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四拨子-六拨子钼铜矿位于燕辽成矿带东部,是近年来发现的中型钼铜矿床。矿体呈似层状、脉状和透镜状赋存于长城系石英砂岩及白云岩中的夕卡岩带,钼矿化与硅化关系密切,矿体及其周围发育大量的夕卡岩。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夕卡岩期、石英-硫化物期  相似文献   

2.
辽西杨家杖子-八家子钼多金属矿成矿带钼矿床与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关系密切.产于花岗质岩类与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的钼矿床为夕卡岩型或斑岩-夕卡岩型钼矿床.产于花岗斑岩、长英质或中性火山岩内的钼矿床多为斑岩型钼矿床.不同类型钼矿床在成因、分布规律以及成矿元素的分带性上有着密切的时空关系.钼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岩,细粒花岗斑岩是主要成矿母岩.从成矿条件分析可确定,该钼多金属成矿带的找矿远景可观.  相似文献   

3.
龚智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4):276-280
祁宝钨钼矿床矿化受岩性控制,钨矿化主要与夕卡岩有关,钼矿化主要与花岗岩及其岩脉有关;该矿床钨钼元素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在水平方向上,以岩体为中心,由内向外钨含量由低→高→低,钼含量由高→低;在垂直方向上,钨含量由低→高→低,钼含量由低→高;根据该矿床钨钼元素的平向变化规律与垂向变化规律,推测该矿床西北角中部和深部夕卡岩及其夕卡岩化角闪云母片岩是今后找钨的首选地段、中部深部花岗岩体及其两侧花岗岩脉是今后找钼的首选地段.建议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对祁宝矿床西北角中部和深部夕卡岩及夕卡岩化危闪云母片岩、中部花岗岩体及两侧花岗岩脉进行工程验证和控制,以期发现富大钨、钼矿体.  相似文献   

4.
黄典豪 《地质论评》2015,61(5):990-1000
毛景文研究员等多年来将陕西洛南黄龙铺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分别更改为碳酸盐(岩)型、热液碳酸盐脉型或脉型,把河南栾川南泥湖斑岩体形成复合的南泥湖—三道庄斑岩—夕卡岩型钼(钨)矿床,分解为南泥湖斑岩钼钨矿床和三道庄夕卡岩型钼钨矿床,和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绝大多数夕卡岩型铜(铝)矿床和少数斑岩—夕卡岩型铜(钼)矿床更改为斑岩—夕卡岩—层控铜—金—钼矿床等。本文对毛景文等更改这些矿床的矿床类型,以及毛景文等认为"辉钼矿的Re含量可指示成矿物质来源","大水沟热液型碲(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及其他物质主要来自于地幔"和"温泉钼矿是与S-型花岗岩有关的斑岩钼矿床是一种新类型和新发现"等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希能理清某些矿床学问题,进一步促进矿床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仁义  刘玉琳 《地质论评》1995,41(2):165-173
索尔库都克矿床是近年来新疆境内探明的中型铜(钼)矿床。对其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夕卡岩其分带的研究表明,该矿床之夕卡岩与Д.C.柯尔仁斯基所划分的类夕卡岩相类似。该夕卡岩是由凝灰砂岩、安山玢岩等变质形成的。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表明,该矿床是我国特殊的层状夕卡岩矿床,与接触交代夕卡岩矿床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王林  柳忠杰 《地质与资源》2014,23(6):564-566
安昌岘钼矿为隐伏矿床.矿体产于夕卡岩中,呈似层状、透镜体状大致平行分布.钼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有辉钼矿,其次为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榴石、透辉石、符山石、透闪石、阳起石、石英.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夕卡岩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阳起石化.与成矿有关的蚀变主要为夕卡岩化.侏罗纪钢屯超单元花岗岩是主要含钼矿源岩.安昌岘钼矿属夕卡岩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7.
脉状铅锌银矿(化)体及脉状独立金银矿(化)体通常分布在斑岩-夕卡岩铜钼金矿床外围,是斑岩-夕卡岩型矿床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斑岩-夕卡岩矿床系统的一个重要找矿标志。这种类型矿床实例在国内外已屡见不鲜,如长江中下游铜陵铜多金属矿床(毛景文等,2009),江西德兴斑岩铜矿床(毛景文等,2010),美国犹他州  相似文献   

8.
乌日尼图钨钼矿床是近年来在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钨钼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期细粒花岗岩与中下奥陶统乌宾敖包组砂板岩的外接触带中,矿体多呈脉状及透镜状,且明显受构造裂隙控制;矿床成矿在不同部位其矿化形式不同.在成矿母岩--燕山期细粒花岗岩中形成浸染状矿石;同时在与含钙质的板岩接触部位形成夕卡岩型矿石,在乌宾敖包组裂隙中形成热液脉型矿石.其中热液上侵与围岩接触处的细脉状矿床最为主要;矿体围岩蚀变发育,硅化、黄铁矿化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矿床深部钨钼矿石呈浸染状分布于细粒花岗岩中,后者为成矿母岩;矿床成因属广义的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三矿沟铁铜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多宝山矿集区,矿体产于燕山期侵入岩与奥陶系多宝山组大理岩接触带的夕卡岩内。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及交代关系,确定热液成矿过程包括夕卡岩阶段、退夕卡岩阶段和石英硫化物阶段。铁矿化主要发生在退夕卡岩阶段,形成磁铁矿、镜铁矿等铁氧化物,呈浸染状、条带状、块状产于钙铁榴石夕卡岩中。铜矿化主要发生在石英硫化物阶段,形成黄铜矿、斑铜矿等硫化物,交代早期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等研究表明,三矿沟铁铜矿床发育钙质夕卡岩矿物组合,其石榴子石主要为钙铝榴石和钙铁榴石,辉石为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角闪石属于钙角闪石系列,绿泥石属于I型三八面体富铁绿泥石。石榴子石有3种类型:早期自形粗粒的钙铝榴石(Grt-Ia)和钙铁榴石(Grt-Ib),以及晚期呈脉状产出的钙铁榴石(Grt-Ⅱ)。夕卡岩阶段成矿流体具有高温、弱酸性、高氧逸度的特征;退夕卡岩阶段流体温度降低,pH升高,形成大量铁氧化物;石英硫化物阶段流体温度和氧逸度降低,金属硫化物沉淀。  相似文献   

10.
河北涞源大湾锌钼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湾大型锌钼矿床位于太行山北段的山西断隆与燕山台褶带的接合部位。围岩为五台群及长城系高于庄组和蓟县系雾迷山组。矿床周围为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环绕。成矿主要与流纹斑岩有关。早期蚀变以钾长石化、黑云母化为主,晚期则为硅化、绢云母化及似青盘岩化。锌矿体受接触带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产于外夕卡岩带;钼矿体产于流纹斑岩及围岩中,受岩体及蚀变带控制。流纹斑岩中的气固相包体在10~20μm间,均一温度1050~1200℃;在高、中、低温阶段都有包体生成,盐度为5%~45%,温度150~400℃,压力50~750×10 ̄5Pa;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矿床中的硫是多源的;氧同位素则表明大气降水已参与接触带的改造作用。矿床具有斑岩型、夕卡岩型和热液脉型“三位一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铜陵天马山硫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天马山硫金矿床的矿体分为层状矿体、接触带矿体和穿层矿体。层状矿体和穿层矿体受石炭系黄龙组、船山组地层层位和层间断裂控制。接触带矿体受接触带控制 ,具矽卡岩型矿体典型特征。矿床的形成受地层、构造及岩浆岩控制 ,矿床成因为层控矽卡岩型硫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黄岗锡铁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周振华  王挨顺  李涛 《矿床地质》2011,30(5):867-889
黄岗锡铁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内的一个重要的矽卡岩型矿床.下二叠统大石寨组及黄岗梁组是矿区的主体含矿层位,矿体总体顺层分布,空间上与矽卡岩密切相关.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矽卡盐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对不同成矿阶段的石榴子石、绿帘石、角闪石、石英、方解石和萤石中流体包裹体所进行的岩相学和显微测...  相似文献   

13.
东天山红云滩铁矿赋存于下石炭统雅满苏组火山碎屑岩地层中.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石矿物以大量磁铁矿为主,含少量的磁赤铁矿、镜铁矿、黄铁矿和极少量的黄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榴石、透辉石、阳起石、绿帘石、绿泥石、黑云母、钠长石、石英等.矿石构造以块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为主,局部为条带状构造、脉状构造;矿石结构包括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围岩蚀变对称分带明显,从矿(化)体到两侧围岩,蚀变呈现从深色到浅色的变化现象.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矿石组构的观察,本次工作识别出矽卡岩期和热液期两个成矿期,进一步细分为4个成矿阶段: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主成矿期)、热液早期阶段及石英-硫化物阶段.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石榴石端员组分以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系列为主,辉石端员组分以透辉石-钙铁辉石为主,角闪石端员组分主要为阳起石和透闪石,这些特点表明矿区矽卡岩为热液交代钙矽卡岩.磁铁矿的主、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其形成与矽卡岩密切相关.结合成矿地质特征,认为矽卡岩是由富铁岩浆热液流体沿断裂构造运移、交代下石炭统雅满苏组富钙火山碎屑岩地层而形成的,磁铁矿的形成与矽卡岩的退化变质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阿右旗卡休他他铁金矿床属于夕卡岩-热液叠加型矿床。特定岩性、岩浆岩、构造是形成该种类型矿床的基本条件:辉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与围岩的接触带控制矿床的产出部位,岩体接触带的夕卡岩控制着铁、金矿体的分布范围,层间破碎带和构造裂隙带则控制着铁、金矿体的形态。铁矿化产于中基性岩体和围岩接触的夕卡岩带中,金矿体产在富铁矿体及其附近的夕卡岩中,金矿和铁矿是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矿床可能形成于海西中期。  相似文献   

15.
层控式矽卡岩矿床中的矽卡岩和矿体主要顺地层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其矿物组合及矿物特征与一般的矽卡岩类似。成矿控制因素主要是地层层位、岩性和层间滑脱空间。成矿过程也分为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两期,成矿温度可高达390℃,其主要成矿机制是源自岩浆的热液沿层间发生渗滤扩散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阐述长坡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化富集规律:①长坡锡多金属矿床由上部锡石硫化物矿体和下部夕卡岩型锌铜矿体组成,锡石-硫化物型矿体形态主要表现为大脉型、细脉带型以及似层状;夕卡岩型锌铜矿化主要沿赋矿岩石的裂隙充填、交代,形成细脉状、层状以及浸染状矿化,矿体分为2段,南西段为锡多金属硫化物矿,北东段为锌铜矿;②长坡锡多金属矿床具有明显的水平以及垂向分带特征,平面上从岩体中心向外依次为Zn,Cu→(W,Sb)→Sn,Zn→Sn多金属→(Pb,Zn,Ag);垂向上自下而上依次为Zn,Cu→Sn,Zn→Sn多金属→(Pb,Zn,Ag);③长坡锡多金属矿床矿化富集与构造关系密切,尤其是次级构造部位,矿化富集程度高。夕卡岩型锌铜矿富集受花岗岩体影响明显,靠近花岗岩体矿化增强。  相似文献   

17.
滇东南老君山南秧田钨矿床的成矿流体和成矿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南秧田钨矿床位于滇东南老君山钨锡多金属成矿区.矿体形态简单,主要呈层状和似层状,在空间上与矽卡岩密切相关.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前者可分为矽卡岩阶段和退化蚀变阶段,后者可分为石英硫化物阶段和方解石硫化物阶段.白钨矿主要形成于退化蚀变阶段.文章对南秧田矽卡岩型钨矿床内不同成矿阶段的石榴子石、绿帘石、石...  相似文献   

18.
对安徽新桥矿床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矿相学研究发现,层状矿体中的胶状黄铁矿交代矽卡岩磁铁矿矿体,为探讨层状硫化物矿床是早期沉积成因还是岩浆热液成因提供了新的地质约束。对铜陵矿集区内的新桥矿床层状菱铁矿矿体和凤凰山矽卡岩型矿体中的菱铁矿开展了Fe同位素组成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新桥矿床菱铁矿与典型低温热液脉型矿床和沉积铁矿中的菱铁矿在Fe同位素组成特征上有所不同,而与凤凰山矽卡岩型矿床中的菱铁矿更为接近;新桥矿床中胶状黄铁矿和菱铁矿相对于磁铁矿富集Fe的轻同位素,表明磁铁矿不是过去认为的由胶状黄铁矿和菱铁矿矿胚层经热液改造形成,而是与典型的岩浆热液有关。新桥矿区层状硫化物矿体和矽卡岩型矿体中,近岩体矽卡岩和最早形成的金属矿物磁铁矿比岩体更为富集Fe的轻同位素,而赋矿围岩比岩体更为富集Fe的重同位素。同时,不同矿化阶段形成的含铁矿物和不同空间位置的硫化物中的Fe同位素组成呈现出时空分带现象,Fe同位素组成的时空演化特征与流体出溶、流体演化非常一致,并且符合同位素分馏的基本理论,表明层状硫化物矿体和矽卡岩型矿体具有相同的成矿物质来源,为同一流体体系演化的产物。新桥矿区岩相学的研究结果和Fe同位素组成特征均表明,新桥层状硫化物矿床不是海西期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的产物,而是燕山期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为一个典型的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9.
景德镇朱溪铜钨多金属矿床是近年在赣东北地区发现的一个超大型矽卡岩矿床.在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对其地质特征和成矿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朱溪矿区具有“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上部为热液脉型矿体,中深部为矽卡岩型矿体,更深部为斑岩(蚀变花岗岩)型矿体,且矿化在水平方向上由北东往南西及垂直方向由浅到深,出现Cu→Cu-W→W-Cu的规律性矿化趋势.朱溪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又复杂的地质过程,其中与铜钨多金属关系密切的主要为氧化物阶段和金属硫化物阶段,且成矿作用并非一次完成,可能是多次成矿作用相互叠加才形成如此巨量的铜钨资源量.  相似文献   

20.
托斯巴斯套铁铜金矿床赋存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岩与闪长(玢)岩的接触带中,矿体呈脉状、透镜状,矿体及其周围发育大量矽卡岩.本文分别利用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托斯巴斯套铁铜金矿附近的石榴子石、辉石、绿帘石的化学组分及磁铁矿的主量及微量元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矽卡岩矿物中石榴子石端员组分以钙铝榴石一钙铁榴石系列为主,辉石端员组分以透辉石为主,绿帘石化学成分富铁富钙,这些特点表明矿区矽卡岩具有钙矽卡岩特征.矽卡岩是由岩浆热液流体交代北塔山组基性火山岩而形成的,磁铁矿的形成与矽卡岩的退化变质作用有关.在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形成铜和金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