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地理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存在数据冗余量大、传输效率低、通用性差、难以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中应用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eoJSON的异构地理信息数据集成模型。模型采用GeoJSON作为技术主线,以数据交换池为核心,通过数据交换池建立应用系统与各异构系统之间的联系,并利用数据交换子节点建立数据交换池与各异构系统的通信连接,对GeoJSON信息流进行上传与下载等操作。实验表明:同XML相比,GeoJSON信息流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2.
杨林  周顺平  万波 《测绘科学》2007,32(3):151-152,116
分布式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具有数据分布、数据源异构、地质实体间有着复杂语义关系的特点,而多源分布的地质图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又需要统一管理,协调工作,这就提出了数据交换的要求。传统的数据库复制方案无法满足地质实体级的数据交换,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地质空间要素类为交换单位的增量同步的数据交换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其关键的数据交换原理,数据传输方案以及上下级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策略,该方案现已用于国家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涉密网络与低密级网络隔离后,如何方便地实现数据的交换是各企业、政府等网络建设的首先面对的、也是网络安全领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本文针对国土资源部网络安全的现状,重点对国土资源涉密内网、非涉密网的数据交换方式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处理政务外网与地方政务内网数据交换问题、密级标识和信息等级标识问题、隔离数据交换方式问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李卫江  丁鹏飞  张超 《测绘科学》2006,31(4):146-148
区县电子政务是目前我国电子政务战略具体实施的起点和推进的主体。在区县电子政务中,政务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交换、集成和共享是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以静安区电子政务G IS综合平台———数据交换与集成系统为例,对电子政务信息模型以及空间信息、业务统计信息、空间信息与业务统计信息的网络集成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期望通过本文的典型分析,为相关研究和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云计算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而基于云架构的政务GIS则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趋势。针对政务云GIS搭建面临的资源池化、异构兼容、网络部署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政务GIS云平台四层框架结构,详细阐述了支撑平台、信息资源和功能服务池化策略,讨论了多种情况下的异构资源兼容策略,并提出“内主外辅”的网络部署方案。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信息交换系统的多级异构体系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是实施国土资源政务管理和信息服务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国土资源信息交换系统是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本文设计了一个多级异构的国土资源信息交换体系,实现了网络环境下国土资源数据的快速传递机制,保证数据在各级国土部门的实时更新,保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数据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信息系统内外网络业务数据交换的需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主动数据交换的安全外联接入平台。安全外联接入平台不但具有安全的网络物理隔离功能,而且能提供一系列安全服务认证、授权、安全审计、入侵检测和病毒防范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基于单向光闸的数据传输平台建设经验。通过对徐州国土资源局内外网数据传输的需求分析,在深入分析数据交换需求及安全防护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单向光闸基于单向光闸技术构建了国土数据(天地图等业务)单向传输平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隔离环境下的国土数据资源的安全交换,达到了国土资源部对金土工程二期建设的相关安全体系建设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GIS符号库数据模型抽象及其交换格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在不同GIS平台间交换和共享符号库数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技术路线,即先建立GIS符号库的通用数据模型,基于该模型建立GIS符号库数据交换格式.给出了一个符号库通用数据模型的原始版本和基于该模型的符号库交换格式的XML模式初稿.  相似文献   

10.
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中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建设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是实现"地理信息+"的重要战略.针对街道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系统建设、数据收集、数据管理、数据交换、数据更新等方面存在的信息孤岛、缺乏统一的标准等问题,充分考虑了街道现有平台及政务数据的特点,采用了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研究了街道级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方...  相似文献   

11.
基于GML的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ML是由OGC推出的基于XML的地理信息传输、存储编码工具,目前已成为构建开放地理数据互操作平台的基础。通过研究GML的地理要素几何特征编码方法及数据交换模型,归纳了GML在地理空间数据交换过程中的六项优点。研究表明,利用GML可以大大提高空间信息交换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的管理和利用成为热点研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信息交换的"一张图"应用体系,以JL-DEM数据交换模型为核心,将各类国土业务系统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下,实现业务系统与"一张图"的数据联动,为"一张图"数据更新和利用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数据具有时间相异、基准相异、平台相异等多源异构性,给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造成障碍。针对当前数据备份、数据拷贝、局域网共享等简单共享方式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平台的国土异构数据共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中间件技术和动态投影技术进行数据异源整合,然后利用ArcGIS API for Flex和SuperMap iClient for flash构建服务平台,相互调用共享多源异构数据。实验表明,两个平台通过服务调用和聚合可实现无缝共享多源异构国土数据,图形没有偏移错误和拓扑错误,实现了数据跨平台服务共享。  相似文献   

14.
公安部门跨部门、跨区域的警务协作,要求实现全国范围内地理信息的分布式访问。本文描述了在建设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平台时,依托公安专用网络环境中,基于各地所采用的异构基础GIS平台,设计和实现多节点分布式警用地理信息平台的策略、方法和算法,并介绍了相关的标准规范、系统安全、运维监控等平台支撑技术。  相似文献   

15.
数据源的异构、GIS服务规范的自定义以及分布式存放等问题制约了空间信息的广泛共享和应用。本文基于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围绕服务动态聚合的思想,结合OGC的标准规范和技术思想,在具有REST风格的GIS服务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服务聚合模型,通过该模型实现了分布式存放的异构瓦片数据的无缝集成显示以及网络要素服务的功能共享。  相似文献   

16.
地理信息服务已成为当今解决数据异构、平台独立,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然而,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安全防范手段,信息拦截、窃取、篡改等安全问题逐渐突显出来。针对相关问题,本文在讨论现有平台安全性、应用程序安全性和消息级安全性的基础上,着重运用数字信封技术,综合了对称加密算法与非对称加密算法二者的优点,实现了多重安全策略基础上的用户自主控制的消息级安全。该方法兼顾了效率与安全,可有效用于矢量地理数据的安全传输。  相似文献   

17.
地理信息服务已成为当今解决数据异构、平台独立,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然而,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安全防范手段,信息拦截、窃取、篡改等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针对相关问题,本文在讨论现有平台安全性、应用程序安全性和消息级安全性的基础上,着重运用数字信封技术,综合了对称加密算法与非对称加密算法二者的优点,实现了多重安全策略基础上的用户自主控制的消息级安全。该方法兼顾效率与安全,可有效用于矢量地理数据的安全传输。  相似文献   

18.
徐刚 《测绘通报》2014,(6):96-98
探讨数字开发区综合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内容,明确其应用模式。共享服务平台集成了开发区多源、多尺度、多时态的空间数据和专题数据,实现了跨部门、跨平台的异构综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数据交换的效率、灵活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地理空间数据库联动更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平台多比例尺、跨行业的地理空间数据整合与更新为背景,介绍了地理空间数据库的联动更新模式,描述了多比例尺数据的级联更新和跨行业数据的协同更新两种模式,以及支撑联动更新的两大关键技术,即实体级增量更新和地理实体编码。联动更新技术在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平台的运用与相关机制的建立,对提高平台各类空间数据的更新效率和数据一致性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20.
赵连柱  刘延松  刘进 《北京测绘》2021,35(5):653-657
对用地钉桩数据组织、空间数据存储模型、生产与入库一体化业务流程、生产与入库一体化技术、数据生产与入库一体化系统功能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基于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了用地钉桩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管理.通过用地钉桩交换格式文件和数据文件加密技术,实现AutoCAD平台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平台无损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