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钻机二室成果简介1GJD系列工程施工钻机该系列钻机是动力头式、具有回转和冲击钻进方法的反循环(泵吸或喷射)钻机。机械传动、液压操纵、有步履机构、摆管机构、液压提引、液压冲击,钻机能前后、左右移动和转向。有两种型号:GJD—1500...  相似文献   

2.
GXW-1000型旋挖工程钻机的最大特点是无循环泥浆即能成孔,这既减少环境污染,又降低工程造价。钻进时采用旋挖钻头钻孔,备有液压步履机构。适用于土层的基础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3.
唐爱国 《探矿工程》2019,46(10):13-19
为满足不断增多的3 m口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要求,完善全液压冲击反循环钻机的系列规格,研制了额定施工口径为3 m的YCJF-30型全液压冲击反循环钻机。该钻机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采用独特的液压油缸冲击方式;差动双卷筒卷扬机提升能力强;配有液压步履,可方便左右前后移位以对正孔位;起塔、落塔为液压油缸控制,操作平稳、安全、省力;冲击锤头质量大(20 t),破岩效率高;采用气举(或泵吸)反循环排渣,排渣能力强。生产试验证明,该钻机参数合理先进,性能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维护容易,使用成本低,能适应各种地层施工,可选用气举和泵吸两种反循环排渣工艺。  相似文献   

4.
<正>长钻孔钻机体积、重量较大,井下搬迁移动困难。国外此类钻机一般都采用履带自行底盘。目前国产的MK-6型、MK-7型长钻孔钻机采用步履装置,虽可满足钻机在钻场内小范围移位的要求,但在远距离搬迁上仍需采用拆卸搬运的方式,比较繁琐。另外钻机在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方面也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ZDY1000G型全液压坑道钻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DY1000G型全液压坑道钻机是一款主要面向坑道勘探而设计的装备,可用于煤矿瓦斯抽放孔、探放水孔和其他工程钻孔的施工。介绍了该钻机的设计思路、机械系统和液压系统,并对具有复合缓冲张紧装置的双油缸链条倍速给进机构和具有减压钻进功能的双泵液压系统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地叙述了YM160土锚钻机的基本结构特点,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特性,并对不同地层的施工情况作了简要描述,该钻机是液压步履式土层锚杆钻孔机,具有螺旋钻杆钻孔和套管跟进钻孔两种钻进功能,钻臂和主梁分别采用三组四连杆机构,使钻孔对位方便并可多方位钻孔,该钻机在一年多的土锚工程实际施工中,共钻进5万多延米,能满足不同地质条件的钻孔施工要求,充分体现了该型机的先进性能。  相似文献   

7.
在复杂地层中进行跟管钻进和施工大吨位预应力锚固孔,都需要采用一种能够自动伸缩的扩孔钻具。《地质与勘探》曾在1986年第8期封底上介绍了一种液压伸缩扩孔钻具,引起了笔者和许多工程钻探工作者的注意。这种钻具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泵的冲洗液挤压活塞,压迫弹簧,推动活塞杆、推盘、刀杆共同下行,通过铰链机构变活塞的轴向移动为刀杆的径向位移,完成扩孔工  相似文献   

8.
目前,液压动力头岩心钻机大多采用液压缸给进,液压卷扬机提升。近年来,国外多个国家以液压技术见长的公司,研发了无卷扬机液压缸升降式钻机,它与传统钻机设计理念不同,液压缸不单是给进机构也作为提升机构。这种钻机取消了结构复杂而笨重的卷扬机、天车、游动滑车组。液压缸提升系统井架不承受提升载荷,井架尺寸小,轻便;整个设备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它为研发液压动力头钻机提供了一种新机型。介绍了瑞典山特维克浅钻和挪威MH公司RamRig深孔钻机的结构和其他一些国家研发和应用情况。阐述了双液压缸提升和液压缸-钢丝绳倍速机构两种不同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9.
多功能液压桩孔钻机是一种高效率、多用途的灌注桩成孔设备,它能够快速地改变机器形态,配备长螺旋钻、短螺旋钻、筒形钻、岩石钻等钻具进行旋挖成孔,配备摆管器等钻具进行全套管护壁成孔,或者配备各种抓斗实施地下连续墙作业。介绍了多功能液压桩孔钻机的结构及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队职工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决心自行设计、制造液压泥浆泵。在设计、制造过程中,以修配工人为主体的三结合技革小组,经过充分发动群众,克服各种困难,于一九七六年上半年着手设计,同年年底制造出第一台液压泥浆泵。这种泵由于采用液压传动机构取代机械拐臂机构,使液压泥浆泵的重量仅为仿苏的200/40型泥浆泵重量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表超载作用下隧道稳定性和破坏模式问题,基于刚体平动运动单元上限有限元理论编程并计算分析,获得了浅埋隧道失稳临界超载系数上限解和刚性运动块体体系破坏模式。通过与现有的刚性块体极限分析上限法以及极限分析上、下限有限元法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上限解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1)临界超载系数 黏聚力c之比 随土体内摩擦角 和隧道埋深C与直径D之比( )的增大而相应增大,随土体重度与黏聚力参数 的增大而减小;(2) 和 对隧道破坏模式的影响较明显; 增大,则隧道破坏范围增加;内摩擦角 增大,刚性运动块体破坏模式相互错动更加显著,相比而言, 对破坏模式的影响并不显著;(3)刚体平动运动单元上限有限元上限解精度高,所得刚性运动块体破坏模式具有滑移线形态,能精细地反映隧道失稳破坏特征。  相似文献   

12.
滑坡运动场地上的沟谷地形,对滑坡运动产生约束、偏转、导流、阻止等作用,导致了滑坡运动距离的差异。根据滑坡滑源区、运移区的运动方向与沟谷堆积区延伸方向的夹角,将沟谷型滑坡划分为沟谷顺直型和沟谷偏转型两种类型。通过建立滑坡体积、沟谷地形参数与运动参数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体积及地形参数变化率对沟谷型滑坡运动距离变化的影响特征。研究表明:随体积增加,沟谷顺直型和沟谷偏转型滑坡的运动距离差异逐渐增大。体积作为滑坡运动距离的显著性因素,其原因在于滑坡体积在数量级上的差异,而在同一数量级内,体积变化仅对沟谷型滑坡最大水平运动距离变化的影响最大;滑源区和沟谷堆积区坡度的变化对垂直运动距离和堆积区水平运动距离影响大于滑坡体积。偏转角度对沟谷偏转型滑坡运动距离的影响较小,其原因在于沟谷区地形坡度显著影响了偏转角度对滑坡运动距离的作用。研究结果为沟谷型滑坡的致灾程度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多个油气田发现于阿拉尔断层上、下盘地层,阿拉尔断层几何学、运动学及其演化特征对深入研究油气成藏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地震资料阐述阿拉尔断层几何学构造样式,提出断点移动法在垂向、横向和沿断面三向定量解释阿拉尔断层各时期移动距离、移动速率和移动角度,综合分析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进而探讨断层的演化特征。研究发现阿拉尔断层几何学构造样式具有分段性,各分段具有不同的运动类型,断层西段主要以抬升-挤压为主,断层中段出现明显的走滑-推覆特征,东段为断层上盘抬升及走滑运动所形成的派生断层。阿拉尔断层运动学特征具有多样性、分段性和推覆-抬升交互式。阿拉尔断层的整个演化过程经历了抬升、挤压、走滑、推覆等多种运动类型,正是在这种演化背景下,阿拉尔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存在多样性和分段性。  相似文献   

14.
翟伟  宋二祥 《岩土力学》2009,30(9):2830-2836
针对移动荷载引起地基振动问题的特点,在随荷载移动坐标系下建立有限元方程进行分析,能够与常规有限元方法较好地符合。建立了可用于移动坐标有限元法的黏弹性边界,从而有效地模拟波在边界的透射。以Euler-Bernoulli梁模拟轨道和路基的作用,以三维实体单元模拟黏弹性分层地基,得到的数值模拟结果能够与瑞典Ledsgård地区高速铁路实测数据较好地吻合,表明移动坐标有限元法可以有效地分析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5.
The kinematic vorticity number and strain of the mylonitic zone related to the detachment fault increase from ESE to WNW along the moving direction of the upper plate of the Xiaoqinling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XMCC) and the geometry of quartz c-axis fabrics changes progressively from crossed girdles to single girdles in the same direction. Therefore, pure shear is dominant in the ESE part of the XMCC while simple shear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wards WNW. However, the shear type does not change with the strain across the shear zone, thus the variation of shear type is of significance in indicating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The granitic plutons within the XMCC came from the deep source and their emplacement was an active and forceful upwelling prior to the detachment faulting. The PTt path demonstrates that magmatism is an important cause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XMCC.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XMCC is supposed to be active plutonism and passive detachment. Crustal thickening and magmatic do  相似文献   

16.
杨仁树  许鹏  岳中文  陈程 《岩土力学》2016,37(6):1597-1602
为了研究运动裂纹与圆形孔缺陷的相互作用机制,采用数字激光动态焦散线方法进行了含圆形孔缺陷的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在冲击载荷下,I型运动裂纹在与圆形孔贯通前,断裂面光滑,扩展路径平直;运动裂纹从圆形孔上端起裂后,断裂面凹凸不平,扩展路径也更为弯曲。当运动裂纹朝向邻近的圆形孔扩展时,圆形孔对运动裂纹的扩展速度和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圆形孔直径的增大,这种抑制作用不断增强。当运动裂纹与圆形孔缺陷汇聚后,圆形孔阻碍了裂纹的继续扩展,裂纹尖端被钝化,钝裂纹的起裂韧度较尖裂纹提高9.58%~13.87%,裂纹再次起裂时的扩展速度和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存在明显的跳跃,表明钝裂纹更难起裂,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多。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中始新世—早更新世构造事件与应力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始新世—渐新世(52—23.3Ma)的华北构造期是以太平洋板块朝NWW方向位移为主要特征,使我国大陆受到近东西向的挤压,造成一系列近南北向的褶皱、逆掩断层和许多走向近东西的正断层、单断箕状盆地。此构造事件的发生可能与始新世末期北美、加勒比海和东太平洋的大量微玻璃陨石的坠落、冲击有关。中新世--早更新世(23.30.7Ma)的喜马拉雅构造期是以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向北推移为主要特征,造成喜马拉雅山和日本列岛南部的俯冲带,使我国西部发育走向近东西的褶皱、逆掩断层系,而在东部地区则形成许多走向近南北的深切地幔的正断层系.并使南海与日本海再次张开。出现洋壳。喜马拉雅构造事件可能与印度洋、南亚、澳大利亚附近地区的微玻璃陨石群的冲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盾构隧道管片上浮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肖明清  孙文昊  韩向阳 《岩土力学》2009,30(4):1041-1045
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衬砌管片上浮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且一直是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大直径盾构隧道的上浮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应用有限元法,对地层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注浆材料的性质等影响盾构衬砌环上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对衬砌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受力状态的分析,对衬砌环上浮的原因进行了阐述,据此针对大直径盾构隧道的特点,提出了施工、设计过程中控制衬砌管片上浮的对策和措施,可为盾构隧道的施工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包汉营  陈文化  张谦 《岩土力学》2018,39(9):3277-3284
针对地铁竖向振动在成层地基中的传播,提出了移动荷载作用下层状地基的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利用狄拉克函数及三重傅里叶变换将时空域内单个移动简谐荷载转换为频率-波数域内的荷载,结合薄层法和移动坐标系法推导了单个移动简谐荷载和移动简谐线荷载作用下三维层状地基动力响应的解析解,并给出了移动简谐线荷载动力响应解析解中参数n的经验取值范围;分析了荷载的移动速度对层状地基动力响应的影响以及弹性模量、泊松比、阻尼比和荷载频率对土体临界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荷载的移动速度对不同频带的动力响应的影响范围不同;移动速度对低频响应的影响程度大于对高频响应的影响程度;相比于泊松比和阻尼比,弹性模量对土体临界速度的影响最大;频率越接近荷载振动频率的振动响应,其幅值越大,临界速度越小。  相似文献   

20.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develop a novel moving‐mesh finite‐volume method capable of solving the seepage problem in domains with arbitrary geometries. One major difficulty in analysing the seepage problem is the position of phreatic boundary which is unknown at the beginning of solution. In the current algorithm, we first choose an arbitrary solution domain with a hypothetical phreatic boundary and distribute the finite volumes therein. Then, we derive the conservative statement on a curvilinear co‐ordinate system for each cell and implement the known boundary conditions all over the solution domain. Defining a consistency factor,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hypothesis boundary and the known boundary conditions is measured at the phreatic boundary. Subsequently, the preceding mesh is suitably deformed so that its upper boundary matches the new location of the phreatic surface. This tactic results in a moving‐mesh procedure which is continued until the nonlinear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fully satisfied at the phreatic boundary. To validate the developed algorithm, a number of seepage models, which have been previously targeted by the other investigators, are solved.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current results and those of other numerical methods as well as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current moving‐grid finite‐volume method is highly robust and it provides sufficient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