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文光 《江西地质》2000,14(3):190-194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泡石的成矿地质特征及国内外典型海泡石矿床,并探讨了海泡石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海泡石是世界上用途最广泛的矿物原料之一,但海泡石的鉴定比较困难,使人们难以充分利用海泡石。作通过研究,提出了综合鉴定海泡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介绍了海泡石的成矿地质特片及国内外典型海泡石矿床,并探讨了海泡石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泡石的产状和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中国海泡石的产状和分布。可以识别出五种主要的海泡石类型,它们是:(1)白云岩及其共生岩石中的脉状海泡石;(2)基性或超基性岩及其他富镁岩石中的海泡石细脉或集合体;(3)分散于上新世沉积物的坡缕石中的粒状海泡石;(4)早二叠世海泡石粘土矿床;(5)来源于类型4的风化改造海泡石。最后,提出某些成因见解。  相似文献   

5.
四川新康风化淋滤型海泡石的热相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四川新康风化淋滤型海泡石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海泡石的热相变过程及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四川新康风化淋滤型海泡石的相变过程与沉积型、热液型海泡石相变过程明显不同,其相变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800℃以下保持海泡石相;800℃以上海泡石相转化为斜顽辉石相。  相似文献   

6.
海泡石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宋功保  张建洪 《矿物学报》1998,18(4):525-532
在仔细分析海泡石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海泡石结构的组成离子进行了详细划分。利用晶体化学和分子轨道理论,深入研究了热液型和沉积型海泡石的红外光谱特点,特别对海泡石的Si—O区红外吸收带进行了详细归届。  相似文献   

7.
中国利用海泡石粘土的历史较悠久,四十年代,乐平白土作为一种中性耐火材料,用于景德镇制造匣钵的主要原料.近年来,中国地质界对海泡石的认识逐渐加深,发现了不少新的矿床和矿点.海泡石的应用,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海泡石可广泛地用于各个领域.海泡石的特殊构造,使它具有三大基本性质,即吸附性质、流变学性质和催化性能.海泡石是一种很好的吸附剂,其天然形成具有吸附水  相似文献   

8.
海泡石矿物定量分析通常采用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但用化学物相分析进行海泡石矿物定量,至今未见国内外文献报导,本文探索了应用选择性溶解方法进行海泡石矿物化学物相定量分析的可能性。以江西乐平海泡石粘土矿床为对象,研究了粘土层中各种伴生矿物在选择性溶解时  相似文献   

9.
用红外吸收光谱法研究海泡石的热相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方法,对湖北广济海泡石的热相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 300℃以下,海泡石的结构保持稳定:300-800℃,海泡的结构发生畸变,形成海泡石酐相;800℃以上,海泡石的结构被破坏,形成新的矿物相斜顽辉石和方英石。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浏阳县永和海泡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永和海泡石矿区位于浏阳县城东北37公里之永和镇,西距长沙市121公里。该区为我队1982年5月发现,通过三年多的地质工作,完成了两个矿段的详查评价,查明了本区为一大型海泡石粘土矿床。目前,国外已探明的海泡石粘土均赋存于白垩纪以后的地层中,而我国的海泡石粘土则产于早二叠世的地层中。因此,了解海泡石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成因及形成  相似文献   

11.
海泡石是一种富镁的纤维状粘土矿物,为链-层状结构的含水硅酸盐。在自然界中分布不广,很少形成单独的大量堆积。但是因为它具有一系列有别于其他粘土矿物的极其有用的物理化学性能,因此,有着广泛的工业用途。海泡石的成因大体分为两类,一是热液蚀变产物,常呈纤维状或“石棉”状,集合成脉状产出,规模较小,工业意义不大。另一类为沉积成因(包括成岩作用或新生作用而成),往往成为土状海泡石粘土,集合成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规模一般较大,工业矿床多属此类成因。中国的海泡石粘土矿床都分布在中国南方,而且主要集中在下二叠统,其中湖南约占80%,所以被誉为“海泡石之乡”。在我国“科学的春天”里,湖南有关野外队先后发现了四个矿床和十来个矿点或矿化点。湖南地质研究所参加了地质矿产部“七五”期间重点攻  相似文献   

12.
X射线粉晶衍射仪定量测量海泡石矿样的实验条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完成海泡石矿石样品的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测试、均匀性检验、稳定性和粒度分布特征检查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X射线粉晶衍射定量测量海泡石的实验条件,利用海泡石、刚玉和萤石纯样配制一系列海泡石质量分数已知的标准样品,采用内标定量法、固体计数器和计数强度测试技术,对低、中、高3种不同含量的海泡石样品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获得的海泡石样品定量测量数据符合现有的行业标准,采用的定量测试方法与测量条件满足黏土开采企业和实验研究单位测试要求,达到了X射线粉晶衍射法定量分析黏土矿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A massive white sepiolite deposit at Amboseli precipitated from magnesium and silica released during the ground water dolomitization of an earlier lacustrine sepiolite. Kerolite has since formed in proximity to the massive sepiolite as an alteration product of sepiolite and as a ground water precipitate when the pH is below 8. Authigenic sepiolite also occurs in the overlying younger sediments. Kerolite is likely to occur but has not yet been positively identified.Presently, ground waters within the Amboseli Basin are supersaturated with respect to sepiolite and kerolite. This supersaturation results from the weathering of alkaline olivine basalts on the edge of the basin. The precipitation of sepiolite and/or kerolite does not control ground water compositions in the basin. These reactions are slow compared to other aqueous-mineral reactions such as those maintaining carbonate mineral equilibria. Equilibrium between disordered-dolomite and calcite buffers the log a Mg2+/(a H+)2 as a function of log f CO 2 in ground waters in the proximity of the massive sepiolite. This reaction can help explain the presence of sepiolite associated with dolomites in other near-surface deposits besides Amboseli.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海泡石矿床成矿条件及成因类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泡石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多产于基本稳定的沉积环境,我国已在13个省区发现这一矿产,赣、湘、苏、秦等地海泡石占全国已知海泡石储量的80%以上,成矿时代主要为二叠纪和第三纪,其矿床分为沉积型和热液型两大类。  相似文献   

15.
海泡石对有机染料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热酸活化过的海泡石为吸附剂,研究其对亚甲基蓝、结晶紫和甲基绿3种染料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并分析了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海泡石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的变化对吸附的影响较小,而染料溶液浓度的改变则会对吸附产生很大的影响,由此确定出较适合的反应条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对吸附前后海泡石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亚甲基蓝由于分子体积较小可以进入海泡石内部通道,而大体积的结晶紫和甲基绿的吸附主要发生在海泡石外表面,且一价有机阳离子会在中性位置发生吸附,形成带电或中性复合物。  相似文献   

16.
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海泡石结构和形貌以及吸附纳米二氧化钛的海泡石的形貌进行了观察;采用BET法(以氮气为吸附气体)测定海泡石吸附纳米二氧化钛的比表面积的变化,用电子自旋波谱仪ESR对海泡石吸附纳米二氧化钛产生羟基自由基(·OH)的能力进行表征。研究结果发现,海泡石对纳米二氧化钛有较好的吸附、分散作用,在自然光条件下可产生·OH,且在355nm波长照射条件下产生·OH的能力增强。这不仅解决了纳米材料团聚、不易分散的问题,而且增强了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选择江西乐平天然海泡石为原料,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改性剂,通过机械化学改性制备有机海泡石粘土,并运用正交实验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海泡石改性工艺条件与其结构特征,同时对其进行了吸附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萍乐坳陷中的海泡石矿床为实例,报道海泡石的成岩相转化。在深埋条件下,早二叠世海相沉积的海泡石一般转化为滑石和史蒂文石(镁蒙脱石)。海泡石的相转化严重影响普查找矿和矿床评价。根据煤牌号与粘土矿物相转化呈线性变化的关系,笔者认为低变质煤牌号(气煤和气肥煤)对于指示海泡石的保存是可靠的标志。在趋势面分析图上表示的低变质煤区域与海泡石分布区明显地呈一致性。因此,根据低变质煤牌号分布区可预测新的海泡石产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