023,(9):59-63
<正>杭州市富阳区以土地综合整治书写共同富裕新篇章2018年以来,杭州市富阳区把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作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重要举措,全区共立项并开展省级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3个,区域面积63.14万亩,累计完成投资67.12亿。以杭州市富阳区万市镇为例,通过加大旱改水、“千亩方、百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等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有效促进田园风光的品质提升,成功打造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山乡画卷,书写共同富裕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素有“天堂”之称的杭州市山多耕地少,人均耕地仅为0.46亩,市区人均土地面积只有786平方米,低于长三角洲周边城市,“人地矛盾”突出。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该市政府大力推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深化内涵挖潜力。  相似文献   

20.
温州市根据中央文件和上级国土部门的精神,规划到2010年,控制耕地减少量为21.3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14.8万亩,退耕还林5.4万亩,灾毁耕地1.1万亩),开发补充耕地25.2万亩,净增耕地3.9万亩,努力实现"造大于用"的目标.温州市山区土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7.8%,山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全市山区荒山荒坡可以开发成耕地的面积为20万亩,可以开发为园地等种植经济作物的面积约100-200万亩,足见其潜力之大.可以说,温州市山区的后备土地资源,是全市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物质条件.重视山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温州市2010年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保障,更是占全市37.6%的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力保障.本文就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温州市山区土地资源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