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线地铁站换乘路线更短、更顺畅,连通商场、写字楼、酒店本刊讯近日,笔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北京新建的地铁线路正试点轨道交通一体化设计和建设,包括去年底开通的地铁6号线、10号线等线路的多处站点。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称,因为北京以前的地铁、公交和房屋建设体系是相对独立的,2006年之前是偏重建筑,2006年至2008年偏重交通。为了让市民能够更加便利地出行,现在开始整合建筑和交通,将轨道交通一体  相似文献   

2.
9月22日,同方数字城市城市交通部中标天津地铁2、3号线综合监控系统工程,中标金额1.8亿元人民币。该工程包括天津地铁2、3号线44个车站、1个控制中心、2个车辆段、2个停车场的综合监控系统,涉及线路全长约52公里。天津地铁2、3号线是天津市委为大力发展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天津市经济发展,解决天津市民出行难等问题的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3.
蒋臻蔚  彭建兵  王启耀 《岩土力学》2010,31(Z2):317-321
地铁3号线是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中西南至东北方向的主骨架线,由于西安市特殊的地质环境,工程建设中会遇到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不良地质问题,因此,必须在工程建设前对3号线沿线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发生原因、分布范围及发展趋势仔细进行研究。通过对地铁3号线沿线的实地踏勘,对前人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认为,地铁3号线涉及了辛家庙、胡家庙、金花南路、观音庙、小寨5个老沉降中心和高新区、曲江新区2个新沉降中心,老沉降中心及曲江沉降中心目前沉降速率均较低,危险性小,新沉降中心鱼化寨目前地面沉降速率较大,危险性中等;地铁3号线与7条地裂缝在12个地段相交,其中危险性大的有6处,危险性中等的有5处,危险性小的有1处,要特别注意从吉祥村到小寨段与f7地裂缝的相交段。根据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对地铁工程影响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文中研究成果对西安地铁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价 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TransCAD、GTMS、AnyLogic三个仿真软件,以天津地铁6号线初期设计为应用背景,给出在单条地铁线路设计中,客流预测、牵引计算、车站仿真三个环节的应用举例,说明在地铁设计中引入此类软件的实际意义和效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勘察设计》2011,(2):91-91
2009年6月3日,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1号线和2号线)获国务院批准。地铁2号线已进入“工可”勘察和抗震评估阶段,目前正推进“工可”报批。地铁2号线初步计划2012年开建,如果各项前期报批手续进展顺利,可能还会提前至明年底前动工,力争2016年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6.
《岩土钻凿工程》2014,(4):30-30
“福州-风坂220千伏线路开断进公园变工程”顶管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并进入关键性施工阶段,有望在春节前完工。建成后将为地铁1号线提供运营用电,并为五四、华林片区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项目概况深铁置业大厦项目,位于深圳中心区车公庙地段、主要城市干道深南大道和香蜜湖路交叉口西南角,四周均为市区交通干道。该地位于地铁线路1、7、9、11号线的交汇点,直达机场、火车站、港口,是深圳市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基地南面为泰然二路,隔路为泰然工贸园,西面为规划道路。地块呈矩形,东西长102m、南北长65m,占地面积6559.5m~2(图1)。  相似文献   

8.
如此,自2009年9月开始修建的贯穿南北的地铁1号线、今年11月开始动工贯穿东西的2号线、2015年预备启动辐射整个长沙市区的5号线以及2015年开始修建的4号线地铁,将会让古城长沙焕发更多的精彩,增添更多的现代气息。  相似文献   

9.
《岩土钻凿工程》2014,(1):27-27
近日,在杭州地铁4号线中医药大学站选址现场,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电缆运行人员因地制宜,选用自主研发的非开挖电缆管线探测技术确定了地铁施工和110千伏新生1100线、南新1202线电缆的精确位置,既确保电缆线路安全运行,又确保了地铁工程能够顺利施工。该探测技术犸杭州供电公司创新发明,在管线探测行业内处语领先地位,填补了针对大深度非开挖电缆管线探测的技术空白,并获得了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站施工期间其上方既有地铁隧道的运营安全,采用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对既有地铁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实时监控。该监测系统由传感器子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和数据管理子系统构成,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监测与运营的相互影响。传感器子系统包括静力水准仪、梁式倾斜仪、位移计和测缝计,分别监测隧道沉降、道床沉降、两走行轨横向高差和水平间距以及结构变形缝的变化;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以有线方式传输至信息中心;信息中心的数据管理子系统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公共网络将监测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该系统在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车站下穿环线地铁隧道施工期间对既有地铁结构的变形实施了有效监控,有关单位根据监测系统反映的异常情况及时调整了施工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控制效果,保证了施工期间既有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的腐蚀性严重影响地铁的安全运营,正确评价地下水的腐蚀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以深圳地铁11号线为例,对全线30个工点627个地下水水质分析样本进行统计,得到整条线路地下水腐蚀强弱分布状态。结合线路通过区的填海和海水侵入背景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具有典型的海水侵入背景下的地下水侵蚀性与海水侵入(包括填海区)范围密切相关,地铁地下结构宜按干湿交替环境进行钢筋腐蚀等级判别。该研究为滨海城市海水入侵区地铁线路地下水腐蚀性评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深圳地铁5号线穿越深圳北东向断裂束的主要断裂之一九尾岭断裂,在主断裂下盘发育多条次生断裂和共轭断裂。断裂自身稳定性、断裂带及影响范围带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征对地铁线路的选择和影响是关键因素。通过断裂自身稳定性、地应力、区域构造活动性、断裂带工程水文特性方面综合分析了其对深圳地铁5号线的影响。得出断裂自身稳定性较好,但其影响范围内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渗透系数大,地铁施工易导致掉块、坍塌、涌水等问题,应高度重视。对类似工程的勘察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高分辨率InSAR时序分析技术研究了上海地铁10号线建设和运营期地面沉降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上海软土地基中的地铁沉降表现出如下特征:(1)线路区间隧道沉降量较大,而车站沉降量较小,沿线路方向沉降较为均匀;(2)线路两侧的沉降影响范围基本对称,5mm沉降的影响半径为100~150m;(3)线路纵向呈现沉降槽,最大沉降量位于纵向剖面中心,达10~15mm,影响范围为50~100m;(4)线路沉降具有阶段性,主要沉降发生在建设期,运营初期沉降速率有所增加。上述沉降效应表明高分辨率InSAR技术可从空间上完整表现地铁线上沉降的分布特征,从时间上揭示施工和运营阶段地面沉降的变化特征,对于地铁开挖施工期间和竣工运营期间的沉降监测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成都地铁2号线地下水壅高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拟建的成都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为例,采用三维地下水流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地下水位壅高的情况,模拟内容包括单独考虑2号线和同时考虑1、2号线两种情况。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成都地铁2号线工程地下水的壅高值在0.035~0.298m之间,将会对一些中、低层建筑物的安全和防水性能相对较差的地下室或地下停车场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书共分7章,全面、系统、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6个重大工程事故过程、原因和修复工作。这些重大工程案例涉及软土深基坑工程、软土隧道联络通道工程、盾构隧道工程,不仅有建设期发生灾难的情况,也有运营初期发生事故的实例。编著者相信,通过对这些重大地下工程事故的深刻剖析,从技术和风险管理角度上讲,将有助于国内同行提高对地下工程建设的认识。第1章新加坡地铁隧道工程事故案例;第2章原苏联圣彼得堡地铁隧道案例;第3章巴西圣保罗地铁隧道工程事故案例;第4章中国台湾高雄地铁工程事故案例;第5章上海地铁4号线工程事故案例;第6章荷兰电车隧道工程事故案例;第7章 总结。  相似文献   

16.
南京地铁三号线地质环境特征与地质灾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祖林  缪晓图 《江苏地质》2008,32(4):279-285
南京地铁三号线隧道工程穿越长江、古城区的秦淮河古河道及岗地、岗间坳地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建设将引发和遭受滑坡、膨胀土、岩溶地面塌陷,砂土涌水涌砂,软土变形、不均匀沉降地质灾害。阐述了线路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引发、遭受地质灾害的类型,分析了其危害程度,提出了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金锁 《探矿工程》2014,41(1):44-48
以天津地铁三号线水上北路站~吴家窑站盾构区间左线线路为研究背景,以盾构施工控制技术为研究方向,通过试验段掘进、现场数据监测分析、计算模拟分析、盾构施工参数选取、实际监测数据分析等,研究了在复杂线路条件下(变坡度,小曲线半径等),盾构机掘进的参数优化。以试验段的跟踪监测调整数据为分析依据,着力主要控制参数,对掘进参数的选取采用理论计算结合实际监测的方法,论证参数的可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掘进参数,能有效控制盾构机在复杂线路条件下下穿建筑物时的沉降。  相似文献   

18.
地铁隧道受平行向地裂缝错动影响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安地铁3号线局部地段通过f7地裂缝上盘,并且和f7地裂缝近似平行。基于f7地裂缝长期水准监测预测的未来最大活动量值,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西安典型的黄土、古土壤和粉质黏土地层下地铁隧道受平行向地裂缝活动的影响。通过逐渐变化地铁隧道衬砌外皮同地裂缝间的距离,计算了6种工况下地铁隧道衬砌的变形和内力。计算结果表明:当地铁隧道衬砌外皮距离地裂缝30m时,隧道衬砌是安全,并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9.
张训玉 《城市地质》2021,16(3):314-318
以北京市通州区运河核心区某项目为实例,探讨紧邻地铁隧道及车站深基坑设计的技术难点和施工过程的关键控制点.项目基坑深度12.1~22.1 m,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基坑东侧临近地铁北京6号线新华大街站与其区间隧道,距离地铁车站附属结构最近距离为6 m,距离6号线隧道最近距离为16.619 m,由于地铁对位移要求较高,须保证基坑支护与止水不对地铁造成扰动,因此应加强基坑支护变形控制,确保地铁能够安全运营.综合考虑地层岩性及周边环境情况,基坑支护采用挡土墙(土钉墙)+桩锚支护方案,地下水控制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帷幕止水与搅喷桩止水帷幕结合坑内疏干井的止水方案.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周边建筑物及基坑进行了全过程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在此类复杂环境下采用桩锚支护+三重管高压旋喷帷幕止水与搅喷桩止水帷幕+坑内疏干井的方案是安全且经济合理的.施工工艺及施工工序合理,保证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已有地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由北京市民防局、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的2014年通车地铁线路人防工程验收观摩会在京召开。会上,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标准院")作为地铁6号线二期人防工程总承包单位进行了专题汇报,其自主创新研制并于该工程首次应用的滑轨式封堵板防护设备,在技术研发和实地效用方面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得到了主管部门和专家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