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浊积岩分序级描述技术是在前人研究与勘探实践基础上,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较为前沿的地震沉积学理论,分析层序内部结构,明确了浊积岩发育序级的划分原则、对比和划分方法;以地震资料为基础,充分发挥了井震结合的优势,形成了浊积岩的地震识别模式的建立方法.本次研究建立了东营凹陷沙三段和沙四上不同类型浊积岩的地震响应模式,形成了浊积岩分序级描述技术;该技术可以用来预测新的浊积岩发育区.东营凹陷油气勘探实践证明,在浊积岩分序级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勘探优化部署,可以有效的提高浊积岩油藏的勘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以东营凹陷孔店组和沙四段沉积建造和构造特征为研究对象,依托高精度三维地震反射资料,通过地震反射界面确认、沉积层厚度和构造形迹精细解剖、探讨了东营凹陷在早始新世构造变形的特点,指出孔店组晚期——沙四下段沉积期是区域应力环境发生大转折期,由此提出了油气勘探的“立交桥”式思路,勘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新近系河流相砂岩是胜利滩海地区主要的储层,储层描述是实现高效勘探开发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滩海地区岩性油藏勘探的历程,分不同阶段表述储层描述技术特点.探索阶段,应用三维地震水平切片技术发现了"人"字形河道砂体,钻探后首次发现了河流相岩性油藏.发展阶段,组合相干数据体切片、三维立体显示和分频扫描等形成了单砂体储层描述技术,使岩性油藏勘探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了砂体漏判、误判问题.完善阶段,应用河流沉积微相有序分布特征,提取地震属性参数由沉积微相控制描述储层,提高了精度.油气检测阶段,研究储层含不同流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应用叠前、叠后地震属性预测含油气性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对于薄互层,预测精度不高.对此,进一步提出了针对薄互层的叠前储层描述和油气检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地震成藏学是继地震地层学、地震沉积学和油气成藏学之后的一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分支,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及其成果与现代油气成藏理论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其研究方法、内容及关键技术分析,认为直接利用地震解释成果(构造解释剖面、岩性反演剖面、烃检测剖面等)进行油气成藏分析是其研究的独特方法,它以精细地震构造解释技术、高精度地震岩性反演技术和稳定的地震弹性参数反演及烃类检测技术为手段,以现代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结合地震资料及解释成果,在油气潜力预测和勘探开发方面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以塔南凹陷t46井区为例,发现日产近万方的油气井,论证了高精度地震岩性反演技术在隐蔽油气藏(主要是岩性油气藏)预测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地层岩性解释、构造解释、储层评价、油藏特征描述以及油藏流体动态检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油气勘探开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震属性技术能提取隐藏在地震资料中的有用信息,提高对储层有利区预测的准确度.因此,对地震属性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地震属性的发展历程、地震属性分类、地震属性提取和地震属性的优化及预测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地震属性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基山砂体沉积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惠民凹陷是济扬坳陷主要生油凹陷之一,是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基山砂体是惠民凹陷在断陷期发育的一套物源来自于西北部宁津凸起的三角洲一浊积扇沉积体系;分布范围广,横跨滋镇洼陷、中央隆起带和临南洼陷田家一带;主体沿着宿安沟呈西北向东南方向展布,在临商地区发育类型丰富的油气藏,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近年来基山砂体油藏勘探取得较大成功,但砂体的物源、沉积相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主要针对这2点进行了探讨,并将研究结论应用于勘探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准噶尔盆地腹部及准东地区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勘探对象也变得复杂,已往古凸起上的断块和低幅度背斜为主的勘探目标变得越来越少,勘探目标转向斜坡区和深凹陷的岩性油气藏成为必然趋势,此类油气藏的主要特点是:圈闭幅度较低,砂层厚度较小,横向变化快,地震识别、落实评价困难.本文针对地质难点,以准噶尔盆地准东阜11井区岩性油气藏为研究对象,逐步形成准噶尔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应用效果体系;在具体工作中利用地质、地震、测井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分析了准东阜11井区岩性油气藏特征,建立了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和方法,开发和自研出了一套适合准噶尔盆地碎屑岩岩性圈闭识别与评价的技术系列,主要包括精细的井震标定技术、精细的全三维自动追踪技术、断裂识别技术、动态构造演化分析技术、沉积微相分析技术、储层预测技术、流体预测技术及有利目标区块选择评价技术;利用此技术系列对准东地区阜11井区侏罗系三工河组(J1s)发育的岩性圈闭进行了综合预测,识别了三个可供钻探的断层-岩性圈闭,其沉积微相为扇三角洲前缘的席状砂,圈闭面积在1.75 km2~6.1 km2之间,砂岩厚度在10 m~25 m之间,油气检测处于有利位置,累计圈闭面积达12.39km2,从而扩大了该区岩性圈闭识别的数量和精度,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在煤田三维地震岩性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利用地震技术解决岩性问题在煤田勘探中一直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与其他地震反演技术相比,测井约束反演技术不仅可提高原始地震资料的垂向分辨率,而且将地震波转换为层的信息,因此正在岩性勘探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测井约束反演技术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并以开滦集团荆各庄矿某采区岩性勘探为例,说明了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在煤田三维地震岩性勘探中的具体方法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实现从构造勘探向岩性勘探阶段的转变,是煤田地震勘探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中,地震反演技术是岩性勘探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规避常规反演方法的固有限制,利用概率神经网络技术预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得到密度数据体和速度数据体,并获得相应的波阻抗数据体。对某矿区的实际地震资料采用该技术进行岩性反演,得到了较为准确的波阻抗数据体,为岩性解释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和区域地震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从牛庄油田实际出发,针对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复杂的岩性油藏的特点,总结了一套较完善的浊流砂体综合解释方法,介绍了层位标定、人机联作定量解释以及综合解释等技术环节.钻探验证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CEMP勘探的最优化电性分层解释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柯克亚山前复杂区的应用效果.针对山前带冲断层发育、构造复杂,造成电阻率剖面失真的研究难点,依据测井技术对电测井曲线的分层原理,提出了CEMP资料的最优化分层方法.并通过模型实验和生产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采用该方法,结合地震、钻井等资料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在查明山前带的地质结构特征,发现新的有利勘探目标方面显示了良好的作用.该方法的运用,在一直难以突破的塔里木盆地柯克亚地区发现了新的构造带.  相似文献   

12.
济阳孔店转型期识别标志及盆地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济阳地区孔店组与上覆地层的分界线,一直是困扰着孔店组构造层序石油地贡研究与勘探的关键问题,笔者通过区域地震大剖面的研究,首次从地震剖面找到了孔店组顶、底不整合界面.为研究孔店组原型盆地奠定了基础.研究发现东营凹陷孔店组盆地与沙河街组盆地同受北部控盆断层控制,控盆断层东部为北西向,向西转为近东西向,东部可见小角度的角度不整合;而惠民凹陷孔店组盆地受北掉的南部北东向断层系控制,形成南断北超的半地堑,与上覆沙河街组北断南超半地堑叠置,孔店组与沙四段之间有明显跷跷板现象,沙四段向南翘倾作用使得孔店组根部地层大幅度剥蚀,产生孔店组与上覆地层之间明显角度不整合.东营与惠民凹陷的孔店组盆地通过林樊家~青城构造调节带衔接,济阳地区北部沾化凹陷、车镇凹陷孔店期为零星小盆地,孔店组的油气勘探重点应放在东营与惠民,由于东营孔店组盆地所受的改造相对较少,应为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前常见测井-地震综合应用技术主要是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该技术存在两方面的研究精度问题.一是初始模型等因素影响反演的精度和分辨率,二是波阻抗的多解性难免造成反演的多解性.由于存在以上原因,有必要探索其他方式的"井震结合"研究思路,根据测井、地震信息具有地质背景成因一致的特点,提出寻找二者具有的、可相互辨识的共同地质属性的分析方法,研究认为,测井、地震共同地质属性的辨识可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测井、地震信息在地质界面上下地质成因相同.深入研究两者可相互辨识的地质属性信息,可提供地质界面的识别与追踪依据;二是对于一个具体的地质事件或地质体,也理应找到具有同一成因基础的、可相互辨识的信息响应依据.利用该方法对羊二庄某区的实践表明,在测井、地震信息成因一致性分析手段的基础上,开展测井-地质共同地质属性的辨识、追踪研究,对复杂油气区有利目标的追踪具有有效性,该研究成果被钻井结果证实.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复杂地质体的油气地震勘探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我国油气勘探工作中反射地震的发展历程,指出地震勘探中信噪比与分辨率之间的矛盾,针对中国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具有埋藏深、演化历史长、经受地质作用多,以致地表和地下条件都很复杂的特点,〖HT5”H〗提出了复杂地质体油气地震勘探的理念和方法途径〖HT5”K〗.我国油气资源多存储于复杂地质体如生物礁、鲕滩、风化壳、古潜山等储集体之中.不能完全搬用陆相油气勘探的经验.应在活动论大地构造理论指导下,根据“区域约束局部,深层制约浅层”的勘探经验,探索测区的时空演化规律,设计复杂地质体的观测系统,采取高密度连续采集技术,获取反射地震资料,再进行高分辨率与高信噪比的处理,从而使地震采集、处理与解释一体化,减轻山地采集困难,获取深部成像资料,在新的高度上寻找在复杂地质体中的油气资源.使地震勘探能在中国油气二次创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工程地震勘探综述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本文对工程地震勘探作为一门年轻的、独立的学科,其诞生和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评述。文中对工程地震勘探涉及的研究内容。与地震勘探的关系,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论述。对应用超声地震模型技术模拟解决工程地震勘探实际问题发表了见解,并对工程地震勘探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地震采集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老油区勘探开发的深入,勘探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辽河油区的特点是储集体主要为陆相复杂小断块和复杂隐蔽岩性圈闭.目前开发面临的难点表现在四个方面:深、隐、低、小.“深”是指勘探目标埋深不断加大;“隐”是指勘探对象的隐蔽性不断增加;“低”是指低渗透、特低渗透油气藏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小”是指勘探对象的单元储量规模越来越小.从目前国内外地震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要解决上述问题有以下两种有效途径:一是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二是开发地震技术,主要包括井间地震、多分量地震、VSP测井和四维地震技术.本文介绍了辽河探区近年来地震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并对辽河探区下步针对油田开发的地震技术发展思路进行了分析[1~5].  相似文献   

17.
为了应对煤炭资源后备不足的现状,对于煤炭资源的勘探,我国加大了深部找煤及矿区外围找煤的力度,地震勘探作为地球物理勘探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在找煤、石油、天燃气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用一个实例介绍了地震勘探在深部找煤中的具体方法及取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发挥物探作用提高勘探效果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煤田地质勘探中,钻探、地震、测井等多种勘查手段有机结合,提交综合研究成果,是山东省煤田地质局走出的综合勘探的成功道路.发挥物探的作用是取得最佳勘探效果的关键.本文系统总结了煤田综合勘探方法,分析了物探方法的应用.以中日合作勘探实例阐明了发挥物探作用,提高构造勘探精度,开拓岩性勘探领域,促进勘探方法改革,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勘探道路.  相似文献   

19.
张海明  陈晓非 《地震学报》2003,25(5):465-474
回顾了近4年来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在地震波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 分别简要地讨论了层状均匀介质、横向不均匀介质和多孔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地震面波及波形反演,以及地震勘探、测井问题中的地震波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指出当前地震波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发展高效的数值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开展复杂介质中的地震波激发和传播,以及强地面运动的研究,为精细的地震危险分析与预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The development of seismic wave study in China in the past four years is reviewed. The discussion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in laterally homogeneous media, laterally heterogeneous me-dia, anisotropie and porous media, surface wave and seismic wave inversion, and seismic wave study in prospect-ing and logging problems. Important projects in the current studies on seismic wave is suggested a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efficient numerical methods, and applying them to the studies of excit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seis-mic waves in complex media and strong ground motion, which will form a foundation for refined earthquake haz-ard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