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述了峪耳崖金矿地质特征。认为二拨子东沟金矿与峪耳崖金矿属同一类型,以此为例提出了上部白色花岗仅为成矿提供容矿构造,深部晚期侵入的富碱红色花岗岩是金矿物质的直接提供者。根据这种观点预测含矿花岗岩深部应有富硅富碱花岗岩体和隐伏矿体存在,对含金花岗岩体深部探矿和采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桃山岩体地质特征及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系统总结桃山岩体地质特征,控制铀矿化的基本形式,产铀花岗岩的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因。对评价产铀花岗岩体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北秦岭商南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南花岗岩体位于北秦岭造山带商丹断裂北侧,属新元古代花岗侵入体,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岩体具I型或S型花岗岩的双重特征。属于H型花岗岩;在构造环境上,又具有火山弧型和同碰撞型花岗岩特点,成岩物质来源于壳幔混合源,形成于华北的扬子陆翰在晋宁期由活动陆缘向碰撞带构造环境转变过渡时期,岩石构造类型属碰撞前-同碰撞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4.
磷灰石单晶体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探针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步辐射X荧光(SRXRF)探针技术对河北峪耳崖和甘肃大水两地花岗岩中单颗粒磷灰石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磷灰石含有P、Cl、S、K、Ca、Mn、Fe、La、Ce、Nd、Sm、Gd、Yb、Sr、Y、Zr、U、Th等多种元素,峪耳崖磷灰石富含Mn、Fe,大水磷灰石则富含As。峪耳崖花岗岩为S型,大水花岗岩为Ⅰ型,两地磷灰石在稀土元素(REE)含量上具有明显差别:大水磷灰石呈右倾的REE配分模式和明显的轻稀土(LREE)富集;而峪耳崖呈现上凸的REE配分模式和LREE亏损。依据磷灰石的REE配分模式可有效地区分不同类型的花岗岩,以此作为花岗岩岩浆演化的指示。  相似文献   

5.
诸广山岩体南体中段花岗岩类锆石标型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鸣 《矿物学报》1989,9(3):269-275
通过对诸广山岩体南体中段花岗岩类锆石标型特征研究,表明锆石可划分出二个世代,锆石晶形发育明显受岩浆介质中锆的浓度及变化的影响。花岗岩的副矿物组合类型不同,锆石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副矿物组合类型花岗岩,锆石特征随花岗岩从早到晚演化而呈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宋秉田 《甘肃地质》2007,16(1):11-16
小草湖超单元是北山地区最晚一期的花岗侵入岩体,从早到晚依次可划分为花岗闪长岩单元,斑状二长花岗岩单元,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单元,含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单元共4个单元。侵入于石炭纪扫子山组和华力西中晚期四顶黑山序列及印支早期马鞍山北超单元中,形成时代为晚三叠纪,属印支晚期花岗质侵入岩体。各单元间为脉动型侵入接触关系。岩石化学成分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具“S”型花岗岩的特征,形成于板块同碰撞期到碰撞后期的造山环境。  相似文献   

7.
大野峪岩体位于喜峰口一下板城构造岩浆活动带中,岩体是呈SW—NE向展布的小岩株,产于太古宙变质岩系之中,岩体对围岩的混染作用很弱。岩体面积0.8km^2左右,岩性主要为中细一中粗粒花岗岩,边部见有花岗闪长岩。岩石学及岩石化学特征与峪耳崖岩体较相似,但从岩石测量结果看,两岩体主成矿元素有明显的区别,峪耳崖岩体以Au为主,大野峪岩体以Mo为主。  相似文献   

8.
张成立  卢欣祥 《西北地质》1995,16(1):11-14,19
东秦岭商丹带线状花岗岩体为晚古生代初期形成的同构造花岗岩。这些岩体主要由变基性火山岩部分熔融形成,岩石类型以I型花岗岩为主,地球化学具某些火山弧花岗岩特征,是继承了源岩丹凤变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对华南地区诸广山,贵东和桃山杂岩体中产铀与非产铀花岗岩的特征进行全面对比的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产铀与非产铀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不同,前者属S型花岗岩,后者与I型花岗岩相似,岩石成因类型不同是造成上述杂岩体中不同地段铀成矿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卓福星 《福建地质》2015,34(2):103-110
安溪长坑花岗岩体呈不规则状,与围岩接触界线呈港湾状。根据长坑岩体岩石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与铁、钼矿等成矿关系。分析认为,该岩体侵入过程中带来热源和成矿物质为矽卡岩型铁矿、热液型钼矿成矿提供了内在条件。对长坑花岗岩体与船山组、棲霞组接触带寻找矽卡岩型铁矿,岩体内部云英岩带寻找热液型钼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宏登 《矿物岩石》1990,10(1):1-6,T001
根据桃山复式花岗岩体中锆石单形组合特征,把锆石划分三种类型,从锆石形态、结构以及化学成分特征,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发现复式花岗岩体中锆石由老到新的过程中出现两次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峪耳崖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是冀东地区金厂峪[CD1]峪耳崖矿集区内赋存于花岗岩体及其与长城系围岩接触带内的大型金矿床。通过系统的成矿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硫铅同位素和稀土-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温度为中高温热液环境,成矿流体为低盐度,成矿物质来源具有深源和幔源特征,金成矿作用过程具有排斥稀土元素的作用,Bi可作为富金矿体的指示元素。而峪耳崖金矿产于岩浆岩发育区和金厂峪金矿赋存于老变质岩区的表观成矿地质特征差异性、牛心山金矿“一墙之隔”的南北雷同性(南与金厂峪类同,北与峪耳崖类同)和它们成矿物质来源的同源性,则表明具体成矿就位地质环境的特定性决定了金矿床表观地质特征的特异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EH-4电法测量在峪耳崖金矿区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EH-4连续电导率法对峪耳崖金矿区16-28线进行测量,通过初步的分析解译,基本确定了深部花岗岩体的分布范围和形态,大致了解了岩体向西的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南秦岭印支期胭脂坝、东江口和柞水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表明,三个岩体均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胭脂坝黑云母花岗岩具过铝质A型花岗岩类特征,与钼成矿作用关系密切;东江口岩体和柞水岩体具准铝质~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类特征,与金及铅锌成矿关系密切。成矿类型以热液蚀变岩型和接触交代型为主。  相似文献   

15.
夏国礼 《华北地质》2003,26(1):61-64
结合野外实际资料,笔者就花岗岩类谱系单位填图方法能否以岩石结构演化特征为基础建立S型花岗岩的谱系单位,深成岩体间的接触关系类型能否作为划分花岗岩等级体制的标志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不同深成岩体之间的固结作用时间差仅仅是影响岩石结构变化及深成岩体间接触关系类型的因素之一,更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与深成岩体形成时的物理化学环境(温度、压力、挥发组分的多寡)以及围岩介质的湿冷度、岩浆上侵规模的大小等有关。因此,S型花岗岩序列内部从早单元到晚单元岩石结构可以出现由粗粒结构一细粒结构演化的现象,同一起单元内部也可以出现起动型接触关系。另外,文中还对与火山岩关系密切的高位深成岩体能否单独建立谱系单位及混合岩浆成因的花岗岩可否利用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建立谱系单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该方法尚有不妥之处,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6.
峪耳崖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峪耳崖金矿是冀东金矿带中一个与中生代花岗岩有关典型的热液金矿床,以它独特的成矿类型而倍受国内外地质学家的重视。为了揭开峪耳崖金矿成矿的神秘面纱,先后有多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地质专家来此进行不同课题的研究,写有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角度记述了峪耳崖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在探矿工作中,我队对该矿控矿因素、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探矿程度及找矿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它可能对今后找矿方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广西芒场锡多金属矿隐伏岩体特征及含矿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芒场隐伏岩体的形态特征、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含矿性,认为芒场隐伏岩体为一成矿花岗岩体,早阶段侵入的花岗岩体对W、Mo成矿有利,晚阶段侵位的花岗岩体更有利于Sn的成矿。  相似文献   

18.
大野峪岩体位于喜峰口-下板城构造岩浆活动带中。该构造岩浆活动带由数条NEE—NE向区域性大断裂和沿断裂带分布的岩浆侵入体组成,按岩性和侵入的先后次序可将岩浆侵入体划分为两个岩石系列:早期超基性岩-基性岩-二长岩系列,晚期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系列。它们多呈NE向展布。金矿化与晚期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系列密切相关,为-构造岩浆金矿成矿带,带内分布有峪耳崖金矿、炮岭金矿等大中型金矿床及众多金矿点。  相似文献   

19.
粤北地区产铀岩体的铀矿化特征及其成矿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粤北地区是中国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的大型矿聚集区,其主要的产铀花岗岩体是诸广山岩体和贵东岩体,均为多期多阶段的复式岩体,主要以印支期和燕山期的花岗岩为主。粤北地区的铀矿床主要由诸广山的长江铀矿田、澜河铀矿田、鹿井铀矿田和贵东岩体的下庄铀矿田组成,根据铀的成矿特征可分为硅化带型、交点型和碱交代型。粤北地区的铀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地幔,而不是以往认为的花岗岩浆期后热液,铀源主要是粤北产铀岩体的印支期花岗岩。因此在华南开展新一轮铀矿找矿时,跳出以往“沿带找矿”的老思路,聚焦于印支期岩浆作用与铀矿床的关系,并重点关注华南地区可能的地幔柱或热点区域。  相似文献   

20.
青岛小珠山花岗岩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及其主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汝国 《山东地质》2001,17(6):32-38
青岛小珠山花岗岩体为中生代偏碱性侵入岩,过去通称小珠山岩体,通过1:5万区域地质填图,将其划分为15个单元,划归为大店和崂山两个超单元。对各单元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应属A型花岗岩,为燕山晚期之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