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铌-铁矿田内褶皱及断层构造特征进行了剖析和总结,认为矿区内构造活动演化具有多期性,中元古代—海西期至少发育4期构造活动,包括近东西向控岩断层(F1)、近东西向逆-平移断层(F2)、近东西向褶皱和韧性剪切构造、北东向左行走滑正断层(F3),并将其对成岩成矿的影响及控制作用作了详细分析。认为:①沿白云石碳酸岩与顶底板围岩界线分布的近东西向断层控制了白云石碳酸岩的产出和矿体的形成;②白云石碳酸岩侵位之后,近东西向逆-平移断层对矿体进行了第一次破坏,导致主矿、东矿的深部矿体向东平移,钻孔WK14-01的深部矿体应为主矿深部的矿体平移所致;③成矿期后发育一期近南北向的挤压变形事件对矿体进行了第二次破坏,导致矿区白云鄂博群紧闭褶皱的形成和矿体发生透镜体化;④主矿、东矿之间的北东向左行走滑正断层对矿体进行了第三次破坏,导致主、东矿位置的错动。这些认识将对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范世家  薛伟 《地质论评》2022,68(1):167-180
本文以焦家断裂带深部上盘发现金矿体的地质事实为依据,将焦家断裂在成矿后对矿体的破坏作用作为讨论重点,根据现今焦家断裂上、下盘金矿体以断层泥为界,有被错断的明显特征,指出发育在焦家断裂主断裂面中的断层泥为成矿后断裂活动的产物.依据上、下盘金矿在矿石类型、围岩蚀变、矿石矿物、成矿阶段等方面具有极为相似一致特征,提出在117...  相似文献   

3.
茂租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茂租断层和莲峰―巧家断裂交汇的三角带,是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滇东北铅锌矿化集中区重要的铅锌矿床。矿区有上、下2个矿层,9个似层状矿体、2个脉状矿体。似层状矿体赋存于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中,顺层产出,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脉状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中,矿体产状受断层控制。研究认为赋矿地层岩性、矿体围岩性质、矿区褶皱构造、区域性茂租断层的多次活动及其派生出的次一级NE向断层是区内铅锌矿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根据成矿条件分析及化探异常显示,矿区南部深部及外围铅锌矿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依据张宣幔枝构造的成矿控矿特征及小营盘金矿控矿构造研究,提出了小营盘金矿区南侧F12断层晚期活动为正断层,应注意寻找深部矿体。  相似文献   

5.
詹德光 《地质与勘探》2015,51(3):478-485
安徽铜山铜矿已有近50年的开发历史。为建立具有预测能力的新成矿模式,本文对该矿床的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控矿构造以及矿体定位空间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矿体受与接触带套合的波状起伏的伸展断层控制,矿体的位置及规模受接触带断层的不均匀扩容制约。基于这些认识,建立了波状接触带-断层伸展剪切扩容构造控矿理论模式并根据这一理论模式预测矿床的深部存在大规模隐伏矿体。钻探结果证实了这一预测结论,表明新的成矿理论模式将在铜山的深部找矿勘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鞭山—黄屯—鹤毛河地区位于庐枞火山盆地东北部,深部岩浆活动频繁。在该区开展了高精度磁法勘探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ontrolledsourceaudiomagnetotellurics,CSAMT),查明深部岩体及构造展布情况,进一步预测找矿靶区。为评价地球物理勘探成果的可靠性,在推测断层FT1和FT2的复合部位进行钻探追索,在ZK18-1钻孔的100~250m深部发现金铜矿体;在勘探18线设计ZK18-2钻孔,进一步圈定金铜矿体范围,扩大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7.
马鞭山—黄屯—鹤毛河地区位于庐枞火山盆地东北部,深部岩浆活动频繁。在该区开展了高精度磁法勘探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ontrolled Source Audio Magnetotellurics,CSAMT),查明深部岩体及构造展布情况,进一步预测找矿靶区。为了评价地球物理勘探成果的可靠性,在推测断层F_T1和F_T2的复合部位进行钻探追索,在ZK18-1钻孔100~250 m深部发现金铜矿体;在勘探18线设计ZK18-2钻孔,进一步圈定金铜矿体范围,扩大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8.
马鞭山—黄屯—鹤毛河地区位于庐枞火山盆地东北部,深部岩浆活动频繁。在该区开展了高精度磁法勘探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ontrolledsourceaudiomagnetotellurics,CSAMT),查明深部岩体及构造展布情况,进一步预测找矿靶区。为评价地球物理勘探成果的可靠性,在推测断层FT1和FT2的复合部位进行钻探追索,在ZK18-1钻孔的100~250m深部发现金铜矿体;在勘探18线设计ZK18-2钻孔,进一步圈定金铜矿体范围,扩大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9.
贵州五指山铅锌矿田深部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国勇 《地质与勘探》2015,51(5):859-869
贵州五指山铅锌矿田发育北东向、北东东向和北西向断层,分别平行于区域性安顺-贵阳、纳雍-息烽及水城-紫云深大断裂,控制了寒武纪-泥盆纪时期的沉积相和石炭纪前的地层剥蚀程度,以及沉积盆地中成矿流体活动。矿田中的那雍枝矿床的矿体产状、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其具有海底喷流沉积矿床成因。矿田深部地球物理场显示,矿田及附近存在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深大断裂,在几组断裂交汇处及附近的深部存在岩浆岩体及大型岩基,具备深部流体上升的条件。推测那润断层北盘那雍枝矿床深部灯影组内,F9、F10与F1断层相交,灯影组和清虚洞组层位及对应的物化探异常变异区的深部应存在大型层状铅锌矿体,具有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多宝山矿田铜山铜矿资源潜力及深部勘查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山岩 《地质与勘探》2014,50(4):666-674
目前,多宝山矿田铜山铜矿深部勘查尚面临成矿后断层对矿体的切割和错动等问题,该问题严重制约着对该矿床成因的认识及深部勘查方向的选择。铜山断层是破坏铜山铜矿主矿体的主要成矿后断层,其走向为东西向,倾向南,是沿北东10°~12°方向推覆的一条压性断层。研究表明铜山断层由南向北推移的断距在东部1096勘探线为750m,西部1072勘探线断距则为1060m;由于东、西两端推应力的差异性产生东西方向的水平分力,致使断层上盘由西向东水平位移200~250m。铜山Ⅰ、Ⅱ、Ⅲ号主矿体均被铜山断层所切断,其中断层上盘Ⅰ号矿体的部分和Ⅲ号矿体的全部因被抬升已被剥蚀,本文重点讨论Ⅰ、Ⅱ号矿体在断层下盘的赋存部位。分析推测表明,铜山 Ⅰx号矿体在断层下盘赋存在1048~1084线,埋深950m以下;Ⅱx号矿体赋存在断层下盘1036~1104线,埋深1150m。通过对铜山断层下盘推测的Ⅰx、Ⅱx矿体和部分已控制的Ⅲ、Ⅴ(Ⅳ)、Ⅵ号矿体进行资源量预测,铜山铜矿总预测资源量约为铜金属390万t,预测深度为1700m。建议铜山铜矿后期勘查工作重点勘查范围界定在1048线至1096线,勘查深度在900~1700m。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沅陵县沃溪矿区危矿项目ZK9103、ZK7304孔揭露到鱼儿山V1脉底部V6蚀变层位,为缓解鱼儿山资源开采危机,运用地表立钻和坑内立钻相结合的探矿手段先控制V6脉主要工业矿体推测资源量、赋存平面位置与标高,再结合现有坑探工程现状,布置坑内反斜井+底板穿脉大巷+顺层底板斜井进行深部开拓与沿脉坑探工程探明和扩大可开发资源储量,达到了很好的探矿效果,延长了鱼儿山矿山服务年限。并建议在十六棚公、红岩溪、粟家溪等矿段的相应勘探线扩展探矿,进一步扩大底部V6盲脉的资源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湘中新化锑金矿床成矿构造系列及其找矿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化锑金矿床并置两套成矿构造系列。一套为走滑型成矿构造系列,形成于加里东期;另一套为下滑型成矿构造系列,形成于雪峰期。前者发育于震旦系地层中,受控于左旋脆-韧性剪切带,已知的Ⅰ、Ⅲ号脉分别为D型主张剪脉和R型张性桥脉,预测的Ⅳ、V号脉为与Ⅰ号脉平行的D型主张剪脉,Ⅵ号脉为与Ⅲ号脉平行的R型张性桥脉。后者发育于板溪群五强溪组地层中,受控于下滑型脆-韧性剪切带,其中局部所见的矿脉确定为Ⅶ号层状含金石英脉,且预测深部尚有其它平行矿脉,类似于沃溪钨锑金矿床层状矿脉的构造成因。  相似文献   

13.
甘肃安西县寒山金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寒山金矿位于甘肃北祁连造山带西段、阿尔金大断裂带南侧.矿床受控于由阿尔金大断裂派生的北西向韧脆性剪切带中.文章从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等入手,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受含矿地层、韧脆性剪切带构造、岩浆岩等因素的制约.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认为韧脆性剪切带中的次级断层和矿体深部勘探,是该矿床今后找矿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铲(犁)式断裂控油模式概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塔里木北部油田轮台先逆后正铲式断裂为例,分析了断裂力学性质转化过程中发出的一系列地质现象指出由压性转为张性时,断裂为油气通道;从张性转为扭性时,断裂则封堵油气,并导生逆牵引背斜捕获油气、断裂两盘的上覆沉积层保存油气的控油成藏模式。这一模式同样适用于中国东部正断层控油区。   相似文献   

15.
八卦庙金矿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陕西风县八卦庙金矿是近期探明的特大型金矿。经研究发现它的成因与脆韧性剪切和岩浆热液蚀变有关。在八卦庙矿区至二里河铅锌矿一带发育了一条脆韧性剪切带,它控制了金矿体在走向(NWW-SEE)上的分布。金矿主要产在剪切带的脆韧性剪切条带和后期脆性剪切形成的碎裂告内;NE向在行小型断裂及其NE向节理控制了后期岩浆热液蚀变形成的矿脉的分布。在北矿带这些矿脉叠加在脆韧性剪切形成的NWW向展布的金矿体之上,形成富矿带。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湘西金矿沃溪矿区深部找矿有利与不利的地质条件,通过岩矿石标本测试和计算机数值模拟,建立了沃溪矿区找矿的地球物理模型,并提出了有效的找矿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17.
金青顶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青顶金矿是我国最大的石英单脉型金矿.控矿断裂呈NNE向,具多期活动特点,矿体赋存于断裂呈张性的转折部位;主矿体呈脉状,矿体向NE侧伏,侧伏延深1 080 m,是矿体最大走向长度的2.7倍;矿床有4个富矿柱,赋存于控矿断裂拐弯最大、受张应力作用最强部位,也是多阶段成矿作用叠加部位;矿床为中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在成矿过程中,胶东群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岩浆活动是热源并提供成矿热液,构造活动是成矿的动力并提供容矿空间,构成"三位一体"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8.
位于贵州省松桃县乌罗镇高地村的高地锰矿床,是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3地质大队应用南华纪锰矿裂谷盆地古天然气渗漏成矿理论和方法,在贵州铜仁松桃国家锰矿整装勘查区找矿实践检验中,继近年新发现普觉、道坨、桃子坪等三个隐伏超大型锰矿床之后,又新发现的隐伏超大型锰矿床。该矿床属于典型的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地处李家湾-高地-道坨南华纪地堑盆地中心区域,位于古天然气渗漏喷溢成矿系统的中心相区,以致该矿床的矿体平均厚度、锰矿平均品位是目前该地区该类型所有锰矿床之最。地表发育成矿后期(燕山期)以冷水溪断层(F_3)为代表的犁式正断层,目前控制的隐伏菱锰矿体均分布在其下盘,由于地表相关系列断层均未穿过F_3断层,故深部隐伏锰矿体保存完好,尚未圈边,深部仍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湘西地区脉状钨锑金矿床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并普遍具有沿倾向发育较深、侧伏和板柱状赋存的规律。文章阐述了矿体侧伏的控制因素,并以沃溪金矿和泥潭冲金矿为例,分析了褶皱和断裂控制的板柱状矿床(体)的构造特点,总结了矿体板柱状赋存的成因以及矿体侧伏和板柱状赋存的规律,认为应该利用矿体的侧伏和板柱状赋存的规律指导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