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丁毅 《今日国土》2011,(11):44-45
《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政治、军事智慧的长篇历史小说,毛泽东早年到韶山井湾里私塾读书时就喜读此书,三国故事从此"在毛泽东生命中扎下了根"。这部小说是否影响到他的诗词创作呢?笔者看来,这种影响不但有,而且是深层次的,已经到了"水中着盐不留痕迹"的程度。一、"金沙水拍云崖暖"之"暖"  相似文献   

2.
荷花盛开的季节,我终于到了韶山,圆了半个世纪的梦。细想起来,像我这样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学习着毛泽东思想、沐浴着红太阳光辉一路走来的共和国同龄人,哪一个不是对韶山充满深情和向往?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的双脚始终没能踏上韶山的土地。这次由于赴岳阳考察  相似文献   

3.
凌申 《地图》2005,(4):87-88
毛泽东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在文学、历史、天文、地理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同时,他也是将地图知识运用于革命实践的光辉典范。地图,成为毛泽东指导中国革命实践、进行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工具,伴随他走完了光辉的革命征程。  相似文献   

4.
延安初识毛泽东1937年,陈伯达带着妻儿,辗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一次偶然的机会,陈伯达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那是一次由毛泽东参加的理论座谈会,讨论孙中山的思想。会上,对孙中山思想的阶级性发生了争论。一种意见说,孙中山的思想属于小资产阶级;另一种意见则认为  相似文献   

5.
宋向阳 《地图》2001,(4):58-59
1993年邮电部发行了一套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编号为 1 993 - 1 7,全套 2枚 ,画面都采用毛泽东肖像油画。其中第 2枚画的是晚年的毛泽东坐在书房的沙发上 ,沙发旁的茶几上放了一本打开的地图集 ,掀开的那一页是一幅世界地图。从地图的内容和图集与周围物体的大小比例关系推测 ,这是一本 8开《世界地图集》。画面上的这本地图集不是可有可无的 ,它是一个重要的道具 ,画家借此告诉我们 ,毛泽东晚年依然关注着世界政局的风云变幻。如果没这本地图集 ,我们只能将画面解释为毛泽东读书读累了 ,坐在沙发上养养神 ,这样一来 ,画面的思…  相似文献   

6.
《今日国土》2012,(3):47
陈垣这个曾经在史学界如雷贯耳的名字,对于如今的人们来说,已经有些陌生。他是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作为一位史学大家,他没有那些广为流传的坊间小段子。有些人知道,毛泽东主席曾在国宴上向人介绍"这是陈垣先生,读书很多,是我们国家的国宝"。  相似文献   

7.
陈晋 《今日国土》2011,(2):42-44
有一种误解,以为毛泽东读史,只读中国的,对外国的,他不大了解。其实,毛泽东也喜欢读世界史,英国作家威尔斯的《世界史纲》,就是他长置于床头、经常要翻阅的一本书。他既读世界通史,也读  相似文献   

8.
王志会 《地图》2003,(6):77-77
最近,笔者收藏到一部1948年5月初版,由时称东北书店出版发行的《毛泽东选集》。这部6卷合订本,页数999页,内收毛泽东于1927年3月著述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至1947年12月撰写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55篇论著。更为独特的是,在这部“选集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有5幅配文地图  相似文献   

9.
王志会 《地图》2004,(5):74-75
涉足古玩市场的我.偏爱“毛泽东专题收藏”。某日.在一地摊上发现了这本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老地图《民兵训练图册》。因首页有一段毛泽东关于“大办民兵师”的文字.这是出版物上较早出现的“毛主席语录”,与摊主讨价还价后.终以10元钱的价格买到手。回到家,仔细翻阅,这貌似不起眼的”老地图“真是不一般,一本20页的图册.浓缩着“地图”之外的风采。  相似文献   

10.
陈出云 《地图》2007,(1):42-50
1956年4月,由浙江晋京的昆曲《十五贯》一举轰动了整个北京城。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分别两度观看,连演46天,观众达7万多人,一时“满城争说十五贯”。  相似文献   

11.
《地图》2004,(6)
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缘起于喜爱历史的毛泽东. 1954年秋,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历史学家吴晗碰到一块,他们交谈的话题自然少不了历史.毛泽东谈到读历史应有一部历史地图集放在手边,以便随时查看历史地名的方位.当时市面上有好几种历史地图集,但都失之简略,充其量作为教学参考用,满足不了毛泽东读历史典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健康语丝     
《今日国土》2011,(4):47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有了这点精神,对于争取长寿也是有益的。除了精神之外,还应该有物质,这"物质"就是指锻炼身体。  相似文献   

13.
佚名 《今日国土》2011,(10):44-45
新中国成立之后,有了较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毛泽东又重新开始学习外语。十分有意思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中国与苏联友好,俄语是学校中的第一外语,而毛泽东则选择了学英语。毛泽东敏锐地感到,如若不能把握"乱云飞渡"的时局,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游刃有余,新政权的巩固、战后的复兴都无从谈起。于是,1954年10月,在新华  相似文献   

14.
沙中土 《地图》2008,(4):118-1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金擎字编绘,亚光舆地学社1950年出版,16开本,52页。看起来似乎是一本普通的地图册,可你知道吗,这就是新中国的第一本“分省地图册”,当年可是畅销书,一再重版,甚至远销世界各国。它不仅受到了普通读者的热烈欢迎,还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重视,成为了毛主席的案头必备,陪伴着主席度过了二十年的岁月,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这个被称为“地球另一端的国家”是一个孤独的大陆岛,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块由单独一个国家占据的大陆。从世界地图上看,澳大利亚像一片巨大的树叶,孤零零地漂泊在烟波浩渺的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下方,给人以远离尘世、静谧逍遥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塔下村是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的一个行政村,2003年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景观村落"。自从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山村每天游客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领袖的读书无禁区没人能统计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包括他的图书报刊秘书逄先知。毛的阅读范围,从历史、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方法"刁钻"甚至充满颠覆性。他把水浒  相似文献   

18.
陈助兴 《地图》1992,(2):17-18,T001
本文叙述的是如何通过一定的制版处理,利用黑白晕渲稿在图上印出彩色晕渲。一、问题的提出在以往的大量地图中,采用晕渲法表现地形地势都是在一色底色上用灰色印晕渲。在印刷过程中,晕渲专有一版。这种方法,从工作上看增加了一块印刷版;从效果上看也不够理想,印出的晕渲对地形地势的表达能力不强。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用彩色晕渲代替黑白晕渲。彩色晕渲虽然好,但做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印  相似文献   

19.
阿手 《地图》2014,(3):36-43
我本以为上水跟沙田、大埔等新市镇没有什么差别,但在这里的生活体验却完全改变了我对这个墟镇的想象。在这个香港最边缘的地方,我看到了本土历史遗失的一块重要拼图。  相似文献   

20.
张力 《中国测绘》2014,(2):32-35
时针拨到20年前——1993年,在北京西单附近的一座小院落里,诞生了我国第一台商用车载卫星导航仪。由北京赛达科贸公司研制的这个产品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汽车在公路上疾驶,车内的一块9时液晶屏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