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探矿工程》2003,30(6)
题    名作 者期页  一、综述钻掘工程国内外发展水平与差距及建议 (上 )左汝强 11月球表面钻探取样中国钻探界面临的新任 务展望鄢泰宁等 19《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杂志世纪光盘》读 后耿瑞伦 168钻掘工程国内外发展水平与差距及建议 (下 )左汝强 2 1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现状和商业化的技术关键刘广志 2 8刘广志院士向中国工程院提出 5项建议 3 69关于向自贡盐业 (钻探 )历史博物馆捐赠近现 代钻探专著的倡议书刘广志等 4672 0 0 3年国外人造金刚石获新进展 ,我们怎么 办 ?刘  相似文献   

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6):F0002-F0002
刘广志,男,中国工程院院士,探矿工程学家。1923年3月11日生于北京。抗战时期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1947年6月在天津北洋大学采矿工程系毕业。刘广志院士从事探矿工程事业60年,涉足于石油、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钻探、掘进工程,是新中国勘探工程的主要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他奔波于白云鄂博、铜官山、攀枝花等大型矿山,组织多工种综合勘探。他积极倡导人造金刚石小口径钻探配套技术研究,领导推广定向钻探、绳索取心钻探、空气钻探、反循环钻探、孔底动力机钻探五大技术,使我国钻探工程技术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由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联合举办的“刘广志院士八十寿辰暨从事地质工作五十六年座谈会” ,于 2 0 0 3年 3月 18日在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工程院 ,国家专利局 ,国土资源部人教司、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人力资源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探矿工程研究所、探矿工艺研究所 ,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大学 ,吉林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现场指挥部  相似文献   

4.
这篇文章系刘广志同志在北京市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组成立大会上所做的报告摘要。现刊登如下,以供参考。地质钻探工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得到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通过十五年来的实践,随着钻探技术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工程质量也不断提高;随着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探矿工程科学在老一辈探矿科学家和全国同仁的大力支持下,经过50多年努力和发展,已成为我国探矿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和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我校现从事探矿工程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教职工人数近百人,其中,俄罗斯外籍院士2名,教授20名,博士生导师10名。并聘请了刘广志院士、苏义脑院士、王达、耿瑞伦、高德利、孙清德、杨建林等为兼职教授。设5个本科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原钻探工程)、  相似文献   

6.
《探矿工程》2014,(9):I0001-I0001
1999年初,国家科委为推动“九五”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八字方针,这八字方针刚一发布,我国探矿工程专业奠基人之一的刘广志院士就高瞻远瞩地指出“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四大领域都要动用探矿工程来获取外星球、地球深处、海底洋底、冰川冰层冻土带的固体、流态、液态、气态的岩心、岩屑、冰心、冰晶等各类样品,从中提取出各种地质、生物、生态信息等。”(刘广志.探矿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探矿工程,1999,1)。从此,“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成为了探工人攀登科学高峰的梦想。15年来,围绕这个目标,几代探工人不断探索和奋斗,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五年亚太经社理事会钻探、取样、测井研讨会(简称国际钻探会)已定于十一月五日至十六日在江苏无锡市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性钻探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亚太地区二十个国家的代表,还邀请了其他地区的知名钻探专家。会议将以介绍和参观中国钻探方面的经验为主,进行交流和研讨。为了认真做好会议各项准备,全面展示我国钻探技术水平与实力,会议组成了以地质矿产部探矿工程装备工业公司刘广志总工程师为主任委员的组织委员会,于年初开始全面展开了会议筹备工作。  相似文献   

8.
地质钻探工程是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能源矿产勘查、水文与工程地质勘查、地球与地外行星科学研究、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重要的技术方法,是获取地下地质矿产等实物资料的唯一手段。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壮大,我国的探矿工程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70年来,通过几代探矿人的坚持不懈和努力奋斗,目前我国地质钻探技术水平基本与世界同步,在许多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些钻探技术、装备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整个地质行业乃至整个国家工业发展的维度上总结我国探矿工程7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4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探矿工程创建起步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探矿工程技术稳步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探矿工程扩大服务领域阶段(大致为20世纪最后15年);钻探工程技术全面、深入发展,逐步进入世界一流的阶段(21世纪以来)。分别对这4个阶段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阐明了70年来探矿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我国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制造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地质大学探矿工程系专业英语教师周培健问志编写,地矿部评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兼职教授刘广志同志主审的“探矿工程专业英语及其翻译方法”一书,即将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书在探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地矿部委托举办英语短训班所使用的教材基础上,经过八年的教学实践,吸取了在各个战线上的探矿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反馈信息,进行了大量的增补和修订.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2007,34(11):61-61
“庆祝《探矿工程》杂志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2007年10月2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所长、《探矿工程》杂志第六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甘行平教授主持。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司长彭齐鸣,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新闻处毛东林,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学龙,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刘广志,原地质部探矿司司长任子翔,  相似文献   

11.
春节前夕,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拜访了我国探矿工程专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广志先生(以下简称“刘”),现将有关谈话内容整理后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在探矿工程领域中,不断提高钻探效率,降低钻探成本,多快好省地为地质找矿服务,一直是探矿工作者努力奋斗的目标.近十多年来,我国钻探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刚石钻探、绳索取心钻探、冲击回转钻探等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降低了钻探成本,减轻了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提高了地质效果,加快了找矿速度.本文将介绍钻探技术中的一枝新秀——不提钻换钻头钻探.  相似文献   

13.
《探矿工程》2004,31(12):59-63
题    名作 者期页  一、综述求实创新 创办一流精品期刊《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杂志改月刊寄语本刊编辑部 1Ⅰ2 0 0 3年探矿 (钻掘 )工程十大科技新闻赵国隆等 11探矿工程 (地质工程 )未来 2 0年科技发展战略 研究王 达 13科学技术界要关注高新能源的发展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部广大探矿职工因地制宜地开拓地质市场,已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探矿工程已从单纯的矿产岩心钻探、水文水井钻探发展到为城市建设服务的许多领域.顺利完成了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宁波北仓港湾码头等重大工程的基础施工任务.全国已有二万八千余地质探矿职工组织了三种级别的114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施工队伍.  相似文献   

15.
山东地矿局恢复重点矿区钻探技术报告编写制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矿工程》2012,(3):46-46
本刊讯山东省地矿局为进一步加强探矿工程技术管理,不断提高钻探技术水平,2009年制定了《关于加强探矿工程管理的暂行规定》。要求各地勘单位典型、重点矿区在提交地质报告的同时提交钻探工程施工技术报告,该钻探报告可以和地质报告一样,按规定申请局科技进步奖。  相似文献   

16.
张林霞 《探矿工程》2007,34(11):62-62
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主办、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18—20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隆重召开。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主任王达教授主持并致开幕词,中国地质调查局王学龙副局长、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姜玉志副厅长(兼地矿局局长)、  相似文献   

17.
《探矿工程》2005,32(11):23-23
为总结、交流近年来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水资源勘探与开发、基础施工(桩基础、基坑支护与降水)、地质灾害治理、隧道与爆破工程、科学钻探、非开挖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介绍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新装备、新器具,交流安全生产与工程施工管理经验,促进我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协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17~20日在云南省昆明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8.
地苑英才     
青年钻探专家——殷琨 殷琨,1952年生于贵阳市。1982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探工系,后留校任教。1990年荻硕士学位。现任探矿工程系副主任,探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1982年初毕业以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先后主讲过多门专业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学效果良好,并于1992年7月与地矿部刘广志总工程师联合招收二名科学深钻研  相似文献   

19.
《探矿工程》2004,31(1)
(1)《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杂志系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月刊。主要报道我国探矿工程和岩土钻掘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的研究、推广、应用以及国内外有关信息。欢迎广大业界同仁向本刊投稿 !(2 )来稿请用打印稿或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湖南长沙举行了“冲击迴转钻进技术专题报告讨论会”。出席会议人员98名。刘广志、韩军智、李醒悟等专业委员出席并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