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群众运动的深入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对影响粮食生产的自然灾害做出准确的预报。下面是我们预报春雨和倒春寒的一点体会。 1.土黄天与春雨我县群众经验中的所谓“土黄天”是指正土黄(即霜降前三天往后推18天)和反土黄(再往后推18天)之总称(即相当于公历10月下旬到11月底)。我县流传的“看土黄,知春雨”、“要知  相似文献   

2.
王裁云  邓传芝 《气象学报》1965,37(3):328-332
本文是通过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流行的一条谚语“冬在头,雨水早”的验证,得出了一条预报西双版纳地区和昆明5月份雨量的指标;又根据这条谚语,找出了环流前后制约的若干关系。这种关系,不但为谚语提出了解释,而且可用来作云南省的雨季开始期和5月份雨量的预报。而这种预报,对决定云南省水稻的种植面积,以及各种农业生产措施的安排,都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洪声 《气象》1978,4(4):18-19
一、引言 5月,历来是宾川由干季向雨季转换的主要时期,也是集中栽插水稻、播种旱地作物的月份。由于这个过渡月份月雨量年际变化极为悬殊,必须有较准确的气象预报,方能适应农事活动的需要。 有关天气气候分析表明,我地每年5月雨量的多寡(一般也预示着雨季开始的早迟),与印缅低压及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密切相关。本文即是从这一线索出发,提出利用5月第一候本站地面温压资料计算相关b值,用以反映环流形势,定性判别5月份雨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4.
初夏孟加拉湾风暴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玉柱 《气象》1981,7(5):5-7
初夏的5月,是云南由干季转入雨季的过渡月份。雨季能否正常开始,与孟加拉湾有无风暴影响云南息息相关。因此,揭露认识初夏(5月)孟加拉湾风暴(下称孟湾风暴)的特征,对云南的预报服务工作很有必要。 孟湾风暴活跃的阶段,是在冬季风和夏季风的交替时期,即每年的5月和10—11月。前者,初夏孟湾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勐仑地区降雨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分析我国内陆热带地区的降雨特征及变化规律,利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西双版纳,勐仑)12年(1992-2003年)的雨量观测资料,对勐仑地区的降雨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勐仑地区1992~2003年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55.1min,干、雨季分别占全年降雨量的15.8%和84.2%;降雨量在各月的分配为典型的单峰型曲线;昼、夜雨量相当,干季夜雨量略占优势,而降雨量较大的6、7月份则昼雨更占优势,6-8月的14-18时为全年降雨量的高值中心;年平均雨日为147d,雷暴日为96d;降雨强度分布的季节差异较大,干季以小强度降雨为主,而大雨基本集中在雨季,〈25 mm/d的中小型降雨占了全年总雨日的91%。从12年的变化趋势来看,年、干季和雨季的降雨量、雨日及夜雨量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而昼雨量趋于平稳;除干季外,年、雨季的雷暴日都有所下降。可以认为,西双版纳地区降雨既有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由此带来的森林水文生态效应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天气分析与预报·高原东北侧暴雨天气系统剖析青藏高原的雨季一次热带风暴引起的大雪张掖地区区域性春寒的分析与 预报对临夏地区春季和夏初干早的 分析用完全预报法制作要素预报的初 步体会用模糊聚类试作秋季寒潮动力统 计预报酒泉大风的短期动力统计预报西北区一次强寒潮和特大降水天 气分析重视“三线”分析认真寻找 指标1979年4月12日陇东大雪成因高原东侧的一次连续性暴雨伏旱结束时的一次暴雨剖析高原西南气流突发性和我区大、 琴雨关系连阴雨中攀雨的特征B棋式在盛夏季节的预报能力对B模式预报秋季连阴雨的检验B模式在我区降水…  相似文献   

7.
《气象科技》1975,(6):33-34
群众经验“春风唤秋雨”、“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反映了天气演变存在着180天、150天的韵律关系,采用这种韵律关系,关键在于确定冷空气活动过程的预报指标。群众看天经验有很多是以风报雨,我们受到启发,采用了一月中最多风向作为预报因子,点绘最多风向曲线图,配合高空风时间剖面图、地面要素时间剖面图,构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安乡县位于洞庭湖区,全属冲积平原。历年年平均气温为16.6℃,无霜期280天,年降水量1239.8毫米,年雨日133天。常年雨季开始于4月6日,结束干6月20日。三个月雨量505.3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44.3%。年日照时数为1850.4小时。是湖南省商品棉主要产区之一。但由于棉花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4、5月的低温阴雨,造成烂种、死苗、迟发;中期7、8月的伏旱高温,造成蕾铃脱落,后期9、10月的秋风秋雨,影响烂桃采收,对夺取棉花高产带来很大困难。解放前,全县平均亩产皮棉只有25斤。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凉山地区2014~2015年雷电实况观测资料和地面电场资料,采用电场强度阈值预警和电场极性跳变预警两种方法对地面电场预警雷电天气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并综合这两种方法,选取电场强度E和电场变化率△E两个参数,分雨季、非雨季(包括干季和过渡季节)确定了预警阈值,并检验了预警有效性。结果表明:(1)不同季节的雷电天气地面电场预警阈值不同。(2)综合运用E和△E的预警阈值这两个参数进行雷电天气预警,可小幅度提高其预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2001年云南雨季开始偏早与孟加拉湾季风爆发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郑建萌  段旭 《气象》2005,31(2):59-63
分析2001年云南雨季开始期东南亚环流形势的逐日演变,并用OLR资料分析了雨季开始前东南亚对流活动的逐日演变。指出云南雨季开始受孟加拉湾季风影响,孟加拉湾季风爆发早且偏强,导致云南2001年雨季开始偏早,雨量偏多,在预报云南雨季开始时东南亚地区环流的季节调整及对流活动的北上应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雨季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43,自引:12,他引:31  
利用中国740站气候平均逐候降雨量对中国的主雨季进行定义,并对雨季(包括主雨季,春雨和秋雨)的气候学特征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全国主雨季最早爆发于华南中部,最晚结束于华西地区。主雨季能持续4到14候不等,雨量占年总降水的30%~60%。主雨季在中国东部为季风雨季,自南向北推进;在西部受西风带影响,北方略早于南方, 且局地性强。中国雨季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中国气候的夏季降水时间序列主要反映了季节循环特征, 但气候季节内振荡(CISO)对东部雨季的持续和推进具有明显的调制作用,其中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以30~60天周期为主。  相似文献   

12.
冻土与降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位于长城沿线风沙区,年降水量平均只有350毫米左右,干旱是我县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凡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的年份都是干旱年,1957年以来共有11个旱年。因此,做好年雨量的长期预报,对为农业生产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以“冬冷年景好,冬暖要遭旱”等群众看天经验为线索,用冬季(12—2月)的平均气温和冻土深度变化寻找与历年降水量的关系,初步得出冬季平均气温≤-7℃时,次年降水量一般偏多,≥-5.5℃时,次年降水量偏少;当年最大冻土深度<100厘米  相似文献   

13.
1973年5、6月间,该站发布了三次重要转折性天气预报:1.5月25日预报:“5月26日—6月2日,全县没有中雨以上降水过程,希继续加强抗旱工作”,实况是8天合计雨量为9.4mm。2.6月6日预报:“6月9日—14日,我  相似文献   

14.
热带海温变化对云南初夏干湿转换季节雨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通过相关分析、诊断分析以及数值模拟试验来研究热带海温异常对云南初夏干温转换季节雨量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前期热带海温异常对云南初夏干湿转换季节雨量有明显的影响,海温与雨量的显著关相关区与Walker环流的上升下沉支相对应。提前的时间尺度越长,海温所提供的可预报信息越少;时间尺度越短,提供的可预报信息越大。诊断分析及 数值模拟研究还表明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暖位相期,孟加拉湾地区的季风低压和初夏索马里附近的越赤道气流及印度洋西南季风减弱,反之则加强。海温变化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到季风活动,从而对云南初夏干湿转换季节雨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云南省2325个国家级台站和区域自动观测站逐小时降水数据,分析了2014~2018年云南雨季和干季的降水量、降水频次和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关键区域的降水日变化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受复杂地形影响,云南不同区域降水特征差异显著,且与我国东部地区显著不同。年均降水量大体呈西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对于云南西北部的怒江河谷地区,干、雨季降水均为夜间峰值,降水频次高,但强度较弱。对于云南最西部(99°E以西)的保山德宏地区,该地区累计降水量为云南最大,这一区域各台站日变化峰值均较为一致地出现在上午,在陆地地区较为少见。相邻的普洱和元江河谷位于云南南部(23°N以南),雨季两区域降水相当,但元江河谷在干季与雨季均为突出的夜间至清晨降水峰值,普洱地区雨季则是明显的午后降水峰值。云南中部地区降水量较周边地区明显偏小,该地区降水频次在雨季主要表现为清晨峰值,而在干季却是午后峰值更为突出,这也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日变化特征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利用17年卫星TBB及云南雨量资料,研究了热带TBB演变与云南雨季开始期及5月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孟加拉湾至中南半岛上空TBB≤-10℃的主对流云云涌稳定通过20°N,TBB≤-20℃强对流区北移到18°N附近,而且TBB≤-5℃区稳定控制云南时,云南大部分地区雨季开始。云南5月少雨年,孟加拉湾至中南半岛上空TBB≤-10℃位置偏南且为正距平区控制,云南为TBB正距平区,对流活动偏弱;云南5月多雨年,上述地区的TBB场分布特征则反之。同时还提出了利用TBB资料跟踪预测云南雨季开始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县群众中有“五九雨雪应秋伏”的说法。几年来,我们对这条群众看天经验,通过反复验证和使用,逐步提高了认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起初,我们认为这条谚语可能揭示了“五九”雨雪与“秋水”的对应关系,但通过验证,结果并不好。究竟“秋伏”是指的哪一时段呢?经过进一步向群众作调查,才了解到当地群众把“莳梅雨”以后的雨水统称为“秋水”,而对莳梅后期至立秋这段时间就称为“秋伏”。我们过去拿立秋后的雨水与“五九”雨雪量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学大寨”大好形势推动下,国营橡胶农场1975年超额完成了任务,1976年要实现胶产量翻一翻。如何保证胶水不给雨水冲掉,对我们这个多雨地区来说,割胶天气预报是我们农场气象站的主攻任务之一。目前,我站预报割胶天气有以下几种方法: 1.用20时的饱和差变化曲线预报割胶天气<见图1,适用7、8、9月)。 图1是20时饱和差曲线。12小时雨量是当晚到次日09时雨量,24小时雨量是当日20时至次日20时雨量,08时风向是次日风向。  相似文献   

19.
《气象科技》1978,(4):27-27
我们通过学习群众经验:“冬暖夏涝”与“春寒夏涝”等对照单站资料分析,对讯期(4—9月)有无洪涝发生的规律有一个初步认识并制作了一个简易预报方法。我站洪涝的标准是:汛期任意10天雨量大于200毫米或4—6月雨量大于800毫米就定为有洪涝。以冬季11月、12月、1月三个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之和表示冬暖(以B表示)。以2月、3月平均最高温度之和表示春寒(以A表示),用春寒减去冬暖  相似文献   

20.
林县小店公社七泉大队气象哨农民气象员张启才同志的看天经验中有一条:“雪前雷雨水偏少”。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在学习群众经验过程中,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雪前雷”与气候异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