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通过卤(盐)井的维修施工,消除各种井内故障,恢复生产能力,使卤(盐)井达到设计开采量,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利用地下宝贵的资源。技术割管在卤(盐)井可将悬挂在溶腔内的技术管按设计要求割断,并掉入溶腔,从而实现卤(盐)井的第二梯度开采;对对接井而言,则可排除溶腔内堆积的沉淀物对直井的不利影响,实现斜井进水直井出卤开采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正常的卤(盐)开采运行模式。我单位经多年的工程实践,已形成了较合理有效的卤(盐)井维修施工工艺,现介绍卤(盐)井割管维修施工中一些关键工艺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2.
盐岩储气库最佳采气速率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由于已采盐矿存在着大量的采卤溶腔群,对采卤溶腔群进行改造作为天然气储存库使用,能有效缩短储气库的建设周期,并消除采卤溶腔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基于盐矿地质资料、盐岩的力学试验及本构关系分析,对作为西气东输储气库使用4口采卤溶腔群进行了研究,通过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该溶腔群在不同采气速率下盐腔周的应力状态和体积变形规律,并通过分析,对该溶腔群的最佳采气速率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15~19世纪中国与欧洲均以柴草和煤炭为燃料,经提升、运输等程序把海水、地下卤水运至熬盐场进行熬盐。欧洲使用木管输卤,用方型铁锅或铅锅熬制,而中国则用竹管输卤,以圆型铁锅和竹盘熬制,同时中国还采用天然气为熬盐燃料。把海水分段(池)日晒蒸发制卤、结晶制盐的工艺,欧洲始于中世纪末,中国则形成于唐(盐池卤水),完善于明,并逐渐向沿海扩展。中国于1835年凿成世界上第一口深逾千米的盐井;欧洲于16世纪末,在地下120m深处用水平巷道开采盐矿。中世纪末,欧洲用采矿法和水溶法开采地下盐,1792年从50m深的井下用蒸气机代替马匹汲取卤水。  相似文献   

4.
淮安市盐矿包括淮安盐盆盐矿和洪泽盐盆盐矿,这两个盐矿的物源和控矿因素一直存在争议从而影响以后的找矿方向。为此,从淮安市盐矿所处大地构造位置、赋存地层、气候等条件进行了探讨。据此推断淮安市盐矿中洪泽盐盆盐矿和淮安盐盆盐矿均为海水留滞在适宜位置,经后期干热气候蒸发并埋藏成岩所致,具有同样的成矿机理,只是时间有差异、地点有差异。通过以上成因分析,对比周边地质条件和环境,认为同属盐阜坳陷带中的管镇、津里次凹及涟北涟南凹陷有相似的成矿成盐条件,是盐成矿的远景成矿区,其中涟北涟南凹陷中的次凹是更值得关注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杨云清 《安徽地质》2013,(2):129-131
水溶法是井矿盐开采的主要方法,建井在井矿盐开采中起着关键作用;根据本矿区的地质条件、钻采方式、井身结构、技术措施等因素,我单位已形成了较合理有效的卤(井)井钻井施工工艺,现介绍卤(盐)井钻井施工中一些关健工艺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6.
随着岩盐矿床逐步得到开发利用,盐矿开采过程中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目前对盐矿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以理论研究居多,鲜有实际监测数据支撑,虽然有少量盐矿开展了监测工作,但其监测范围也多限于单个矿区、监测内容多为单个地质环境问题(如地面沉降的专项监测)。洪泽盐盆地质环境监测网是我国首个在整个盐盆范围内(覆盖现有开采区及规划开采区)统一规划建设的、集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污染为一体的综合监测网络,它的建设不仅极大地全面推进了洪泽盐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进程,而且其建设经验、监测手段、运行管理模式也为其他地区盐类矿床的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同时,长期的监测数据也能为进一步研究盐矿开采区的地质环境问题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蒙庆 《化工矿产地质》1997,19(3):207-212
陕北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一、三、五段中有7次聚盐期所形成盐矿的规模、品位、质量优于苏、鲁、川、豫已开发的盐矿。该区盐矿顶板埋深在1700m以下,开采技术条件良好,可采用单井对流、井间连通的生产工艺进行开发。通过对矿区采盐、制盐,盐化工生产等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各项指标估算,认为开发陕北地区盐矿将对促进陕北地区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岩生 《江苏地质》2019,43(2):329-333
通过江苏洪泽顺河集南石盐矿样品室内水溶试验,研究该盐矿的水溶性能。结果表明:该矿上溶溶解速度和溶蚀速度大,侧溶溶蚀速度小于上溶溶蚀速度,但样品侧溶角小、溶解空间大、卤水膨胀率低,有利于水溶开采时水资源的利用;水不溶残渣膨胀率平均仅为2.18%,溶腔被残渣充填范围小,有利于上溶生产;残渣中的石盐残留量为23.03%~35.60%,开采过程中损失较少,利用率较高;卤水成分中NaCl含量高,有利于进一步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9.
张旭  郭家轩 《探矿工程》2021,48(11):66-71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定向水平井连通法开采技术虽已日渐成熟,被广泛应用到采卤、采碱等水溶开采领域,但在开采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井堵现象。宁晋石盐田4对卤井,自连通投产后多次发生堵塞,经过修治后运行一段时间再次出现井堵,频繁井堵致使卤井采卤周期短、经济效益差。针对该区采卤井频繁堵塞情况,结合钻修井过程遇到的各种事故和采卤车间提供的相关数据,经过认真分析总结,主要从盐层蠕变挤破套管、夹石岩粉等杂物沉淀和盐结晶堵塞通道3个方面,阐述了宁晋石盐田的井堵原因及预防措施,可为以后卤井修井及新建卤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溶性开采盐矿的溶腔发育状况对于盐矿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三维地震勘探很好地消除了各种干扰,使顶底板成像清晰,准确地掌握了溶腔的发育情况、顶板破坏层度等,有效解决了安全生产与盐岩开采率之间的矛盾,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