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研究区位于于华北断坳之中的沧县断隆中部的大城凸起内,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煤系地层总厚度为284.90m,含煤18层,煤层总厚32.85m,含煤系数11.53%。在收集区内及周边大城勘查区钻孔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区内含煤地层地质特征、煤质特征及煤层气含量分布特征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西部资源》2012,(1):39
黄河流域曾经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而位于黄河中下游交汇处的山西地区则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中华文明孕育、成长和发展的基地。山西大地至今仍保存着传说中女娲烧煤炼石补天的遗灶,同时它也因革损益,发扬光大,保留了悠久的关于煤的文化沉淀;芮城县西侯度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3.
人民 《西部资源》2013,(3):38-38
日前,山西霍州煤电曹村煤矿与大唐集团签署两个合作绑议。曹村煤矿将参股霍州煤电集团三门峡2×1000MW级火电项目,片参与重组在河南信阳的2个电厂。曹村煤矿称双方将加大煤、电产业优势互补力度,实现互利共赢。近年,曹村煤矿积极与发电企业合作,  相似文献   

4.
刘秀丽  王昕  郭丕斌  熊睿  聂雷  申俊  张静 《地理科学》2022,42(2):293-302
煤炭与水资源相互影响和制约,如何评价煤炭耗水的演变趋势及其影响机制对煤炭和水资源进行协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际标准的煤炭水足迹测算模型,分析2000—2017年黄河流域煤炭富集区——晋陕蒙煤炭水足迹的时空演变趋势,构建煤炭水足迹压力指数评价区域煤炭和水资源的匹配关系,并运用LMDI模型定量分析煤炭水足迹的驱动效应。结论如下:① 煤炭水足迹总量在研究期内呈增长趋势,主要以原煤和火力发电水足迹为主,山西和内蒙古煤炭水足迹最高,陕西最低。② 研究区整体煤炭水足迹压力指数逐渐增大,由煤–水关系缓和型逐渐演变为煤–水关系制约型,从空间分异来看,山西最大,研究期内均属于煤–水紧张型,陕西次之,内蒙古最小,均由煤–水关系缓和型演变为煤–水关系制约型。③ 影响煤炭水足迹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效应和技术效应,前者对煤炭水足迹的影响逐渐增强,后者对煤炭水足迹压力的影响先增强后减弱,各驱动效应空间分异明显。研究结果可为煤炭富集区煤炭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参考,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采空区空间分布规律差,顶板冒落、地面塌陷难预测,因此采空区的存在对上部场地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成为制约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以山西某煤矿双层采空区为例,运用两种评价标准并结合GTS数值分析方法,评价了采空区拟建场地的稳定性。结果表明,3号煤采空区上部场地不稳定,9号煤采空区上部场地相对稳定。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对照,为矿区附近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有能源保障不可推卸之责,有表里山河不能承受之痛。山西煤炭产业向"生态环保型"转变势在必行。地下水位下降,"千泉之省"其实难副;林草遭到破坏,"风吹草低见牛羊"几成追忆;甚至出现因煤炭开采而墙崩地裂的个例,举村搬迁者有之。长时间、大规模、高强度、粗放式的煤炭开采,特别是开采后修复治理不到位,让山西本就脆弱的生态不堪重负。山西省吨煤破坏或影响地下水资源2.48立方米,开  相似文献   

7.
<正>在"十年黄金期",令人神往的"坐在煤堆上数钱"的场景而今已不复存在。今年以来,山西五大集团吨煤综合平均售价同比下跌超过100元,跌幅超过20%。从2012年开始煤价"见顶下行",至今颓势难挽。中煤西沙河煤业公司副总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的立春已过,山西煤炭市场却逢春尚远。2013年1月4日,西山煤电股价为13.74元。今年春节后上班的头一天,西山煤电开盘股价只有5.98元。"腰斩"的股价,折射出煤炭产业的持续低迷。在价格与需求下滑的双重压力下,煤炭产业复苏迹象难觅,与之相关的税收也遭受冲击。2013年,山西省煤炭行业税收占税收总量"半壁江山"的格局终于被打破,全省煤炭行业完成国税税收525.4亿元,同比下降25.8%,占全年国税税收总规模的45.7%,同比回落8.4个百分点。税收增速放缓,直接影响到山西的钱袋子。对于习惯了依赖煤的山西,在过去一年里有些煎熬。煤炭行业受挫,山西眼之所及真的尽是暗淡  相似文献   

9.
某煤矿矿区位于安徽省濉溪县城西南方向,位于华北地台南缘,淮北煤田南部。矿区内揭露地层自下而上:奥陶系中统老虎山组,石炭系上统本溪组和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及新生界第四系。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2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和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相似文献   

10.
呼鲁斯太矿区位于贺兰山煤田内,为小型含煤盆地,主要含煤地层是上石炭统太原组及下二叠统山西组。本文通过对呼鲁斯太矿区煤层发育特征的系统分析以及对已有地质资料的进一步研究,认为该区煤层厚度较大,埋深适中,煤质较好,资源比较集中,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淮北闸河煤田主要煤层为山西组的C煤层和D煤层及下石盒子组的F煤层和G煤层。经研究发现各煤层沉积条件各不相同,通过对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主要煤层沉积岩性和岩相分析得出,C煤层是近海型煤,为滨海沼泽相沉积环境下形成的;D煤层属于远海型泥炭沼泽相沉积类型煤;F煤层是远海型沉积的大陆湖沼相型煤;G煤层是标准的大陆沼泽相环境产物。掌握这些沉积条件和岩相特征,能够判断煤层的大致位置,对找煤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2006,(3):46-47
方法一:直接液化法。煤和石油最主要差异是碳氢含量不同,如果用化学方法,把氢加到煤炭中去,提高它的氢碳原子比,就可以把煤变成油。这就是煤直接液化最基本的理论依据。直接液化又称“加氢液化”,主要是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对煤直接催化加氢裂化,使其降解和加氢转化为液体油品的工艺过程。煤直接液化需要在大约450℃高温、15~20MPa氢气压下进行加氢反应。  相似文献   

13.
山西木本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峰  上官铁梁 《地理科学》1997,7(4):297-303
山西有木本植物463种,隶属于166属70科,种属的区系地理成分类型多样,经北温带成分占优势,它们是构成山西植被人主要建群种或优势种。对山西及邻近地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多样性指数、PCA排充和类平均聚类的结构表明:山西与河北、北京、山东等省市木本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为相似,而与河南、江西、内蒙古3个省区有较大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4.
你知道《孟子》《史记》所说的“中国”就在晋南吗?你知道山西在古代为什么叫“三晋”、“河东”、“山右”吗?你知道山西曾有过“北京”、“西京”、“中京”吗?你知道太行山有多长、有多少个名字吗?你知道山西有多少个温泉吗?等等。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对这些问题都作了明确而又很有意义的回答。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好的山西历史地理的工具书,真是爱不释手,特向关爱山西的读者介绍一番。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城市缺水与节水型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城市以资源型缺水为主,同时存在着污染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该文分析城市缺水现状,讨论山西节水型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提出建设节水型城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2009,(3):F0003-F0003
2008年12月31日14时30分,神华煤直接液化百万吨级示范工程打通了全部生产流程,生产出合格的石脑油和柴油等目标产品,截至发稿时为止,示范工程各装置运转正常。“神华煤直接液化百万吨级工业示范工程的试车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关键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正>从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获悉,该省去年从矿业权价款中安排资金5.6亿元,大力实施地质找矿行动,新增了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其中新增煤炭资源储量30.88亿吨。山西省是我国煤炭产量大省,素有"煤海"之称。60多年来,山西累计产煤130亿吨,外调近100亿吨,供应全国28个省份,总产量和外输量分别约占全国的四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2006,(3):46-46
最近,山东兖矿集团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和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技术取得中试成功,我国“煤变油”的产业化进程在有序地进行之中。煤为啥变油?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第一列火车从古交站开出,新建的连接南北同蒲、太焦线、石太线的太(原)兴(县)铁路正式开通,它与同一天开通的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一起,组成了两条晋西北煤炭外运至华北、华东地区的大通道。据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太兴铁路二标段指挥长路刚介绍,依托这条铁路,晋西北地区的煤炭可直达急需能源的华东、华北地区,从根本上改写晋煤外运能力不  相似文献   

20.
<正>从山西省政府获悉,2013年山西省煤炭产量达到9.6亿吨,其中外运量达到6.2亿吨,创历史新高。山西省是我国煤炭产量大省,素有"煤海"之称。60多年来,山西累计产煤130亿吨,外调近100亿吨,供应全国28个省份,总产量和外输量分别约占全国的1/4/和80%。2012年,山西省煤炭产量首次突破9亿吨,达到9.13亿吨。近年来,山西省不断加大现代化建设力度,煤炭开采能力大幅提高。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