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我国重点沉降区(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分析多条相邻轨道InSAR监测结果中入射角差异、形变参考点差异和大气相位差异的影响,通过引入拟稳基准平差方法,综合考虑水准基岩点、InSAR形变参考点、CORS站等因素选取拟稳点,对研究区InSAR监测结果进行稳定性分析。采用拟稳基准平差方法对时序InSAR监测结果进行整体平差,实现大范围多轨道InSAR垂直形变场基准统一。基于InSAR相邻轨道重叠区多余观测值对平差结果进行内符合精度检验,拟稳基准平差后平均误差优于5 mm,中误差优于9 mm;基于CORS站垂直位移监测结果对平差结果进行外符合精度检验,两者吻合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2.
由于地壳运动、地下水使用及矿床开采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地表的形变,特别是垂直(高程)方向影响更大。为了维持高程基准的现势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以InSAR地表形变监测和水准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地表形变区高程基准动态维持。并以黄河三角洲区域为例,对2种成果精度进行了对比验证,水准测量和InSAR监测结果基本相符,可实现2种技术手段融合以获取点、面综合的高程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地面形变监测的时空分辨率以及监测精度,采用CORS网与时序InSAR监测相融合的方法,对北京地区2018~2020年地面垂直方向形变进行研究。首先在InSAR监测量中去除极浅地表影响;然后对CORS站数据进行低频重构;最后以CORS网为基准,对InSAR监测时序进行整体平差,获得融合形变结果。结果表明,融合CORS网和InSAR监测能有效利用CORS网连续观测的优势,获取连续一致的高时空分辨率形变结果,融合方法在构建高分辨率与高精度地面形变时间序列中具有一定优势。在地面垂直方向上,朝阳区、通州区、大兴区中南部地面沉降最为明显,最大年平均形变速率达到-90 mm/a;昌平区中西部、海淀区西部、门头沟区东部等地存在较为明显的抬升,年平均形变速率约为10~20 mm/a;其他地区地面年平均形变速率约为-10~10 mm/a,相对变化较小,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4.
在广东省滑坡灾害动态监测工作中,以广东省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GDCORS)技术为核心,集成单频GPS接收机及一机多天线技术(GMS)等低成本专业化GPS形变监测手段,开展高精度(厘米级到毫米级)滑坡灾害动态监测应用研究.在对3种关键技术,包括:CORS系统建立和维护区域动态位移形变监测基准、GPS/CORS动态解...  相似文献   

5.
基于CORS站网基线综合解算,利用移去-恢复法和负荷形变法监测陆地水负荷对地表垂直形变的影响。以台州地区为例,对2017~2019年CORS站网和相关区域负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州地区陆地水负荷对地表垂直形变的影响存在季节性变化,地下水负荷影响较为明显,可达cm级;且该影响在年际尺度上相对稳定。利用CORS站网可以监测陆地水负荷引起的地表垂直形变,为水动力环境监测与地质灾害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监测技术GNSS、水准测量等难以开展大范围、高精度和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沉降监测工作,采用InSAR技术对某城市17景TerraSAR-X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2012~2013年度的地面沉降信息,采用水准与InSAR同步观测方式,开展地面沉降星地一体化同步观测实验研究,利用水准观测结果对InSAR技术地面沉降监测的精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InSAR地面沉降监测具有较高精度,为同类地质灾害、地面裂缝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对2017-06~2020-06期间获取的Sentinel-1数据集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取北京近几年地面沉降区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地表形变呈现5处沉降区,最大年形变速率为-111.3 mm/a。将InSAR结果与GPS观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了时序InSAR的有效性。对比2018年和2019年的年形变速率可知,各个沉降范围内的沉降面积均在减小,且沉降减缓的面积远大于沉降加速的面积。局部调查后发现,5处沉降区除1处仍在加速沉降外,其他4处的沉降速度均在减缓。  相似文献   

8.
利用多颗SAR卫星数据,使用时序InSAR技术恢复涩北气田自1996年正式开发以来的地表形变时间序列。结果表明,涩北1号气田地表1996~2003年保持稳定,2003~2005年出现明显隆升,2005~2018年快速沉降。此外,本研究基于均匀弹性半空间模型反演涩北1号气田在2015~2018年天然气开采与地表形变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天然气开采量的增加,涩北气田地表沉降量也随之增加,而开采深度则先增加后稳定,并于2017年后稳定在2 300 m。本研究还计算InSAR反演的地下天然气储层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结果显示,InSAR反演结果与实际统计数据差异极小,表明InSAR监测和反演结果具有可靠性。本文结果可为涩北气田的安全生产以及周边基础设施的健康运行提供重要的地表形变数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GPS形变监测、一机多天线(GMS)及CORS等技术,探讨基于GDCORS的GPS监测数据的实时处理、灾害因子分析、灾害趋势分析等关键技术,用于高精度滑坡形变在线监测研究和应用。通过系统设计与集成,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滑坡地表形变远程动态监测示范站建设,为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分析与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GPS形变监测、一机多天线(GMS)及CORS等技术,探讨基于GDCORS的GPS监测数据的实时处理、灾害因子分析、灾害趋势分析等关键技术,用于高精度滑坡形变在线监测研究和应用。通过系统设计与集成,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滑坡地表形变远程动态监测示范站建设,为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分析与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和新技术在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中的推广应用,测量标志管护工作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国家、省、市相继颁布"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并维持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如何在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和测绘新技术快速发展大环境下,管理、维护、利用好维持测绘基准体系的测量标志,发挥测量标志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功能,是测量标志主管部门"十三五"期间的工作重点。该文通过调查分析枣庄市测量标志管护工作现状,指出了测量标志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立、测量标志保护设施、单基站CORS建设、卫星导航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运行管护、测量标志动态监管系统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家测绘基准管理服务系统作为"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成果产出的关键环节,通过建设一个国家测绘基准数据中心,搭建了4个业务系统,具备了先进的测绘基准数据管理与处理功能,提升了现代测绘基准成果服务能力;实现了对360个新建和改造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的数据监控、汇集、管理、交换;实现了GNSS大地控制点、水准及重力数据汇集、管理;实现了每天处理2 000个GNSS连续运行站、大规模GNSS大地控制网的整体平差能力和地心坐标框架的综合分析能力;建设了具备多用户并发访问的Web、FTP网络服务与信息发布的共享服务业务系统。此外,还实现了我国范围内高精度卫星导航增强应用服务。国家测绘基准管理服务系统的成果精度与国际上几大IGS分中心相当。  相似文献   

13.
????????????????????????е???????????????????????????????????????????????????CORS???????е??????????仯?????????????????????????????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融合,对传统基础测绘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首先介绍了《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中新型基础测绘的内涵、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分析了传统基础测绘向新型基础测绘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提炼了新型基础测绘的主要特点和需突破的关键技术,然后以山东省新型基础测绘发展为例,介绍了山东省新型基础测绘实践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取得的成果。结果表明,新型基础测绘是新常态下转型发展、按需测绘的必然趋势,是更广泛应用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统筹规划、宏观分析的必然要求,能够为政府从量化决策向大数据决策转变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GPS????????????????????????硢???IGS???????????ò???ο?????????????????????????????????????????????????????????????????????о??????????????仯???????????????????ο?????????????????????????????????????????????????仯?????????????????????????????????о?????????ο?????????????????????仯?????????任????????????????????????????????????????????????????????????????α?????????????????????????ο????????????????????????С?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十三五"基础测绘工作正在进行中,其数据量大,现势性强,如何利用实时性好的地理省情监测数据来更好地完成新型基础测绘工作是亟待解决的课题。该文结合工作实践,研究了在实际生产中将地理省情数据与基础测绘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利用Python编写程序脚本,对数据进行转换、融合,对转换成果进行拓扑错误检查,提高数据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Currently,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GPS technique,GPS RTK is rapidly being applied to the cadastral survey.GPS RTK technique not only improves efficiency and accelerates the rate of mapping,but also increases economic efficiency.The authors introduced a method for GPS RTK rapid positioning,which uses 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 (CORS) as a base station to change the method of previous map drawing by obtaining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 of boundary points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ing with the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 obtained by Total Station to get the accuracy of GPS RTK real-time coordinates.The application of GPS RTK in practical measurement was discussed when the data link had been lost especial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 measured by total station can be replaced by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 measured by Engineering Star RTK in the CORS.  相似文献   

18.
使用GAMIT/GLOBK解算2006~2015年覆盖四川地区的50个CORS站的观测数据,并提取坐标时间序列,获得速度场模型。对四川省整体地壳运动以及区域应变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CORS站水平方向平均速度为38.72 mm/a,速度场的优势方向为S73.9°E;欧亚框架下水平方向平均速度为14.40 mm/a,优势方向为S77.78°E,较ITRF2008框架下的速度降低了24.32 mm/a;垂直方向平均速度为3.43 mm/a,整体上表现为隆升状态,位于东部平原的少部分测站处于下降趋势,可能是由于城市建设、地下水或者煤矿、石油等自然资源的过度采伐导致;最大主应变率达到7.31×10-11/a,最小主应变率为-5.4×10-11/a,其中区域地壳面膨胀率高值区域集中在川西,低值区域和最大剪切应变率高值区域分布在三大断裂带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