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水度μ是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管理调度计算的一项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分析确定给水度的现行方法,主要有地下水动态分析法和特定试验法两类。一、地下水动态分析法以下分别介绍地下水开采地区、无开采(蒸发排泄)地区和河渠沟塘补给(或排泄)地区确定水位变幅带给水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土壤释水性和给水度数值模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饱和土壤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自由流出的方式排出水分的能力(包括土壤可以释放的水量和释水速度等)一般常称为土壤释水性。从单位体积的饱和土壤中可以释放出来的水的体积,或地下水发生单位水头下降时土壤所能释放出来的水层厚度,叫做土壤的给水度。给水度是表征土壤释水性的主要指标。土壤的给水度是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参数,是地下水资源评  相似文献   

3.
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是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一项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其数据准确与否,对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结果影响甚大。因此测定给水度应当象测定渗透系数一样,采取野外的方法进行测定,使能代表天然情况。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6,(1)
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地面以下土壤、岩石的孔隙、裂缝和洞穴中。地下水有水量稳定、水温低、水质好、不易受污染和开采成本低等优点。它不仅是农业灌溉的可靠水源,也可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用水。土壤给水度在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及"三水"转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实验,论述给水度的不同计算方法及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岩石所能释放出的总水量称为完全给水度。并认为完全给水度与水位埋深有关,只有在重力给水度(以下简称“给水度”)是无压含水层水资源评价中最重要参数之一。近年来不少学者从土体释水机制分析、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给山相应的给水度定义,已使人们对给水度的认识大大深化。本文谨从土体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对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普遍采用水均衡法,该法涉及到数种计算参数,主要有:包气带及变幅带的给水度,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潜水蒸发系数等。上述计算参数确定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地下水资源计算评价成果的可靠性。参数的确定,可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主要取决于具体工作条件。在已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地区,且有长期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的情况下,宜利用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分析法,并辅以  相似文献   

7.
文中用不等径的葫芦状毛管网络模型讨论了均质土的重力释水机制,认为重力释水与变动后的潜水位以上原饱水带及与其相联系的支持毛细水带有关;据此定义了给水度。 均质土给水度的大小与重力释水前后包气带的水分分布特征有关。由模型的分析说明,蒸发条件下的初始水分分布特征曲线偏低,造成均质土的重力释水减量,使给水度变小。  相似文献   

8.
在浅层地下水资源的计算和评价中,给水度是十分重要的参数。特别是在地下水埋深较浅时,如果毛管水的影响能达到地面,则给水度不仅与岩性有关,而且还随着地下水埋深和变幅(补给时为升幅,消耗时为降幅)而变。只有在埋深较深以及毛管水的影响达不到地面时,给水度才与岩性有关,若研究地区的土壤为各向同性和均质,则给水度为不变的常直。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证实了这点。  相似文献   

9.
水位变动带综合给水度在水资源评价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对于大区域含水层组来讲,手工计算是相当困难的。水文地质数据库和现代软件工具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方便。本文探讨了应用MapGIS软件和VB语言编程从地下水数据库中提取钻孔的水文地质试验数据、岩性、厚度、地下水位等资料,综合分析和计算水位变动带综合给水度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调查评价”项目的水资源计算。在该项目中,针对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巨厚水位变动带,以地下水数据库为基础,用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VB语言编程来处理和分析提取的数据资料,从而求得水位变动带综合给水度和区域综合给水度,并编制了“华北平原地下水位变动带给水度分布图”。  相似文献   

10.
区域平均变值给水度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万金  高又新 《地下水》1994,16(4):145-147
给水度是水文地质参数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地下水资源计算、农田排水设施的设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变值给水度与常值给水度之间的差别,并对其确定方法作了探讨。在研究了变值给水度的基础上,对生产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变值给水度的确定方法进行了论述,并指出其对于生产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野外测定给水度值的几种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下水资源定量评价中,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是其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地下水资源的计算精度。常用的水文地质参数有:降水入渗系数、潜水蒸发系数、灌溉渗补系数、给水度等。而给水度它又决定着降  相似文献   

12.
给水度的概念、定义及包气带的水份分布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给水度的定义基本上有下列两种:“饱和容水量与最大分子容水量的差值;饱水岩土在重力作用下释出水的体积与岩土体积之比。第一种定义是不恰当的。因为饱水岩土受重力作用释放水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释放到仅仅剩下薄膜水。因此,这一定义从六十年代以来,人们就不采用了。后一定义避免了前一种定义的缺陷。但是“饱水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排水”是岩土从饱水状态转变为非饱水状态的过程,然而此种定义并没有反映包气带的持水特征或含水率分布特征。因此该定义必  相似文献   

13.
“潜水位变幅带给水度”是表示潜水位发生变化时,贮存或释放出地下水能力大小的一个参数值。它不仅在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农田灌溉、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八二年以来,国内一些单位正在使用简易筒测法求潜水含水层的疏干给水度。八三年七月,在淮、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工作会议上,山东代表介绍了坑测法求潜水含水层疏干给水度的实验方法,受到与会代表的重视,认为此法简单易行,有其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计算参数的测定与估计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叙述了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几个常用参数(给水度、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和潜水蒸发系数)的测定和估计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剖析.通过分析,得到几点新的认识:(1)给水度值同注水的方式有关,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农田表层土壤疏松,且有作物影响,因而其最大值会出现在地表附近;(2)用抽水试验法测定给水度,其值因孔而异;(3)降雨入渗补给系数与土壤结构和给水度的关系密切,一般随着埋深的增加,该系数随之减小;(4)不同季节和不同作物,潜水蒸发系数不同,表现在计算公式上的参数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给水度是潜水含水层的重要水文地质参数,是农田排水设计、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以及地下水非稳定流计算的基本依据。为了进一步探求给水度的变化规律,我们对细砂在不同的等速下降及不同地下水位埋深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前确定给水度的方法很多。这些方法,从直观上或推理上来看,只要根据有关的地下水试验数据或长期观测资料,就可求得具体地点或一定地区的给水度值。然而,在试验或观测过程中,实际情况是相当复杂的。例如,资料的不一致性(如在不同的气候、植被、埋深和地下水变幅等条件下所获得的资料)并含有误差(如测量误差等),以及水文地质条件不单一(如地层的层次较  相似文献   

17.
潜水含水层给水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水含水层给水度是地下水资源评价中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给水度的测定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 第四系潜水含水层给水度测定方法主要有:野外原位测试法、疏干漏斗法、电测法、室内测定法、有限差分法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法等。现分述如下: 一、野外原位测试法 我们利用抽水降低地下水位后,挖探井采取不同  相似文献   

18.
用浅层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推算给水度(本文均指重力给水度),是我国各地常用的方法。由于地下水长期观测站遍布井灌区,地下水位或埋深资料较多,用某种潜水蒸发公式以推理的方法,似可求得给水度。本文中,取阿维里扬诺夫公式为例,来说明可能碰到的问  相似文献   

19.
利用自记水位仪记录的连续曲线求水文地质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文地质参数是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的科学依据。给水度(μ)和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是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自记水位仪记录的是地下水位的连续变化,它在时空获得的信息量远超过目前测水钟的观测方法。本文利用自记水位仪记录的连续曲线,求得给水度(μ)和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  相似文献   

20.
关于给水度的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给水度的几种不同定义,提出了地下水存在形式除已有类型外还应该有弹性水,并从理论和实质上分析了给水度的释水机理及其隐含意义,论述了毛管水、弹性水和重力水的变化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参数容水度、贮水率和给水度,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地明确了给水度的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