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3):F0002-F0002
林学钰,女,汉族,1937年出生,祖籍福建福州。195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80年至1982年在美国爱达荷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大学进修,1990年在澳大利亚科学工业研究院(CSIRO)任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名誉院长、吉林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  相似文献   

2.
《矿产与地质》2005,19(1):F003-F003
贾国相.男.1955年5月生.四川省梓潼县人,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1978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地质系地质勘探专业,2000年7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MBA研究生班,2002年至今,在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攻读资源经济管理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06,28(4):F0002-F0002
李佩成——中国工程院院士、水资源与环境及水文地质学家,《地下水》杂志特聘顾问。1934年元月出生于陕西乾县,1956年丝业于西北农学院水利系,1963-1966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攻读副博士学位。毕业后分别在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校任教。现任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研究培训中心(中德合作)主任。  相似文献   

4.
青年水文环境地质专家──汤洁汤洁,1957年7月出生于长春市。1982年1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工系,1985~1988年攻读水工系在职硕士研究生,1992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2年来讲授了《环境水文地球化学》课,选修率达96%,每年指导本科生的毕业实...  相似文献   

5.
卢耀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1931年5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0年,入清华大学地质系本科学习。1952年院校调整转入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1953年提前毕业。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6.
    
2007年是林学钰院士从事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教育与科研工作50周年。50年来,林先生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已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100多人,分布在海内外;林先生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果,获得了国家、部省级的多项奖励。为了展示林先生为我国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教育与科研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广泛开展学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由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和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联合组织召开了以林学钰院士学生为主的“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本专刊刊登的即为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国外铀金地质》2009,(3):F0002-F0002
范洪海.男,1963年11月生.江苏邳州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放射性矿产地质专业,获学士学位;2001年9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岩石矿物矿床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第5届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铀矿地质》编委、核工业集团公司铀矿基地建设专家组成员、放射性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骨干成员,储量评估师。  相似文献   

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3(2):F0002-F0002
张宗祜,1926年2月19日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5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研究生部,获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相似文献   

9.
顾国华 《地质学刊》2006,30(3):207-207
刘东生(1917-),辽宁沈阳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专业,1946年进入地质调查所。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环境地质学家、高山和极地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2002年获美国颁发的“泰勒”环境成果奖,2003年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0.
《矿产与地质》2005,19(6):F0002-F0002
欧阳宗圻.男,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26年出生于天津市。1949年于北京辅仁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分配到长春东北地质调查所物探队工作,1952年调到北京重工业部有色局地质处物探队工作.任技术员、队长。1954年并入重工业部地质局物探总队.1958年调至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1964年组建化探研究室并任主任。1956年任工程师,1982年任高级工程师,1988年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1.
《新疆地质》2005,23(2):F003-F003
冯京,男.汉族,新疆奎屯人,1962年10月出生.地质矿产教授级高工。1983年7月毕业于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地质矿产调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7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2000年12月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矿产处(科技外事处)处长。  相似文献   

12.
《矿产与地质》2005,19(2):F003-F003
常凤池高级工程师,1954年生于河北省保定市,1976年毕业于原桂林冶金地质学校化探专业,恢复高考后先后毕业于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地球化学勘查系与北京大学环境规划管理专业,是我国气体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勘查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早期开拓者、实践者和推广者之一。曾任冶金工业部地球物理勘查院(原冶金部物探公司)气测组技术员、表生实验室负责人、化探室副主任、环境评价室主任、物化探研究所副所长、环境工程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冶金部北京环境评价联合公司项目部经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环保专家,首钢勘察研究总院开发处处长。现任冶金工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思敬教授2001年5月正式受聘于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并于2001年9月招收博士研究生。王思敬院士1963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地质学院获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水电、矿山、国防等领域中岩土工程问题研究,为若干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王思敬院士受聘于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河海大学@刘汉龙  相似文献   

1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5):F0002-F0002
汪集晹,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热和水文地质学家,1935年10月生于江苏吴江。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苏联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相当于PhD),同年10月回国后迄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99年改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水文地质学家辛普逊简介辛普逊(E.S.Simpson,1917—1995)教授是美国著名水文地质学家,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杂志HydrogeologyJournal前主编。出生于纽约州,1944年毕业于纽约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在哥伦比...  相似文献   

16.
《中国勘察设计》2007,(4):30-31
李文纲大师简介 李文纲,1967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系,现任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1996年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1年任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委员,2002年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安全鉴定专家组成员,2003年获国家注册咨询师(投资)、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2005年被授予“四川省工程勘察大师”称号,2006年获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是博士后工作站导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天时人事日相摧、冬至阳生春又来”.从1977年学校毕业到现在一别就30年,今秋10月.大家从四面八方不同的岗位相聚的鹰潭市.同学相见分外动情.有千言相叙.有万语相诉。借此机会.向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向亲爱的同学们表示最美好的祝愿,向英年早逝的同学表示取深切的悼念。  相似文献   

18.
《新疆地质》2005,23(4):F0003-F0003
李景宏,男,新疆阿克苏人,1964年4月出生,1985年7月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0年12月吉林大学研究生班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毕业,2003年取得地质矿产教授级高工。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九地质大队总工程师。  相似文献   

19.
西昆仑山南侧甜水海湖岩芯铁变化的环境记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阐述了青藏高原西昆仑山南侧甜水海湖岩芯沉积物中氧化铁的丰度、频率分布和富集系数的变化规律。其丰度值范围FeO0.39%-3.95%,平均值为1.25%;Fe2O30.44%-8.09%,平均值为2.60%;Fe2O3/FeO0.21-3.60,平均比值1.12。说明该彻岩芯沉积物中铁平均丰度值较低,但其变化幅度较宽且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气候环境具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变异系数值表明,该湖岩芯沉积物中FeO的离散程度较Fe2O3大。大约距今23万年来氧化铁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可划分出7个环境演化阶段,并基本上可与深海氧同位索阶段对比。揭示了甜水海湖演化与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引起的气候环境改变的密切关系。在距今23一15万年,沉积以河流相或冲积、洪积相为主,沉积环境以氧化环境为主导,气候以温干型波动;在距今15-7.4万年,沉积以湖相为主,沉积环境以还原环境为主导,气候以温湿型为主;在距今74万年以来,湖盆沉积环境多样化,沉积物以湖相和近源冲积、洪积相交替出现。气候出现冷湿、冷干、温湿和温干多种波动模式。这些资料分析初步认为甜水海古湖大约形成于距今15万年,即青藏高原第三成湖期,这也与青藏高原在距今15万年左右的再次构造隆升有关。  相似文献   

20.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2010,(4):F0002-F0002
安芷生院士 男,汉族,1941年生,安徽六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2年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66年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从事第四纪地质、全球环境变化和大气污染控制等研究。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以及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副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委员会副主席等。现任和曾任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