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天津市西南部地下蕴含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其中静海县史家庄一带馆陶组热储层广泛分布。该层地热流体化学组份以Na 、Cl-、SO42-为主,r Na/Cl比值大于1,特征元素可溶性SiO2含量超过了25 mg/L,偏硼酸(HBO2-)含量在20~30 mg/L,矿化度5.9 g/L,直接用于洗浴供暖后,管道出现了严重腐蚀等问题。为指导地热资源综合利用,以馆陶组地热流体为例,对其腐蚀性和结垢性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该组地热流体,拉申指数大于34,具有强腐蚀性,但不结垢。根据不同行业对水质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该层地热水进行一定的水质处理,可进行洗浴、理疗、矿泉水开发等;同时可利用先进的热泵等技术,通过换热后进行供暖。  相似文献   

2.
系统收集昌平新城地区8眼地热井的水质全分析资料,开展了地热流体质量评价。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根据地热地质条件差异分4个区块,采用舒卡列夫分类方法对水化学类型进行了评价。二是开展了地热水的不同用途评价。三是对地热水的腐蚀性和结构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本区地热水不同区块水化学类型不同,但均属于低矿化、弱碱性、微硬水;氟(F~-)含量普遍达到了命名矿水标准,可命名为氟水;偏硅酸(H_2SiO_3)含量达到了矿水浓度,有医疗价值。腐蚀性评价结果为"非腐蚀性水"或"半腐蚀性水",结垢性评价结果为"不结垢"或"轻微结垢"。  相似文献   

3.
临南油田工业污水经处理后回注对地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临南油田污水处理后处理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及对储层的敏感性问题,结果表明,临南油田处理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能好,不会产生沉淀结垢现象,对储层存在一定的速敏效应,不存在盐敏效应,并表现无碱敏或弱碱敏及无酸敏或弱酸敏效应,因此对储层损害程度小,能用于油田污水回注,提高石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临清地区地下蕴含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开采目的层主要为馆陶组热储。文章对馆陶组地下热水热储特征、化学成分、同位素及其结垢腐蚀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层地下热水为C l—Na型水,TDS较大为咸水,弱碱性,具大陆溶滤水的特征,主要是由大气降水补给,年龄介于5~48 a,地热水有强腐蚀性,不结垢。  相似文献   

5.
李任年 《探矿工程》2015,42(10):38-41
地热资源属于清洁能源,主要通过地热井方式进行开发利用。所以,井的质量及使用寿命将直接影响着整个供暖、温泉洗浴、种植养殖等运行费用和效能。地热井在运行过程中常会因过滤管或开采层(裂隙、岩溶等)发生堵塞,导致出水量减少或不出水的问题。地热井堵塞类型可划分为物理堵塞、化学(细菌)堵塞。详细分析了各种堵塞类型的成因,结合工程实例针对不同成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回注对地层存在的损害现象,研究了污水回注渗透率的影响因素。采用室内水驱实验方法,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中悬浮物、油、碱、聚合物等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各种成分对渗透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悬浮物颗粒会堵塞孔隙喉道,油产生的“贾敏效应”将增大油水流动阻力,碱与岩石及黏土矿物问的物理化学作用会使地层结垢,聚合物在岩芯中的吸附和滞留共同造成地层渗透率的下降。因此,建议将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中悬浮物、油、碱、聚合物等处理合格后再进行回注,以减轻对地层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石油开采对地下水的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莹  马俊杰 《地下水》2010,32(2):56-57,106
在石油开采区,水质优良的地下水十分有限。而目前石油开采区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介绍了石油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分析认为原油泄漏及污水回注是石油开采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了地下水污染带来的种种危害,最后提出了污染治理措施、方法及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乐东县龙沐湾地热田属于隐伏小型中低温地热田,地热田面积约12 km2,呈南北半月形带状展布,该地热田内3口地热井为32℃~42℃。通过对地热田内地热井的水化学资料分析得出,地热田水化学类型以HCO3-Na·Ca型为主,地热流体水化学组分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同时对地热流体质量评价,将地热田地热流体命名为重碳酸钠钙型硅温水,可作饮用天然矿泉水,不宜作生活饮用水、渔业用水和农业灌溉,地热流体不具有腐蚀性且通过碳酸钙结垢趋势判断为不结垢。  相似文献   

9.
嵩县北部基岩山区位于熊耳山脉东段南部,地下水与地表水分布不均,为研究基岩山区地下水特征和补径排关系,指导缺水山区地下水找水工作,通过现场调查、地下水采样,测定不同水体中的水化学成分及环境同位素,分析其变化特征,判明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及各含水层的相互联系。水化学和环境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降水是研究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人工开采是其主要的排泄方式;研究区基岩地下水化学特征较复杂,松散岩类孔隙水、浅(深)层半固结层裂隙孔隙水地下水以Ca~(2+)和HCO_3~–为主,属HCO_3-Ca型水;松散岩类孔隙水、浅层半固结层裂隙孔隙水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较为密切,基岩裂隙水通过发育的导水构造断裂与现代水连接,均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而深层半固结层裂隙孔隙水参与水循环的能力较弱,开采应持慎重态度。该研究成果为缺水山区地下水的合理开采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庞良  袁巧红  韩国童 《地下水》2011,33(3):13-16,86
G310线郑州乔楼-大峪沟段煤矿区岩溶水作为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其岩溶水水化学特征自补给区至径流区和排泄区,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规律.本文正是通过分析岩溶水阴阳离子成份、水化学类型和Sr2+Ca2+的分带性,较深入研究了岩溶水化学各种成因类型,展示了本区岩溶水化学特征分带性规律.  相似文献   

11.
胜利油田虽已进入含水率约99%的特高含水期,但从取心情况来看,岩心含油饱和度主体在60%~80%之间,即岩心 含水饱和度低、水驱采出液高含水、电加热采出液几乎为纯油不含水。为解释这三点看似矛盾的现象,提出了地下原油水 驱后逐渐生物降解稠化的新型解释,认为油田长期开采后,会因为水驱而发生快速的生物降解。实验状态下,生物降解至 6 级以上大约需要8 周时间。由于原油的逐渐稠化,使胜利油田早期出现地表采出液特高含水的情况。地下含油饱和度仍较 高,且主体为难于采出的稠油和沥青,使剩余油富集。水驱的增稠作用虽然对过去的采收率有一定影响,然而就目前而 言,稠化后形成的周边沥青,对剩余油的富集反而起到了有利的保存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郑贺梅  刘鹏程  郑舰 《现代地质》2015,29(6):1467-1474
以胜利油田A区块特超稠油油藏为目标区块,自主研发了高温高压二维比例物理模型,研究了不同开发阶段水平井蒸汽驱油机理,开展了油藏压力、井底干 度、注汽强度对水平井蒸汽驱的效果影响的研究。物模实验结果显示,蒸汽驱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存水回采期、汽驱受效期、蒸汽突破期。存水回采期蒸汽腔向水平方向扩展,以水平驱替方式为主 ;汽驱受效期蒸汽腔向垂向和水平方向扩展,以水平驱替方式为主,纵向泄油为辅;后期蒸汽突破,蒸汽腔继续向上方扩展,以纵向泄油为主,实现油层整体动用。5 MPa时转蒸汽驱的采出程度高于7 MPa时转蒸汽驱的采出程度;蒸汽驱的井底蒸汽干度应不低于0.4,蒸汽干度越高,水平井蒸汽驱的开发效果越好;注汽强度为1.9 t/(d·ha·m)时温度场最为发育。同时,在高压下提高干度可实现水 平井蒸汽驱的有效开发。以上的实验结果较好地指导了胜利油田A区块特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开发,取得了明显的开发效果,该研究对于类似稠油和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13.
Exhumation of the Himalayan-Tibetan orogen is implicated in the marked rise in seawater 87Sr/86Sr ratios since 40 Ma. However both silicate and carbonate rocks in the Himalaya have elevated 87Sr/86Sr ratios and there is disagreement as to how much of the 87Sr flux is derived from silicate weathering. Most previous studies have used element ratios from bedrock to constrain the proportions of silicate- and carbonate-derived Sr in river waters. Here we use arrays of water compositions sampled from the head waters of the Ganges in the Indian and Nepalese Himalaya to constrain the end-member element ratios. The compositions of tributaries draining catchments restricted to a limited range of geological units can be described by two-component mixing of silicate and carbonate-derived components and lie on a plane in multicomponent composition space. Key elemental ratios of the carbonate and silicate components are determined by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tributary mixing plane with the planes Na = 0 for carbonate and constant Ca/Na for silicate. The fractions of Sr derived from silicate and carbonate sources are then calculated by mass-balance in Sr-Ca-Mg-Na composition space. Comparison of end-member compositions with bedrock implies that secondary calcite deposition may be important in some catchments and that dissolution of low-Mg trace calcite in silicate rocks may explain discrepancies in Sr-Ca-Na-Mg covariation. Alternatively, composition-dependent precipitation or incongruent dissolution reactions may rotate mixing trends on cation-ratio diagrams. However the calculations are not sensitive to transformations of the compositions by incongruent dissolution or precipitation processes provided that the transformed silicate and carbonate component vectors are constrained. Silicates are calculated to provide ∼50% of the dissolved Sr flux from the head waters of the Ganges assuming that discrepancies between Ca-Mg-Na covariation and the silicate rock compositions arise from addition of trace calcite. If the Ca-Mg-Na mixing plane is rotated by composition-dependent secondary calcite deposition, this estimate would be increased. Moreover, when 87Sr/86Sr ratios of the Sr inputs are considered, silicate Sr is responsible for 70 ± 16% (1σ) of the 87Sr flux forcing changes in seawater Sr-isotopic composition. Since earlier studies predict that silicate weathering generates as little as 20% of the total Sr flux in Himalayan river system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silicate weathering can be greatly underestimated if the processes that decouple the water cation ratios from those of the source rocks are not properly evaluated.  相似文献   

14.
油气藏中沥青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沥青垫是油气藏中沥青质相当富集的含油储层带,其沥青质的相对含量为20% ̄60%,而对应的油层中其值不足20%,沥青垫在凝析油气藏和轻质油藏中出现的频率高,常位于非渗透性隔层之上的高孔隙和较高水平渗透率的砂岩储层中,研究表明沥青垫的主要形成机理为:脱沥青作用,重力分离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和油-水相互作用,石油运移作用。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后续水驱阶段剩余油挖潜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后续水驱阶段是聚合物驱的一个重要阶段,加强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找准潜力所在,以便制定相应调整对策,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发挥后续水驱阶段聚合物的增油作用。通过分析该区块的地质及开发特点,发现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在断层遮挡区域、前缘席状砂相、井网不完善区域、中低渗透层段。提出了对高渗透层进行深度调剖、对窜流层进行封堵、及时进行细分注水和合理调整注采比、在剩拿油富集区布新井和过路井补孔等针对性的挖潜措施,现场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田渤19区块注交联聚合物开采多年后,因注入水的水质不达标导致聚合物过度交联形成强凝胶,造成聚合物注入区块许多油水井的堵塞。对现场聚合物垢样品所做的化学组分、表面元素能谱及红外光谱的研究表明,垢的主体结构由交联的聚丙烯酰胺组成,交联体吸收了大量水分,在交联体内小环境中因富集而形成氯化物矿物晶体无机垢结构,而在成垢的过程中又将地层内的一些粘土矿物包裹于交联体内,形成具有聚合物-矿物复合结构的强胶凝态物质,严重影响聚合物注入—调剖—驱油过程中的聚合物溶液的流动。  相似文献   

17.
江汉盐湖盆地原油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分布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志琼  段思宏 《沉积学报》1987,5(4):137-146
利用发射光谱粉末法,定量测定江汉盐湖盆地72个原油样中的钴、锗、锆、钼、铬等13个微量金属元素后查明,这些元素在地层剖面上的分布有明显规律。除镁及铅以外,11种金属元素的含量随地层变老和原油成熟度增加而减少。如潜一段重质原油中钼、钴的含量比下伏地层高出15倍左右,锗只在潜一段原油中存在。11种元素的含量还随原油的比重、粘度、合硫量、沥青质、胶质及卟啉化合物的增加而增加。利用这些分布特点可区别不同油层的原油,也可推测油气运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准噶尔盆地当前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区西北缘和腹部地区,油气主要源于深部石炭系—二叠系。通过对其中的典型水岩反应产物,即裂隙方解石脉进行碳、氧、锶同位素组成分析,尝试讨论了油源流体运移的基本特征。实验结果表明,25件方解石脉样品的δ13CPDB位于-21.5‰~ 5.2‰之间,δ18OPDB(δ18OSMOW)在-8.1‰~-22.3‰(22.6‰~ 6.9‰)之间;20个87Sr/86Sr比值分布在0.703 896~0.706 423之间。据此,结合样品地质产状和区域地质背景,提出本区含油气流体在运移过程中伴随着深部热流体的影响,它们在流经石炭—二叠系时,对火山岩层的溶蚀使得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产物,即方解石脉的同位素组成反映出火山岩地层的地球化学标记。该认识表明,在今后的区域储层成岩演化和油气运移研究工作中,应充分考虑这类深部热流体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胜利油田陆上采油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浅层地下水和包气带土壤进行了样品采集、污染物组分测试及污染程度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胜利油田陆上采油区浅层地下水和土壤已普遍受有机物污染并形成多个有机污染区,检出的有机污染物达16种之多,个别有机物含量还很高.浅层地下水污染程度受到油田采油井数量、采油...  相似文献   

20.
Foreword     
李德生先生是最卓越的地质学家的典型代表。他为中国和国际发现和开发了巨大的石油资源。在他77年石油地质生涯中,他有勇气挑战当时的地质固念,成为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的主要奠基人、陆相砂岩油田开发理论的主要建立者、含油气盆地构造学的开拓者、含油气盆地多能源勘探和立体勘探的先驱。他创建了中国陆相特大油田的地层对比,创造了大庆油田横切割早期注水的开发,建立了渤海湾盆地复杂断块油田地质研究,开拓了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他具有出色的领导才能,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领导一个又一个的石油会战,进行油气资源开发。李德生先生是举世闻名的石油地质学家、奠基中国石油地质学的世纪功臣。李先生的职业生涯将令许多追随他的地质学家敬仰。作为地质人,我们都梦想有一天可能会进行野外探险,我们梦想有一天能找到一个重要的油气田。李先生所拥有的大量野外经验和发现,是少有的地质学家可以做到的。更重要的是,他的职业生涯展现了地质事业的巨大活力。正如他的老师朱森教授所强调的:“一个好的地质学家必须是一个永远的学生。”李教授做到了,并成就了他非凡的人生。 李德生先生1922年10月17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1945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45至1977年,先后在甘肃玉门、台湾、陕西延长、东北大庆、四川、山东胜利、华北大港和任丘等油气田从事石油地质勘探与开发工作;1978年以来,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李德生院士长期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和地质研究工作,是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贡献突出的地球科学工作者之一,曾获得诸多国内外重大荣誉奖项。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他作为主要完成者之一参加研究的“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的注水开发技术”和“渤海湾油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理论与实践——以济阳等坳陷复杂断块油田的勘探开发为例”两项成果双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4年,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AAPG)授予他石油地质学杰出成就奖章和荣誉会员奖章;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0年,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李先生著作等身、嘉惠学界,在国内外地球科学刊物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中文专著7部,英文专著2部,并为国家培养了25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他的代表作有《石油勘探地下地质学》《李德生文集》(上下卷)和《中国多旋回叠合含油气盆地构造学》等。 李德生院士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有长期记笔记的习惯,数百本厚厚的笔记本字迹工整,经数十年岁月积淀,一笔一划凝聚起石油地质学知识的海洋,一点一滴凝结出中国陆相石油地质学与深层海相石油地质学的坚实基础、清晰脉络与实践成果。长期的勘探开发实践积累了丰硕经验,进而凝练为理论再应用于指导油气田的发现,理论与实践如此相互催生,促成了大庆油田、渤海湾油田群的系列重大发现,使中国摘掉了“无油、贫油的帽子”。我们向“躬耕不辍、行路不止”的中国老一辈地质学家致敬! 李德生院士求真务实、荣辱不惊。他的一生几起几落、跌宕起伏,始终淡泊名利,追求自己认准的真理,以“唯奉献祖国,献身石油之崇高境界乃大”为座右铭,一以贯之。我们向这种“爱国奉献、丹心如炽”的科学家精神致敬! 李德生院士笃学致远、见微知著。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基于对全国含油气盆地的系统编图与长期实践,系统提出了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类型的创新认识,划分出东部拉张型、西部挤压型与中部过渡型3种类型,以清晰的图表形式体现出中国沉积盆地的叠合属性与多旋回发展历程,强调指出新生代以来沉积盆地具有强烈改造特征。这些认识在40多年来的研究实践中不断被证实,愈发“闪光”,构筑起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的“高楼大厦”。近20年来,他立足国家能源安全,基于油气勘探开发实际,聚焦能源前沿科学,致力于石油地质学理论创新,呼吁与推动能源多元化发展,目前已经取得成效。我们向这种“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气度、境界与胸怀致敬! 李德生院士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李先生不但治学工作态度严谨,而且有很高的绘画艺术造诣。他在抗日战争流亡学习生活和艰苦的石油地质勘探工作之余,用山水素描、木刻版画记录下壮美山河。他的素描画集《从大自然来,到大自然去》收集了他从1941年到1952年间的130多幅素描、版画。在普通人没有照相机的年代,留下了一幅幅山水景观。李先生喜欢随走随摄影,以此记录他的人生足迹。我们向这种“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求真精神致敬! 李德生院士与夫人朱琪昌教授琴瑟相合,携手一路走来,“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茫茫戈壁、浩瀚雪原,川中丘陵、祁连峰峦,国内讲堂、国际峰会,都有他们携手共进、同心协力的浪漫身影。他们养育儿女,培养学生,精心尽力。如今李先生桃李天下,他们延续老师的严谨学风,继往开来,担当起石油报国的重任,他们和他们当中的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皆让李先生感到欣慰,是他们见证了中国石油地质学界日益蓬勃发展。我们向李院士这位学界楷模致敬! 李德生院士严谨治学、以勤奋和天赋绘就了他精彩传奇人生。值此庆贺李德生院士百岁寿辰(2022年10月17日)之际,《地学前缘》感谢贾承造院士、赵文智院士、何登发教授、卢双舫教授及各位作者出版这本《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与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进展——庆祝李德生院士百岁华诞专辑》,以此探讨能源前沿科学新进展,弘扬科学家精神。 本专辑涵盖我国能源地质学研究的新进展与发展态势,共收录39篇中文文章及其4篇英文(双语)文章,包括李德生先生的亲笔文章。专辑涉及石油地质学创新与能源多元化发展、盆地构造理论与油气分布规律、前陆盆地构造理论与勘探实践、克拉通盆地内部走滑断裂理论、原型盆地复原理论与方法、构造控油理论与勘探开发新领域应用、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新技术新方法在盆地构造分析中的应用等8个领域,囊括了理论、实践、前沿与技术等多方面内容。我相信,这些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领域探索,将为中国能源发展的理论创新做出新贡献。 为此,作为《地学前缘》主编,我欣然为之序,以表对李德生院士、对广大能源地质学家的敬意与谢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