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作了简要介绍,以武汉市为例,采用Spot52.5m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利用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和GPS实地测量控制点进行影像纠正的精度进行了分析,采用QuickBird0.61m分辨率遥感影像和GPS实地测量的方法,对Spot5遥感影像判读的图斑面积进行了比较,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利用Spot5影像进行图斑判读的精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RS和GIS支持的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以济南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航片对城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判读,并对土地质量进行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动态学(SD)模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对城市各用地类型的面积进行优化计算,最后利用自编程序实现了各类用地的空间配置.  相似文献   

3.
利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原理,建立一种对遥感卫星地球站的工作质量进行评判的数学模型,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采空区上方铁路实时动态变形及变形趋势,本文提出了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技术(DInSAR)与概率积分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利用DInSAR技术对采空区进行了监测,并利用水准数据对DInSAR结果进行了验证;然后基于DInSAR结果结合概率积分法反算参数,并对参数进行了修正,得到工作面充分采动时的下沉参数;最后利用修正的参数对铁路的变形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两者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对铁路等线性构筑物进行监测与预测。  相似文献   

5.
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航天器动力学定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研究了利用X射线脉冲星观测量进行动力学定轨的全过程,给出了观测数据仿真的基本流程,并利用仿真数据对各项因素对定轨精度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6.
依据国家建设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要求,以济南市地价监测点的布设为数据基础,分析了利用一般方法布设地价监测点存在的问题,试验了利用Voronoi方法对其进行优化的算法思路,利用Voronoi方法对城市地价监测点布设的技术路线及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MapInfo基本产品进行了介绍,系统阐述了三种利用MapInfo产品进行的二次开发模式:MapInfo作为独立开发平台,利用MapBasic进行二次开发模式;将MapInfo作为OLE对象的开发模式;利用基于ActiveX的MapX控件所进行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RS技术的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Landsat TM遥感影像,在Erdas Imagine8.4软件的支持下,以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为实例,对各种分类方法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应用,并对各分类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以及对土地利用的分类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环境影响的遥感信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刚斌  秦军 《四川测绘》2009,32(3):110-114
利用多时相、多分辨率的Ouickbird和SPOT图像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对遥感图像上的信息进行分析,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自动发现,结合野外调查,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周围环境的积极效应和负面影响。实践表明,对遥感图像的信息分析结合野外调查对于发现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详细地介绍了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意义和特点,阐述了现阶段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及发展。利用ERDAS对泰安市泰山区遥感影像图进行监督分类,对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做出了判断,并从区位、经济等方面对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光电测距仪直接在井筒中测定井深导入高程和激光投点代替钢丝投点的试验研究,并和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令人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12.
高精度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50m大型天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基于专业数码相机的摄影测量系统应用于大型天线的检测,采用回光材料制作人工标志,利用编码标志完成摄站的自动定向和同名点匹配,经光束法平差解算点的坐标,点位的测量精度优于0.11 mm,面形的计算精度达到0.4 mm,并与全站仪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上述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GPS遥感大气水汽含量技术的类型、实时GPS遥感水汽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地基GPS大气探测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用非差精密单点定位模式进行实时GPS遥感水汽探测的基本构想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非差精密单点定位的主要误差源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4.
GPS和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分别采用WGS-84和PZ-90坐标系。为统一两种卫星定位成果,欧、美、俄于20世纪90年代各自求出两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目前三种参数尚未统一,对GPS/GLONASS联合定位造成较大影响。本文针对国外介绍PZ-90和WGS-84坐标系相互转换时常用的转换模型及三种不同转换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分别选用地面GPS参考站坐标和GLONASS卫星轨道坐标,用三种坐标转换参数进行转换,对转换结果差异及其对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精度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得出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5.
汪捷  何锡扬 《测绘学报》2017,46(7):841-847
北斗伪距观测值存在特有的多路径系统性偏差,偏差的数量级达到几个分米到米。该系统偏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IGSO/MEO卫星随高度角变化的伪距系统性偏差;另一类是GEO卫星(高度角仅微小变化)明显的伪距系统性偏差。系统性的伪距偏差导致GEO卫星MP序列的标准偏差较大,本文针对GEO卫星伪距偏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修正方法,修正后的GEO卫星MP序列的标准偏差下降了10%~16%。基于伪距相位组合的单频PPP技术的伪距权重较大,会受到北斗伪距偏差的影响,分析表明该系统性偏差将导致单频PPP定位结果高程方向产生约1m的偏差。对GEO伪距偏差采用提出的卡尔曼滤波修正方法进行修正,并应用Wanninger和Beer的高度角模型消除IGSO/MEO观测值伪距偏差,本文对修正后的单频精密单点定位精度进行了分析。4个multi-GNSS experiment(MGEX)站10d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仅改正和卫星多路径误差,高程方向定位结果精度可改善65%左右;采用本文方法对GEO卫星的多路径修正后,该方向定位结果精度改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至75%左右。  相似文献   

16.
史美纯  梁青科 《北京测绘》2013,(3):37-39,72
通过对主井及其附近两个稳定点进行了变形监测,利用混沌理论对两个时间序列进行了混沌特征的分析,发现两个时间序列的关联维数分别为1.3282和1.4587,嵌入维数都为3,最大Lyapunov指数分别为λ=0.0833和λ=0.0745。说明这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的特征,存在混沌现象。采用混沌一阶局域法进行预测时,采用不同时间间隔得到预测结果有较大差异。其中,采用最小时间间隔得到预测结果最差,而采用平均时间间隔得到的预报精度等级和预报准确率均为最优。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单历元算法需要连续观测较长时间才能够得到较为精确的解算结果的问题,利用载具同时架设3台GNSS接收机,获得基线观测量,同时事先精确测定接收机之间的距离,并利用陀螺仪获得载具的姿态角,通过增加距离和姿态观测量,与基线观测量共同进行平差处理,可以得到单历元较为稳定而精确的坐标解算结果。试验表明,平面精度在10 mm以内,高程精度在3 cm以内,相较于不添加距离和姿态观测量的结果精度提高了15%以上。  相似文献   

18.
SLR资料精密测定GLONASS卫星轨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SLR资料计算的轨道与CODE轨道进行了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转换到RTN坐标系中。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两种轨道差值在轨道径向、法向和沿轨方向的精度分别优于10cm、50cm和45cm;SLR和微波资料确定的GLONASS卫星轨道在径向存在系统误差,该系统误差随卫星轨道面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高海拔山区大气折光对三角高程测量的影响,并结合高海拔山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根据在高海拔山区的作业经验制定了最佳作业时段,结合测量仪器参数和相关数学模型,从定量角度分析和阐述了温度气压对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通过实践工程数据分析,验证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二等水准测量在高海拔山区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EGM96模型的神经网络BP算法在GPS高程转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一个测区内,从水准联测点上移走EGM96含有的高精度中长波部分后,把余下的高程异常通过BP神经网络进行模拟,最后再对数据进行恢复,使实验达到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