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蚣坝、水市地区位于华南褶皱系南岭构造带中段北缘,泥盆纪地层广布测区,南部其昌岭基底隆起导致区内古地理环境的巨大变迁,岩石组合复杂,岩相类型多样,致使区内不同时期、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岩相演化特征有着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简要地回顾了中国东部、中部地区的煤矿采区地震勘探发展状况及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然后针对东、中部地区在地震勘探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地震勘探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这个地区今后几年内应该着重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张季生  王海燕 《地球学报》2005,26(4):349-354
本文对燕山地区的重、磁异常进行了处理与分析,根据重力场和磁场特征提出整个研究区分为4个部分。由北往南为:丰宁-隆化断裂带以北地区;丰宁-隆化断裂带至密云平泉之间的地区;密云-平泉至三河-昌黎之间的地区;三河-昌黎以南的平原区。丰宁-隆化断裂带为内蒙地轴(即华北地台北缘隆起带)南部边缘的界线。丰宁-隆化和三河-昌黎密度陡变带,以及密云-半壁山密度陡变带可能延深至中地壳。承德县-平泉密度陡变带延深比前面的密度陡变带略浅一些。  相似文献   

4.
以陕北神木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为基础,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与研究了该区中生代含煤岩系的层序地层特征、盆地充填样式,初步建立了该地区区域岩石地层模型。本文反映了该区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对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进行成煤规律分析及成矿预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及其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研究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从构造地球化学方面着重研究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床成矿的控制因素,并进行构造控矿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床的形成除因其处于特殊的构造位置,具有特殊的地质背景及成矿环境外,还与多年地质作用,多种控矿因素耦合作用及地质构造长期发展演化使成矿物质多次叠加富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根据海相层序地层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对四川北部广元地区早、中三叠世沉积地层露头剖面的详细研究。划分出1个二级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根据沉积层序和体系域的演化特征,编制了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通过区内沉积层序的划分对比,初步建立了广元地区早、中三叠世海相地层的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7.
南岭花岗岩类岩石Sm、Nd同位素特征及岩石成因探讨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根据南岭地区50个岩体79个样品,以及基底构造层岩石26个样品的Sm-Nd同位素特征值讨论了本区陆壳的形成时间及花岗岩类岩石的成因。本区陆壳形成于2101Ma以前,此后大约有2次大规模的地块增生。按照花岗岩类的tpM、Sm/Nd、εNd(t),以及区域大地构造特征,区内可划分5个花岗岩分布区。不同地区的花岗岩类具有不同的Sm-Nd同位素特征值,同一地区的花岗岩类岩石及其基底构造层岩石具有相近的Sm-Nd同位素特征值,结合地质构造特征研究可以认为,不同地区花岗岩类的源岩主要就是该区的基底构造层岩石。后者对前者的分布、成因类型,甚至有关的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夏塞地区是西南三江(金沙江、澜仓江、怒江)地区东缘的一个重要成矿带,带内银、锡矿产责源十分丰富。本文认为其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岩体和地层,构造和岩体是区内的主要控矿因素,地壳演化与成矿作用关系十分密切,矿床类型为分布于岩体内接触带的矽卡岩型矿床和分布于岩体外接触带的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银是我国的紧缺矿种,也是全世界最走俏的金属商品,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新的银矿床。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银矿床是最重要的银矿工业类型,多产于大陆板块边缘陆相火山岩广泛分布地区。根据元素组合可将银矿床分为单银型、金银型、银铅锌型和铜银型等等。它们在空间分布上与莫霍面有一定关系。单银型矿床多产于莫霍面比较浅的地区,铜银型矿床一般分布在莫霍面相对比较深的地区,金银型矿床和银铅锌型矿床通常置于单银型-铜银型中间地区。金银型与银铅锌型相比,前者分布地区的莫霍面深度比后者可能相对浅一些。  相似文献   

10.
冀北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及其区域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冀北地区是燕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已有较长的研究历史,但在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对比问题上仍存在着明显的分歧。通过对冀北下板城—带早、中侏罗世地层的详细研究,重新划分了该区的早侏罗世地层,对早、中侏罗世地层进行了区域对比。主要结论有:①原冀北地区的“下花园组”依岩石组合、碎屑成分变化可解体为3个组,即下花园组、龙门组和九龙山组;②原冀北地区使用的“九龙山组”与京西地区的九龙山组含义不同,建议归入髫髻山组;③经过重新划分后,冀北地区的早、中侏罗世地层与京西地区可以完全对比。本研究结论对于燕山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格架的建立和构造地质演化过程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龙天祥 《地质与勘探》2024,60(2):222-235
云南金平地区是哀牢山南段重要的Au、Cu多金属矿集区,而Au、Cu为该区主成矿元素的论断和依据缺乏,Au、Cu等成矿元素时空富集配分规律、约束机制尚无论断,该区找矿方向及靶区需进一步明确。本文通过开展1:5万金平县幅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统计分析全区及各主要地质单元元素含量平均值(X)和相对富集系数(K)等,结合金平地区的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和元素间组合关系、元素异常与成矿相关性,确定了 Au、Cu、Pb、Zn、Ag为金平地区主成矿元素。通过分析元素地球化学时空分布富集规律,可知金平地区元素地球化学富集配分受时间、空间限制,该地区Au、Cu、Pb、Zn、Ag主成矿元素富集峰期为两个阶段(300~400 Ma、470~485 Ma),进而确定了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为该地区最具找矿潜力的时代及地层。通过系统研究元素异常与构造、岩浆和成矿的关系,发现区内三家河断裂、马过河断裂、甜竹山断裂对元素富集有明显的影响和控制作用,金平地区元素异常与成矿具有密切相关性。结合金平地区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等,圈定了12处综合异常,划定了2个找矿预测区,对2个找矿预测区进行找矿潜力分析,指明了找矿方向,提出了进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2.
铜陵地区是安徽省主要金成矿区。本文根据铜陵地区地质背景、成矿特点,分析了该区金矿找矿前景及下步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东天山板块构造分区、演化与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总被引:111,自引:9,他引:111  
围绕东天山找矿的基础地质构造问题,编制了新的1:50万东天山地区大地构造图和1:100万东天山地区成矿规律图。划分出新的大地构造单元,确认了中天山结晶轴的存在。将东天山地区显生宇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划分为洋壳扩张、俯冲岛弧、弧后盆地和碰撞造山期及造山期后伸展5个阶段,各阶段分别形成了对应的矿床和矿床组合,明确了主要矿床如土屋铜矿(泥盆纪-早石炭世增生弧背景)、黄山-香山铜镍矿(早二叠世同碰撞背景)的成矿时代和成矿环境。  相似文献   

14.
徐州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已有的对徐州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详细岩石学研究基础上,系统测试了碳酸盐岩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研究相结合,综合提取了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的沉积、成岩地质信息;初步探讨了同位素组成的地层变化及其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可以指示沉积环境及其演化,开阔陆表海、灰质障壁砂坝、局限陆表海、潮下带、潮渠、藻坪诸沉积相间碳酸盐岩的δ^13C值表现出规律性变化,碳同位素组成变化曲线上的显著正偏移与海侵有关;碳酸盐岩氧同位素组成对成岩环境及其演化有明显响应,淡水成岩环境、潮上成岩环境、潮间成岩环境、潮下成岩环境和埋藏成岩环境具有不同的碳酸盐岩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徐州地区大北望寒武系剖面地层界线附近都有碳、氧同位素组成变化的特征显示,研究工作证实了徐州地区下古生界同位素地层划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北山是我国西北重要的成矿带,该成矿带矿种丰富,矿床类型多样,矿床规模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本文在系统总结北山成矿带区域地质背景、主要金属矿床类型以及代表性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北山地区近年来找矿勘查的新成果。在矿种和矿床类型方面,提出铜、铁、金、铅锌等是有潜力的矿种及岩浆型、斑岩型、喷流- 沉积型、陆相火山- 次火山热液型等为优势矿床类型;在成矿时代上,提出除华力西期外,还应加强印支期、燕山期等成矿时代矿床的找矿工作;在找矿思路上,提出将找大型以上规模矿床、找高经济效益矿床作为北山地区找矿工作的重中之重,就矿找矿、攻深找盲是北山地区重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对土屋地区干旱荒漠景观地球化学条件和勘查地球化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比例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对矿床的反映能力,指出了该区铜元素是预测铜矿的最重要的指示元素,论证了在区域铜高背景区和异常区开展1:5万化探是进一步定性、定位预测矿区、矿床的重要环节,提出了东天山地区经济、有效的地球化学勘查和异常查证方法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川、滇、黔交接地区和美国中部地区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的共同特征是:1)含矿岩系都位于一套红色碎屑岩石之上。它们不但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金属,而且由于渗透率较大而为成矿流体的大规模侧向流动提供了通道。2)矿床的形成时间都与造山作用的时间相一致。造山作用所引起的挤压应力,或由于造山带的隆起所引起的盆山间的重力梯度为含矿流体的大规模侧向流动提供了动力,促进了成矿作用的发生。3)矿床的含矿岩系大多含有蒸发岩。蒸发岩的存在为成矿流体的形成提供了矿化剂,或为矿质的沉淀提供了硫。  相似文献   

18.
由于缺乏系统的同位素分析研究工作,过去对东蒙地区燕山期岩浆岩的成因探讨,主要集中在大量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分析研究,因此,其成因观点和岩浆起源的认识也各持己见,主要有3种认识:1)本区中生代壳源和幔源共生的“双模式”观点,认为锡多金属成矿与这种“双模式”的岩浆岩有成因联系;2)中生代花岗岩属于引张环境下,地幔上隆所引发的亚碱性一碱性非造山岩浆作用的产物;3)中生代岩浆岩是中生代大陆内部伸展造山环境下底侵作用形成的一套壳幔混熔岩浆的产物。总之,研究者多认为燕山期岩浆岩具有壳幔混合起源的特征。笔者对燕山期花岗质岩石的钕、锶、铅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其εNd(t)全为正值,变化范围为 0.75~ 8.12,平均值为 3.07,说明该区燕山期花岗岩的物质来源与亏损地幔有成因联系。其初始锶比值比较集中,变化于0.7028~0.7096,平均为0.7063,介于现代大洋玄武岩(0.702~0.706)和大陆地壳(0.706~0.718)之间,更接近大洋玄武岩。该区燕山期花岗岩的初始铅同位素的3个比值^206Pb/^204Pb、^207Pb/^204Pb、^308b/^204Pb都较高,平均值分别为18.3742,15.5500,38.1810。由钾长石的铅同位素比值计算出来的μ值介于9.51~8.91之间,低于μ=9.74的陆壳演化线。结合邻区兴蒙—北疆一带的岩浆岩同位素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东蒙地区的燕山期花岗岩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作用和亏损地幔起源的晚华力西期古蒙古洋壳的部分熔融作用,即燕山期花岗岩浆最终起源于亏损地幔。并且提出了亏损地幔—古蒙古洋壳—边缘陆块活化的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9.
陕西凤太地区铅-锌、金成矿规律及找矿选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勘查实践,在系统分析凤太矿田已有地质资料及近年来铅锌、金成矿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凤太地区铅锌、金的成矿规律进行了剖析。认为同沉积期的热水活动是最主要的铅锌成矿作用,并形成了金的初始富集,后期构造岩浆活动是金成矿的主要地质作用。同时,依据综合研究和新的铅锌、金找矿信息,通过分析对比凤太地区已知矿床的成矿环境和控矿要素,指出了在凤太地区寻找铅锌、金矿床的找矿预测标志,提出了有关铅锌矿床进一步勘查找矿的5个有利找矿区域及3处隐伏矿的主要勘查靶区和有关金矿床勘查找矿的2个有利找矿区域及4处主要勘查靶区,这为在该矿集区进一步开展铅锌、金矿床的勘查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与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三峡宜昌地区降水、土壤水、地表水的酸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建华  黄连芬  朱渝生 《水文》2002,22(4):11-14
研究了三峡宜昌地区降水、土壤水、地表水的水质,从土壤的酸中和能力、水体的酸中和能力、主要离子组分着手,研究了受酸雨影响的土壤的酸化、水体的酸化。研究结果表明,宜昌地区的酸雨比较严重,土壤和水体都有轻微酸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