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结合煤田地质勘探工程监理工作实际,对煤田地质勘探工程监理与建设工程监理进行了比较,认为煤田地质勘探监理与建筑监理程序基本相同,目的都是提高工程水平,规范工程。但煤田地质勘探专业性较强,与建设工程相比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故而有必要建立煤炭地质勘探工程监理规范以指导煤炭地质勘探工程监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这里介绍JGS-1智能工程测井系统硬件、软件系统的组成、主要技术指标及野外应用。该系统以其强大的功能,可广泛用于地质勘探、煤田测井、浅井石油勘探、工程地质勘探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3.
从煤田地质勘查单位成本管理实际出发,在充分分析当前煤田地质勘探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主要内容和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提出加强煤田地质勘探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控制过程和工作方法,为煤田地质勘探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内部,实物工作量(各种勘探手段)和非实物工作量(为勘探手段服务的间接费用)间存在相互依存、制约和一定数量的对比关系,它们的协调发展是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研究煤田地质勘探工作费用中各种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对合理 安排地质勘探工作费用,搞好综合平衡,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煤炭地质》2008,(8):F0002-F0002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暨内蒙古煤炭地质勘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从事煤田地质勘探与其它矿产资源勘查的专业单位,具有煤炭地质、水文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质测量、煤田灭火、岩矿分析等甲级资质,具有房屋建筑、公路、市政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土石方工程总承包壹级资质。  相似文献   

6.
浅谈煤田地质勘探中煤质研究和评价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瑛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4):87-87,90
通过我国煤田地质勘探中煤层煤质的分析,研究认为煤炭不仅是重要的能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材料,长期以来在煤田地质勘探中侧重于煤炭资源的勘探,忽视了对煤质的分析研究,建议在今后的煤田地质勘探中加强对煤质的分析研究,为煤炭的综合利用提供必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7.
长壁式采煤的采前工程地质勘探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资源地质勘探中的工程地质工作应提供用于地基、边坡、井巷和采区岩(土)体稳定性分析及矿井设计和生产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关于地基、边坡等工程地质勘探方法已有学者作过论述,井筒、巷道的工程地质工作也已起步,用于采煤设计的工程地质资料及其获得方法在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中要求笼统,使煤田地质工作者找不到具体的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8.
数字测井技术是煤田地质勘探的一项新技术,它不仅适用于煤田勘探,同时也适用于石油、非金属、工程及水文地质勘探等领域。本文通过实测资料简便地介绍了数字测井的基本机理及其所取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
煤田地质勘探报告原稿中的问题及建议张丙勋(煤田航测遥感局西安710054)关键词地质报告,质量管理,核对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P621.1作者简介张雨勋男37岁工程师地质学1引言煤田地质勘探报告的文字说明书和附表是矿区的重要技术资料,是未来煤田开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炭地质》2009,(3):F0002-F00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成立于1956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唯一专门从事煤田地质勘查的专业队伍。下设有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一六一煤田地质勘探队、综合地质勘查队、煤炭科学研究所、煤炭综合勘查院、煤田地质信息中心、综合实验室、煤层气研发中心、局机关服务中心等九个县级地质勘查和科研单位。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煤田地质勘查监理的必要性和作用,介绍了勘查监理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监理步骤与要求。煤田勘查监理的重点应为:在作好监理规划基础上,把好设计关,并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提交合格勘查报告。  相似文献   

12.
根据布雅煤矿区勘探地质报告以及实地考察,评价了盆地目前地质环境现状,预测了该区未来随着煤矿开采规模的扩大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能够遵循科学、合理、有效的原则,保证矿业可持续发展,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实施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关于煤炭地质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喜尊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5):74-76,87
对比石油地质与煤炭地质在组织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差异,认为煤炭地质工作与石油地质工作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没有完全融入行业体系之中,体外运行机制是困扰煤炭地质发展的主要因素。探采一体化是煤炭地质工作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矿业权运作,提高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水平,改进技术装备,提高国际竞争力,是现有煤炭地质勘查单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中国煤炭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性,造成单一勘查技术手段难以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勘查目标。在系统分析我国煤炭资源赋存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煤田地质勘查工作的特点、重新确立了煤炭地质勘查的基本原则,将“煤田地质勘探”发展为涵盖煤炭勘查、矿井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内容的“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提出了适合当代需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技术新体系。综合勘查技术新体系的的确立,应以取得最佳勘查效果为目标,统筹考虑勘查区具体的地理、地质和地球物理条件,选择最适宜的勘查技术手段及组合。基于理论分析,评述新体系兼备的主要技术特色及科学性、先进性,并依据地质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将我国煤炭地质勘工作划分为4种勘探模式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区域。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在全国近20个省区100多个地质勘查项目的实践中证明,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技术新体系的实施,为煤矿建设提供了详细、完整、准确的煤炭资源信息数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对提高我国煤炭资源保障能力、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剑辉 《地质与勘探》2009,45(2):103-106
建立地勘项目管理新机制,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是党和国家对地质事业的殷切希望.新疆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管理机制开创了当代地质项目管理改革的先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实施地勘项目规划区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整合多渠道资金、实现整装勘查;以找矿为龙头,打破专业壁垒,实现基础、物化探、矿产勘探等专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形成重大影响的地质勘查成果.  相似文献   

16.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煤化工原料,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探明了急需的煤炭资源,保障了国家煤炭能源供应。通过系统总结近年来我国煤炭地质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当前新条件下煤炭地质工作发展面临的重大研究问题,明确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定位,提出“1个理论、10个主要技术”的重点攻关研究思路,拓展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研究范围,对保障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好“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研究认为:(1)新条件下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已由以保障煤炭能源资源安全为主发展为既要保障煤炭能源资源安全供应,还要为绿色矿山建设、矿山智能化开采与生态安全服务的煤炭生态地质勘查新阶段。(2)提出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今后的重点是资源勘查与利用、地质条件评价与动态地质事件预警、矿山环境治理修复与生态地质层功能作用复原、地质条件改性等方面的10大重点攻关问题。(3)针对煤、煤系及煤盆地多能源多矿产资源赋存特点,需研究建立煤与煤系共伴生矿产协同勘查模式,在关注“煤”的同时,加大对煤系、煤盆地全域性的多矿产聚集规律和各类资源研究,推动煤、煤系及煤盆地多能源...  相似文献   

17.
煤炭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煤炭地质勘查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应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煤炭地勘单位的定位与发展方向。煤炭地质勘查单位应树立“大地质、大市场”的发展理念,在全面开放的市场管理体制下,充分发挥技术、人才、设备、资料等方面的主业优势,积极开展地质服务;建立并健全包括人事、资金、质量等方面的管理体制,为地勘单位的科学发展提供保障;以人为本,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形成绩效考评、质量技术考核、安全考核和党建及精神文明考核联动机制,以此推动煤炭地勘单位的改革,实现煤炭地质勘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煤炭地质勘查标准化体系建设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我国煤田地质勘蠢标准化的历史沿革何现状,现行煤炭地质勘查标准化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根据当前煤炭地质勘查标准化的需求的问题,从目的、主要任务、建立煤炭地质标准化体系的原则、建奇:煤炭地质标准化体系的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近期开展的煤炭地质标准化体系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水是边坡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之。地表水对土质边坡的影响主要是冲刷作用和渗透作用;地下水对边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物理作用、力学作用以及化学作用三个方面。通过诸永高速公路公盂互通A匝道滑坡防治实例,计算出在考虑地下水的状态下,潜在滑坡HP边坡稳定系数K=0.900,边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而在不考虑地下水的状态下,潜在滑坡HP边坡稳定系数K=1.345,边坡处尚于稳定状态。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提出应对边坡地表水及地下水进行有效的阻挡、疏导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