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结合工程实例,从成桩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参数与截桩工艺等方面分析了CFG桩施工时断桩的原因,提出了接桩法、注浆法和2种断桩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静力压桩沉桩阻力分析与估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静力压桩沉桩阻力的组成,提出了沉桩阻力的估算公式,对采用静力压桩施工工艺、判断沉桩可能性及设备选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高压脉冲放电技术的发展现状、成桩机理、成桩特点以及成桩的新工艺。该成桩方法具有高的承载能力和经济效益,具有其它桩所不具有的优点。还对其成桩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不同桩底地层超长桩工作性能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王俊杰  朱俊高  魏松 《岩土力学》2005,26(2):328-331
超长桩在大型桥梁和高层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应用。以某超长桩基础工程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桩底地层对超长桩工作性能的影响。土体本构关系采用邓肯-张双曲线非线性弹性模型,混凝土、岩石采用线弹性模型模拟,桩土界面采用有厚度的薄单元模拟。结果表明:桩底地层不同时,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的比例不同,但承载性状仍属摩擦型桩;桩顶极限荷载不同,但桩身失稳时的极限沉降基本相同;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不同,但桩基失稳的原因都是桩侧土体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用单桩沉降估算群桩沉降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群桩沉降计算时参数的选取不易把握,而单桩沉降较易得到,找到一种用单桩沉降来代替群桩沉降的方法无疑会使得问题变得简单。单桩沉降由桩身压缩和桩端沉降组成。采用桩身线弹性的假定计算单桩桩身压缩,利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单桩桩端沉降。同时在群桩沉降计算时考虑桩身压缩对沉降的贡献,并用承台下的平均附加应力乘以桩端荷载传递系数后作为桩端的附加应力。根据单桩和群桩沉降计算时的异同,提出了一种用单桩的沉降估算群桩沉降的方法,使得在群桩沉降计算时,参数选取较为容易,且计算较为简单。最后介绍了该方法在桥梁工程桩基础沉降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桩端阻力与桩侧阻力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建新  吴东云 《岩土力学》2008,29(2):541-544
以嵌岩桩为例,通过进行室内模型试验分析,研究了桩端阻力与桩侧阻力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桩端岩层对桩侧阻力有较大影响,表现为随着桩端岩石强度的越高,桩侧阻力有增大现象,但这种桩侧阻力的增强效应并不发生在整个桩侧,只集中在桩端附近,反过来,较好的桩侧岩层又可使桩端阻力增大。利用此种相互作用关系可提高桩的承载力,优化桩基设计。  相似文献   

7.
DX桩群桩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立宏  唐松涛  贺德新 《岩土力学》2011,32(4):1003-1007
DX桩(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作为一种新型的变截面桩型在承载力和沉降方面比普通直孔灌注桩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对于DX桩的承载机制和沉降特性的研究,特别是DX桩群桩的研究还不充分。主要通过现场的模型桩试验,对DX桩单桩和群桩的承载力和沉降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相同条件下单桩和群桩的特性,同时比较了相同桩长、桩径以及相同承载力条件下DX桩和直孔桩的差异,为DX桩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超长桩荷载传递性状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根据超长桩的现场静载荷试验资料,分析了超长桩的单桩荷载传递特性。结果表明,超长桩表现出端承摩擦桩的特性,桩顶以下l/3桩长及桩端以上l/6范围内的桩侧摩阻力极限值接近规范推荐值,而中间部分的桩侧摩阻力远远大于规范值,表现出强化效应,桩端注浆桩的侧摩阻力强化效应更加明显。根据其荷载传递特性,提出了单桩极限承载力的估算公式,实例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单桩桩土相互作用及荷载传递机理过程,指出了荷载传递函数中的为桩身位移,不是桩土相对位移和桩身压缩量,从而消除了由于不同的理解带来的混乱.基于单桩相互作用机理的改进模型,推导了预测单桩桩侧摩阻力以及桩身轴向力分布的公式,并将他们应用于一工程试桩,预测的单桩荷载沉降曲线与实测结果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0.
埋入式双排桩—土体系桩间内力分配的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双排桩的内力分配。计算了滑坡推力在两排桩之间的分布,通过桩—土共同作用模型得到了两排桩的弯矩和剪力,并分析了双排桩排距对桩身内力的影响。由此得到双排桩设计的一些有益结论。工程算例表明,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双排抗滑桩的内力是可行的,增大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钻孔灌注桩桩型与承载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上海地区普通圆柱形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偏低的现象,提出了变径桩-有规则的凹凸形桩或竹节桩的应用问题,随着施工工艺的进步和检测手段的完善,工程实例证明这种新桩型有着广阔的前途,符合城市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工程实例中抱压式液压静力压桩机在压桩过程中出现的滑桩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对类似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桩完整性检测(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概况桩基础是各类建筑物、桥梁、港口、高架路等构筑物的基础形式之一。由于桩深埋于地下,能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到深层稳定的地方,可减少基础的沉降,并有较好的均匀沉降性能及抗震性能因而被大量采用。据90年代初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用桩量已超过100万根,根...  相似文献   

14.
孟宝华  邓宇  徐俊 《探矿工程》2016,43(11):84-87
旋挖成孔灌注桩以其适用范围广、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在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因其沉渣难以控制、在大直径卵石地区施工不便等因素使其发展受到制约。根据成都京东方桩基工程实例,首先分析了湿法作业下旋挖成孔灌注桩后注浆工艺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而对后注浆工艺的注浆量、注浆压力、泥浆用量进行总结,最后,对桩端沉渣控制、填方地段施工工艺等工程问题的处理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
筒桩与普通沉管灌注桩施工挤土效应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圆孔扩张理论 ,分析了筒桩施工挤土效应 ,并通过比较 ,得出筒桩施工挤土效应远远小于普通沉管灌注桩或预制实心桩 ;筒桩可内外承担摩阻力 ,承载力高 ,挤土效应小 ,是一种比较理想和值得推广的桩型。  相似文献   

16.
钻孔桩桩底压浆技术是向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和围岩土体内压入一定量水泥浆,使桩底沉渣和桩底一定范围土体孔隙内充满水泥浆液,经物理、化学作用使其强度大幅提高,从而实现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提高。结合高铁钻孔桩桩底压浆施工实践,介绍了2种压浆工艺过程,阐明了提高压浆工效、保证注浆质量关键技术措施实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模拟试验法确定桩基承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中型剪切摩擦试验确定桩与地层间的C、Φ值,依据莫尔—库仑准则确定桩侧摩阻力。桩侧法向应力采用桩土上部荷载引起的作用于桩身的侧向应力,桩端承载力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确定,两者之和即为单桩承载力。该方法用于肇源松花江大桥桩基承载力的测试,得出的桩承载力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二合一”搅拌桩概念,通过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是切实有效的,最后分析了压桩时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以及作为压桩防护和基坑围护双重作用时,水泥土搅拌桩的工作机理。  相似文献   

19.
结合武当山风景区某护坡工程,介绍了一种预应力锚索与悬臂桩(墙)组合补强加固高边坡变形的设计方案。通过对边坡地层的补充勘察,对护坡桩结构内力的受力分析,找出了高边坡变形加剧和桩身局部裂缝的原因,设计采用了预应力锚索补强加固悬臂桩(墙)。经过长期监测,加固后3年来的桩顶最大位移累计30.1 mm,小于国家规定的规范要求。实践表明,桩锚支护补强设计安全可靠,其成功经验和体会对类似项目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纪德  卢中 《探矿工程》1997,(1):20-20,24
从理论和实践说明多分支承力盘桩是一种经济效益好,承载力高的新型桩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