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东汉安帝永初前,就有侨郡县的设置,但侨州郡县的广泛设置乃至成为一种制度,则是东晋南朝地方行政设置的特殊现象。 《隋书·食货志》:“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胃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又《宋志》:“自夷狄乱华,司、冀、雍、凉、青、并、兖、豫、幽、平诸州一时沦没,遗民南渡,并侨置牧司,非旧土也。”由此可见,完全意义上的侨置,起码应具备以下三要素:其一,原州郡县的沦没与侨置,而侨置应“皆取旧壤之名”;其二,侨人即所谓“遗民南渡”者的存在;其三,“侨…  相似文献   

2.
山东曲阜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京沪铁路东侧,北依宁阳县,南与邹城市接壤.东与泗水县为邻,西隔泗河与兖州市相望。 “曲阜”一名始见于《礼记·明堂位》:“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春秋左氏传》:“鲁公伯禽宅曲阜之地”。据《尔雅·释地》记:“大陆曰阜”。《说文》:“阜,大陆也,山无石者。”《释名》:“土山曰阜”。又《风俗通·山泽》:“阜者,茂也.言平地隆踊不属于山陵也。”东汉应劭曰:“曲阜在鲁城…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的非汉语地名续文/陈桥驿《汉书·西域传》无雷国条下:“北与捐毒,而西与大月氏接。”颜师古注:“捐毒即身毒,天笃也,本皆一名,语有轻重耳”。清徐松在《汉书·西域传补注》中指出:捐毒在葱岭东,为今布鲁特地,身毒在南山南,为五印度地。二国绝远,颜君比...  相似文献   

4.
彭雪开 《中国地名》2014,(10):71-73
花垣,亦称花园、花园寨。作为军事、行政区划地名,历有崇山、永绥、元里、花垣之称,皆有历史文化依源。今依次作初步考释。 崇山,何以为名?崇,《说文》:“崇,嵬高也。”段玉裁注:“嵬高”为“山大而高”。古文中“崧”、“嵩”通“崇”。《释山》、《毛传》皆曰:“山大而高曰崧”。古今文中有近20种释义,其本义指山大而高。山,《说文》:“山,有石而高。”王筠旬读:“无石曰丘,有石曰山。”《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古今文中有数种释义,其本义指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今有学者认为:此崇山当指今湖南凤凰县西部和贵州省松挑苗族自治县东部边境的腊尔山。这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5.
文际平 《中国地名》2011,(10):56-57
2011年7月16日。《佛山日报》刊登了招泽江“地名岂能随意用字”一文,读后颇有感触。招文以佛山“上朗村招永思堂族谱”、“下朗村明礼堂《朗月边招氏家谱》”等为例,力证朗边、上朗、下朗为地名的标准用字,断言目前佛山通行的“上塱、下塱”属于不规范用字。主张将上塱、下塱及相关地名塱沙路、塱宝西路、塱宝中路等加以规范,将“塱”更正为“朗”。笔者十分赞同招先生关于规范地名用字的建议,然而,对于更“塱”作“朗”的意见却持异议。  相似文献   

6.
商王仲丁都敖地望郑州商城说(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里谈到商王仲丁迁都时,只说:“帝仲丁迁于敖。”裴■《史记集解》引孔安国曰:“‘地名’。皇甫谧云:‘或云河南敖仓是也’。”司马贞《史记索隐》:“敖亦作嚣,并音敖字。”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荥阳故城,在郑州荣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也。”(51)关于敖之地望,各家说法不一,归纳起来敖地望有四说:一为仲丁都敖地望山东沂蒙说;(52)一为仲丁迁敖地望河南开封说;(53)一为仲丁都敖地望山东境内说;(54)一为仲丁都敖地望郑州(商城)说。(55)在这四说中,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7.
据考古学家报道,汉代马王堆中发现的未腐烂的2000多年前的西汉古尸手中就握有丁香。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药,早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即有记载,称之为“丁于香”。丁香人药最早见于南朝齐梁陶弘景的《名医别录》里,称之为“鸡舌香”。丁香是植物丁香树的花蕾,因为其形像“丁”字,且有强烈的香味,故称之为了子香,简称丁香。又因之花蕾干燥后酷似鸡舌,又名鸡舌香。日本《和汉药考》中还有“百里馨”、“瘦香娇”、“如宇香”等雅名。我国唐代诗人陆龟蒙《丁香》诗中赞之“殷勤鲜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香”。五代南唐主李煜…  相似文献   

8.
绿松石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自新石器时代以后历代文物中均有不少绿松石制品,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传统玉石。古人称其为“碧甸子”、“青琅秆”等。1927年,中国地质界老前辈章鸿钊先生在其名著《石雅》中说:“此(指绿松石)或形似松球,色近松绿,故以为名”。  相似文献   

9.
黄炜 《中国地名》2014,(10):50-51
孙过庭(646—691),名虔礼,字过庭。唐朝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官右卫胄参军,一说官率府录事参军。工楷、行、草,师法二王。宋米芾以为唐草得二王法者,无出其右。然也有论者如窦巫讥其书为干纸一类、一字万同者。有的说他足岗阳(今浙江富阳)人,有的说他是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他在《书谱》中自称“吴郡孙过庭”,应该是苏州一带的人。  相似文献   

10.
三、宁新中更名安阳之所在1、安阳城和宁新中今焦作市东北17公里处有一村庄,名叫安阳城。曾是安阳城人民公社管委会驻地。此名称的历史,至少在北魏时就有了。《魏书·地形志》载北修武县已有安阳城。《修武县志》载南阳城曰:“春秋南阳城在县北三十里,又名安阳城。”《水经注·清水》云:“修武,故宁邑,亦曰南阳矣。”这里说明“修武”、“南阳”、“宁”和“安阳”似乎是一地。又《括地志》云:“怀州获嘉即古之南阳。”清吴作信撰《汉书地理志补注》载获嘉县条云:“环宇通志:获嘉县在卫辉府西南百里。本殷之宁邑,周之修武也。…  相似文献   

11.
闲语室名     
室名也叫堂名、斋号,多以堂、室、斋、居、轩、亭、庵、屋、庐、房、馆、巢等名之,范围大的还称楼称阁。据载,给居室、书房取名之风,殆始于汉晋,兴于唐,盛于宋元明清而延至于今。 东晋王嘉《拾遗记·汉武帝与李夫人》载:“帝息于延凉室,卧梦李夫人授帝蘅芫之香。帝惊起,而香气犹着衣枕。帝弥思求,终不复见。涕泣洽席,遂改延凉室为遗芳梦室”文中的“延凉室”、“遗芳梦室”皆室名。晋左思《咏史》诗“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中的“扬  相似文献   

12.
在安徽省北陲,有一个字义优美,字音(?)琮的县名——灵璧县。这里珠藏川媚,璧蕴山辉,钟灵秀毓,有石皆珍,是举世闻名的“磬石之乡”。古代以“灵璧”二字名县,是取“山川灵秀之钟,石皆璀璨如璧”之义。灵璧境内,美石繁多,光怪陆离,琳琐琅歼,各色纷呈,美不胜收。而就在其国际上称著,并卓有历史价值的应首推磬石。灵璧磬石即《尚书·禹贡》所称“泗滨浮磬”。其山名磬石山,在灵璧县城北35公里,北临泗水,山周多沼泽,古代洪水环绕,磬石山如浮水面,故有“泗滨浮磬”之称。《玉海注》和《文献通考》均记载甚详。  相似文献   

13.
翟军 《中国地名》2014,(12):52-52
“霸王别姬”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一个传说,由此演绎的戏曲、影视作品为数众多。关于虞姬,有论者云,虞姬名妙弋,原为张家港虞家巷人。虞姬其人,最早出现在司马迁著的《史记》一书中。《史记·项羽本纪》云:“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歌数阕,美人和之。”除开这两句,别处再未涉及。对虞姬其名,一说虞为名,一说虞为姓,也有人认为虞姬可能是虞国的后人,姓姬,为了区别其他的姬姓女子,便称之为虞姬。还有虞姬真名为虞薇等其他几种说法,至于虞姬名妙弋一说,并不多见,很可能是影视、戏曲艺术的编造附会。  相似文献   

14.
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南麓的白头山,穿山越谷,蜿蜒而下,向西南流经吉林省集安,过辽宁省丹东市至东港市,注入黄海。全长795千米,流经吉林境内489千米,流经辽宁丹东地区境内306千米,可谓源远流长。然而,关于鸭绿江的名称,自古迄今,说法不一,对其含义之解也有望文生义之嫌。唐代杜佑(735-812)《通典》解释说:“马訾水-名鸭绿江.源出白山,水色似鸭头,故俗名之”大清《嘉庆一统志》六七《吉林》基本照抄《通典》之说。今《辞源》说:“古称马訾水,一名盖州江。其水如鸭头,故名鸭绿江”。《江海春秋》一书说:“汉称马訾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名》2009,(6):22-26
一、老姓:一个源于老子的姓氏 关于老姓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源于老子。这种说法主要源于对老子姓氏的考证,认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李姓源于老姓。古文字学家唐兰认为,老子姓李名耳的说法不确切:“据当时人普通的称谓,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称,因为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曾子、阳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书中丝毫没有姓李的痕迹”。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毛泽东说:“不但要懂碍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因为没有过去就不会有现在,也不会有将来。在我们纪念《地理学与国土研究》(现更名为《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出版20周年的时候,怎么能忘记它的创始人陈传康教授呢!  相似文献   

17.
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作者高鹗的祖籍问题,是胡适先生最早提出来的。1921年春,胡适先生在《致顾颉刚托查高鹗之履历书》的信中说:“我想一考高鹗。此人在嘉庆辛酉己为‘侍读’不知有法子考出他的籍贯与中进士翰林的年月吗?”顾先生在《答胡适查得关于高鹗及曹寅的材料书》的回信中写道:“高鹗的名字,在国子监见到了。他是镶黄旗汉军人,乾隆六十年乙卯科进士,殿试第三甲第一名。这与先生所设‘他中进士在乾隆庚戌与嘉庆辛西之间’的假定相合。又可见先生藏的程排本红楼梦高鹗名字上模糊的一字,是‘岭’字,铁岭是奉天府的属…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大水的地望,《墨子·三辩》:“汤放桀,于大水。”大水在此作何解释,清毕沅无释,孙诒让引苏云案:“《列女传》云:‘流于海,死于南巢之山。’《尚书大传》:‘国君之有也,吾闻海外有人,与其属五百人去。’与此言合。”孙氏在此似未说大水是否是地名,说《墨子》所谓“汤放桀,于大水”与《尚书大传》所言相合,末知何据?《尚书大传》曰:“汤放桀也,居中野。士民皆奔汤,桀与其属五百人南徒千里,止于不齐。不齐士民往奔汤。桀与其属五百人徒于鲁。鲁士民复奔汤。桀曰:‘国,君之有也。吾闻海外有人。’与五百人俱去。”《周…  相似文献   

19.
彭雪开 《中国地名》2014,(10):55-58
《宋史·西南溪峒蛮》:“初,北江蛮酉长最大者曰彭氏,川有三,曰上、中、下溪州,又有龙赐、天赐、忠赐、保靖、感化、永顺州六……总二十州,皆置刺史。”1999年《湘西州志·大事记》:“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四年(910)彭士愁为溪州刺史,据地自雄,分其地为上、中、下三州,又设永顺等州,计20州,皆置刺史。”“永顺属地有中溪州、下溪州、溶州、渭州、永顺州,永顺之名始于此。”自此,记于国史。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名》2011,(12):24-25
关于锦州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锦州之名始于辽代,起源小凌河。据《奉天通志》载:“小凌河古名唐就水,又日参柳水,辽称小灵河。金、元易灵为凌,明迄今仍之,源出热河省凌源县,迳锦县城西北三里左受二郎泉河,又东南过北宁铁路,绕城西南而东,以其回旋如锦名日锦川,县名亦取于此”。据《明一统志》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