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崩滑体地质灾害监测普遍存在技术落后、自动化程度低的特点。崩滑体监测数据采集相对其他行业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工作环境相对恶劣,条件较差,有时无法采用交流供电;另一方面传感器安装地点相当分散。而数据传输距离要求较远,一般情况单纯采用有线通信方式相当困难,甚至根本无法实现。综合各种因素我们选择GPRS/GSM方式来作为监测数据采集和传输的主要方式。文章介绍了基于GPRS,GSM网络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软硬件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基于GPRS/GSM网络方式构建网络化灾害监测系统是可行的、经济的和方便的,不仅为技术人员及时有效地远程监测灾害体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领导视察与专家决策提供了极大方便。  相似文献   

2.
GPRS技术及其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地质灾害的监测是地质灾害防治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现场监测往往会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目前的技术状况,利用网络通讯,研究及开发地质灾害远程实时遥控、遥测与数据双向传输已成为可能。这项新技术不仅使灾害监测的管理者、决策者与专家随时观察灾害现场监测参数变化,而且通过监测网络,将处理意见反馈到监测站,对实时观测灾害现场动态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将GPRS技术应用到地质灾害的监测中,可以很好地实现地质灾害的远程自动化监测。从而为地质灾害的防治、预警开辟一条新思路。文章阐述了GPRS技术,并对GPRS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采用物联网监测控制技术和GPRS信息交互技术,研究一种基于μC/OS-Ⅱ操作系统的嵌入式采集传输终端,实现滑坡、泥石流多种参数的实时监测,建立具有多参数远程遥测与启动唤醒、故障诊断等功能的全天候实时监测系统,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介绍了该终端的设计原理及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4.
群测群防作为一种有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手段愈发受到重视,针对目前我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存在的监测信息逐级传递不及时、信息失真等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实现技术。分析了Android系统的Socket无线通信API和位于不同内网节点进行双向通信的条件,设计了基于智能手机的群测群防终端软件架构,采用GPRS无线通信技术,以公网服务器作为信息转发端,设计了基于TCP协议的信息转发机制,实现了智能手机终端-公网服务器-内网PC(监测平台)的3级通信,保证了监测信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对于通信过程控制,在应用层设计了良好的通信机制和数据封装机制,能够大大减少数据传输量和数据传输时间,提高通信效率。实际应用表明:无论是GPRS移动通信还是VPN网络通信,系统能够实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信息的便捷录入与高效稳定传输。  相似文献   

5.
冯俊德  李建国  胡明鉴  汪稔 《岩土力学》2009,30(Z1):299-303
变形监测在工程、施工、运行各阶段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确保岩土工程施工、运行安全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是完善岩土工程设计方法的关键性环节和施工、运行技术决策的重要依据。传统的人工监测方法费时费力且监测频次和结果均难以保证。一种基于公用电话网和GPRS网络的数码监测无线传输方法及其装置,通过基于公用电话网的数据采集通信设备,由主控计算机通过无线传输配套软件,设置、控制监测现场的数据采集仪,并将监测结果通过GPRS网络无线传输至主控计算机,从而实现无人值守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变形数码遥测。该装置结构简单、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高、误码率底、稳定性好,监测结果也更为准确、稳定、直观,使岩土工程变形监测不再艰苦和繁重,尤其适用于环境艰苦、条件恶劣等地的自动化遥测。  相似文献   

6.
地质灾害的监测及监测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要介绍地质灾害的监测与监测系统的总体构思。即: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应具有数字化、自动化和网络功能;将灾害发生前的特征信息通过传感器转化为数字化信息、数字化传输、数据库存储并提供使用。文中还介绍了位移传感器的实验研究和在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监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研究对系统建设目标、体系结构、功能设计、开发关键技术等进行了探讨。系统利用GPRS无线网络通讯技术传输灾害监测仪监测数据,以51地图网提供的API进行GIS二次开发,以B/S模式作为开发方式实现了适合西部山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8.
地质灾害监测是地质灾害预警和安全防治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保障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针对传统地质灾害监测工作的不足,研究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系统,该系统以GNSS、智能全站仪、滑动式倾角仪和多源传感器自动化监测技术为核心,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展示4个子系统。结合某项目边坡监测应用实例,实现了地质灾害的自动化监测和实时预警功能,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手机短信激活GPRS连接,实现无线传感器的双路(GPRS模式与GSM模式)远程数据传输,以期达到GPRS模式和GSM模式之间的功能互补,增强了远程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描述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给出了相关程序,在新疆煤田自燃火区监测中对系统进行了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准确、实时地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0.
研究将滑坡监测与数据实时传输相结合,根据应用需要,采用位移传感器、GPRS网络数据实时传输技术和TCP/IP协议组网技术,构建滑坡位移实时监测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工作稳定,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
在充分挖掘煤矿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煤矿主要突水模式及影响突水关键因素,与煤矿水害动态实时监测数据相结合,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建设水文地质数据库,基于现有煤矿水害监测技术,进行煤矿水害监测预警系统总体设计。结合大数据技术,研发系统功能模块,实现煤矿水害监测预警系统。系统应用表明,该系统功能完备,界面友好,能充分利用实时监测数据,快速有效反应实际情况,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抚顺市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由5方面工作内容组成:(1)建立统一可靠的城市高程起算基准;(2)扩展现有的沉降监测网,使分散的监测点联合形成全面、统一的监测网;(3)对浑河断裂带主断层实施监测;(4)对西露天采坑北坡滑坡重点区和采煤沉陷重点区实施水平位移监测;(5)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抚顺市地质灾害信患系统。该系统是城市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工程。系统应用了先进的监测手段及数据处理技术。文章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地质灾害监测的基础是获得大量可靠的现场数据。因此,在地质灾害监测中采用了大量的监测仪器设备。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如果依然沿用在仪器中将应用软件与系统软件混在一起的开发模式,那么将对仪器的维护、升级等后续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现在比较流行的嵌入式系统有Linux、Vx Works、QNX、Palm OS、Win CE、uC/OS-II等,这些系统各有自己的优点,但是从综合性方面考虑,以开放源代码为基础的嵌入式Linux具有明显的优势。将嵌入式Linux作为这些仪器设备的系统软件平台,可以大大降低监测数据转换的复杂性,很好地实现监测数据的通用性。为最终实现仪器设备的标准化开辟一条新思路。论文阐述了嵌入式Linux技术,并对嵌入式Linux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脆弱的地质环境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决定了该省地质灾害的多发性、广泛性和严重性。地质灾害给全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制约着广东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为此,该省于2004年7月启动了地质灾害一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目前主要的预报方法有现象监测预报、数理统计预报、非线性系统理论预报和地球内外动力耦合方法预报。因预报预警工作刚刚起步,所以还存在着缺乏地质灾害基础信息储备、监测手段落后、研究方法带有局限性等问题。论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引入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方法提高监测能力,将非线性科学、计算机科学及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以解决目前工作和研究中方法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陈文俊  周策  刘一民 《探矿工程》2011,38(11):76-79
通过研究滑坡体在突发性灾害爆发前后姿态的变化过程和规律,以及自动监测和无线传输技术,开发为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所需用的滑坡体滑动姿态、加速度自动监测仪,采用有数据采集和存储器功能的"黑匣子",对滑坡体成灾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实现对滑坡体滑动三维位移的方位、速度和加速度变化情况的全程实时监测,解决以往不能对滑坡体三维姿态和滑动加速的全程实时监测的问题,推动地质灾害监测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6.
GIS支持的斜坡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系统框架设计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根据斜坡地质灾害研究特点和GIS软件的特点,提出了GIS支持下的斜坡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的技术路线,建立了具有不同功能的4个子系统组成的基于GIS的斜坡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系统;提出了数据库信息的标准和斜坡地质灾害区域空间预测评价指标体系;讨论了斜坡地质灾害预测及动态监测预测的建模、空间尺度和方法;并利用面向对象的高级编程语言研制开发了该系统,开发了与MAPGIS集成的常用的单体斜坡和区域斜坡稳定性预测模型及斜坡地质灾害工程地质信息非空间数据库和空间图形库。该系统将斜坡工程地质信息数据库与图形库、方法库紧密结合,将斜坡地质灾害区域预测与灾害点稳定性预测评价有机地联成一体。它既可以用作大范围的宏观决策,又可以为单体灾害防治提供必要资料;该系统具有可视性强、传输功能和复制功能强及信息可加工的特点,可达到充分利用资料信息,缩短模拟、评价周期和降低成本的目的;而且结果的可视化便于改善和提高管理部门的管理决策质量,为滑坡治理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快速服务。  相似文献   

17.
GIS技术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技术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发展的共同产物。是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可以迅速地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能以地图、图形或数据的形式表示处理的结果。论文介绍了GIS技术的应用现状,建立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必要性,讨论了基于GIS技术应用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系统结构,并就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和建立地质灾害模型做了初步探讨。对于全面掌握一定范围内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的分布,预测和预报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的防御和处理,最终保障社会的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客观世界到信息化世界的认识和抽象过程以及由信息世界返回客观世界的利用改造过程的发展和转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8.
遥感技术在煤炭地质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遥感技术在煤炭资源调查和评价、煤矿区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估、生态环境及污染调查评价和监测以及煤矿三维可视化仿真规划系统建设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结合遥感技术的发展方向,展望了其在煤炭地质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三峡水库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测群防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之一。文章在介绍三峡水库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系统的构成、职能的基础上,论述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的监测方法、监测内容、监测网点的布设原则、监测网点的建立和监测系统的运行管理。介绍了三峡水库区群测群防监测减灾防灾取得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