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队在钻进φ56毫米口径钻孔时,曾发生复杂的井内事故,由于岩层为细粒致密的板岩,  相似文献   

2.
山东新河矿业有限公司奥灰含水层地面水文长期观测孔保护煤柱压煤范围广,影响邻近煤炭资源开采。为了在不影响钻孔的情况下实现邻区工作面煤层安全开采,依据本矿井及邻近唐口煤矿煤层开采地表及上覆岩层移动规律,从轴向拉压、径向挤压和径向剪切3个力学角度,通过采后上覆岩层移动对钻孔套管的影响进行钻孔受损程度分析;同时,利用钻孔受损漏水造成的充水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对钻孔不启封开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钻孔不启封开采不会导致钻孔水害事故,也不会改变3煤开采水文地质条件,最终实现了工作面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3.
云南易门县铅厂箐矿区ZK1-1钻孔在钻进过程中,孔内遇到松软、破碎的炭质板岩层,致使孔内掉块严重,在钻进扫孔无效后,又采取水泥灌浆护壁再钻进扫孔清理水泥;正是由于对孔内岩层岩性认识不足,操作不当,造成粘钻、埋钻事故。当事故原因明确后,则首先采取切掉弹卡挡头和后扩,再下相应馒头公锥打捞。该处理方案消除孔内事故。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水文地质工作的新方法,我们在某矿区进行了水文地质物探测井的试验工作,由于井壁不坚固经常发生掉块,曾经发生过数次将电极卡住造成电缆卡在井内事故,由于水文测井大部份是在岩层比较破碎水量较大的钻孔中进行,所以这种事故更是屡见  相似文献   

5.
在多年的钻孔灌注桩成孔和水下灌注砼施工中,我们曾遇到并有效地处理过多起工程事故,现将典型的实例介绍如下。1 成孔中脱埋钻具事故处理11 事故概况1994年,我公司在广东省高速公路桥梁桩基础施工中发生2起严重脱埋钻具事故。施工区钻遇岩层:0~20m为全风化或强风化泥质...  相似文献   

6.
人工弯曲钻孔,也就是下偏心楔子来导使钻孔弯曲,以达到钻孔原来设计的要求,这是苏联的先进经验之一,它一般在三种情况下使用。1.所打钻孔的弯曲度已超过了地质设计要求,用来纠正钻孔弯曲。2.发生了复杂的孔内事故,用来避开残留在孔内的钻具。3.在软岩层钻进中,发生岩矿心采取率不足,为了在原孔中补采岩矿心,就必须进行人工弯曲。  相似文献   

7.
一、钻孔弯曲的原因钻进过程中不管操作如何仔细,孔斜总是不可避免。但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可以使孔斜减轻到一定的程度。孔斜的原因很多。从地质角度来看与岩层的倾角有关。一般在水平岩层中钻进钻孔易于保持垂直(图1)。当岩层倾角大于45°时,钻孔易发生顺层跑的现象(图2)。当岩层倾角小于45°时,钻孔有垂直于岩层层面的趋势(图3)。  相似文献   

8.
利用钻孔资料确定岩层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确定某深度岩层产状是通过建立标志层,且把它在三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相邻钻孔中出理的深度换算成绝对高程后,用“三点法”几何求解,或者经过对地表岩层产状的系统测量和分析推测得出。本文将介绍利用一个钻孔连续三次进尺(我任意三个钻孔)的资料,用“数学计算法”求其深度岩层的产状,并且对一个钻孔从上到下每三次进尺迭进计算一次,确定钻孔经过的岩层、褶皱轴面、断层面产状及断层性质,编出完整的钻孔剖面。  相似文献   

9.
在通辽钱家店铀矿床27#采区地浸采铀钻孔施工中,钻遇脉岩层上顶部、脉岩段、脉岩下底部时,冲洗液发生严重漏失,引起孔壁压力失衡,发生钻孔坍塌埋钻事故。该采区施工的钻孔一次性成井率(约为35%)很低,个别钻孔甚至经多次施工仍不能成井,只能改变开采单元钻孔布置方式。文章基于工区地层资料及当前应用的冲洗液配方,利用桥接堵漏法得到了适合该工区的防塌堵漏冲洗液配方,很好的解决了钻孔漏失问题,使得工区钻孔均能一次性成井。  相似文献   

10.
以斜钻数据为依据的岩层倾斜角地质剖面作图法如下: 图1是根据勘探钻孔作出的剖面图。钻孔与层理之交角λ根据岩心来确定。如果在地质剖面上正确作出钻孔轴和λ角的投影,就可以正确求出岩层之真倾角或视倾角。因此,在地质剖面上绘制岩层倾角的作图任务在于按岩心测出的λ角投图。只有当钻孔的弯曲面与剖面一致或与其平行时,  相似文献   

11.
潘小志 《探矿工程》2013,40(11):28-31
简述了陇东煤田地区地层特点,分析影响钻探施工的主要因素,采取增大钻头外径、优化钻孔结构、优选适岩钻头、完善泥浆体系等配套技术措施,重点阐述了粘附卡钻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基于钻孔岩心资料,分析了芦岭煤矿8煤层顶板的岩性类型和顶板的结构类型,统计了顶板30m以内砂岩的厚度和8煤直接顶厚度。按照硬质岩石百分含量(K)的大小将顶板岩体岩性分为硬质岩体、中硬岩体和软质岩体三类;按照直接顶厚度/采高的比值(Km)将顶板的工程地质类型分为无周期来压顶板、周期来压顶板和周期来压强烈顶板三种类型,得出了8煤顶板类型分区。研究结果为该矿工作面布置方法、顶板支护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为顶板事故的预防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真烧假脱断"事故在煤田地质钻探施工中比较常见,容易误判为钻具脱扣或折断的烧钻事故。该事故多发生在夜班,以零时至凌晨5时为事故的多发时段;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钻具接箍密封不严,水龙头堵塞,泥浆泵故障和其它因素引起的泥浆不能正常输送到孔底而产生。针对事故的特点,在实践中总结出"存疑求原、解释合理、逐一破劲、砸反结合"的处理原则和"稳、准、静、决"的处理步骤。郏县王集勘探区某孔和登封某勘探区某孔的处理结果表明,该处理原则和步骤切实可行,对指导同类事故的处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永哲 《探矿工程》2009,(11):18-20
针对大佛寺矿40104工作面运顺钻孔抱钻、掉钻事故的具体状况,经分析钻孔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对钻具打捞方案进行分析优选,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实践相结合,成功打捞了孔内钻具,为采煤排除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王川婴  庞智成  陈晓东 《岩土力学》2006,27(Z2):565-569
岩体完整性指标(IRMI)是基于钻孔成像技术的评价岩体完整性的新指标,定义为全孔孔壁图像中岩体完整特征I与孔壁岩体长度(即完整特征I与破碎特征F之和)之比的百分数,即IRMI = I / (I + F)。钻孔成像技术在青岛海湾大桥基础勘察工程中取得了成功应用,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与钻探和其他岩石质量估算法的对比分析,得出(1) 钻孔摄像弥补了钻孔取芯的不足;(2) 全孔图像为实现准确的岩体完整性评价创造了条件;(3) IRMI能准确地反映岩体完整特征;(4)IRMI通常大于RQD。  相似文献   

16.
基于钻孔摄像技术的岩体完整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川婴  胡培良  孙卫春 《岩土力学》2010,31(4):1326-1330
通过钻孔摄像技术获取岩体的结构特性,提出一种评价岩体完整性的新方法--RMDI法,并应用于开滦煤矿唐山矿区数字钻孔摄像工程地质勘测中的离层孔。结果表明:(1)高精度的钻孔图像能为岩体完整性评价提供可靠的结果;(2)DIDF能反映钻孔壁岩体完整程度的轴向分布状况;(3)RMDI法用于评价岩体完整性是可行的;(4)RMDI法能实现全孔段或局部孔段的岩体完整性评价,完成对岩体不同完整段的位置搜索。  相似文献   

17.
钻孔地质雷达探测是一种有效获取高分辨率深部岩体信息的井中地球物理方法。针对钻孔地质雷达探测工作中常见的空洞、岩溶和地下埋藏物等点状不良地质体,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对岩土体内点状不良地质体围岩介质和充填状况进行了雷达响应正演研究,分析了这些点状不良地质体围岩介质和充填状况对钻孔地质雷达反射信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围岩与空洞内充填物的相对介电常数相对值,决定着雷达反射剖面信号的强弱对比,介电常数相对值较大时,更易确定目标地质体的前、后部界面位置,而低阻围岩的雷达波信号大部分被围岩介质吸收,通过单孔反射方法几乎不可能探测到空洞的存在。通过反射信号强度和正负相反射特性及其强弱变化,可以定性地判断空洞内填充物质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李立  余翠  孙涛  韩增强  唐新建 《岩土力学》2019,40(8):3274-3281
针对数字全景钻孔摄像系统获取的实测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特征的数字式钻孔图像溶隙结构识别方法。利用岩层中的典型结构,如土质层、溶隙在颜色上与普通岩石具有较大差异性的特点,首先建立了一个自适应HSV颜色空间溶隙结构检测模型,利用该模型获取溶隙结构的二值化图像;对该二值化图像进行滤波处理;然后从处理后的二值化图像进行分区像素密度统计来确定土质层或溶隙区域的深度、面积及方位角等信息,从而实现数字式钻孔图像中溶隙结构的自动识别。通过对大量数字式钻孔图像进行试验并与对应的钻孔雷达图像进行结果对比表明,其方法能对全孔图像的溶隙和土质层进行快速、准确地自动化检测与定位,为钻孔图像岩体结构的自动识别与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Inherent heterogeneity of a rock strongly affects its mechanical behavior. We numerically study the mechanisms governing the initiation, propagation, and ultimate pattern of borehole breakouts in heterogeneous rocks. A two-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incorporating material heterogeneity is established to systematically examine the effects of several key factors on borehole failure, including borehole diameter, far-field stress, and rock heterogeneity. The inherent heterogeneity of a rock is explicitly characterized by prescribing the rock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soscale elements statistically obeying the Weibull distribution. Elastic damage mechanics is used to represent the constitutive law of the mesoscale element. We find that borehole diameter reduction remarkably changes the crack failure from tensile to shear and elevates the critical hydrostatic pressure. Far-field stress anisotropy strongly affects the shape of the borehole breakout. Rock heterogeneity dictates the location of the preferred crack under the hydrostatic stress, which leads to local stress concentration, and determines the types of breakouts around the borehole. Our findings facilitat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classic borehole stability problems in heterogeneous rocks.  相似文献   

20.
节理岩体爆破的DDA方法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甯尤军  杨军  陈鹏万 《岩土力学》2010,31(7):2259-2263
在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中,通过跟踪炮孔扩张和炮孔周边裂隙的发展贯通求得爆腔的即时体积,进而根据爆生压力状态方程计算爆腔即时压力,并将爆生压力载荷作用到主炮孔内壁和贯通裂隙面上,实现了爆生产物作用下节理岩体爆破的DDA方法模拟。采用DDA方法模拟了节理岩体中的水平柱状炮孔抛掷爆破问题,得到了爆腔的体积扩张和压力衰减时间曲线,模拟很好的再现了岩石爆破过程中的炮孔扩张、岩体破坏、块体抛掷和爆堆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