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侯林文 《地下水》2022,(1):155-157
为了调查石灰岩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查明矿区各种地质构造以及地下水分布、运移特性,为矿区开采、设计提供参考.采用高密度电法对湖南省常德市董家咀矿区水泥用石灰岩矿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查,根据分析,矿区第四系覆盖层土体分布较厚,岩溶及充水破碎带较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矿区开采前需提前采取措施,以减少地下水对矿山未来开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东山矿区地质、水文地质及开采条件的基础上,论述了本矿区15号煤层的带压开采条件,通过详细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15号煤层隔水层底板厚度的变化规律,对煤矿的带压开采区划分了3个带,并提出了带压开采建议。   相似文献   

3.
K2灰岩是开采本矿区下组煤的直接充水水源,为查明开采下组煤时的矿井涌水量,在本矿区进行了专门水文地质勘探,根据其计算结果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本矿区开采下组煤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案情介绍: 某乡镇企业获得了某矿区的采矿许可证,丌采磷矿。与其矿区相邻的是一家国有磷矿企业。在开采过程中,该乡镇企业改变了原开采设计方案,将巷道故意偏向国有矿山的矿区范围,后超出自己矿区范围直接与国有矿山打通,造成国有矿山保安矿柱破坏。经群众举报,该市国土资源局及时出面进行制止,责令其停止开采。经测量,该乡镇企业超出自己矿区范围30多米。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5,(5)
通过对平顶山矿区地下水环境调查和分析,基本查明矿山开采引起矿区地下水环境问题,针对矿区水质污染、矿井突水和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等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加大组织监督、加大财政投入、选择适当开采方法和建立矿区地质环境信息系统等防治措施,为矿区环境地质问题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马鞍山高村铁矿露天采场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对矿区的基岩裂隙地下水系统进行概化。结合高村采矿场历史疏干资料和观测孔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建立了矿区地下水水流模型。然后按照露天采场的开采计划,论证矿坑地下水疏干对策,分别对2个开采规划期进行地下水疏干预测,为安全开采和经济有效地防治地下水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矿区开采沉陷形变监测系统监测的准确性,设计一个基于GIS技术的矿区开采沉陷形变监测系统。通过单片机、短信模块与转换器三方面对系统硬件进行了详细设计。在系统软件部分,设计传输协议,采用二进制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然后将GIS功能嵌入ESRI公司GIS软件MapObjects组件中,对传感器数据进行解析,判断数据的长度,并对其进行分类,最后提出坐标转换方法,并计算监测点间的运动和变形,以此完成矿区开采沉降形变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此次基于GIS技术的矿区开采沉陷形变监测系统的研究有效提高了沉降形变监测准确性与下沉点定位准确性,并缩短了监测时间,满足矿区开采沉陷形变监测系统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8.
神南矿区张家峁煤矿保水开采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南矿区煤层埋藏浅,厚度大,稳定性好,适合建设大型综采煤矿。但由于矿区地处生态脆弱地区,水资源贫乏,保水开采是矿区面临的重要任务,2009年矿井涌水量最大110.4 m3/h,最小30.2 m3/h,一般为60.3m3/h,矿井水主要来源于萨拉乌苏组地下水和侏罗系延安组裂隙水,防止矿井水产生量的增加,减轻煤矿开采对萨拉乌苏组地下水的影响,是实现煤矿安全开采、保水开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7,(3)
石硐沟铅锌银多金属矿位于甘肃省肃北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为探明石硐沟铅锌银多金属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为深部矿体开采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利用现有的水文地质观测孔,对矿区进行了大型群孔抽水试验,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构建了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利用地下水位动态资料对模型进行识别,结合矿山开采方案分别对矿区未来开采水平的矿坑涌水量进行预测,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可知,矿山开采至3 000 m高程时,矿床涌水量达36.2万m~3/d,该研究成果可作为矿山深部开采条件下矿坑排水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西台吉乃尔盐湖矿区为例,在对研究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对矿区内的地下卤水进行全面监测的基础上,对西台吉乃尔盐湖的地下水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矿区内的地下卤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开采是影响地下卤水动态的主要因素,由于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开采区内地下卤水位平均埋深逐渐下降趋势,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和开采量的增加,西部地下卤水有逐步向湖区补给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邢台煤矿下组煤开采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及突水危险性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安全开采下组煤,详细分析了矿区奥灰水文地质条件,以研究煤层底板突水因素、突不机理为切入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下组煤开采之前奥灰突水的危险性进行了预测,即可分为3个区(安全区、可能突水区、突水区),同时提出下组煤先期开采的范围为-210m水平以上范围。  相似文献   

12.
乌达矿区主采煤层煤相特征与煤的可选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内蒙古乌达矿区主采煤层9煤层的煤岩学特征和煤相进行了分析,用煤样密度组成的煤岩学方法讨论不同煤相煤的可选性。研究表明,相同煤相不同煤的可选性相似,聚煤环境决定了煤中矿物的含量和赋存状态,同时也决定了煤的可选性。高位泥炭沼泽形成的煤可选性好,而低位泥炭沼泽形成的煤可选性差。   相似文献   

13.
准格尔矿区地下水开采资源量为16760t/d,而开采量为74973t/d,长期开采将引起一系列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如泥沙充填带运移和水质恶化,所以应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开拓新的供水水源;建立新的供水水源地;减少集中开采;建立地面污水处理系统,避免污水排入地下   相似文献   

14.
煤层群内多重保护层开采的防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煤与瓦斯突出的煤层群开采所遇到的瓦斯问题,针对煤层群开采的特点,通过多参数的考察,对多重上保护层开采进行了试验研究,完善了保护层开采的基本理论;对保护效果、保护范围和合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得出了煤层群开采保护层过程中多重保护的具体指标和效果,建立了多重保护层效果考察及评价方法,对淮南矿区煤层群开采消除突出危险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对于类似条件突出矿井的保护层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矿业活动为现代工业提供物质基础的同时,极大扰动矿区原有生态结构。煤与矸石压占是矿区多种地质灾害的一种,煤与矸石压占直接造成矿区珍贵的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煤与矸石自燃、淋溶、扬尘以及天然放射性对矿区环境有严重影响。近年来,遥感技术以其大范围、实时性等技术优势,在探索矿业活动与生态保护共同途径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尤其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方面体现了广阔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矿区遥感影像的一系列处理(如图像校正,图像增强,图像分类),探索性地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有效地排除掉同谱异物的现象的影响,高精度地提取出矿区煤与矸石堆放场,为统计煤与矸石压占,预知煤与矸石自燃,判断煤与矸石淋溶、扬尘以及天然放射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为今后煤与矸石场的选址规划,提供第一手定量化的地理属性资料。  相似文献   

16.
吴堡矿区赋存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开采技术条件较复杂,其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是影响煤炭开采的主要不利开采技术条件。本文依据横沟井田勘探资料,较全面地分析了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并着重评价了井田矿井充水因素。认为黄河水对横沟井田煤炭开采无影响;奥灰承压水对山西组煤层开采在正常地段不会造成危害,对太原组煤层开采有很大的威胁。并提出太原组煤层能否开采利用,还需进一步作详细地质勘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李亚东 《云南地质》2007,26(3):341-346
煤矿改扩建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工作,有别于其它地面建设项目。正确界定项目建设期、生产期的直接影响区域,关系到因矿山开采导致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治理,同时也为建设单位正常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8.
平顶山矿区二_1煤层煤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煤岩学和煤化学方法,对平顶山矿区二_1煤层的煤相组成、泥炭沼泽类型及其形成条件进行了探讨。将煤相划分为还原相和氧化相。它们具有相应的定性和定量指标。二_1煤层由3~4个周期性相序构成,反映了成煤沼泽由森林沼泽向草本或草本木本混生沼泽的演化过程。这种相序可能代表一种滨海平原环境下的聚煤特征。二_1煤属贫营养的雨成凸起沼泽,基本上为原地堆积成煤。二_1煤层形成于淡水泥炭沼泽,但其顶部曾受过半咸水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9.
煤矿陷落柱地震层析成像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陷落柱是我国北方煤矿机械化综采的主要障碍之一,在综采前探明采区陷落柱的位置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用于探测煤矿陷落柱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并利用物理模拟的资料作成像试验,证实应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可以准确地圈定煤矿中的陷落柱。  相似文献   

20.
根据老厂矿区特别是老厂四勘区煤田和煤层气勘探的基础资料,重点评价该区及煤层气的水文地质特征,为煤层气成藏条件研究及煤炭资源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