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建虎  欧阳永忠  王爱学 《测绘学报》2017,46(10):1786-1794
简要回顾了海底地形测量技术的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了船基声呐、机载激光、海岸带一体化测量海底地形技术及3种反演海底地形技术,呈现了海底地形的立体、高效、高精度、高分辨率获取现状。并展望了海底地形测量发展趋势,认为研制超宽覆盖、高精度、高分辨率、轻便型多波束测深系统和研究声速影响改正模型、测深数据滤波方法及海底地形表达是未来声呐测深领域的核心工作,无人船测量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作业模式,机载激光雷达测深、基于声呐图像的海底地形恢复及深拖测量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
刘贺明 《现代测绘》2011,34(2):42-43
本文介绍了数字化地形测量的方法及步骤,提出了适应数字地形测量的仪器设备和人员要求以及生产组织方式,讨论了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史富贵 《测绘科学》2015,40(7):109-112
由于在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中,针对水下地形测量的检验内容过多兼顾相关规范对流速、流向、底质等探测的要求,使得一般的水下地形测量成果检验时参照执行不方便,该文结合实际工作,对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质量元素及权的划分、样本的确定、特殊水下地形精度检测、粗差率的扣分标准等几个方面作了总结分析,为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质检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内陆水下及近岸地形数据获取有助于对内陆水域进行综合开发和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针对单一数据获取难以满足复杂地形测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源数据获取方法,采用航空摄影、机载激光雷达、多波束和单波束测深系统、人工实测等方法获取多源数据,经数据处理后获取全面覆盖水下、近岸、水陆交接处的地形数据,并以尼山水库为例进行试验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既实现了水上水下一体化地形数据的获取,又保证了测量成果精度的可靠性,可广泛应用于大中型水库测量工程,为内陆水下及近岸地形测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GPS无验潮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要点。以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水下地形测量为例,对GPS潮位修正及多波束水深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运用GPS RTK和多波束测深技术进行宽水域水下地形测绘,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GPS-RTK技术和数字测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库容测量水下地形测量的数字化、自动化提供了基础。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全自动数字水下地形测量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作业方法,并探讨了其测量精度、误差来源。  相似文献   

7.
水下地形图是轨道交通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的重要基础资料,本文以广州轨道交通三号线流溪河水下地形测量为例,阐述了广州市连续运行参考站城市3维定位系统(GZCORS)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作业模式、方法及精度。该种作业模式在河道、沿海港口等水下地形测量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传统光学遥感技术手段在森林覆盖区难以准确获取林下地形,原因在于其只能测量森林冠层顶部高程。微波信号能够穿透森林冠层并记录森林垂直结构信息,为解决林下地形测绘难题带来了契机,如何准确获取林下地形已成为微波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面向林下地形测绘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干涉测高原理及数据获取手段。然后对利用SAR进行林下地形测绘的方法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olarimetric InSAR,PolInSAR)及基于多基线InSAR/PolInSAR数据的层析SAR(tomographic SAR,TomoSAR)技术的林下地形测绘方法,并介绍了上述3种方法的应用进展。最后在此基础上,从数据获取、误差改正及散射模型构建3个角度分析了林下地形测绘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鹏 《北京测绘》2022,(12):1709-1714
由于进行数字化地形测量的过程中,对地形三维点云数据去噪效果不佳,导致进行地形测量获得的地形图与实际地形不匹配,为此研究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数字化地形测量方法。依据三维激光扫描原理,采用HDS8800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三维地形点云数据,使用全球定位系统与三维激光扫描仪共同完成三维地形点云数据配准与连接后,通过改进后的二代小波变换去噪方法去除配准后的三维地形点云数据噪声,并应用Realworks软件依次完成三维点云数据抽稀与压缩、空洞修补、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以及地形图轮廓生成等操作,从而实现地形数字化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地形点云数据采集及相关处理受噪声影响较小,进行地形测量获得的地形图与实际地形也更加匹配,可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地形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CORS系统在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本文介绍了CORS的基本原理及组成,以厦门市集美区地形测量为例,阐述了XMCORS在城市地形测量中的使用情况,并对其精度及可靠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城市地形测量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1.
矿山的地形测量逐渐引入现代高新技术,GPS的兴起也使矿山地形监测更加方便、准确。详细介绍了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原理以及在地形控制测量中的优越性,并运用实例探讨了采用GPS定位技术建立矿区地形监测网、监测方法、数据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地形测量已经成为地形测量常用方法,采用GPS RTK技术进行数字化地形测量具有精度高、应用广、内业数据处理速度快、配套软件成熟等一系列的优势.本文从图根控制测量、碎部测量两个方面阐述GPS RTK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工作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GPS RTK(Global Position System 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测量定位技术,由于具有精度高、效率高等诸多优势,随着相关设备成本的不断降低和稳定性的不断增强,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地形测量领域。本文在简介了RTK原理及操作方法的基础上,以抚州市污水管网地形测量为例,对RTK在城市污水管网地形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分析了RTK测量作业流程,总结了RTK测量特点。分析表明RTK测量在城市污水管网带状地形测量过程中高效、便捷、实用,应该得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过江隧道测图包括1∶500陆上地形测量和隧道穿越的水下地形测量。陆上地形测量采用GPS RTK或全站仪全野外数据采集,水下地形测量采用GPS RTK配合测深仪进行全野外数据采集。本文以珠海市十字门过江隧道工程为背景,介绍了过江隧道1∶500地形图成图方法,特别是水下地形测量的方法和应用,建立了完整的技术流程,得到符合精度要求的十字门过江隧道测绘成果数据,可为GPS RTK配合测深仪的无人船在水下地形地貌测绘、航道测量、水下地质勘探等领域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IDL三维地形建模及可视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瑞生  姜岩  孙红梅  王萍 《测绘科学》2008,33(6):113-115
三维地形建模及可视化是GIS、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数字摄影测量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分析第四代交互可视化数据语言IDL的基础上,应用组件编程技术实现了高程数据和遥感图像进行地形三维合成的可视化实验系统,与传统方法相比,运用IDL进行地形建模及可视化具有较高的程序开发效率和较强的地形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GPS工程的拟合的原理与方法,结合具体说明了GPS水准高程在大比例地形测量中的可行性,并对其方法的精度进行分析讨论,为以后GPS在地形测量中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在地形测量中提高GPS的精度提出了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7.
刘跃文 《北京测绘》2016,(5):140-142
地形测量是现代测绘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近些年的一些新的测绘方法有效的促进了地形测量工作的精度、提高了测量水平。本文具体的介绍了数字全站仪以及GPS-RTK技术等两种地形测量方法,对它们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和剖析,以期对测绘人员的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无人机摄影测量是中小面积地形测绘的重要手段,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精度、信息量大、产品可以重复使用的优点,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本文简要介绍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从工程实例中,进一步论述了利用无人机,搭载非量测型相机,在地形复杂的高山矿区进行地形测量的过程和方法,评估了点位精度误差,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介绍网络RTK联合声波测深仪测量湖泊水下地形技术,通过在外业测量中的实际操作,在工作中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流程,针对一些在湖底水下地形测量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为以后湖泊水下地形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由于很多施工区域的地形较为复杂,对测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除改进常规测量方法外,同时需要更高效的仪器提供技术保障.本文以震后四川省九寨沟县鲜浒沟地质灾害工程1:500地形测绘项目为例,介绍了超站仪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原理,结合施工区,讨论了其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对测量成果的重复性、复现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复杂地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