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万维方 《探矿工程》2003,30(5):9-11
以江汉五桥主桥施工为例,介绍了桥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案的选定及施工要点,重点对砂层长钻孔桩施工、钢护筒渡汛及钢套箱围堰施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黎海航 《探矿工程》2007,34(4):12-14
上海环球金融贸易中心裙楼设计为立柱桩205根,采用逆作法施工,施工中存在立柱顶标高变化大、垂直度不好控制等问题。针对施工中的困难问题,采取了两次固定钢立柱法、导向架联接法、吊筋替代器等有效技术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树海 《黄金地质》2002,8(2):58-61
为提高砂矿勘查的施工效果,将取样内管立在套管钻头的内台肩上,冲击钻进1个回次后,将内管提升至地面采集样品。套管及内管分别采用φ152和127mm的地质钢管。钻头用35CrM钢锻造,内径大于110mm。吊锤重量300kg。一般孔内故障用抽筒、吊锤和劈刀即可排除。采集的样品基本保持原生结构。只要严格按照规程施工,钻孔的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地质要求。  相似文献   

4.
龙信桥 《探矿工程》2005,32(8):15-17
通过长荆铁路汉江特大桥桩基工程的实例,介绍了用钢-砼套箱在抛填片石地质条件下施工钻孔灌注桩水中承台基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贵州务川汞矿日处理300t矿石的技改项目中,需从930平巷至760平巷建造一个170m深的超深溜矿井,施工难度较大,建设方采用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吊罐法施工.施工前需先完成一对为吊罐法施工作准备的导向孔,即吊罐孔.  相似文献   

6.
《探矿工程》1977,(2):41-42
在钻孔施工中,利用吊锤起拔套管及处理孔内事故钻具,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实现吊锤机械化则是广大钻探职工的长期愿望。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局地质六队广大职工,在队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从一九七四年开始,首先参照“钻探技术手册”设计了“差速式吊锤机”,随后在水电部“弹簧起管锤”的启示下,经过对比,认为“弹簧吊锤”较“差速式吊锤”简便、易行,便于一九七四年年底开始了“弹簧吊锤”的设计、试制、实验工作,两年来共进行了三次设计、四次试制、改进和  相似文献   

7.
黎海航 《探矿工程》2006,33(1):28-30
曹安商贸城设计逆作法施工钢立柱桩248根。根据桩标高及垂直度的要求,从钢立柱制作与安装、成孔桩机选择、固定架设计制作与安装等方面采取措施,施工的钢立柱标高及垂直度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跃进 《福建地质》2001,20(1):53-56
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应根据水底地质地貌情况,解决好护筒的选型、止漏、埋设、吊拔以及水中桩身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袁东良  马永来 《水文》1998,(6):51-52,41
@袁东良@谷源泽@马永来¥黄委水文局¥黄委河南水文水资源局1问题提出水文缆道是水文测站测流、取沙的重要技术设备,一般由主索、支架、导向滑轮、基础、锚锭等部分组成(见图1);按其型式可分为吊船缆道、吊箱缆道、重铅鱼过河缆道等。由于缆道跨河布设于野外,受风力作...  相似文献   

10.
何开兆 《广西地质》2002,15(4):51-54
文章通过深能钦州码头油库工程海上码头引桥桩施工的工程实例,阐述钢护筒护壁人工挖孔在海上基桩施工的基本工序及施工工艺,证实钢扩筒护壁人工挖孔施工工艺,在地层简单的浅海场地,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元污染、机具简单、成本低、进度快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桩箱基础共同作用现场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高层建筑桩箱基础原位测试,阐述了箱基底板钢筋应力变化特征、基础变形和沉降规律、箱底土压力分布规律及桩-土荷载分担比例。测试结果表明,箱基底板钢筋应力仅为设计强度的8 %;基础沉降量为理论计算值的20 %;基础纵向弯曲值仅为0.319 ‰,设计时可只考虑局部弯曲而不考虑整体弯曲;箱基底板土分担了11 %的荷载,土压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建议增大桩距来实现这一目的,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2.
葛汉清  刘刚 《江苏地质》2009,33(1):60-63
结合苏州工业园区南环快速路东延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叙述在保证吊装长大钢筋笼和接头桩的安全性、可靠性、使被吊物体不发生弹性变形和降低抗弯强度的情况下,选择起重设备、确定吊点位置、配备吊具,并介绍接头桩、钢筋笼的吊装过程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蔡强  李乾坤  石胜伟  张勇 《岩土力学》2016,37(Z2):679-684
为研究钢管抗滑短桩加固滑坡体的受力特性,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完成了4组不同桩长的钢管抗滑短桩加固碎石土滑坡的室内物理模型试验。测试堆载施加的滑坡推力作用下桩后、前土压力和桩身应变,观察滑体前缘变形破坏形态,分析滑坡推力、桩前土体抗力和桩身弯矩的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滑坡推力的分布和桩前土体抗力和桩身弯矩是“S”型分布,确定了抗滑短桩的危险截面。对比分析桩长变化钢管抗滑短桩的受力特性,初步拟定钢管短桩能发挥抗滑效果的桩长下限值,即钢管抗滑短桩位于滑体中的长度应不小于滑体厚度的2/3。  相似文献   

14.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钢管混凝土的优越性能出发,分析了钢管混凝土在桩基工程具有广泛应用的原因,并提出了钢管混凝土在桩基工程中应用时应注意的原则,同时举出了多项钢管混凝土桩基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5.
在桩基负摩阻力的研究中桩土位移需重点关注。作为一种成熟的流场测试手段,颗粒图像测速(pa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技术已逐步推广至岩土研究领域,将该技术运用至桩基负摩阻力模型试验,可以弥补传统位移测试方法无法获得位移场分布等缺点。基于试验特点,设计由钢板和有机玻璃壁组成的试验箱,采用千斤顶配合置于土表的载荷板实现对土体加载。试验中,对不同土表超载作用下的土体分层沉降、桩身沉降及轴力进行测定,采用PIV技术对桩端处砂土的位移场实施了采样分析。试验表明,PIV所测位移数值与传统方法测得值吻合较好,PIV分析结果能够直观反映桩基受负摩阻力作用而产生的附加沉降;并且可以判断桩端沉降的影响范围,深度方向基本不超过1.75D(D为直径),水平方向则基本在桩底边界范围内。最后,总结了PIV技术在模型试验中的运用,提出了几点在今后试验中可待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预制静压桩静动载现场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位试验是获取桩基设计参数和了解桩基力学性能的最客观、最可靠方法。基于现有疲劳机和千斤顶等试验设备,研制了桩顶静载和动载组合加载装置,为现场静、动载试验解决了一个技术性难题。利用该装置对某工程混凝土预制静压桩进行了模拟交通荷载的现场静、动载试验。通过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分析了静动载对桩身轴力分布、桩身侧摩阻力和基桩沉降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静动载作用下桩身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并且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加,桩身上部侧摩阻力减小、下部略有增加,但动载循环超过30万次后,侧摩阻力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
SMW工法的工程应用和技术进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在水泥土搅拌中插入型钢形成一种新型的地下连续墙支结构(SMW墙),该墙体充分利用了水泥土搅拌桩的高止水性和型钢所具有的强度和刚度;而在完成基坑之后,可取出型钢,供重复使用,这种不仅降低了工程造价,而且减少了墙体的厚度,在窄小的施工场地特别适用。  相似文献   

18.
水平荷载作用下长桩的合理截面形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庆瑶  王成 《岩土力学》2008,29(Z1):650-654
利用计算推力桩的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选择合理参数,计算出钢筋混凝土空心桩、实心桩和矩形桩以及钢管混凝土桩这4种不同截面形式的推力桩在砂土、黏土和风化岩3种不同地质条件中相同水平推力作用下地面处的转角、位移及其最大弯矩,并验算混凝土桩的裂缝宽度以及钢管混凝土桩的强度,分析比较不同土质中的不同截面类型长桩在相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为大型建筑结构的桩基础的合理截面形式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研究认为,砂土和黏土中使用空心桩较好,风化岩使用钢管混凝土桩较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自主设计的地面振动加速度监测系统对3个不同土性场地的钢板桩施工进行了现场监测,分析了钢板桩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振动峰值加速度和振动频率特性,并探讨了振动衰减规律及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的强度对钢板桩施工振动的影响显著,钢板桩在低阻力土体中的贯入速率快,地面振动响应弱,而在高阻力的土体中贯入速率慢,地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