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显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在近岸海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显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及其改进分解算法对南海月平均流和海面起伏进行了数值模拟,与隐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相比,计算时间可省3-5倍,具有良好的时间效益,而且,其计算效果不比稳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差。因此,显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及其改进分解算法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用显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及其改进分解算法对南海月平均流和海面起伏进行了数值模拟,与隐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相比,计算时间可省3—5倍,具有良好的时间效益,而且,其计算效果不比隐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差。因此,显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及其改进分解算法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建立光纤布拉格光栅耦合模方程的一个高精度紧差分格式,并分析了差分格式的稳定性。Fourier分析表明线性格式是无条件稳定的。数值实验结果说明此格式保持守恒律且达到了预期收敛阶。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虑求解对称正则长波方程初边值问题的广义差分法,通过对原始方程的等价变分形式进行广义差分离散,给出全离散差分格式的误差估计,证明了格式保持原始方程所具有的守恒律,并通过数值实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高效的Boussinesq类水波数值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有限差分和有限体积方法的混合数值格式。针对守恒形式的一维控制方程,在等间距矩形控制体内对其进行积分并离散,采用有限体积方法计算界面数值通量,剩余源项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计算。其中,采用MUSTA格式并结合高精度状态插值方法计算控制体界面数值通量。时间积分则采用具有TVD性质的三阶龙格-库塔多步积分法进行。除验证模型外,重点对MUSTA格式和广泛使用的HLL格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USTA格式可用于Boussinesq类水波方程数值求解,综合考虑数值精度、计算效率、程序编制和实际应用这几个方面,其较HLL格式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黄海冬季环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兴泉 《海洋与湖沼》1996,27(5):546-555
在北黄海和渤海冬季环数值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其进一步改进的数值差分格式,对整个黄海的冬季环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数模结果表明,改进的差分格式完全保持了计算海区的总能量和总质量守恒。就环流的总趋势而论,数据模拟结果与由资料所分析的结果几乎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求解一维全非线性Green-Naghdi水波方程的中心有限体积/有限差分混合数值格式。采用结构化网格对守恒形式的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和积分,界面数值通量采用有限体积法计算,剩余项则采用中心有限差分格式求解。其中,采用中心迎风有限体积格式计算控制体界面数值通量,并结合界面变量的线性重构方法,使其在空间上具有四阶精度,通过引入静压重构技术和波浪破碎指标使模型具备处理海岸水-陆动边界及波浪破碎的能力。时间积分则采用具有总时间变差减小(Total Variation Diminishing,TVD)性质的三阶龙格-库塔法进行。应用该模型对孤立波在常水深和斜坡海岸上的传播过程及规则波跨越潜堤传播的实验进行了数值模型研究,数值计算同解析解及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对耦合Schr?dinger方程组提出1个线性差分格式并对其进行分析,证明格式保持原方程组的守恒律,证明格式依L2模稳定性和先验误差估计,对孤波碰撞的多种现象进行模拟,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一维海冰热力模式的守恒型差分格式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程斌 《海洋通报》1996,15(4):8-16
根据前人研究的一维海冰热力模式,考虑到方程的特点,采用积分插值法构造了守恒型差分格式,并对海冰热力模式所描述的冰内热扩散传导和冰底厚度的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当冰面覆盖积雪时,用该解法同样计算了雪层内的热扩散,考虑冰雪之间的热力相互作用后,得到冰厚在有雪盖情况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三维模式导出二维数值模式,采用守恒型空间差分格式对渤海风暴潮进行数值模拟。同时采用由三维模式导出的任意形式的底摩擦表达式,找出适用于渤海风暴潮的底摩擦参数。对曾经发生在渤海的四次较严重的风暴潮进行数值后报并与实测资料相比较,证实预报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和灰色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模型来预报卫星钟差.首先利用灰色模型估计的残差建立二次多项式模型,预报以后历元的残差修正值,然后和灰色模型的预报结果相加.并分析了利用不同历元个数的残差建模所得组合模型的精度,将组合模型与灰色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的预报精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相对于灰色...  相似文献   

12.
蒸发波导易发生在海洋等水体之上.为了深入研究蒸发波导预测模型的诊断预报技术,本研究依据目前最新的非迭代海-气通量算法,建立了非迭代通量算法蒸发波导预测模型-NEW模型,进而对新模型进行了敏感性试验,且用我国近海试验数据进行了检验.最后将NEW模型与目前使用广泛、效果较好的4种蒸发波导模型(即P-J模型、Babin模型、NPS模型和伪折射率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不同模型蒸发波导高度随气象海洋要素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非迭代通量算法模型与传统模型对不同海洋气象要素的敏感性响应是一致的.不稳定层结条件下NEW模型对蒸发波导的诊断结果接近于Babin模型和NPS模型,而稳定条件下略高于NPS模型.试验表明NEW模型可以有效地诊断预报蒸发波导.本研究系统阐述了非迭代通量算法模型的建立和适用情况,为蒸发波导预测诊断算法的更新和模型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移动曲面模型的GPS高程拟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移动曲面模型具有连续性函数模型和离散性函数模型的双重特征,是GPS高程拟合模型中一个比较有应用优势的模型。推导出了该模型的一般形式,并用该模型进行了一个实例计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15.
郭睿  黄张裕  孙瑞  王尚祺 《海洋测绘》2021,41(4):61-64,73
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建立完善,北斗系统的单频电离层模型从BDSKlob模型发展为BDGIM模型,适用范围扩展至全球。为深入分析BDGIM模型在磁暴期间的精度,分别利用磁暴期和磁平静期观测数据,计算BDGIM模型、BDSKlob模型以及GPSKlob模型在磁平静期与磁暴期间改正效果,分析BDGIM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在磁平静期BDGIM模型平均改正率最高,在磁暴期3种模型精度均有所下降,BDGIM模型和BDSKlob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变化较小,均在0.7TECU以内,GPSKlob模型变化最大,为1.88TECU。结果表明在磁平静期和磁暴期,BDGIM模型的精度与适用性均优于另外两种模型。  相似文献   

16.
动床模型试验布置模型沙是模拟泥沙运动试验中的关键。模型布置模型沙之前,依据相似理论,按照一定的几何比尺选择适当的模型沙,这对于确保试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提高试验精度尤为重要。本文以一港口物理模型试验为实例说明模型沙选择和布置模型沙对模拟泥沙运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一般的回归模型中误差方差的二次型估计的容许性,研究方法是模型的整体转化和局部转化,结果有:(1)二次约束下的线性模型等价于相应的无约束的线性模型。(2)线性(齐次或非齐次)等式约束下的线性模型等价于某个无约束的线性模型。(3)单个非齐次不等式约束下的线性模型等价于某个无约束的线性模型。(4)通过例子证明了多个线性不等式约束的线性模型不能等价于某个无约束的线性模型。(5)某类非齐次二次型估计的容许性等价于相应的齐次二次型估计的容许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遥感影像成像时的空间投影模型并顾及全球DEM建立了一组虚拟的三维控制点用于求解RPC模型,解决了严格成像模型未知或过于复杂难以建立,同时控制点数量严重不足时RPC模型的求解问题。试验证明该方法理论严密,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水下溢油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Lagrange积分法和Lagrange粒子追踪法建立了一个水下溢油数值模型。该溢油模型由两个子模型组成:羽流动力模型和对流扩散模型,其中羽流动力模型用以模拟溢油的喷发阶段和浮力羽流阶段;对流扩散模型用以模拟溢油的对流扩散阶段。通过数值实验,结合实验室水槽实验和水下溢油现场实验的观测资料进行模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一致性较好,从而验证了本文溢油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羽流动力模型为对流扩散模型提供源,海流、海水的垂向密度结构和油滴的直径分布是影响溢油在对流扩散阶段运动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A numerical model for wave propagation in a harbour is verified by use of physical models.The extended time-dependent mild slope equation is employed as the governing equation,and the model is solved by use of ADI method containing the relaxation factor.Firstly,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of waves in front of rubble-mound breakwaters under oblique incident waves is determined through physical model tests,and it is regarded as the basis for simulating partial reflection boundaries of the numerical model.Then model tests on refraction,diffraction and reflection of waves in a harbour are performed to measure wave height distribution.Comparative results between physical and numerical model tests show that the present numerical model can satisfactorily simulate the propagation of regular and irregular waves in a harbour with complex topography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