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钻探安全在地质勘探安全工作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近年来,钻探安全生产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由于在新的形势下,钻探工程扩大了服务领域,使得钻探生产内部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钻探安全生产的任务更加严峻和复杂。因此,研究钻探工程安全生产的规律,分析钻探工程伤亡事故原因,排  相似文献   

2.
高龙 《探矿工程》1987,(4):41-42
目前,我国砂矿钻探方法最普遍的是采用吊锤冲击、抽砂筒取样和双管同步钉进、内管取样的钻探方法,这两种钻探方法由于外管都是钉入地层,终孔拔管都相当困难。除大功率设备靠自身动力起管外,其余大部分设备都要另外附设拔管机构。陆上钻探采用两个20吨以上的千斤顶拔套管。水上钻探在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时,一般选用大功率动力设备,这样钻探设备的重量,体积就很大,就需要选择大吨位的钻探船。如果水上钻探设施采用钻探平台,那么要求平台也要有很大的承载能力。我队选择的钻探设备功率为6.5hp(1hp=745W),自行设计的钻探平台承载  相似文献   

3.
供水是钻探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工作。钻探供水的方法很多。在钻探施工前应根据勘探矿区特点,水源情况和钻探工作量,选择经济合理的供水方案,以保证钻探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刘钧亨 《探矿工程》1985,(2):14-16,11
去年,我们承担了综合整治长江口、黄浦江的水上钻探,在比较复杂的水域条件下,完成了长江口大坝选址初勘工程及黄浦江整治工程的部份钻孔14个,工程质量完全满足要求。同时,我们结合工作实践,对水上钻探施工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一些认识。现就钻探船的选择、船舶的定位与抛锚以及水文条件、钻探工艺方法等问题,简介如下。一、钻探船的选择合理选择、使用钻探船舶设备,是保证水上钻探作业安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我国的水上钻探施工有较长历史,至今在地质勘探和水利电力工程勘察等方面,有钻探船舶多种多样,包括不同类型、规格  相似文献   

5.
彭合 《探矿工程》1986,(5):51-53
目前,地质系统内有许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固体矿产钻探队,均因地制宜开拓工程钻探工作。本文在调查工程钻探现状的基础上,对今后的工程钻探工作提出以下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供参考。一、工程钻机问题根据工程钻探的施工条件和环境(工程钻孔较浅,一般在30米左右),决定其所用的设备和钻进工艺都比岩心钻探和水文地质钻探要简单得多,概括起来,工程钻探所需设备主要应具备以下特点:1.可拆性好,重量轻;2.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并能实现复合式多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地矿局自1974年推广小口径金刚石钻探以来,钻探效率大幅度提高,加强金刚石多工艺钻探技术,使全局钻探水平跃居地矿系统的前列,加快了吉林省地质找矿的速度。金刚石钻探技术成为我省黑色、有色、贵金属、非金属矿床的重要勘探手段。  相似文献   

7.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6):F0002-F0002
刘广志,男,中国工程院院士,探矿工程学家。1923年3月11日生于北京。抗战时期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1947年6月在天津北洋大学采矿工程系毕业。刘广志院士从事探矿工程事业60年,涉足于石油、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钻探、掘进工程,是新中国勘探工程的主要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他奔波于白云鄂博、铜官山、攀枝花等大型矿山,组织多工种综合勘探。他积极倡导人造金刚石小口径钻探配套技术研究,领导推广定向钻探、绳索取心钻探、空气钻探、反循环钻探、孔底动力机钻探五大技术,使我国钻探工程技术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8.
在热烈庆祝我国建国40周年之际,回顾冶金地质钻探发展的历程,我们已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道路。人们不会忘记,广大冶金地质钻探工作者为探明冶金地质矿产资源和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作出了应有而重大的贡献。冶金地质钻探40年,是不断推进技术进步,以求得自身发展的40年。它先后经历了铁砂、钢粒和人造金刚石钻探三大发展阶段,使钻探生产水平不断向着新的台阶迈进。在铁砂钻探时期,冶金地质系统的钻探台月效率仅为100—150m。在钢粒钻探时期,钻探台月效率提高到300—350m。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钻探、水井钻探工作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得到发展和壮大起来的。三十年来,广大水文地质钻探、水井钻探工作者和科学技术工作者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指引下,大搞科学试验和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使水文、水井钻探技术取得了新的成果,钻探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均有显著提高,为勘探地下水资源,开发地下水做出了贡献。一九七九年,地质系统有水文地质队七十三个,开动钻机约560台,完成钻探工作量约九十万米。  相似文献   

10.
在钻探生产中,推行工序管理,就是对钻探生产的各个工序进行全面分析和比较,从实际出发,根据其轻重主次,确定管理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对产生问题的工序进行控制,消除异常现象,以保证钻探生产的正常进行。钻探生产中的管理点,是钻探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是影响质量、效率与成本的薄弱环节。通过设立工序管理点,抓住钻探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矛盾,采取有效措施,使影响每道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都在控制范围之内,就能保证整个钻探工程的质量。1990年我队推行了钻探生产工序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连续多通道管监测井是一种新型监测井。此种监测井井管无接头、无泄漏、内壁光滑,滤水管现场制作,对位准确;连续多通道管监测井下管可以一次完成,多管到位,并围绕一根连体管从地表填砾、止水,施工方法简单可靠。连续多通道管监测井达到了一孔监测多层地下水目的,为地下水污染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连续多通道管监测井的成井工艺。  相似文献   

12.
Mathematical Geosciences - A data-driven automatic well planner procedure is implemented to develop complex well trajectories by efficiently adapting to near-well reservoir properties and geometry....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简易的尾管固井法在地热井施工中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步骤及效果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某浅层气井的施工实例,阐述了水井钻机安装合适的钻塔底座和井控装置,可降低浅层气井建井成本。  相似文献   

15.
李保根 《中国煤田地质》2002,14(2):56-57,61
根据多年来从事水文地质钻井成并工作的经验,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活塞、空压机、泥浆泵、清水泵,接力泵等洗井方法的性能和应用条件作了一些总结,但对于井管直径较大或井水较深的管井,采用联合洗井方法往往可以扬长补短,改善单种洗井方法效果不理想的状况,并取得洗井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天津地区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和油气资源,20世纪90年代大港石油集团公司为寻找石油在塘沽地区开凿了一大批石油开采井,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多数油井均已废弃。本文结合该区地热地质资料和油井井身结构,探索将废弃的石油井改造为地热井,并通过T38-1、T38-2井成功改造实例证明其可行性,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徐深21-平1井完钻井深4955 m。在火山岩储层中横向穿行905 m,井眼轨迹控制精度要求高,并在登二泥岩段岩石可钻性达8级的情况下裸眼侧钻成功,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基础。简述了井身结构及轨迹剖面设计,分析了井眼轨迹控制难点,详细介绍了增斜段、侧钻段、水平段井眼轨迹控制情况。该井的成功钻探,为该区块水平井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测量井径,是我国煤田测井史上开展较早的方法之一。但因井径不能直接分辨煤岩,,没有得到重视,使井径工作的开展受到限制。因此,不少测井队,多年来处于时测时停的状态。笔者从事测井工作多年,深感测量井径的必要性,井径数据已成为定性、特别是定量解释不可缺少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定向对接连通井轨迹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向军文 《探矿工程》2011,38(5):11-14
定向钻井轨迹计算方法很多,但在轨迹处理及图示反馈上均不直观清楚。通过坐标变换,建立了以井口与靶点连线为基准参考面的定向对接连通井轨迹设计方法。比较校正平均角法和最小曲率法,通过两次坐标旋转,说明建立以井口与靶点(或靶井)连线方位为参考面的坐标系的定向对接井轨迹设计方法及优点。并且这种设计方法也可用于其它轨迹计算方法中。通过本设计方法,可及时反应自井口到靶点(靶井)的钻井轨迹与目标的误差偏离。通过EXCEL编程及图示,运用EXCEL功能及时跟踪设计,使定向对接井设计与施工简单直观。采用此法累计已成功完成的对接井达100余对。  相似文献   

20.
黄桂强 《探矿工程》2008,35(1):24-26
南宁市九曲湾地热井是广西首眼深层地热井,也是广西第一口以深部下第三系细砂岩为主要取水段的地热探采结合井,该井的实施填补了广西在无地热异常显示尤其是热储层分布不连续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开发的空白.着重介绍了该井的施工成井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