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大规模草地牧草的识别,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采集系统的草地动态监测新手段,利用采集到的可见-近红外光谱(范围400~1 000nm)图像和光谱信息进行自动分类。该方法主要包括预处理、特征波段提取以及分类识别3个步骤。(1)利用ENVI(4.7)提取图片的感兴趣区域光谱数据,由于存在大量的数据冗余以及外界的噪声干扰等因素,因此采用多元散射校正去除散射,增强与成分含量相关的光谱吸收信息。(2)采用连续投影选取出13个特征波段消除数据冗余。(3)采用支持向量机对选取的特征波段进行分类,分类识别率可达100%。结果表明,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野外牧草种类的无损识别是可行的,SPA提取光谱特征波段及SVM进行判别野外田间牧草种类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光谱遥感以其携带的数据量显著增加为代价换取了纳米级的光谱分辨率,使得基于特征光谱信息的目标地物识别成为可能。但如何从大量带有冗余的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是高光谱研究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和其实用化的基础之所在。本文以江苏宜兴地区OMIS I数据为例在全面计算影像的统计特征(相关系数、均方差、最佳波段指数、信噪比等)的基础上,结合目视效果对波段集合进行初步缩减和分组;结合地面实测地物光谱详细分析不同地物光谱特性,进行面向土地覆盖易混类别的波段选择;最后总结了OMIS I数据特征选择与提取流程,相关实验证明应用该流程进行特征选择与提取,其后续分类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光谱特征的湿地湿生植物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湿生植物光谱特征分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湿地典型植被信息。在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基础上,确定提取的典型植物类型为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长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i)和睡莲(Nymphaeatetragona);采集湿地优势植物光谱数据,将优势植物与提取对象芦苇、长芒稗和睡莲的光谱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取物种间区分性好的波段及波段组合,参与影像分割权重的设置;根据典型植被的分布特征,确定面向对象分割尺度(其中芦苇的分割尺度为50,长芒稗的分割尺度为20,睡莲的分割尺度为100)。通过研究发现:基于光谱特征分析的面向对象的分类精度为96%,而未利用光谱特征的面向对象的分类精度为87.3%,传统监督分类精度仅为82.3%。证明在面向对象提取前对植物光谱特征分析得到区分性好的波段及波段组合参与分割,对提高分类精度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江源典型区草地退化Hyperion高光谱遥感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江源草地退化直接影响当地及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中上游地区的生态安全、水资源合理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该地区草地群落毒杂草组分增大,退化严重。高光谱遥感具有精细识别草地种群的潜在能力,如何利用其进行草地群落组成信息探测并进行退化识别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利用卫星高光谱Hyperion影像和地面实测高光谱遥感数据,通过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技术,提取可食牧草、毒杂草以及裸土组分信息;以此为指标对研究区草地退化程度进行分类识别,依次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利用野外样方实测数据验证监测结果,精度达到84.2%,表明高光谱遥感对草地退化探测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高光谱遥感能提供数十至数百个窄波段的光谱信息,从而能够依据地物的诊断性光谱特征进行地物识别。然而,高光谱遥感在提供丰富光谱信息的同时,波段间的相关性和冗余性制约着高光谱遥感的应用。因此,特征参数选择是高光谱遥感分类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首先讨论EO-1/Hyperion的传感器特征,并对其L1R数据进行辐射校正、去条纹、Smile效应纠正等预处理工作。其次利用从图像中提取的典型地物的光谱曲线,采用光谱重建理论获得用于逼近光谱曲线的基函数及其对应的光谱区间。然后采用逐步增加光谱区间,并调整波段中心位置和宽度的方法,得到稳定的光谱区间。最后将光谱区间内的几个原始高光谱波段合成一个宽的波段,得到几个较宽波段的仿真图像,并对其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基于光谱重建的特征参数选择方法获得的分类,总体精度高达92%,充分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光谱影像数据具有波段众多、数据量较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波段子集的独立分量分析(ICA)特征提取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的新方法。以北京昌平小汤山地区的高光谱影像为例,根据高光谱遥感影像的相邻波段的相关性进行子空间划分,在各个波段子集上采用ICA算法进行特征提取,将各个子空间提取的特征合并组成特征向量,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类精度最佳(分类精度89.04%,Kappa系数0.8605,明显优于其它特征提取方法的SVM分类,有效地提高了高光谱数据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光谱遥感影像识别精细化农作物类型,已经成为农业遥感的热点领域。本文以绥化市北林区内的水稻、玉米、大豆、烤烟等典型农作物为分类对象,以ZH-1高光谱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外业采集样本,探讨利用高光谱数据对精细化农作物类型信息提取的方法。针对高光谱数据的冗余问题,对其进行PAC降维处理,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对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提取。最后,采用混淆矩阵方法对分类结果进行验证,分类总体精度达到87.08%,Kappa系数为0.86。分类结果表明,高光谱数据在精细化农业分类研究上得到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建设用地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车风  林辉 《测绘科学》2010,35(4):97-99
本文利用CBERS-02B影像,通过分析各个地类的光谱特征,发现了长沙市城市建设用地和其他背景地物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和比值居民地指数(RRI)作为三个指数波段,重新进行波段组合,从而减少了波段数据的冗余,最后采用最大似然法分类,提取出城市建设用地信息,其正确率达到85.6%。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四种典型道路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光谱遥感的方法,采用美国ASD公司生产的FieldSpec 4(背负式非成像高光谱仪),光谱范围覆盖350—2 500 nm,开展了对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道路、砖路和泥路这4种最为常见的典型道路的高光谱数据野外观测。利用光谱均值、反射率计算、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倒数后对数变换等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比4种道路的光谱曲线,研究4种道路各自的光谱特征并找到能很好地区分这4种不同道路类型的最佳波段。旨在探索不同道路类型的光谱特征,为道路识别与提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光谱分辨率对地物分辨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平  方勇  王旭红 《测绘科学》2004,29(Z1):50-52
对高光谱数据进行地物识别处理时,如果直接采用原始观测值进行分析,由于相邻波段之间相关性强,进行地物识别时需要大量的训练样本,而且对于一些分布较少的地物类别则无法处理,因此需要通过特征选择来消除数据中存在的冗余,提高数据分析效率。本文针对在不同光谱分辨率条件下,对典型地物分辨能力的统计,分析了光谱分辨率对地物自动识别能力的影响情况。同时通过模拟数据的办法比较了高光谱数据和多光谱数据(以TM数据为例)对地物光谱特征的描述能力,指出高光谱数据存在的优势。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物自动识别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初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成像光谱技术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最新遥感方法。本文对其原理、理论基础及图像光谱信息提取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在红外细分光谱(FIMS)金矿蚀变带信息提取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可见光细分19波段AMSS、澳大利亚的24波段GEOSCAN、MKII AMSS及美国GER64通道成像光谱数据的初步处理,发展和形成了一些针对超多波段成像光谱数据的图像处理和分析及光谱信息提取的方法。 成像光谱信息提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图像光谱反射率转换技术、图像光谱曲线显示、光谱特征参数测度(光谱吸收特征的波长位置、宽度、深度)、图像地物光谱曲线与地物光谱数据库的信息匹配以及地物光谱识别专家系统。本文以红外细分光谱图像在金矿蚀变带信息提取分析中的应用为例,讨论了成像光谱图像的一种处理分析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层状硅酸盐矿物光谱曲线特征具有较大相似性,在以往可见光-近红外遥感中的区分提取难度较大。本文采用的加拿大先进的热红外航空成像光谱仪(Thermal Airborne Hyperspectral Imager,简称TASI),可获取具有高分辨率的热红外高光谱数据。基于TASI数据并利用热红外波段的发射率光谱可探测出矿物Si-O键振动特征的优势,可做到矿物亚类的区分识别和矿物丰度信息的提取,使硅酸盐矿物亚类中的层状硅酸盐矿物区分提取的精确性得以提高。本文对甘肃北山柳园工作区进行了基于发射率光谱特征的层状硅酸盐蚀变矿物提取实验。通过分析从图像获取的端元光谱曲线特征,并与ASU光谱库标准光谱曲线进行对比,确定目标端元,成功区分出了绿泥石、高岭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经野外实地验证后,确认所提取信息精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选取高分一号(GF-1)PMS多光谱影像,提取该数据的指数、共生矩阵纹理等特征与原始多光谱影像叠加,对叠加后影像进行随机森林分类并提取各波段重要性系数。根据重要性系数进行最优波段组合初选择,在此基础上利用最佳指数法(OIF)选取土地覆盖分类最优波段组合,利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对该组合进行土地覆盖分类,与传统的OIF最优波段选取结果进行分类精度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取最优波段组合,最优波段组合为B2-B5-CON,与传统方法相比,在随机森林分类中总精度要高出20.49%。  相似文献   

14.
对高光谱数据进行波段组合,可以减少信息量的冗余,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对黄河口入海口湿地进行分类,对合理利用、开发保护该地区湿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珠海一号”高光谱数据各个波段的信息量及波段之间的相关系数,然后利用最佳波段指数(OIF)方法选出波段组合B7-B8-B32,进一步在OIF基础上设置信息量与相关系数阈值,选出波段组合B7-B18-B32,实验结果证明分类精度提高了5.4%。最后,根据地物的光谱特征分析,选择光谱差异较大的波段进行组合B6-B13-B18,分类后精度比OIF筛选出的波段组合精度高12.6694%。经实验验证,结合地物光谱特征的波段组合可以大大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5.
高光谱吸收特征参数反演草地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被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率(FAPAR)遥感估算中被广泛采用的植被指数法,其估算精度往往受到"红波段吸收峰"峰值点光谱反射率易饱和特征的影响。考虑到高光谱吸收特征参数能较好地诠释地物光谱吸收特征的细节信息,基于微分法与包络线去除法研发"高光谱曲线特征吸收峰自动识别法"识别对FAPAR敏感的特征吸收峰,再结合连续统去除法以及光谱吸收指数(SAI)提取FAPAR的高光谱吸收特征参数,构建估算天然草地冠层水平FAPAR的高光谱吸收特征参数模型。结果表明:(1)天然草地冠层FAPAR与高光谱吸收特征参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红波段吸收峰"SAI对FAPAR变化最为敏感,在植被覆盖度较高时,其饱和性相比"红波段吸收峰"峰值点反射率与归一化植被(NDVI)值有较大的提升。(2)以"红波段吸收峰"SAI为变量的对数方程为FAPAR的最佳估算模型,在植被覆盖度处于中与高时,其FAPAR预测精度比NDVI模型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采用的高光谱吸收特征参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部分植被指数因饱和问题在估算FAPAR时的不足,可作为植被FAPAR反演的新参数,适用于中、高覆盖度的天然草地FAPAR监测。  相似文献   

16.
丁辉  张茂省 《测绘科学》2019,44(1):124-131,143
针对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多光谱波段数较少和原始波段组合光谱特征利用有限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变换的建筑物信息提取方法。以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地区为研究区,基于快鸟数据采取特征变换、波段选择、数据融合等解决高空间分辨率原始光谱特征利用有限等问题,采用知识规则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建筑物识别研究。实验表明,缨帽变换波段能有效地突出建筑物信息,4种融合算法中主成分变换融合适用进一步面向对象分类,建筑物识别的总体精度达到89.3%。此方法能有效识别沿坡脚或滑坡体分散分布的建筑物,为快速获取居民空间分布信息和辅助灾害应急评估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光谱影像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显著性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超像素分割算法将高光谱影像3个相邻波段分割为若干个小区域。然后,基于分割得到的小区域计算反映不同区域的显著性特征。最后,沿着光谱方向采用大小为3、步长为1的滑窗法获得所有波段的显著性特征。进一步将提取的显著性特征与光谱特征进行结合,并将结合后的特征输入到支持向量机中进行分类。利用Pavia大学、Indian Pines和Salinas 3组高光谱影像数据进行分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空间特征提取方法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方法相比,提取的显著性特征能够获得更高的高光谱影像分类精度,且结合光谱特征能够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8.
以ASD Fieldspce(R)Pro FR全波段野外光谱仪(350~2 500 nm)进行室内光谱测量为光谱数据获取手段,以提取水体光谱信息为目标,设计光谱采集方案,进行光谱数据测量和东风渠污染物光谱特性研究;并使用ENVI遥感软件对光谱数据进行了相关处理及各种变换以突出光谱数据的细微差别,有利于光谱数据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由于物体表面的空间分布通常是富有规律且局部连续的,在高光谱影像分类中应充分利用其光谱和空间信息。本文在对高光谱影像立方体进行降维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联合空域和谱域信息的高光谱影像高效分类方法。首先,分别选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投影波段选择(Orthogonal Projection Band Selection,OPBS)两种方法对原始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降维后的影像数据。然后在其基础上提取扩展形态学特征(Extended Morphology Profiles,EMP)和地物表面纹理特征,组成联合光谱和纹理、形状结构特征。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对联合特征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真实高光谱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运算效率高且具有令人满意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20.
波段选择是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的重要前提,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高光谱遥感图像波段选择的改进二进制布谷鸟算法,通过使用混合二进制编码算法更新子代鸟巢和使用遗传算法交叉方式更新被发现鸟巢两个方面对二进制布谷鸟算法进行改进,找出在图像中起主要作用且相关性低的波段,实现对高光谱遥感图像降维。将本文算法运用于PaviaU数据集和AVIRIS数据集,并与二进制布谷鸟算法、二进制粒子群算法、最小冗余最大相关算法、Relief算法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二进制布谷鸟算法波段特征选择效率更高,且选取的波段更具代表性,能够较好地提高后续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