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InSAR技术对四景ENVISAT-ASAR雷达数据进行DEM提取。简述了InSAR测高的原理,总结了SAR数据的处理方法。获取了两组研究区域DEM成果,经精度评定,成果能够满足1∶50 000比例尺DEM产品的精度要求。同时,实验证明InSAR技术可以快速地获取大面积DEM。  相似文献   

2.
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数据成果的位置精度检查是评定成果质量的重要依据。本文以"2015年省基础测绘大连市1∶10 000项目"为例,阐述了DEM数据成果检查方法、检查内容、位置精度,质量元素的检查方法、质量控制情况,对测区内不同地理坐标带的数据接边检查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DEM回放等高线并与原始等高线进行对比分析是一种客观准确、形象直观的DEM精度评估方法。在分析已有DEM精度评估指标的基础上,提出用回放等高线水平偏移度和重要地性线回放偏移误差两个指标来评估DEM精度。基于1:5万DEM数据,详细描述了基于回放等高线的DEM精度评估方法的实现过程和步骤,包括原始等高线与回放等高线的几何匹配和各精度评估指标的计算。这一成果为DEM精度评估提供了借鉴方法,对于进一步完善DEM精度评估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原始点云数据精度和点云数据分类误差的研究,抽检不同地表、不同植被覆盖密度、不同植被高度点云分类的数据,分析其对LiDAR的DEM成果精度的影响,对LiDAR数据DEM成果的质量检验与精度评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用回放等高线评估DEM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EM回放等高线并与原始等高线进行对比分析是一种客观准确、形象直观的DEM精度评估方法.在分析已有DEM精度评估指标的基础上,提出用回放等高线水平偏移度和重要地性线回放偏移误差两个指标来评估DEM精度.基于1:5万DEM数据,详细描述了基于回放等高线的DEM精度评估方法的实现过程和步骤.包括原始等高线与回放等高线的几何匹配和各精度评估指标的计算.这一成果为DEM精度评估提供了借鉴方法,对于进一步完善DEM精度评估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全面评价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升尺度转换方法的精度,有助于合理选择DEM升尺度转换方法,掌握DEM尺度转换规律及构建新的DEM升尺度转换模型。然而目前关于DEM精度评价的研究成果还难以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从全新的视角寻找客观、高效的DEM升尺度转换结果的精度评价方法仍有待研究。基于地球表面接收太阳辐射的分布特性,提出基于能量因子的DEM精度评价方法,应用于不同DEM升尺度转换方法的精度评价中。基于现有的精度评定与质量评价方法,构建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以验证基于能量因子的精度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能量因子的精度评价方法原理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反映升尺度转换后DEM地形空间遮蔽关系的变化情况。该方法为DEM升尺度转换结果的精度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对DEM在定量遥感建模与山区地表生态参量反演等方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比例尺DEM成果精度检查是数据质量检查的核心内容,如何全面核查DEM成果精度、快速发现粗差区域对于指导DEM数据生产、提高成果质量有重要意义。结合武汉市大比例尺DEM数据生产及检查工作现状,提出以全要素地形图为基础,采用基于FME的高程信息提取模型和DEM精度检查模型,通过ArcGIS模板和Python自动化处理脚本对DEM成果精度进行检查分析和统计的处理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DEM成果精度检查分析的效率和质量,可广泛应用于DEM数据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LiDAR数据生产DEM处理流程,选取淮河某一区域的点云数据,重点研究自动滤波技术在高树植被区域、居民区域、光伏区域的滤波效果以及人工分类方法在低矮植被区域的分类效果,计算野外检测点,对DEM同名点高程中误差进行精度评定。实验结果表明,自动滤波技术对高树植被、房屋区域、光伏区域等区域点云,能高效、准确滤掉非地面点,保留真实地面点;人工分类手段用于低矮植被分类效果明显,有效解决了自动滤波在该类区域分类效果不佳的问题;野外检测点和DEM同名点高程中误差满足设计精度要求,以点云数据生产高精度DEM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王晞 《江苏测绘》2013,(5):21-23,29
本文分析了DEM数据产品的误差源、内插算法的误差模型,简要介绍了目前DEM数据产品精度评定的指标与方法途径.通过介绍DEM引出了数字高程模型内插方法,比较了各种DEM内插方法,并且分析了模型精度.  相似文献   

10.
海岛(礁)DEM成果质量检验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机交互质量检验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海岛(礁)DEM成果质量检验问题的3个关键技术。首先,提出了目录组织模型用于质量检验的自动化检查方法,该模型支持对各个单位汇交的成果数据组织、数据命名和数据格式等方面进行检查,实现了对空间参照系、逻辑一致性等质量元素较为全面的检查,提高了大规模批量海岛(礁)DEM成果的检验效率;其次,提出了桩点法统计高程中误差,以取代外业现场打点检查DEM高程精度的检测方法,解决了海岛(礁)无法布设足够外业检查点的技术难题;最后,开发了质量等级评定工具,实现了DEM成果质量检验评价结果的电子化统一管理。通过对3000多幅海岛(礁)DEM成果质量检验的工作证实,该技术提升了质量检验能力和效率,保证了测绘成果检验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由栅格等高线快速建立DEM的新方法—CSE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由高线版图通过图像处理,准确、高效地建立DEM的新方法-CSE(color substitute elevation,颜色规换高程)法。在分析其算法精度的基础上,说明该方法相对于传统DEM建立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水下地形数据采集中单波束测深技术是在航动态测量,水深具有不可重复性,阐述利用已有的检查线数据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成果精度评定的3种方法,并在2种不同海域进行验证,成果表明其中的DEM法能够充分利用检查线数据,实现较全面反映水下地形测量成果精度。  相似文献   

13.
对DEM数据检查、质量评价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并就如何实现DEM的可视化检查及规则格网DEM进行粗差探测。利用Visual C#结合Arc Engine9.3开发出一套DEM质量检查与精度评定实验系统。实现了DEM高程精度评定、接边精度检查、等高线套合差检查、格网点粗差检查,以及分层设色、晕渲图等可视化辅助检查功能。根据江西省范围内部分1:10000及1:50000两种比例尺标准分幅格网DEM数据,对实验系统的功能及运行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精度曲面模型的DEM构建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传法 《遥感学报》2010,14(1):85-96
引入地形表达误差(terrain representation error,Etr),选择标准曲面和甘肃省董志塬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窗口分析法实现Etr的提取;用统计分析法得出Etr随网格分辨率变化的回归方程;根据误差传播定律计算DEM中误差。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准确的计算HASM生成的DEM精度;相同的采样数下,HASM较传统方法(IDW,Spline和Kriging)能生成更高精度和分辨率的DEM。在难以获取已知数据的地区,HASM提供了生成相对准确DEM的高效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前,DEM更新主要采取摄影测量的方法,需要采集特征点、特征线等,存在作业效率低,成果精度不高的问题。采用机载LiDAR技术进行DEM快速更新,并结合泰安徂徕山DEM更新项目,阐述基于机载LiDAR技术的DEM快速更新的技术方法,并对成果的精度进行了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结合利用1:10 000 DLG进行DEM生产及新的质量检查评定标准,介绍了如何进行DEM生产的过程质量控制和成果质量检查及如何进行单位成果质量评定,并应用于粤东区域约400幅1:10 000 DEM更新项目中;介绍的质量检查内容与方法全面、可操作性强,时提高检查效率与成果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实际应用的坡度计算中没有考虑DEM高程精度影响这一状况,提出采用模糊聚类法进行坡度分级,给出了具体的精度评定方法,并采用我国南方某地区一个镇的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成果数据进行了分析,与传统的直接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图斑坡度级别基本相同;从总体分类精度与Kappa系数计算来看,两者基本接近,模糊聚类法略微优于直接计算法,而且由于其顾及了DEM高程精度的影响,得到的分级结果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探测的质量检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城市地下管线测量项目不断增多,地下管线探测成果的质量检验显得尤为重要。介绍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方法、项目检验特点、检验的主要内容、数学精度评定以及成果质量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水准网平差的理论依据、精度评定做了介绍,结合上海市2011年水准网数据,就平差方案、精度评定和成果分析等进行了探讨。通过选取大量的实践数据验证分析,得出了精度较为准确的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按照距离定权分等级平差获得的成果可作为此次平差数据处理的最终成果,提出成果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DEM质量概念内涵的论述,分析了国内外在DEM精度评定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DEM高程数值精度与地形形态精度的区别与联系,提出DEM地形描述形态精度的基本概念,阐述了顾及地形特征及其属性的高保真DEM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DEM数据模型的优化、DEM生产技术与数字地形描述的基础理论问题的完善,此研究对新一代高保真DEM的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