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西弗吉尼亚州Marmet地区的一节长1740ft,直径为30in的排污管道出现了渗漏需要修复,该工程面临两项挑战,一是衬管的厚度,直径30in的衬管厚度为24.5mm;另一个挑战是在检修孔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安装衬管,CIPP承包商美国Sewerand Drain公司采用了现场修复管道技术(CIPP)完成了该项施工。  相似文献   

2.
非开挖螺旋缠绕管道修复方法是一项城市给水、排污管道再铺设和修复的先进技术。螺旋缠绕管道(SWP)修复的基本原理采用连续的硬聚氯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带材修复管道内老化或破损的部分。这种带材通过检修井输送到管道内,使用螺旋缠绕设备将其安装在管道内。这种技术的优点有:可形成长度、直径、形状灵活的内衬;连续作业;不需要开挖。这种螺旋管在原有管道内可以作为混凝土模板,为内部新混凝土层提供可靠的支撑和保护。在本文中,作者介绍了非开挖螺旋衬管技术在莫斯科特殊城市环境中的早期应用。并介绍了莫斯科一项直径420mm污水管道改造工程案例。同时本文还整理了俄罗斯国内近年来采用螺旋缠绕衬管技术的管网修复工程,介绍了各项工程的施工长度和管道直径。  相似文献   

3.
本课题针对非开挖管道翻衬修复技术用树脂进行了设计,根据管状织物织造工艺、翻衬修复管道工艺对树脂的要求,及DSC扫描结果、等温和动态黏度变化试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选择合理树脂的配方;通过手糊方法使得涂层织物与树脂体系进行复合,对聚氨酯树脂与织物和金属粘结机理进行分析。并对树脂体系与金属粘结强度进行测试,确定聚氨酯树脂与金属管壁粘结性能,为今后将非开挖管道翻衬修复技术应用到具体施工时,选择合适的树脂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采用非开挖软衬法管道修复技术进行管道修复的优点,特别是对城市街道风景毫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介绍了翻转内衬修复技术的原理、工序、技术特点等,并概括介绍了其它几种非开挖修复技术修复城市燃气埋地管道的方法,最后展望了翻衬法的应用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物浦的污水处理工程的翻新修复施工情况,重点介绍了iLine衬管技术。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6,(1)
地下埋管是大中型水电站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压力管道,这种管道布置灵活,能和围岩共同承担水压力,并且运行不受干扰,维护简单。众多的优点使得地下埋管的研究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地下埋管,钢衬承受内压时的强度设计是一大重点。本文结合某水电站地下埋管的实际工程资料,按照钢衬和围岩联合承载的原则对地下埋管上斜段进行强度设计,以确定钢衬的厚度、加劲环间距及尺寸。然后利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结构分析,得到钢衬在内压下的应力应变状态。结果通过地下埋管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与用理论方法所求得出的环向正应力相差无几,在添加加劲环后,在外压作用下,埋管也能满足稳定要求,所以设计满足所以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C[PP管道修复技术的应用和修复用内衬材料设计要求以及制作工艺技术。重点从强力要求、对树脂的阻隔性能、与树脂的相容性能、不同的管道种类要求、施工工艺要求等方面叙述了内衬材料设计要求。介绍了内衬管厚度设计的计算方法。从纺织材料的选择、膜材的选择、制作工艺的选择等方面介绍了CIPP管道修复用内衬材料的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9.
非开挖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日益蓬勃,在隧道开挖、管道铺设、管道修复与更换等各种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管道更换领域,常见的非开挖技术是爆管法,通过气动锤、液压胀管器等等扩孔爆管装置将原管道爆裂,同时通过项进装置将新管道顶入。吃管法则是与爆管法不同的更换工艺。本文将以常见的吃管法施工设备为切入点,介绍吃管法工艺,了解其设备工艺、技术特点以及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0.
利用穿插HDPE管内衬技术对因泄漏严重而停运多年的过江供水管道进行修复,既能彻底解决管道泄漏问题,又不减小管道过流面积,不影响航道正常航运,而且比更换新管大大节省费用和工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法国使用内衬管技术修复公路管道的情形,以及管材的选用。  相似文献   

12.
《岩土钻凿工程》2012,(1):46-46
SteveVick国际公司最新发布的一款产品是小直径17.5mmPE管插入修复系统设备。SteveVick国际公司与管道制造商密切合作,设计出一套能确保PE管插入旧狮直径的钢管修复设备,可以快速、有效、无损害的新管道。该修复系统可以修复直径3/4钢管,显著增加供给能力,相当于原有16mm直径管道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外包混凝土的裂缝控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在设计荷载下外包混凝土将带裂缝工作的基本承载特性,以缓解开裂与限裂间的矛盾为指导思想,将减小坝后背管外包混凝土裂缝宽度和提高开裂管道的耐久性作为研究目的,结合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法,研究了一些裂缝控制措施的应用效果,以及有效的计算内水压力下钢衬外包混凝土裂缝宽度的公式。结果表明:总用钢量相同时,减薄钢衬,加大钢筋用量,减小裂缝宽度效果明显;减薄钢衬外包混凝土厚度,也可减小裂缝宽度;性能可靠的防水涂料具备黏接性强和变形能力高的基本性质,可进一步研究其对提高管道耐久性的长期作用;采用П-780-83规范中的裂缝宽度公式,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14.
污水下水道系统由主管道和支管组成。粗略估计,大多数国家拥有和主管道长度相当的支管。举例说来,丹麦拥有60,000公里主管道和数量相当的私属支管,目前还需加上190万公用事业公司拥有的由公路主管道引向私有边界上的支管。自七十年代末,欧洲国家已聚焦在损耗下水道的修复上。原位修复管道法(CIPP)是应用最广泛的下水道修复方法。今天,许多不同的cIPP的技术均可行。这些技术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由一个树脂载体(管)和一个树脂系统构成。树脂载体保证树脂平整的均布在整个管壁,创造出一个均匀壁厚的管道。合成树脂是新型管壁的主要构成物质,有利于增强最终井壁的强度和壁厚。树脂的养护要经过一个化学反应后才呈现为一种硬质塑料材料。在选择一个例如由玻璃纤维制成树脂载体(管道)时,玻璃纤维作为一种增加最终产物强度的补强,形成一个复合结构。自1978年第一个装置出现,cIPP技术开始飞速发展。当cIPP技术发展时,更多的关注已经转向主管道修复系统的发展,仅在过去的十年内欧洲人才意识到支管的修复也很重要。基于对风险方面的顾虑,从逻辑上开始集中在修复公路下的大管道。但是从运作上的观点,证据证明理想中运作的节省仅在修复策略是建立在对于总系统的全面考虑下才可行。因此,这篇文章重点是在过去十年中支管修复系统的进步和提供一个关于当今系统的相关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异径HDPE管穿插法修复在线旧管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抗腐,耐磨,抗耗损管道的防腐和修复提供了一种最经济和有效的解决方法。详细介绍了异径HDPE管缩径穿插自动复原贴合技术和高温压制复合法兰接口技术及其配套设备和工艺。该技术为国内首创,适用于陆上和海上的各种管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注水管道,排污管道,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等)的防腐和再建,开辟了管道防腐和修复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城市发生道路塌陷、道路渍水、地下水污染等灾害,多因地下排水管道出现堵塞、渗漏、开裂引起,排水管道的检测评估现已成为城市管道管理运营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常用的排水管道检测技术有管道闭路检测系统、声纳、潜望镜、红外线温度记录分析技术及透地雷达等,各种检测技术适用于不同的环境。为尽量减少干扰民生,原位固化法、螺旋缠绕法、折叠内衬法和短管内衬法等非开挖管道修复加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介绍局部树脂固化修复技术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及工作程序,提出了该方法的检查项目及质量标准等,为城市排水管道现状评估及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目前中国城市排水管道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国外研发的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和设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开挖地面的问题,由此引入了“CS接管管道修复新技术”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从其接管方法、接管步骤等方面阐述了此项技术的优势和特点,最后将该项技术与现有的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采用胀管技术修复美国加州城圣赫勒拿岛的卢瑟福供水管道施工情况,重点说明了带德莱赛联轴器的胀管头,可以破裂带连接件的钢管。  相似文献   

19.
在做管道寿命周期分析、修复与更换周期分析以及补救方法分析时,总是要对地下管道进行精确评价。但传统技术与管理方法由于缺乏数据支撑,在评价老旧的管道结构完整性时受到诸多限制。本文描述一种评价地下管道的创新方法,它使用地质雷达和数字扫描与评价技术来搜集埋地管道状态的精确信息。使用逻辑回归预测模型来预测地下设施的损坏程度。并介绍了将此创新方法用于Phoenix市及Arizona市的一段大直径PVC内衬混凝土管的实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管道内衬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非开挖技术飞速发展。然而,由于各城市排水管道的修建年代、投入使用时间以及维修养护状况的不同,各种管道的淤塞和损坏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对严重破损管道进行疏通和修复成为摆在众多非开挖工法面前的难题。本文结合机械疏通和螺旋缠绕工法在天津昆仑桥下DN1200排水管道抢险修复中的应用为例,对螺旋缠绕工法与机械疏通在严重破损管道中的配合使用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