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结合蓬莱阁田横栈道工程的实例,对已经被滨海环境腐蚀的构件,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措施。钢构件的外部增加了防锈蚀措施:悬索的外部增加PE管以阻隔架构和外部的接触,管内灌入防腐润滑脂;对普通混凝土结构采用西卡901、903系列阻锈剂隔离氯离子和混凝土结构的接触,减缓了碳化过程。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提高了工程的抗腐蚀能力,增加了工程的使用年限,对类似环境下的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一个旧锅炉房改造成办公建筑的工程为例,初步探讨了该工程在结构设计中应用BIM技术的一些细节,包括工作集的应用、视图的应用、可见性的应用与结构软件互通的应用,希望对BIM技术在设计行业中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检测之系统性,科学性,准确性说明了雷达技术用于工程质量检测方面具有较大优越性,在扼要阐明雷达波在混凝土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与特征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雷达技术在无损检测混凝土构(物)件质量的分辨率,以2个无损检测工程实例,说明了该项技术在无损检测混凝土构(物)件质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对岩土工程概率取值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土工程中的许多规范,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概率取值,不同规范的概率取值对象、取值保证率不同,计算结果不同。探讨了岩土工程概率取值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5.
青藏铁路不同路基工程结构对路基裂缝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针对青藏铁路某试验段加筋路堤和站场路基等不同路基工程 ,本文介绍了冻土路基的温度和变形的试验结果 ,分析了加筋路堤和站场路基不同路基工程的地温变化和变形特征 ,并论述了加筋路堤和加宽路基等不同工程结构对路基裂缝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坑施工引发的工程性地面沉降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对基坑施工引发的工程性地面沉降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合地质结构条件,划分了上海地区典型基坑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不同基坑模型在不同围护结构变形模式和降水条件下引发地面沉降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不同类型基坑工程引发的地面沉降影响范围,并在基坑工程实例中得到了有效验证.  相似文献   

7.
水电水利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地质灾害问题较多.为加强防灾减灾研究,结合常规地质灾害分类及水电水利工程特点,对水电水利工程地质灾害进行系统的分类和描述.成因不同,可分为工程建设、自然因素及其共同引发的地质灾害;工程特点及成灾对象不同,可分为水库工程、边坡工程、地基工程、地下工程和移民工程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麓河附近天然状态和工程活动状态下不同场地(砂砾路面、铲除植被、草甸地表)的活动层水热状态监测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工程活动对场地活动层的水热传输特征和冻融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工程活动改变了场地下垫面性质,造成了不同场地活动层冻融过程、活动层厚度等的差异,进而影响了多年冻土变化.冻融期间工程活动场地活动层的水热状态变化要比天然场地强烈而且差异较大,工程活动场地冻土的稳定性比天然场地低.  相似文献   

9.
车灿辉  刘实  刘静 《探矿工程》2013,40(4):60-64
论述了几种主要支护结构的深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法和不同特点,将基坑过程中不同施工阶段的风险分析、安全评估与信息化施工相结合。为岩土工程设计、基坑工程施工、土方开挖、基坑工程监测提出可供参考的工程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水平定向钻进施工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工程具有不同的特点,面对水平定向钻进工程的多样性,进行应用创新是保证水平定向钻进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喀斯特地区代表性土壤中铜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济  李阳兵  王文琼 《中国岩溶》2006,25(4):290-292
在贵州省贵阳市附近喀斯特区选择两种典型的土壤进行采样,并对土样中各种形态的铜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喀斯特地区石灰土中铜的氧化锰结合态铜、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铜和紧结合有机态铜要比黄壤中相应形态的铜更为活跃,石灰土中可交换态铜为1. 520mg /kg; 而黄壤中铜的可交换态铜、碳酸盐结合态铜、松结合有机态铜和晶型氧化铁结合态铜比石灰土的活跃,可交换态铜可达5. 458mg /kg。   相似文献   

12.
王蝶  卢焕章  毕献武 《地学前缘》2011,18(5):121-131
文中对比了与S型花岗岩有关的石英脉型钨矿和与I型(及少数A型)花岗岩类有关的斑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它们的共同点在于成矿流体都由岩浆流体演化而来,在后期逐渐有大气降水的加入。差异性在于:(1)石英脉型钨矿成矿流体主要属于中—中高温、中—中低盐度的NaCl-H2O±CO2体系,而斑岩型铜矿属于中高-高温、高盐度的Na...  相似文献   

13.
金标样定值中全金量的湿法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含金试样经王水溶解,溶液经活性炭吸附-碘量法测定溶液中的金;残渣经氢氟酸和王水再溶解,活性炭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残渣中的金;两项结果相加作为样品中金的总量。方法用于金的地质标样定值分析,结果与标准值吻合(E<3s)。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新型数字激光动态焦散线试验系统,采用有机玻璃板试件进行模型试验,研究了含预制不同形状空孔对岩石定向断裂控制爆破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定向断裂控制爆破中,设置菱形空孔更有利于实现精细化定向断裂控制爆破,可有效保证巷道周边眼爆破的成型效果;对比含3种不同形状空孔试件爆生主裂纹扩展速度可知,含菱形空孔的扩展速度最大,含圆形空孔的次之,含带刻槽圆形空孔的最低;含圆形空孔试件爆生主裂纹端部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总体比含菱形和切槽圆形空孔试件爆生主裂纹端部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大;主裂纹扩展中后期阶段,含菱形空孔试件爆生主裂纹端部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松辽盆地晚白垩世青山口组—嫩江组一段介形类壳饰?壳形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研究层位12 种壳饰类型与9 种壳形类型的介形类可能生活的环境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刺状壳饰的介形类生活的最佳环境为深湖—半深湖相环境;瘤状壳饰的介形类适宜生活于水质清?矿化度较高?pH值也较高的浅湖—半深湖相环境;深蜂孔?饰边?长瘤或隆脊壳饰的介形类生活于深湖—半深湖相环境;浅蜂孔?网状?细纹?细脊壳饰的介形类主要生活于滨浅湖相环境?三角形?长方形壳形的介形类生活于深湖—半深湖相环境;低梯形?五边形壳形的介形类部分种类生活的环境为深湖相环境,另外一些种类生活于半深湖—浅湖相环境;高梯形壳形的介形类一般适宜的环境为浅湖相环境;椭圆形壳形的介形类基本生活于滨浅湖相环境;肾形壳形的介形类一般生活于浅湖—半深湖相环境?青山口组一段的介形类群以适应深湖—半深湖相的具饰边壳饰?低五边形壳形的介形类为主;青山口组二?三段介形类的壳饰与壳形类型虽然丰富多样,但与湖泊沉积环境变化也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姚家组介形类的壳饰均以适应浅水相环境的浅蜂孔?细脊壳饰为主,壳形以椭圆形占绝对优势为特征,后期随着湖泊水深增大,出现了少量反映较深水相环境的深蜂孔壳饰与三角形和长方形壳形类型;嫩江组一段介形类的壳饰类型较少,以深蜂孔与浅蜂孔类型为主,壳形类型相对较多,椭圆形?长肾形?长方形?三角形?低梯形类型均有一定含量?  相似文献   

16.
高岭土中全硫量快速测定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王瑞斌 《岩矿测试》2006,25(1):82-84
采用碳酸钠一氧化镁半熔融一氯化钡滴定法测定高岭土中的硫含量。试样用碱性熔荆半熔,熔块以水浸取,将转化为硫酸盐后的滤液,以玫瑰红酸钠为指示剂,在pH为5.5.7.0的条件下,用氯化钡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测定结果的RSD=2.47%(n=5),加标回收率为95.2%-100.3%。改进后的方法已用于高岭土中全硫量的测定,结果与国标重量法相符。  相似文献   

17.
重点介绍了NaC l溶液的电容随着溶液矿化度、测量极板之间的距离以及测量频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直接测量电容的情况下,NaC l溶液的电容随着极板距离的增加按负平方关系减小;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按平方关系增加;随着频率的增加按负幂指数规律减小。通过和NaC l溶液电阻的对比发现,同样的条件下,电容的变化率比电阻明显,这将有助于地层流体的识别,尤其是目前大量存在的水淹油气层、低阻油气层和薄油层。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第二介电常数的概念,第二介电常数不同于传统介电常数的关键之处在于:第二介电常数是直接测量介质的介电特性,而不是将其置于极板之间进行测量。还指出,在进行交流电测井时,地层的电容信号也同样能反映出地层及其孔隙流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容率法测井的想法,即在测量地层电阻率的同时,还要进行电容率的测量,来反映地层及其孔隙流体电容率的信息。此外,还提出了两电极法进行地面电容率勘探的设想,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用于找油找气,还可以探测金属矿藏。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Sulfur (S) solubility is determined in silicate melts, in particular with low-FeO content coexisting with graphite. In a high FeO range (>10 mol %), the S solubility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FeO content in silicate melt, which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previous works. In an intermediate FeO range (1∼10 mol %), the S solubility in melts with a multi-component system is higher than that in melts with a simple system. The SKα shift of the electron microprobe shows the dissolve sulfur is all sulfide. A positive dependence is observed between CaO and S content in the melt undoped with FeO, but the dissolved sulfur is sulf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lt composition, S content, and S oxidation stat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符传博  丹利  吴涧  魏荣庆 《冰川冻土》2013,35(6):1410-1418
利用覆盖新疆大部分地区资料完整的93个站点资料,对1961-2005年新疆地区最大冻土深度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新疆地区月最大冻土深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低海拔区域(海拔<1 800 m)最大值出现在1月份,而高海拔区域(海拔≥1 800 m)的最大值出现在2月份,比低海拔区域要滞后. 新疆地区最大冻土深度的地理分布特征表现为北疆深于南疆,山区深于平原,且与气温的分布有很好的一致性. 全年和冬、春季最大冻土深度与气温场的空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795、-0.736和-0.848. 年际变化表明,近45 a来的最大冻土深度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 高海拔区域与低海拔区域年最大冻土深度的倾向率分别为-15.65 cm·(10a)-1和-9.48 cm·(10a)-1,且与气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和-0.69,均通过了0.001的信度检验. 同时发现,高海拔区域冬季下降多,而低海拔区域春季下降多. 新疆地区年最大冻土深度在近45 a有明显的突变现象,高海拔区域和低海拔区域突变发生年份分别为1996/1997年度和1978/1979年度,说明新疆地区高海拔区域的年最大冻土深度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比低海拔区域要滞后. 突变年后高海拔区域与低海拔区域年最大冻土深度比突变年前的平均值分别降低了61.12 cm和26.67 cm.  相似文献   

20.
次火山热变质煤中Ge、Ga、As、S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五牧场区是内蒙东部伊敏褐煤盆地中一个因次火山侵入作用形成的局部的烟煤区。在煤变质过程中,锗、硫从高变质煤中逸出,并在上部低变质煤中富集。锗、硫、砷与煤中有机质呈正相关,镓与煤中灰分呈正相关,随变质程度增加相关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